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5月28日,由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新闻学院主办的“首届全国新闻学博士生学术年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交流中心召开。年会历时两天,共有来自全国二十多所高校、研究机构以及海外知名院校的新闻学者、新闻院系学生参与,与会人员围绕“融合·重构·创新——新闻学研究的现实与未来”这一主题,从实践和理论的双重维度展开研讨。本届年会的开幕式、闭幕式分别由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刘昶教授、副院长丁迈教授主持。为期两天的年会包含学者讲座、博士生学术论坛等活动。
在信息传播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媒体时代真正来临的当下,新闻界面对的是前所未有的开阔格局与不容忽视的巨大挑战。新闻业界要与时俱进,积极顺应媒体融合的潮流;新闻学界更要密切关注大众传播与社会变迁之间的有机关联,在激荡的历史背景中不断归纳经验,提炼卓有价值的核心命题。本届年会的召开顺应了这一潮流,力图在发展之思与理论之辨的双重路径下启迪多元思想、为新闻界的未来发展贡献力量。
一、发展之思:应对崭新格局的实践策略
在分论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发展与中国的新闻实践研究”中,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博士研究生甘露认为,互联网发展给传播领域带来了“革命性”洗礼,新闻业应循着“更专业”和“更公民”双重维度来促进自身发展。在另一分论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媒介融合发展”中,六位研究者分别以纸媒、电视、网络平台、移动媒体为切入点思考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业实践的新向度,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别君华认为,恰如曼纽尔·卡斯特尔(Manuel Castells)所指出的“流动空间”与“无限时间”日益成为新媒体时代的基本时空架构一样,时间也从达尔文主义式的时间概念中抽离出来成为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所言的并置时间,场景使以具体的时空和人际互动为基础的社会性走向终结,通过场景实现的互动成为建构现实的基本方式,因此场景成为把握移动互联时代个人行为、社交关系与社会文化的重要入口,其余几位研究者通过个案研究得出的结论呼应了这一观点,一致承认互联网的意义不单纯停留在作为技术发展的表征阶段,而是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和结构方式为人类生活赋予深层含义。但对于场景的研究还存在不同的声音,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刘莹莹根据场景的四个组成要素对“网络秀场”的用户进行考察,认为场景控制用户,进而引发用户对现实的文化休克。
全媒体时代的融合是传统大众媒介平台、新兴技术平台、以人自身为媒介的平台的三重融合,这一融合呼吁在追求受众本位回归同时强化媒介内容生产机制建设,更好地应对传媒生态演化。在分论坛“全媒体时代下的内容生产与模式创新研究”中,来自内蒙古师范大学的高玉炜从机械认同、审美自觉等哲学概念出发讨论电视生态重构的潜力;来自北京大学的罗昊、谌椿则深入考察乐视视频的全产业链,提出构建开放生态闭环、构建多元化盈利模式、提升主营业务竞争力的实用建议;此外,还有研究者对数据新闻、微信新闻内容进行实证研究,共同指出新媒体新闻生产应当打破壁垒,建立独具特色的流程,在新闻生产过程中紧扣主题,呈现更具专业性的报道。
总而言之,与会者对于新闻界发展的思考焦点没有停滞在对“作为技术的媒介”的单纯讨论,而是深入到对人类社会传播实践的关照,呈现出结构转换的逻辑。这些研究的路径无论是辩证反思还是经验考察,其成果都可能对新闻实踐有所裨益
二、理论之辨:面临范式转移的社会思考
新闻学界作为重要的知识生产场域,兼具工具性和反思性的双重色彩,伴随社会演进的步伐,新闻学亟需因时而变,主动与其他学科进行融会。中国传媒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教授弗朗索瓦·汉德雷克斯(Francois HEINDERYCKX)在讲座中指出:新闻学置身于传播学的大背景中,而传播学是一个开放边界的领域,新闻学研究的开展越来越需要动员其他学科的知识,如今的研究者应该摆脱孤立的视角,认清传播学科“巨大拼图”(gigantic jigsaw)的本质,在秉持整体性思维的前提下对社会进行积极深入的研究与思考。由于新闻学的研究对象是变动不居的,且往往带有特定文化环境的表征,因此“比较研究”在新闻学界备受重视。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展江继续深化对“比较研究”的讨论,以《传媒的四种理论》一书为起点,通过词源考证、中译本名词勘误、政治意识形态梳理、理论诞生语境回顾、理论范式发展总结等方式对“比较新闻学”的60年发展历程进行详细回顾。两位学者一致认为,新闻学理论、研究结论都有其独特适用性,新闻学研究者的任务是不断深化对理论的认知,探寻新的社会环境中的理论发展与研究范式转移,争取在今天的互联网和自媒体时代中实现学术创新与实践升华。
