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鄂尔多斯模式是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是资源型城市经济快速增长的典范。在鄂尔多斯模式中,政府的高效率、强势态度、正确政策是其成功的行政性原因;民营经济的壮大,能源资源优势的发挥,坚持符合区域自身特点的产业结构是其成功的另一个原因。对于同为西部地区的资源型城市的甘肃省庆阳市,鄂尔多斯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庆阳市可以借鉴其成功经验实现自己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鄂尔多斯模式;政府力量;能源资源;产业结构;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7.07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7-14-02
一、鄂尔多斯模式简介
在21世纪的最初十年,在中国的西部地区诞生了一个明星城市——鄂尔多斯。作为我国的第一产煤大市,坐拥“羊、煤、土、气”等巨大财富。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使得鄂尔多斯的经济总量迅猛翻倍,财富急速膨胀。作为一种成功的经发展方式,“鄂尔多斯模式”开创了与著名的“深圳模式”和“温州模式”不一样的发展方式,那就是每个地区要根据自己的区域特点和要素禀赋,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经济腾飞之路,不能简单的生搬硬套,这对中西部的资源大市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正是由于这样一种既先进又适合本区地情的发展模式, 鄂尔多斯市后来居上, 一跃成为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中经济发展最强劲、最活跃的地方, 实现了由农牧业为主向以工业为主导的历史性转变, 加快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进程。[1]
二、鄂尔多斯模式解析
1.强势的地方政府以及正确的经济政策使鄂尔多斯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特征就是减政放权,随着权力的层层下放,地方政府既拥有更多资源和权力来发展地方经济,又有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追逐经济效益的原始动力和兴趣。另一方面,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使地方政府在财政收入的分配份额比例下降,地方政府为了政绩的需要和本地的财政收入,更加迫切地需要利用政治力量主动实现当地经济利益最大化,主动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而这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市场机制不完善,市场的力量无法推动大力度的经济增长,因此在这个阶段政府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适宜的政府介入和正确的政策可以引导当地经济步入正轨,像“旗帜”一样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政府的“不作为”和“乱作为”不但不能盘活经济,甚至会将经济指向一潭死水,破坏经济秩序。
2.萨缪尔逊指出:“市场和政府这两个部分都是必不可缺的。没有政府和没有市场的经济都是一个巴掌拍不响的经济。”[2]21世纪初,鄂尔多斯政府提出了“思想开明、改革开放、经济开发、将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的发展战略。正是鄂尔多斯市政府的合理引导和正确政策的实施,再配合其资源禀赋优势,鄂尔多斯经济出现腾飞。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市场的力量逐渐强大,非行政因素开始成为主导,政府的介入逐步减少。这时,经济发展转型越来越受到民营力量的影响和市场力量的推动,民营经济和市场力量的壮大更能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鄂尔多斯的区域内生能力渐行渐强。
城市地理学家进行城市职能分类的基本思想是:假如一种经济活动在一个城市被集中到一定的数量,以致这种活动支配了这城市的经济活动,那么这种经济活动就成为它的主导职能。[3]20世纪90年代初,鄂尔多斯市政府提出“抓大放小”,组建企业集团,形成以经济实力强、带动作用大的大企业集团为主体的企业主体。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外部条件的制约和内部经济实力的束缚,其主要依靠简单的煤炭开采挖掘,然后以较低的价格卖出来实现财富的积累。当财富积累到一定阶段,煤炭工业结构调整便提上日程。鄂尔多斯通过对煤矿的整合重组,煤炭资源的开采基本实现正规化、机械化。随着经济的大力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鄂尔多斯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挖煤”——“卖煤”模式,于是大力发展煤炭工业的关联产业,如煤炭深加工、煤间接液化、“煤变油”、新型煤化工等,壮大高附加值、低污染、高科技、竞争力强的煤化工体系。与此相伴的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因地制宜地培育生态农业,实现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三、鄂尔多斯模式对庆阳市经济发展的借鉴意义
1.在我国,所有的能源资源在产权上都属于国家,因此在企业体制上形成了以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大型企业为主体的开发模式。目前,庆阳的能源资源开发主要由中石油、中石化、长庆油田和庆阳石化等大型国企负责,这种模式的优点是企业实力强大、技术水平高、对财政收入贡献大、对地方经济的带动能力强等。但鄂尔多斯模式的经验表明:庆阳市必须努力扶持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在延长产业链方面有很大优势,可以有效地推动以能源产业为中心的其他服务行业的繁荣。因此,庆阳市政府应该树立民营经济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财政增收的蓄水池、吸纳就业的主渠道的观念,出台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创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同时积极邀请民营企业家参与能源开发,准许个体参股能源企业,鼓励民营企业以合资、合作的方式成立混合所有制企业。
