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验是人类认识化学规律的基本途径,也是化学教学的主要特点。作为化学课教师在实验课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大胆探索,自主探究,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中,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的机会,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
【关键词】目标 器材 探究 交流 创新
教师如何开展化学实验课,将决定学生以何种方式获得新知识。针对实验课,我将目标教学和创新教育有机结合,方法如下:
一、课前自学,确定目标
课前自学也就是预习。原来学生预习就是将课文看一遍,了解一知识内容,以便在课堂上引起共鸣,达到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取知识。我现在要求学生预习,不再是简单地将教材浏览一遍,而是通过看教材,确定出这一课自己的学习目标。刚开始时,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他们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教师要耐心辅导,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例如:在学习《凸透镜》一课时,学生一般都能确定出学习目标:(一)凸透镜有什么作用?(二)凸透镜有什么用途?这时我又诱导他们看教材,特别是实验部分,确定出: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当然,由于学生的基础不一样,因此他们确定出的目标也不一定相同,这是可以的,只要有利于他们学习新知识就可以了。学生课前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明白了这一节课自己要做什么?学什么?就可以为我们在课堂上留出较多的时间来完成实验,为自主探究新知识做了充分的准备。
二、自备实验器材
一般来说,做实验都需要实验器材。现在学校都有实验室,还配备了和教材同步的制作材料,这样,学生根本不需要自己去准备实验材料,他们已经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实验操作。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特别是配套制作材料,学生大多不需要思考,照着说明做就可以了,大大降低了学生动脑、动口的能力要求。如果什么实验我们都给学生准备好器材,那么,将来他们如果要进行科学研究而又没有现成的实验器材,就会束手无策。因此,从小就要培养他们自己动手制作所需器材。如酒精灯、支架、导氣管等一些简单的器材。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发明能力,激活创新思维。另外,通过自各材料,学生能更多地了解实验器材的用法及用途,有利于他们顺利地操作实验。
三、亲自操作,自主探究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内心都有一种潜在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意识,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自己动手做实验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事,他们通过自己的感知来获取知识,不但记忆深刻,而且还会有所创新。因此,化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实验,培养其探索精神。
实验开始前,要让学生多读几遍实验提示,抓住其重点,弄懂实验怎么做在进行操作。实验开始后,教师就不要再大声指导学生,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实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少管多放,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实践、探索。如果实验失败了,我们不要急于去帮助学生,更不可包办代替,而要让他们反复实践,自己取得成功。我们要相信学生,放手让他们想、让他们做,允许失误、宽容失败。每做一个实验都让他们真刀实枪的干,让学生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小科学家。做实验,不但要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不管什么实验,都要鼓励学生仔细观察,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疑点”,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能够在平常的实验中看到不平常的实验现象。这是实验课的中心环节,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过程。我们要鼓励学生勇于探索,不迷信书本,不盲从老师,让他们以探索为乐,增强自我意识。
四、交流讨论,自悟提高
实验结束后,我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说出来,看看自己观察到的现象与别人看到的是否相同,并把自己对实验的想法说一说,看是否有独到之处。然后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果,让每一个“小科学家”都学有所获。如果学生在分析中遇到困难,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诱导,但是一定要把握好分
寸.正如孔子所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说不到学生非常想弄懂而又弄不懂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很想讲出来而又无法恰当表达的时候,不去启发他。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讨论,给他们提供了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的机会,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成其为主体,在“动”中激活思维,培养能力。
在这一环节中,我还充分让学生质疑。因为有了问题,他们才会去思考,有了思考,才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他们对知识的探索欲望也逐渐加强。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回答,最好是再把问题还给学生,让他们讨论解决。如果问题较深,一时难以回答,教师要肯定其深刻性.并稍加引导,给学生留下悬念,激起他们为之探索的欲望。
五、巩固应用,自主创新
学生获取知识后,就要指导他们用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学习《食物的营养》一课时,学生掌握了一些检验食物中营养成分的方法后,就可以放手让他们检验一些常吃的食物的营养成分。又如在学习《生物的启示》后,可以让学生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生物,并进行联想,构思一件小发明。这样不但可以巩固所学知识,而且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结束是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方法恰当,能产生画龙点腈、启迪智慧的效果。针对实验课,我首先让学生复述实验操作的过程及现象,也就是把整节课的内容快速重播,使他们的大脑皮层和相关的神经中枢再次受到刺激,从而起到巩固的作用。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课前自定的目标相互说说自己学到了些什么。这样,不但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使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目标 器材 探究 交流 创新