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清华大学教授史安斌同样在讲座中提及范式转移在全球传播研究中的体现,指出从宣传到传播、从国际传播到全球传播的转变轨迹之后,起主导作用的是观念政治逐步取代现实政治的核心地位、赋权理念持续冲刷现代性理念、世界主义逐渐吸纳民族国家框架进而成为通则,尤其在网络媒体普及的时代,“后25亿网民”的崛起有望构建全球传播新秩序。相应地,新闻学研究从扁平化中脱离出来走向纵深化。总而言之,当下的全球化概念是世界时空压缩以及增强世界作为一个整体的意识,与之对应的全球传播有望突破既有建制,开辟新的研究契机。
分论坛的与会者发言也与上述学者的精彩思想形成呼应。在“全媒体时代下的公共传播”分论坛中,来自浙江大学的郭喨、张学义围绕“专家信任”进行实证研究,针对现实情况中的“塔西佗陷阱”和“豪猪困境”提出有价值的科学信息传播建议;来自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罗晨、盛倩玉在界定公共传播概念并辨析公共性内涵后,分析国内媒体在目前政治经济语境下对雾霾议题的框架建构与分野,认为当下的新闻学研究应该更多地关注在现代性转向中实现从个人主体性向公共主体性的飞跃,最终在肯定主体间性的基础上实现理性交往的愿景。在另一场分论坛“社会舆论、社会事件与社会治理”中,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樊攀、左潇通过对国内外多家期刊中的环境传播研究文献进行总结,绘制出中国环境问题的传播研究路径,认为中国新闻传播学界对于环境传播的研究尚需走出单纯的危机讨论层面,摆脱以城市为中心的框限,超越抗争与压制的二元对立,迈向本土化以及从政策到行动的研究路径。对既有研究进行总结梳理的研究者还有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的李艳艳、汪鑫,两位研究者对美国《舆论季刊》(Public Opinion Quarterly)近六年来刊载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世代记忆、舆论动力学等研究取向值得国内新闻学研究者予以关注。在“全媒体时代的国际关系与政府传播”分论坛中,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陈鑫、陈琛结合“一带一路”战略,系统梳理“交往”、“世界交往”、“精神交往”等一系列概念,从理论层面为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添注新知。
本次年会专设国际博士生分论坛,力图为在华学习的高层次留学生提供学术交流平台。来自威斯敏斯特大学的博士朴经纬(Amy Piao)从中国视角出发探讨了财经媒体、全球化与精英传播之间的关系。她认为,财经媒体在全球资本主义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与市场和国家有密切联系。这些媒体通过具有共同利益和社会想象的精英之间的价值或信仰建构维系经济全球化的合法化性质。来自泰国的Sukanya SEREENONCHAI对中国媒体过去三年环境报道方式的演变进行分析,发现社交媒体在其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知识普及功能,并与传统媒体一起互构式的为公民进行报道。来自巴基斯坦的博士Muhammad Arif 对中巴之间的跨文化传播进行讨论,他认为新兴媒体的发展促进了两国间的文化传播,尤其是社交媒体使得两国人际交流更加频繁,且强化了双方的友好关系。中国传媒大学姬德强副教授对博士生发言予以高度评价。他认为,这些研究体现了当下新闻学研究的去西方化与再东方化趋势,研究者试图超越传播研究中的二元对立思维,将研究置于具体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彰显出理论创新的特质。
新闻学研究的学术价值在于契合实践、直面现实、揭露问题、化解矛盾,并且致力于承担公共责任,维系道德担当。这就要求新闻学研究不是学术共同体内部的智识游戏,而是浸润人文关怀与社会反思的实践话语。综上所述,围绕新闻学研究进行的思想交锋中,理论之辨展现出蓬勃活力,无论是学者发言还是学生讨论,皆折射出对于社会变迁、理论本土化应用的深思。(文中照片均摄于会议现场)
