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主要的文化载体,语文学科既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人文学科。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多彩,容易带来在教学过程中的左右逢“源”、旁征博引,造成教学活动的游离。语文教材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范本,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文本的特质,把教育目标首先定位于铸造人的灵魂培养人的素质,为受教育者注入精神和灵魂的力量。
【关键词】教学游离 特质 人文素养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主要的文化载体,语文学科既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人文学科。这就决定了它的文化特质:由文质俱佳的书面语言构筑而成,成为传递文化、熏陶情怀、学习语言、享受美感的有力媒体,容载了人类的观念体系、知识体系、行为方式体系、技能训练体系和语言体系等。它包罗万象,天上地下,古今中华,花鸟虫鱼,几乎可以涉及任何文化领域,近似百科全书,给受教育者以广泛有力的教育”。
然而,也正是由于语文教材内容的丰富性、多彩性,容易带来在教学过程中的左右逢“源”、旁征博引,造成教学活动的游离,无法真正的抓住文本的特质,对文本进行充分、深入的探究。这样的结果自然是课堂的泡沫多了,质感少了。下面笔者就对教学活动中的游离现象作一些审视分析。
一、头重脚轻———重“导入”轻“文本”
教学新课,导入很重要,它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和探索兴趣,所以教师大都会在导入山个下工夫,为进入新课作必要的铺垫和引领。但所有的导入都是“开始”前的“预热”,应当简洁明了,为研究文本作铺垫,切不可云障雾遮,先把学生搞得晕头转向。有点教师在导入处花大量的时间来铺垫,没有时间来深入的研究文本,这样反而会让学生模糊不清,这种头重脚轻,重导入,轻文本的教学游离,反而会消蚀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位教师在上公开课《新闻两则》中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以课前播放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歌曲导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师:同学们,这是毛泽东赞美人民解放军的一首诗,你们看得懂吗?同学们先自己读,然后互相交流一下,实在不明白的请提出来。
接着同学们就左邻右舍的交流开了,又七嘴八舌的提出了许多不理解的内容。然后老师就细致的讲解了学生的提问,如:“钟山”在哪里?“虎踞龙盘”怎么理解?还涉及到了三国诸葛亮的典故,“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还借用了唐朝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的诗句等等资料。
教师设计的这个导入,与文本的相关点有两处:一是同是毛泽东所作。二是涉及到的内容同是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的。两者一是诗歌,一是新闻。虽然能让学生领略到毛泽东不同特色的文学风格,但是对此诗歌内容的把握有一定的难度。要花大量的时间来解读此诗的内容,那么本篇新闻的教学目标就无法完成,等于上了一节课外阅读欣赏。这样的导入设计不仅不是进入新课的“助推器”,反而成了学习新课的“拦路虎”。
二、信马由缰———重“资源”轻“文本”
课文是语文课程最重要的教学资源,但不是唯一资源。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要重视与生活的联系和学科间的沟通。《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在阅读教学中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要密切结合阅读课文的需要,有选择地适度运用,使课堂教学资源为落实好课文研读这一主体活动服务。每一篇课文都有着十分丰富的资源存在,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如果教师信马由缰,事事要联系,眉毛胡子一把抓,就会排挤了探究“文本”这个主体活动,会分散学生对课文精读深思的注意力,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课堂教学毕竟是有目标、有计划、有时间控制的行为,应该有主次有轻重,有序有效地去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那种对教学资源不加选择、信马由缰的教学方式,只会让学生觉得教学过程比较混乱,比较零碎,缺少流程的主线,这是不可取的。
三、徒具形式———重“拓展”轻“文本”
所谓“拓展”是对文本内容的延伸,是对文本主题的升华,只有对文本真正的理解了把握了,那么“拓展”才会是有效的,否则只是徒具形式的摆设罢了。
有一堂语文公开课,是上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教师先对文章作了粗略的朗读,对文章写景的语句作了简单的赏析,对作者的情感做了肤浅的感悟和把握。在没有对文本完全吃透的情况下,学生无法感受诗人苏轼那种被贬谪之后的旷达情怀。于是老师又用多媒体展示了苏轼在贬谪期间创作了的其他的许多能体现诗人旷达情怀的作品。如:(1)“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3)“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已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帐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彀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4)“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师:老师在这里给大家选取了四则苏轼在贬谪时期创作的诗句,同学们仔细的赏析,你们从中看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怀呢?
