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中读书,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提高素质,从而使语文课具有无穷的活力呢?就语文课结合实践的一个侧面,本人在开展语文活动课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促进了语文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活动课形式灵活多样能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中学生情感丰富、外显,喜欢丰富多彩、形式灵活的活动。根据这一特点,我在语文教学中,把活动课付诸于教学实践中,把一些单调的枯燥的知识传授转化为有趣的灵活的活动课,化单调为灵活,化枯燥为有趣,化深奥为浅显,在一系列的活动中让学生增长知识,形成能力。如教学生修改病句时,往常我的做法是向学生传授病句的种类,修改的方法,可谓如数家珍,讲得头头是道,条条有理,可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收效甚微。针对这种情况,我进行了大胆的课堂改革,开展了语病会诊活动课,组织学生分成四组,构成活动的主体,每组选出“主诊大夫”一人,其余为“助诊医生”和“护士”,另外由语文课代表或代课教师担任“监督”、“评判”,四小组以各种形式竞赛,有小组必诊、小组抢修、小组联合会诊等形式,看哪一组诊得准、断得快、疗效高,在整个活动中,各小组表现得很活跃,学生们兴趣大、主动性强,这样一节课学生总共学了八种类型的语病,不但掌握了分析语病的方法,还掌握了修改病句的方法。这一活动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实践活动引入课堂,给学生课堂注入了活力,充满了生机,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鼓励了学生跃跃欲试、“敢”字当头的创新意识。如我在教山教版职高语文第一册时,课前要求学生大量收集商品说明书和商品广告,在我的帮助下学生精选出有代表性的商品说明书和商品广告,然后让学生说出自选的商品广告和商品说明的异同,以及它的格式和作用。而后组织学生办了“小小的广告部”和“产品推销部”,让学生对某产品加以说明或介绍。家电班有不少学生对于自制的小制作——电猫的制作方法以及它的功能、操作方法用说明书的形式加以介绍说明,同时还进行了广告宣传,销量还不少呢。这样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不仅使学生学到了有关的知识,而且使学生整体素质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得到了提高。
二、活动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都“动”起来
语文活动课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每次活动都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主进行,学生个人或几个人,轮流主持,让学生在课间自找材料、自我准备,在活动过程中自我发挥、自我评价、自我总结,力争使活动层层有序,错落有致。这样对每个学生都是锻炼和考验,学生在这种考验中、战胜困难中,获得了创新意识和竞争能力。
也许有人会问,让学生自主,那么教师呢?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调控、激励。如我在教《大家都来讲究语言的文明和健康》之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社会实际,开展了一堂“向错别字,不规范的句子宣战”的活动,教师提出课题、时间、主持人之后,交代了一些原则性的东西,让学生广泛收集,找出错别字,不规范的句子的种类、原因、危害等。序幕拉开,让学生人人登台表演,收获极大。诸如怎样收集第一手材料,活动课的形式,程序活动的形式,程序等,即让主持人定夺,教师只是当好顾问、参谋、十分必要时才进行“干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正是老师主导作用的体现,尤其是在难度较大的活动课,教师则是幕后的主持人。
由此可见,活动课贵在人人参与、动脑、动手、动口,使学生兴味盎然,学生语文多方面的能力则在实践中不断增强。活动课经常采用竞赛的形式,这符合学生好胜心强、喜欢自我表现的特点,使人人都为自己,为小组去努力,人人参与,不甘示弱。这不正是每位教师所追求的语文课堂气氛吗?