(作者罗晨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赵如涵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讲师、中国传媒大学与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双博士)
【责任编辑:王旖】
在信息传播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媒体时代真正来临的当下,新闻界面对的是前所未有的开阔格局与不容忽视的巨大挑战。新闻业界要与时俱进,积极顺应媒体融合的潮流;新闻学界更要密切关注大众传播与社会变迁之间的有机关联,在激荡的历史背景中不断归纳经验,提炼卓有价值的核心命题。本届年会的召开顺应了这一潮流,力图在发展之思与理论之辨的双重路径下启迪多元思想、为新闻界的未来发展贡献力量。
一、发展之思:应对崭新格局的实践策略
在分论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发展与中国的新闻实践研究”中,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博士研究生甘露认为,互联网发展给传播领域带来了“革命性”洗礼,新闻业应循着“更专业”和“更公民”双重维度来促进自身发展。在另一分论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媒介融合发展”中,六位研究者分别以纸媒、电视、网络平台、移动媒体为切入点思考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业实践的新向度,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别君华认为,恰如曼纽尔·卡斯特尔(Manuel Castells)所指出的“流动空间”与“无限时间”日益成为新媒体时代的基本时空架构一样,时间也从达尔文主义式的时间概念中抽离出来成为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所言的并置时间,场景使以具体的时空和人际互动为基础的社会性走向终结,通过场景实现的互动成为建构现实的基本方式,因此场景成为把握移动互联时代个人行为、社交关系与社会文化的重要入口,其余几位研究者通过个案研究得出的结论呼应了这一观点,一致承认互联网的意义不单纯停留在作为技术发展的表征阶段,而是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和结构方式为人类生活赋予深层含义。但对于场景的研究还存在不同的声音,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刘莹莹根据场景的四个组成要素对“网络秀场”的用户进行考察,认为场景控制用户,进而引发用户对现实的文化休克。
全媒体时代的融合是传统大众媒介平台、新兴技术平台、以人自身为媒介的平台的三重融合,这一融合呼吁在追求受众本位回归同时强化媒介内容生产机制建设,更好地应对传媒生态演化。在分论坛“全媒体时代下的内容生产与模式创新研究”中,来自内蒙古师范大学的高玉炜从机械认同、审美自觉等哲学概念出发讨论电视生态重构的潜力;来自北京大学的罗昊、谌椿则深入考察乐视视频的全产业链,提出构建开放生态闭环、构建多元化盈利模式、提升主营业务竞争力的实用建议;此外,还有研究者对数据新闻、微信新闻内容进行实证研究,共同指出新媒体新闻生产应当打破壁垒,建立独具特色的流程,在新闻生产过程中紧扣主题,呈现更具专业性的报道。
总而言之,与会者对于新闻界发展的思考焦点没有停滞在对“作为技术的媒介”的单纯讨论,而是深入到对人类社会传播实践的关照,呈现出结构转换的逻辑。这些研究的路径无论是辩证反思还是经验考察,其成果都可能对新闻实踐有所裨益
二、理论之辨:面临范式转移的社会思考
新闻学界作为重要的知识生产场域,兼具工具性和反思性的双重色彩,伴随社会演进的步伐,新闻学亟需因时而变,主动与其他学科进行融会。中国传媒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教授弗朗索瓦·汉德雷克斯(Francois HEINDERYCKX)在讲座中指出:新闻学置身于传播学的大背景中,而传播学是一个开放边界的领域,新闻学研究的开展越来越需要动员其他学科的知识,如今的研究者应该摆脱孤立的视角,认清传播学科“巨大拼图”(gigantic jigsaw)的本质,在秉持整体性思维的前提下对社会进行积极深入的研究与思考。由于新闻学的研究对象是变动不居的,且往往带有特定文化环境的表征,因此“比较研究”在新闻学界备受重视。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展江继续深化对“比较研究”的讨论,以《传媒的四种理论》一书为起点,通过词源考证、中译本名词勘误、政治意识形态梳理、理论诞生语境回顾、理论范式发展总结等方式对“比较新闻学”的60年发展历程进行详细回顾。两位学者一致认为,新闻学理论、研究结论都有其独特适用性,新闻学研究者的任务是不断深化对理论的认知,探寻新的社会环境中的理论发展与研究范式转移,争取在今天的互联网和自媒体时代中实现学术创新与实践升华。
