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难于改变的行为或倾向。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发展为个体一种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倾向,对学习效果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能促进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提高自学能力,既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根本,又是学生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着当前的学习成绩,而且对今后乃至终身的学习和工作都会产生影响。
一、预习复习习惯是基石
课前预习是指学生在新授课前的一定时间里先自己对所要教学的知识内容进行学习,能提高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既是学好新课、取得高效的学习成果的基础,也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平时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加强预习指导。可建立预习本,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更有针对性地听讲,学会学习。
复习是学习之母,做好复习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小学阶段儿童,复习则以当天教的内容为主,家长可以让孩子用尝试的记忆方法,把当天课堂学习的知识告诉家长,适当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每个周末再进行一周回顾, 培养良好的数学习惯与素养。
二、听讲探究习惯是命脉
认真听讲、主动探究,一是指课堂上集中精力,聚精会神地倾听老师的点拨、引导,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结合自己预习中遇到的难点,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二是说要认真地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对他人的观点、回答能做出评价和必要的补充。认真听讲、主动探究有利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能充分发挥课堂优势,创造互帮互学、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也是学习数学课的命脉所在。课上不听,不去主动探究,将是一个无血肉的躯体。
三、听看想说习惯是主线
只有一个善于表达自己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才能更有机会发挥出自己的潜力。因此,“四会”中会说是突破口,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要说就得去想,两者相互促进,能促使孩子多想、多说。要会想,就要认真听、细心看,抓住了“会说”就能促进其它“三会”。孩子说的时候,要引导他说出是“怎样想的”, 就是要求孩子知其然。如要训练孩子运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说出图意,从书中的一幅图说出多种说法,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四方面能力贯穿于学生数学课的全部,就像一根主线一样,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
四、独立作业习惯是根本
独立作业是指学生独自完成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布置的练习。作业是吸收和消化知识、应用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学习效果和了解学习状况的重要手段,是教学的延续,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是学生检验自己、提升水平的根本所在。
1.规范书写的习惯。
书写是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不仅能体现学生对待学业的态度,而且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作业中出现的很多错误并非由于不理解知识造成的,也不是因为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造成的,而是由于书写不规范、不清洁或不工整造成的。数字一定要写好,不能随笔带。
2.认真审题的习惯。
对于计算题,要训练学生具备冷静的学习态度,不管题目是难还是易,都要认真对待,不得马虎草率。可以让学生先读题,看清运算符号,然后分析数据,看看有没有简便算法等。这样有利于学生准确计算,加快计算速度,提高计算能力。对于文字题,首先要弄清要求的是和、是积、是差还是商,然后确定各个加数、各个因数、被减数和减数、被除数和除数分别是哪一个数,或是一个什么样的算式,确定是否需要括号,再列式并检查算式的正确性。对于应用题,要让学生多读几遍题目,弄清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哪个条件或问题不理解、老师是如何分解的、从条件能得出什么、从问题能得出什么、条件和问题综合起来又能得出什么。这样长期坚持,才能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与办法,提高解应用题的能力。
3.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贪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学生除了主要的学习活动以外,还要进行其他的一系列活动才能满足心理和生理的需要;甚至把其他活动放在了首位,把学习抛到了九霄云外,导致忘记做作业或赶作业的现象发生。及时完成作业,有利于改掉学生作业拖拖拉拉的不良习惯,为学生的其他活动挤出时间。
五、课后读书习惯是营养
课后读书,其实就是对刚学过的知识内容及时进行复习。课后读书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而且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加深理解,巩固所学知识,达到系统掌握、灵活运用的目的。