2.早在18 世纪末,马尔萨斯和李嘉图就认为有无充足的自然资源对实现一个农业社会及其紧接着的工业化社会的持续增长是至关重要的,自然资源对增长具有极为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往往是持续增长的必要条件。其后以Wright为代表的一些学者通过对单一国家的个案分析或国家间的比较研究,论述了能源资源在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4]因此,庆阳市必须因地制宜的发展能源产业,坚持以资源型产业为核心的工业化,通过产业的辐射效应带动其它相关产业聚集,产生聚集效应,最终达到低成本和聚集经济效益。怎样发展能源产业呢?仅仅依靠简单的“挖油”——“卖油”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这属于能源开发的微利模式。不但造成高消耗和高污染,而且产品的附加值低,利润外流,不能带到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分工的日益深化与不断演进,经济增长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分工不断深化与演进的过程,而分工的深化取决于市场范围的扩大。[5]
3.庆阳市应该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优势,采用适度重工业化的策略。石油开采、石油化工、油气炼化等都是庆阳市的支柱产业,能源工业的特点和属性也决定了其属于重工业范畴,这些都是庆阳市的战略性产业。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我国的大部分资源型城市在努力探索经济发展转型,这是在实现财富的原始积累和经济水平达到一定层次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庆阳市在产业结构升级方面需慎之又慎,一定要打好经济基础,切不开在工业化水平低的情况下“扔二举三”。
四、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走在全国前面的珠三角模式和长三角模式是成功的,这是一种对东部沿海地区有很大指导意义的经济模式。同样的,成长于西部地区的鄂尔多斯模式对西部地区的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庆阳市在具体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既要学习他人的成功之道,又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切不可简单的复制和粗糙的模仿。另外,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必须考虑到能源资源的开发对自然生态的负面影响,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高度关注环境污染问题和生态破坏问题。
参考文献:
[1] 易培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的有益探索——简评鄂尔多斯模式研究[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03):1-2.
[2] 萨缪尔逊等.经济学(上册)[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87.
[3]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4] H. J. Habakkuk. American and British Technology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he Search for Labour-Saving Inven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2:11~73.
[5]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关键词:鄂尔多斯模式;政府力量;能源资源;产业结构;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7.07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7-14-02
一、鄂尔多斯模式简介
在21世纪的最初十年,在中国的西部地区诞生了一个明星城市——鄂尔多斯。作为我国的第一产煤大市,坐拥“羊、煤、土、气”等巨大财富。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使得鄂尔多斯的经济总量迅猛翻倍,财富急速膨胀。作为一种成功的经发展方式,“鄂尔多斯模式”开创了与著名的“深圳模式”和“温州模式”不一样的发展方式,那就是每个地区要根据自己的区域特点和要素禀赋,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经济腾飞之路,不能简单的生搬硬套,这对中西部的资源大市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正是由于这样一种既先进又适合本区地情的发展模式, 鄂尔多斯市后来居上, 一跃成为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中经济发展最强劲、最活跃的地方, 实现了由农牧业为主向以工业为主导的历史性转变, 加快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进程。[1]
二、鄂尔多斯模式解析
1.强势的地方政府以及正确的经济政策使鄂尔多斯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特征就是减政放权,随着权力的层层下放,地方政府既拥有更多资源和权力来发展地方经济,又有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追逐经济效益的原始动力和兴趣。另一方面,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使地方政府在财政收入的分配份额比例下降,地方政府为了政绩的需要和本地的财政收入,更加迫切地需要利用政治力量主动实现当地经济利益最大化,主动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而这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市场机制不完善,市场的力量无法推动大力度的经济增长,因此在这个阶段政府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适宜的政府介入和正确的政策可以引导当地经济步入正轨,像“旗帜”一样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政府的“不作为”和“乱作为”不但不能盘活经济,甚至会将经济指向一潭死水,破坏经济秩序。