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清华大学教授史安斌同样在讲座中提及范式转移在全球传播研究中的体现,指出从宣传到传播、从国际传播到全球传播的转变轨迹之后,起主导作用的是观念政治逐步取代现实政治的核心地位、赋权理念持续冲刷现代性理念、世界主义逐渐吸纳民族国家框架进而成为通则,尤其在网络媒体普及的时代,“后25亿网民”的崛起有望构建全球传播新秩序。相应地,新闻学研究从扁平化中脱离出来走向纵深化。总而言之,当下的全球化概念是世界时空压缩以及增强世界作为一个整体的意识,与之对应的全球传播有望突破既有建制,开辟新的研究契机。
分论坛的与会者发言也与上述学者的精彩思想形成呼应。在“全媒体时代下的公共传播”分论坛中,来自浙江大学的郭喨、张学义围绕“专家信任”进行实证研究,针对现实情况中的“塔西佗陷阱”和“豪猪困境”提出有价值的科学信息传播建议;来自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罗晨、盛倩玉在界定公共传播概念并辨析公共性内涵后,分析国内媒体在目前政治经济语境下对雾霾议题的框架建构与分野,认为当下的新闻学研究应该更多地关注在现代性转向中实现从个人主体性向公共主体性的飞跃,最终在肯定主体间性的基础上实现理性交往的愿景。在另一场分论坛“社会舆论、社会事件与社会治理”中,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樊攀、左潇通过对国内外多家期刊中的环境传播研究文献进行总结,绘制出中国环境问题的传播研究路径,认为中国新闻传播学界对于环境传播的研究尚需走出单纯的危机讨论层面,摆脱以城市为中心的框限,超越抗争与压制的二元对立,迈向本土化以及从政策到行动的研究路径。对既有研究进行总结梳理的研究者还有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的李艳艳、汪鑫,两位研究者对美国《舆论季刊》(Public Opinion Quarterly)近六年来刊载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世代记忆、舆论动力学等研究取向值得国内新闻学研究者予以关注。在“全媒体时代的国际关系与政府传播”分论坛中,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陈鑫、陈琛结合“一带一路”战略,系统梳理“交往”、“世界交往”、“精神交往”等一系列概念,从理论层面为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添注新知。
本次年会专设国际博士生分论坛,力图为在华学习的高层次留学生提供学术交流平台。来自威斯敏斯特大学的博士朴经纬(Amy Piao)从中国视角出发探讨了财经媒体、全球化与精英传播之间的关系。她认为,财经媒体在全球资本主义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与市场和国家有密切联系。这些媒体通过具有共同利益和社会想象的精英之间的价值或信仰建构维系经济全球化的合法化性质。来自泰国的Sukanya SEREENONCHAI对中国媒体过去三年环境报道方式的演变进行分析,发现社交媒体在其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知识普及功能,并与传统媒体一起互构式的为公民进行报道。来自巴基斯坦的博士Muhammad Arif 对中巴之间的跨文化传播进行讨论,他认为新兴媒体的发展促进了两国间的文化传播,尤其是社交媒体使得两国人际交流更加频繁,且强化了双方的友好关系。中国传媒大学姬德强副教授对博士生发言予以高度评价。他认为,这些研究体现了当下新闻学研究的去西方化与再东方化趋势,研究者试图超越传播研究中的二元对立思维,将研究置于具体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彰显出理论创新的特质。
新闻学研究的学术价值在于契合实践、直面现实、揭露问题、化解矛盾,并且致力于承担公共责任,维系道德担当。这就要求新闻学研究不是学术共同体内部的智识游戏,而是浸润人文关怀与社会反思的实践话语。综上所述,围绕新闻学研究进行的思想交锋中,理论之辨展现出蓬勃活力,无论是学者发言还是学生讨论,皆折射出对于社会变迁、理论本土化应用的深思。(文中照片均摄于会议现场)
(作者罗晨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赵如涵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讲师、中国传媒大学与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双博士)
【责任编辑:王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