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随心舞动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laotest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批注式阅读教学汲取了“发现法”“探究法”等优点,指在教师的引领下,以自学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以画、注、批为载体,以提高阅读效率和语文能力为目的的学习活动。针对当前阅读教学中只求“读会”不求“会读”,难以根据学情展开教学的现状,可将批注式阅读创造性地运用于语文教学中。
  一、和谐氛围——批注式阅读的动力
  1.在教学中,教师要诚心诚意地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智慧的潜能,启迪学生“我要学习”的需求,从而形成一种互相尊重与信任的支持氛围。
  2.要大力创设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与沟通的机会,使彼此之间产生一种愉快、舒畅、热情、真挚可信的合作欲望,在相互倾听和言说中,在相互质疑和争辩中,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获得精神的交流,意义和价值的分享,使批注真正成为阅读者自身感受的笔录,体现着阅读者别样的观点和情怀。
  二、自主批注——批注式阅读的追求
  1.专题式批注——质疑 感悟
  在学习中质疑给学生制造了悬念和“信息差”,要求学生先观察,从“观察”中发现“小问号”,明确学习目标,找到探究的路线,以此播下学生自主探究的种子,强化学生的角色意识、目的意识和过程意识,使学习行为成为学生自觉的心理需要。
  2.赏析式批注——品味 揣摩
  (1)品味语言。文字是沟通作者与读者的桥梁。读者要与作者进行心灵交流,就必须对语言文字有深入的理解。特别是那些表现文章中心、表达情感的精妙传神的词句,往往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常引导学生抓住这些重点词句进行批注感悟,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2)揣摩表达。阅读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了解了精妙的写作方法,就了解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就能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中心,领悟作者如何组织材料表达中心的方法,为自己今后的写作提供“模板”。
  3.开放式批注——补白 拓展
  (1)补白深化。我国传统的绘画和古典诗歌中普遍重视“留白”艺术,这也是一切优秀作品的共同点。正如海明威所说:好的文学作品就像冰山只露一角,百分之九十是藏在水下的。语文教材编入的大都是这类“冰山”型的短小而精美的作品。教学中,抓住这“一角”,就能让学生找寻和想象那“藏在水下”的百分之九十,从而悟得全文的意旨。这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拓展升华。阅读时,碰到课文“留白”的地方,可指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依照作者的写法为作者补充。它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快捷地提高写作能力。当学完《幸福是什么》一课时,笔者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幸福是什么?学生有的说,幸福是能在一流的学校里学习,将来成为有用之才;有的说,幸福是无忧无虑自由地玩耍;有的说,幸福是家人健健康康地生活……接着,笔者再出示一些名言让学生补充阅读,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有效评价——批注式阅读的保障
  1.师生互动,及时评价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在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批注阅读的进展情况,可安排学生进行同桌间、小组内或全班的互动交流。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别人的见解,汲取他人的独特之处,还可就某一探究的内容与教师进行对话交流,从而对自己所建构的“意义”产生新的洞察,达到批注内容的更加完善、深入。
  教师要通过即时、有效的评价,引导学生用“心”阅读,潜入文本深处,亲历阅读历程,触摸语言,体验情感,领悟表达。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的多元解读,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发表不同的意见,充分展示对文本的理解,享受阅读的快乐。
  2.尊重学生,延缓评价
  所谓延缓评价,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判,而是启发学生一起来研究验证,通过思考、研讨、琢磨等手段加以判断。
  课堂上,学生在汇报自己的阅读心得、感悟的时候,笔者并不急于评价,而是让更多的学生把自己个性化的理解与大家分享,引导学生从表达的准确性、生动性、深刻性、广阔性去努力改进和超越,并提出:“大家用心地听听这几个同学的意见,等大家都发言完毕,我们来对比分析,看你最欣赏谁的观点,为什么?这里没有对错之分,有的只是来自你们的真实的思考。”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既养成了倾听的习惯,又发展了语言能力和求变、创新的思维。
  3.搭建平台,分享评价
  教师要发现、奖励学生在阅读中所表现出来的每一点进步,珍视学生的劳动成果,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可定期开展批注成果的展出,同时为学生搭建“批注成果大讲坛”,请学生把自己感受最深的,或感到困惑的,或是自己最得意的体会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在这种没有预设程序,动态开放的环境里,师生多方充分对话交流,来自他人的信息被自己吸收,不同的意见在碰撞中生成新的意义,每一个主体都获得对原有水平的超越,在合作中建构或生成自己的认知,整个过程充满了创造的色彩。
  批注是学生与文本的心灵密语,也是学生情感的流淌,灵性的涌动,生命的轻舞飞扬。让我们一起关注学生的阅读过程,在过程中激发阅读兴趣,习得阅读方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具备较强的独立阅读能力,切实提高阅读素养,使我们的课堂充满语文的芬芳。
其他文献
长久以来,在作文批改这个环节上,有不少老师觉得很无奈。他们付出了汗水,但学生的作文水平却得不到提高。这份无奈难道无法消解吗?为了帮助学生提升他们的习作水平,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一直坚持“三步走”的作文批改法,即:学生互批—教师赏批—学生自批。这种作文批改法就像三部和奏曲,不仅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还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习作的有效性。  一、前奏曲——学生互相批改,以悟写作之道  学生的作文水平往往