2.萨缪尔逊指出:“市场和政府这两个部分都是必不可缺的。没有政府和没有市场的经济都是一个巴掌拍不响的经济。”[2]21世纪初,鄂尔多斯政府提出了“思想开明、改革开放、经济开发、将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的发展战略。正是鄂尔多斯市政府的合理引导和正确政策的实施,再配合其资源禀赋优势,鄂尔多斯经济出现腾飞。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市场的力量逐渐强大,非行政因素开始成为主导,政府的介入逐步减少。这时,经济发展转型越来越受到民营力量的影响和市场力量的推动,民营经济和市场力量的壮大更能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鄂尔多斯的区域内生能力渐行渐强。
城市地理学家进行城市职能分类的基本思想是:假如一种经济活动在一个城市被集中到一定的数量,以致这种活动支配了这城市的经济活动,那么这种经济活动就成为它的主导职能。[3]20世纪90年代初,鄂尔多斯市政府提出“抓大放小”,组建企业集团,形成以经济实力强、带动作用大的大企业集团为主体的企业主体。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外部条件的制约和内部经济实力的束缚,其主要依靠简单的煤炭开采挖掘,然后以较低的价格卖出来实现财富的积累。当财富积累到一定阶段,煤炭工业结构调整便提上日程。鄂尔多斯通过对煤矿的整合重组,煤炭资源的开采基本实现正规化、机械化。随着经济的大力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鄂尔多斯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挖煤”——“卖煤”模式,于是大力发展煤炭工业的关联产业,如煤炭深加工、煤间接液化、“煤变油”、新型煤化工等,壮大高附加值、低污染、高科技、竞争力强的煤化工体系。与此相伴的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因地制宜地培育生态农业,实现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三、鄂尔多斯模式对庆阳市经济发展的借鉴意义
1.在我国,所有的能源资源在产权上都属于国家,因此在企业体制上形成了以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大型企业为主体的开发模式。目前,庆阳的能源资源开发主要由中石油、中石化、长庆油田和庆阳石化等大型国企负责,这种模式的优点是企业实力强大、技术水平高、对财政收入贡献大、对地方经济的带动能力强等。但鄂尔多斯模式的经验表明:庆阳市必须努力扶持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在延长产业链方面有很大优势,可以有效地推动以能源产业为中心的其他服务行业的繁荣。因此,庆阳市政府应该树立民营经济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财政增收的蓄水池、吸纳就业的主渠道的观念,出台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创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同时积极邀请民营企业家参与能源开发,准许个体参股能源企业,鼓励民营企业以合资、合作的方式成立混合所有制企业。
2.早在18 世纪末,马尔萨斯和李嘉图就认为有无充足的自然资源对实现一个农业社会及其紧接着的工业化社会的持续增长是至关重要的,自然资源对增长具有极为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往往是持续增长的必要条件。其后以Wright为代表的一些学者通过对单一国家的个案分析或国家间的比较研究,论述了能源资源在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4]因此,庆阳市必须因地制宜的发展能源产业,坚持以资源型产业为核心的工业化,通过产业的辐射效应带动其它相关产业聚集,产生聚集效应,最终达到低成本和聚集经济效益。怎样发展能源产业呢?仅仅依靠简单的“挖油”——“卖油”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这属于能源开发的微利模式。不但造成高消耗和高污染,而且产品的附加值低,利润外流,不能带到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分工的日益深化与不断演进,经济增长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分工不断深化与演进的过程,而分工的深化取决于市场范围的扩大。[5]
3.庆阳市应该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优势,采用适度重工业化的策略。石油开采、石油化工、油气炼化等都是庆阳市的支柱产业,能源工业的特点和属性也决定了其属于重工业范畴,这些都是庆阳市的战略性产业。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我国的大部分资源型城市在努力探索经济发展转型,这是在实现财富的原始积累和经济水平达到一定层次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庆阳市在产业结构升级方面需慎之又慎,一定要打好经济基础,切不开在工业化水平低的情况下“扔二举三”。
四、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走在全国前面的珠三角模式和长三角模式是成功的,这是一种对东部沿海地区有很大指导意义的经济模式。同样的,成长于西部地区的鄂尔多斯模式对西部地区的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庆阳市在具体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既要学习他人的成功之道,又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切不可简单的复制和粗糙的模仿。另外,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必须考虑到能源资源的开发对自然生态的负面影响,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高度关注环境污染问题和生态破坏问题。
参考文献:
[1] 易培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的有益探索——简评鄂尔多斯模式研究[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03):1-2.
[2] 萨缪尔逊等.经济学(上册)[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87.
[3]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4] H. J. Habakkuk. American and British Technology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he Search for Labour-Saving Inven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2:11~73.
[5]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