教师如何开展化学实验课,将决定学生以何种方式获得新知识。针对实验课,我将目标教学和创新教育有机结合,方法如下:
一、课前自学,确定目标
课前自学也就是预习。原来学生预习就是将课文看一遍,了解一知识内容,以便在课堂上引起共鸣,达到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取知识。我现在要求学生预习,不再是简单地将教材浏览一遍,而是通过看教材,确定出这一课自己的学习目标。刚开始时,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他们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教师要耐心辅导,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例如:在学习《凸透镜》一课时,学生一般都能确定出学习目标:(一)凸透镜有什么作用?(二)凸透镜有什么用途?这时我又诱导他们看教材,特别是实验部分,确定出: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当然,由于学生的基础不一样,因此他们确定出的目标也不一定相同,这是可以的,只要有利于他们学习新知识就可以了。学生课前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明白了这一节课自己要做什么?学什么?就可以为我们在课堂上留出较多的时间来完成实验,为自主探究新知识做了充分的准备。
二、自备实验器材
一般来说,做实验都需要实验器材。现在学校都有实验室,还配备了和教材同步的制作材料,这样,学生根本不需要自己去准备实验材料,他们已经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实验操作。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特别是配套制作材料,学生大多不需要思考,照着说明做就可以了,大大降低了学生动脑、动口的能力要求。如果什么实验我们都给学生准备好器材,那么,将来他们如果要进行科学研究而又没有现成的实验器材,就会束手无策。因此,从小就要培养他们自己动手制作所需器材。如酒精灯、支架、导氣管等一些简单的器材。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发明能力,激活创新思维。另外,通过自各材料,学生能更多地了解实验器材的用法及用途,有利于他们顺利地操作实验。
三、亲自操作,自主探究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内心都有一种潜在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意识,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自己动手做实验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事,他们通过自己的感知来获取知识,不但记忆深刻,而且还会有所创新。因此,化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实验,培养其探索精神。
实验开始前,要让学生多读几遍实验提示,抓住其重点,弄懂实验怎么做在进行操作。实验开始后,教师就不要再大声指导学生,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实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少管多放,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实践、探索。如果实验失败了,我们不要急于去帮助学生,更不可包办代替,而要让他们反复实践,自己取得成功。我们要相信学生,放手让他们想、让他们做,允许失误、宽容失败。每做一个实验都让他们真刀实枪的干,让学生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小科学家。做实验,不但要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不管什么实验,都要鼓励学生仔细观察,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疑点”,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能够在平常的实验中看到不平常的实验现象。这是实验课的中心环节,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过程。我们要鼓励学生勇于探索,不迷信书本,不盲从老师,让他们以探索为乐,增强自我意识。
四、交流讨论,自悟提高
实验结束后,我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说出来,看看自己观察到的现象与别人看到的是否相同,并把自己对实验的想法说一说,看是否有独到之处。然后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果,让每一个“小科学家”都学有所获。如果学生在分析中遇到困难,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诱导,但是一定要把握好分
寸.正如孔子所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说不到学生非常想弄懂而又弄不懂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很想讲出来而又无法恰当表达的时候,不去启发他。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讨论,给他们提供了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的机会,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成其为主体,在“动”中激活思维,培养能力。
在这一环节中,我还充分让学生质疑。因为有了问题,他们才会去思考,有了思考,才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他们对知识的探索欲望也逐渐加强。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回答,最好是再把问题还给学生,让他们讨论解决。如果问题较深,一时难以回答,教师要肯定其深刻性.并稍加引导,给学生留下悬念,激起他们为之探索的欲望。
五、巩固应用,自主创新
学生获取知识后,就要指导他们用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学习《食物的营养》一课时,学生掌握了一些检验食物中营养成分的方法后,就可以放手让他们检验一些常吃的食物的营养成分。又如在学习《生物的启示》后,可以让学生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生物,并进行联想,构思一件小发明。这样不但可以巩固所学知识,而且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结束是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方法恰当,能产生画龙点腈、启迪智慧的效果。针对实验课,我首先让学生复述实验操作的过程及现象,也就是把整节课的内容快速重播,使他们的大脑皮层和相关的神经中枢再次受到刺激,从而起到巩固的作用。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课前自定的目标相互说说自己学到了些什么。这样,不但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使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