设计小学语文作业,须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揣测编者的出发点,抓住小学生喜新厌旧的作业心理,重视作业选择的层次性、启发性、趣味性、针对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以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为出发点,在作业内容上也遵循“确保基础,激发兴趣,发展个性,加强特长”的设计原则。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内容,以“少而精”为准则,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提高作业训练的效果。  一、作业设计有趣味,有吸引力  兴趣的力量是无穷大的。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从第五册开始,每册安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对这个教学内容,笔者甚感困惑——综合性学习能否与课文课后作业等同,学生已经形成了课后作业只要阅读课文就可独立完成的思维定式,因此,综合性学习这项内容能否像布置课后作业那样,让学生直接当成课外作业回家完成,第二天在班上交流一下而已。长期如此,学生肯定会对综合性学习失去兴趣,综合性学习的功能完全丧失。如何让全体学生能真正自觉地、不折不扣地完成学
古语有云:学贵有疑。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只有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不断探究,才能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汲取新鲜知识,增长才干,使学生的基本素养得到长足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就必须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质疑探究。  一、预设文本情境,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习的过程,只有在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后,预期的学习效果才会达到。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自我尝试、发现、探究、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上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效率。”作业面批语言也是教师与学生直接对话、情感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学生积极认真作业的态度,很大程度上要靠教师的面批语言来维持。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善于分析,敏锐地捕捉学生作业中的各种信息,对学生给予及时准确的评价。因此,教师除了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外,也要精心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激发学生作业兴趣,发展学生思维,让学生体验快乐
在教学中,我们都认为:词语,只有理解了,才能用。这句话没错,如果连词语的意思都不理解,何谈运用。可是,理解了,学生一定会用吗?回答是否定的。因为,教师还没有教如何用。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课堂充斥了“理解”,但对如何“运用”却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式地在课末做一下点缀,甚至根本没有。而在课后的各种检测题中,要求学生运用的题目却屡见不鲜。这样的教学,怎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呢?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的学
每一篇文本都不是孤立的存在,都与其他文本形成或风格相似、或主题相关的类群文本体系。阅读教学中,教师为了强化对教材文本的深入理解,常常引入其他文本以进行对比参照,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但在实践中,很多教师常常为拓展而拓展,胸中无“度”,结果适得其反。  一、以文本为原点,拓展要考量适度  1.凸显文本本位,拓展应适量  万事须有度,阅读教学中拓展材料必须依据文本特质和教学目标展开,贪多求全而将
绘本,英文称“picture book”,它是图和文的艺术,利用图画和文字配合讲述故事,表达意思。其图画精美,色彩明艳,文字简洁浅显,尤其适合学龄前孩子和刚识字的低年段孩子阅读,当然也是孩子们最乐于看的书籍之一。优秀绘本的图画信息丰富,呈现了文字中没有讲的,或者没讲完的内容,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如何通过绘本阅读营造一个有利于发展孩子语言的氛围,依托绘本的图画丰富一年级孩子的写话资源,拓展写话形式,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课文,文章的主题是“百折不挠”,主要讲了明末清初的史学家谈迁坚守自己的信念,撰写名著《国榷》,在撰写过程中遇到多重困难,但不放弃的故事,赞扬了谈迁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精神。全篇采用白描的手法,言简意赅,主题突出,具有较强的概述性。五年级的学生在初读课文后,已能够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因此,教师应将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形象特征,体会课文的表达形式上
辩论不仅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认知程度,更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在讲《狼和小羊》这篇课文时,我紧抓课文特点以及文本中的可辩论因素,引导学生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会。  一、解析辩论含义,围绕辩论理解课文  辩论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教育方式之一。在给学生讲解了辩论的含义之后,我组织学生针对课文提出了一些具体问题。而学生们的表现也十分让人欣慰,他们都提出了很有价值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