生:忧郁的,伤感的,……
明显学生的回答没有在老师的预设范围之内。然后老师就花了很多的时间细致的解读了这四组诗句让学生来感悟诗人的旷达和乐观。
如果单独地看,这样的拓展与课文有着一定的联系,既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又扩大了阅读量,可谓一举数得!但听完教学全程,实际上并不如此见效。因为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教师不用充裕的时间去让学生品读感悟课文中的重要句子。学生根本没有走进课文的意境,迈入作者的精神世界,当然也就不可能去真正领会这些为研读课文服务的扩展阅读材料,只能是徒有形式的拓展而已,只能是空中楼阁。
注释:
1、顾振彪《面向21世纪,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中小学教材教学》2000年第四期
2、陈培 鲁扬《学校美育的重新定位和现代建构》《教育学》1996年第九期
3、李燕杰《教育艺术与教育改革》首都师范大学
【关键词】教学游离 特质 人文素养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主要的文化载体,语文学科既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人文学科。这就决定了它的文化特质:由文质俱佳的书面语言构筑而成,成为传递文化、熏陶情怀、学习语言、享受美感的有力媒体,容载了人类的观念体系、知识体系、行为方式体系、技能训练体系和语言体系等。它包罗万象,天上地下,古今中华,花鸟虫鱼,几乎可以涉及任何文化领域,近似百科全书,给受教育者以广泛有力的教育”。
然而,也正是由于语文教材内容的丰富性、多彩性,容易带来在教学过程中的左右逢“源”、旁征博引,造成教学活动的游离,无法真正的抓住文本的特质,对文本进行充分、深入的探究。这样的结果自然是课堂的泡沫多了,质感少了。下面笔者就对教学活动中的游离现象作一些审视分析。
一、头重脚轻———重“导入”轻“文本”
教学新课,导入很重要,它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和探索兴趣,所以教师大都会在导入山个下工夫,为进入新课作必要的铺垫和引领。但所有的导入都是“开始”前的“预热”,应当简洁明了,为研究文本作铺垫,切不可云障雾遮,先把学生搞得晕头转向。有点教师在导入处花大量的时间来铺垫,没有时间来深入的研究文本,这样反而会让学生模糊不清,这种头重脚轻,重导入,轻文本的教学游离,反而会消蚀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位教师在上公开课《新闻两则》中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以课前播放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歌曲导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师:同学们,这是毛泽东赞美人民解放军的一首诗,你们看得懂吗?同学们先自己读,然后互相交流一下,实在不明白的请提出来。
接着同学们就左邻右舍的交流开了,又七嘴八舌的提出了许多不理解的内容。然后老师就细致的讲解了学生的提问,如:“钟山”在哪里?“虎踞龙盘”怎么理解?还涉及到了三国诸葛亮的典故,“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还借用了唐朝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的诗句等等资料。
教师设计的这个导入,与文本的相关点有两处:一是同是毛泽东所作。二是涉及到的内容同是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的。两者一是诗歌,一是新闻。虽然能让学生领略到毛泽东不同特色的文学风格,但是对此诗歌内容的把握有一定的难度。要花大量的时间来解读此诗的内容,那么本篇新闻的教学目标就无法完成,等于上了一节课外阅读欣赏。这样的导入设计不仅不是进入新课的“助推器”,反而成了学习新课的“拦路虎”。
二、信马由缰———重“资源”轻“文本”
课文是语文课程最重要的教学资源,但不是唯一资源。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要重视与生活的联系和学科间的沟通。《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在阅读教学中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要密切结合阅读课文的需要,有选择地适度运用,使课堂教学资源为落实好课文研读这一主体活动服务。每一篇课文都有着十分丰富的资源存在,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如果教师信马由缰,事事要联系,眉毛胡子一把抓,就会排挤了探究“文本”这个主体活动,会分散学生对课文精读深思的注意力,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课堂教学毕竟是有目标、有计划、有时间控制的行为,应该有主次有轻重,有序有效地去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那种对教学资源不加选择、信马由缰的教学方式,只会让学生觉得教学过程比较混乱,比较零碎,缺少流程的主线,这是不可取的。
三、徒具形式———重“拓展”轻“文本”
所谓“拓展”是对文本内容的延伸,是对文本主题的升华,只有对文本真正的理解了把握了,那么“拓展”才会是有效的,否则只是徒具形式的摆设罢了。
有一堂语文公开课,是上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教师先对文章作了粗略的朗读,对文章写景的语句作了简单的赏析,对作者的情感做了肤浅的感悟和把握。在没有对文本完全吃透的情况下,学生无法感受诗人苏轼那种被贬谪之后的旷达情怀。于是老师又用多媒体展示了苏轼在贬谪期间创作了的其他的许多能体现诗人旷达情怀的作品。如:(1)“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3)“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已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帐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彀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4)“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师:老师在这里给大家选取了四则苏轼在贬谪时期创作的诗句,同学们仔细的赏析,你们从中看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怀呢?
生:忧郁的,伤感的,……
明显学生的回答没有在老师的预设范围之内。然后老师就花了很多的时间细致的解读了这四组诗句让学生来感悟诗人的旷达和乐观。
如果单独地看,这样的拓展与课文有着一定的联系,既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又扩大了阅读量,可谓一举数得!但听完教学全程,实际上并不如此见效。因为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教师不用充裕的时间去让学生品读感悟课文中的重要句子。学生根本没有走进课文的意境,迈入作者的精神世界,当然也就不可能去真正领会这些为研读课文服务的扩展阅读材料,只能是徒有形式的拓展而已,只能是空中楼阁。
注释:
1、顾振彪《面向21世纪,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中小学教材教学》2000年第四期
2、陈培 鲁扬《学校美育的重新定位和现代建构》《教育学》1996年第九期
3、李燕杰《教育艺术与教育改革》首都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