习惯具有支配行为的力量,但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养成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必须贯穿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坚持示范诱导,抓好起始训练;坚持严格要求下的反复训练,循循善诱。尤其要注意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因素,根据内容,根据自己的实际,逐步培养,才能取得预想的结果,也将会在学生良好的习惯中变得丰富多彩,呈现出一番“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喜人景象。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能促进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提高自学能力,既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根本,又是学生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着当前的学习成绩,而且对今后乃至终身的学习和工作都会产生影响。
一、预习复习习惯是基石
课前预习是指学生在新授课前的一定时间里先自己对所要教学的知识内容进行学习,能提高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既是学好新课、取得高效的学习成果的基础,也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平时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加强预习指导。可建立预习本,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更有针对性地听讲,学会学习。
复习是学习之母,做好复习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小学阶段儿童,复习则以当天教的内容为主,家长可以让孩子用尝试的记忆方法,把当天课堂学习的知识告诉家长,适当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每个周末再进行一周回顾, 培养良好的数学习惯与素养。
二、听讲探究习惯是命脉
认真听讲、主动探究,一是指课堂上集中精力,聚精会神地倾听老师的点拨、引导,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结合自己预习中遇到的难点,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二是说要认真地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对他人的观点、回答能做出评价和必要的补充。认真听讲、主动探究有利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能充分发挥课堂优势,创造互帮互学、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也是学习数学课的命脉所在。课上不听,不去主动探究,将是一个无血肉的躯体。
三、听看想说习惯是主线
只有一个善于表达自己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才能更有机会发挥出自己的潜力。因此,“四会”中会说是突破口,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要说就得去想,两者相互促进,能促使孩子多想、多说。要会想,就要认真听、细心看,抓住了“会说”就能促进其它“三会”。孩子说的时候,要引导他说出是“怎样想的”, 就是要求孩子知其然。如要训练孩子运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说出图意,从书中的一幅图说出多种说法,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四方面能力贯穿于学生数学课的全部,就像一根主线一样,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
四、独立作业习惯是根本
独立作业是指学生独自完成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布置的练习。作业是吸收和消化知识、应用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学习效果和了解学习状况的重要手段,是教学的延续,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是学生检验自己、提升水平的根本所在。
1.规范书写的习惯。
书写是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不仅能体现学生对待学业的态度,而且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作业中出现的很多错误并非由于不理解知识造成的,也不是因为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造成的,而是由于书写不规范、不清洁或不工整造成的。数字一定要写好,不能随笔带。
2.认真审题的习惯。
对于计算题,要训练学生具备冷静的学习态度,不管题目是难还是易,都要认真对待,不得马虎草率。可以让学生先读题,看清运算符号,然后分析数据,看看有没有简便算法等。这样有利于学生准确计算,加快计算速度,提高计算能力。对于文字题,首先要弄清要求的是和、是积、是差还是商,然后确定各个加数、各个因数、被减数和减数、被除数和除数分别是哪一个数,或是一个什么样的算式,确定是否需要括号,再列式并检查算式的正确性。对于应用题,要让学生多读几遍题目,弄清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哪个条件或问题不理解、老师是如何分解的、从条件能得出什么、从问题能得出什么、条件和问题综合起来又能得出什么。这样长期坚持,才能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与办法,提高解应用题的能力。
3.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贪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学生除了主要的学习活动以外,还要进行其他的一系列活动才能满足心理和生理的需要;甚至把其他活动放在了首位,把学习抛到了九霄云外,导致忘记做作业或赶作业的现象发生。及时完成作业,有利于改掉学生作业拖拖拉拉的不良习惯,为学生的其他活动挤出时间。
五、课后读书习惯是营养
课后读书,其实就是对刚学过的知识内容及时进行复习。课后读书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而且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加深理解,巩固所学知识,达到系统掌握、灵活运用的目的。
习惯具有支配行为的力量,但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养成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必须贯穿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坚持示范诱导,抓好起始训练;坚持严格要求下的反复训练,循循善诱。尤其要注意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因素,根据内容,根据自己的实际,逐步培养,才能取得预想的结果,也将会在学生良好的习惯中变得丰富多彩,呈现出一番“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喜人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