三、活动课“活动”了整个语文教学,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活动课起初是针对课后、单元后的练习而设计的,因为它有良好的效果而深受学生的欢迎,深受教师的青睐。任何事物都不会独立存在,它必然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尝到活动课的甜头,教师会有意无意将“活动课”移植到课文教学中,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单调的教学结构和沉闷的教学气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职高语文第二册中的《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书目》一课,是说明文。我认为教师花费力气去讲解,学生会听得索然无味,不讲又不行。教师不妨让学生自学后,在了解全文主要内容的前提下,再带领学生到图书馆参观、学习,了解书目的分类、收藏、编书目、查阅等,这样学生通过亲自去观察体验,会对知识了解的比较透彻些,更重要的是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培养了终身受用不尽的能力。
总之,语文活动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影响是深远的,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石激起千层浪。”归根到底,实践课活动是为了培养良好的语文素质,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现代化教学观。学生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在听、在说、在动手、在动脑,各方面能力得以强化训练,活动课的内容都与教材知识有联系,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并进行了迁移,学以致用,相映成趣。
语文教学无非是通过范文教学和必要的语文训练,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三种境界,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这是第一境界;在此基础上培养相应的语文能力,这是第二境界;发展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这是第三境界。语文活动课融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时代性、实践性、创造性于一体,确实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达到“三种境界”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我不但要在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上继续潜心,更要给学生开辟更广泛的实践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创新的广阔天地里,不断去实践、探索,力求做到语文课的“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活动课形式灵活多样能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中学生情感丰富、外显,喜欢丰富多彩、形式灵活的活动。根据这一特点,我在语文教学中,把活动课付诸于教学实践中,把一些单调的枯燥的知识传授转化为有趣的灵活的活动课,化单调为灵活,化枯燥为有趣,化深奥为浅显,在一系列的活动中让学生增长知识,形成能力。如教学生修改病句时,往常我的做法是向学生传授病句的种类,修改的方法,可谓如数家珍,讲得头头是道,条条有理,可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收效甚微。针对这种情况,我进行了大胆的课堂改革,开展了语病会诊活动课,组织学生分成四组,构成活动的主体,每组选出“主诊大夫”一人,其余为“助诊医生”和“护士”,另外由语文课代表或代课教师担任“监督”、“评判”,四小组以各种形式竞赛,有小组必诊、小组抢修、小组联合会诊等形式,看哪一组诊得准、断得快、疗效高,在整个活动中,各小组表现得很活跃,学生们兴趣大、主动性强,这样一节课学生总共学了八种类型的语病,不但掌握了分析语病的方法,还掌握了修改病句的方法。这一活动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实践活动引入课堂,给学生课堂注入了活力,充满了生机,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鼓励了学生跃跃欲试、“敢”字当头的创新意识。如我在教山教版职高语文第一册时,课前要求学生大量收集商品说明书和商品广告,在我的帮助下学生精选出有代表性的商品说明书和商品广告,然后让学生说出自选的商品广告和商品说明的异同,以及它的格式和作用。而后组织学生办了“小小的广告部”和“产品推销部”,让学生对某产品加以说明或介绍。家电班有不少学生对于自制的小制作——电猫的制作方法以及它的功能、操作方法用说明书的形式加以介绍说明,同时还进行了广告宣传,销量还不少呢。这样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不仅使学生学到了有关的知识,而且使学生整体素质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得到了提高。
二、活动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都“动”起来
语文活动课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每次活动都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主进行,学生个人或几个人,轮流主持,让学生在课间自找材料、自我准备,在活动过程中自我发挥、自我评价、自我总结,力争使活动层层有序,错落有致。这样对每个学生都是锻炼和考验,学生在这种考验中、战胜困难中,获得了创新意识和竞争能力。
也许有人会问,让学生自主,那么教师呢?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调控、激励。如我在教《大家都来讲究语言的文明和健康》之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社会实际,开展了一堂“向错别字,不规范的句子宣战”的活动,教师提出课题、时间、主持人之后,交代了一些原则性的东西,让学生广泛收集,找出错别字,不规范的句子的种类、原因、危害等。序幕拉开,让学生人人登台表演,收获极大。诸如怎样收集第一手材料,活动课的形式,程序活动的形式,程序等,即让主持人定夺,教师只是当好顾问、参谋、十分必要时才进行“干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正是老师主导作用的体现,尤其是在难度较大的活动课,教师则是幕后的主持人。
由此可见,活动课贵在人人参与、动脑、动手、动口,使学生兴味盎然,学生语文多方面的能力则在实践中不断增强。活动课经常采用竞赛的形式,这符合学生好胜心强、喜欢自我表现的特点,使人人都为自己,为小组去努力,人人参与,不甘示弱。这不正是每位教师所追求的语文课堂气氛吗?
三、活动课“活动”了整个语文教学,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活动课起初是针对课后、单元后的练习而设计的,因为它有良好的效果而深受学生的欢迎,深受教师的青睐。任何事物都不会独立存在,它必然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尝到活动课的甜头,教师会有意无意将“活动课”移植到课文教学中,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单调的教学结构和沉闷的教学气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职高语文第二册中的《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书目》一课,是说明文。我认为教师花费力气去讲解,学生会听得索然无味,不讲又不行。教师不妨让学生自学后,在了解全文主要内容的前提下,再带领学生到图书馆参观、学习,了解书目的分类、收藏、编书目、查阅等,这样学生通过亲自去观察体验,会对知识了解的比较透彻些,更重要的是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培养了终身受用不尽的能力。
总之,语文活动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影响是深远的,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石激起千层浪。”归根到底,实践课活动是为了培养良好的语文素质,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现代化教学观。学生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在听、在说、在动手、在动脑,各方面能力得以强化训练,活动课的内容都与教材知识有联系,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并进行了迁移,学以致用,相映成趣。
语文教学无非是通过范文教学和必要的语文训练,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三种境界,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这是第一境界;在此基础上培养相应的语文能力,这是第二境界;发展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这是第三境界。语文活动课融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时代性、实践性、创造性于一体,确实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达到“三种境界”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我不但要在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上继续潜心,更要给学生开辟更广泛的实践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创新的广阔天地里,不断去实践、探索,力求做到语文课的“柳暗花明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