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和加强情感教育。”而现行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大多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包含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即使是一些说明文,也写得趣味盎然,引人入胜,蕴藏着作者的审美情趣。因此我觉得语文教学离不开情感,只有使学生身临其境,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动之情,才能更好的晓之理,使语文学习变得情趣盎然。以下几点是我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情感”的一些初浅的认识:
一、语文教师应该极富“情感”。
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性。一个没有情感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激情地学习?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如教学《掌声》一文,在深入钻研课文后,我把自己当作了小英,因为人人都有自己的缺点或不愿让人知道的秘密。课上在让学生体会了那个孤独、自卑的小英后,我又让学生也把自己当作了小英,当我富有激情地进行如下导读:
师:小英多可怜啊!她远离了这个本来就属于她的集体,远离了同学,远离了欢乐。她是多么孤独啊!她总是——
生读: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这样当教师对教学倾注满腔真挚的感情时,才会使学生也产生相同的情感体验,师生间的感情共鸣才能促进教育过程顺利进行。
二、学生敢“问”、敢“答”
在课堂上老师应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以微笑、真诚、进行交流,努力营造一种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敢于提问,主动参与。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小学高年级,孩子们有了害羞的心理,或者是怕回答问题出错而导致其他同学的嘲笑和老师的责怪,所以越来越不愿意回答问题。作为老师,要鼓励学生勇敢地回答,我会说“只要敢于回答就是好学生,说错了没关系”。有时学生的回答可能不着边际、令人啼笑皆非,而引得哄堂大笑,这时,如果一顿呵斥,或者一个讥讽,都会浇灭学生刚刚燃起的热情,在学生心里留下难以磨灭的创伤。久而久之,就会在师生之间形成一道无形的障碍。老师可以说:“没关系,说错了不要紧,再仔细思考一下”。记得上《清平乐 村居》时,因为听课老师较多,平时上课很主动的一些孩子却很少回答问题,我很纳闷甚至有些懊恼,课下一问才知,是不敢回答,怕出错。我不由深深反思,也许是我今天的课堂过于严厉了吧!因此,老师要时刻给学生以尊重和信任,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消除学生紧张、恐惧的心理情绪,学生才会敞开心扉,才愿意与老师沟通,才能放飞真实情感。
三、创设情境,调动激情,抒发情感。
在教学中,适时创设情境,烘托课堂气氛,容易触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的情感得以熏陶、净化。
在教《和时间赛跑》一课时,孩子们先是被作者那段关于外祖母去世后哀痛心情的描述所打动,此时,教师也深情地回忆起自己的外祖母去世时的那种哀伤的心情,言语中,告诉孩子们,当自己至亲的人离开人世,再也不能回来,此时,我们最慨叹地是什么?是时间的流逝,光阴的无情!那么,我们最应该做的是什么?一个男孩含着眼泪说:“要孝敬老人,要不然等他离开我们再来后悔没好好待他就来不及了。”另一个孩子也站起来:“珍惜时间,就等于珍惜生命。”说得多好!孩子们似乎在一节课中就成熟了许多。
所以,教学中要根据需要,为学生尽可能地创设情境,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或如见其人,或如闻其声,或如临其境。
四、重视范读,引领学生进入角色。
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这样,再让学生自己去朗读时,由于他们对课文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更容易加深对文章思想感情的体会。
角色表演不仅有利于学生亲身体验,还能满足学生的创造欲望。小学课文中有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通过人物角色的塑造,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能够爱憎分明,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五、丰富想象,培养探究
想象是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体验,通过情景再现、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等,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真正把文字变成活生生的图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受到熏陶,心灵得到净化,真是一举多得。如教学《老人与海鸥》一课中的15自然段,段中写道:“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衣天使。”这一段描写出了海鸥对老人的情义,读了感人至深。教学时,我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海鸥,说写一段话表达对老人的留恋。有学生这样写:“老爷爷,这十多年来,把我们看成亲生的儿女。你省吃俭用,把我们照顾得无微不至,而今,我们还没报答你,你怎么就走了呢?看着你的遗像,我们是多么悲痛……”在文章的情境交融处引导学生想象,学生易于将心中涌动的情感流露流露出来,丰富而感人。学生对文中人物的理解也更透彻了。
当然,要想让语文课堂情感飞扬,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情感、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更要有渊博的知识,能真诚地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使学生从心理上接纳你,在行动上接近你,从思想上乐于接受你的教诲。因此为了让我们的语文课情溢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探究的气氛中学习,全面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就让我们师生一起用心去经营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情感课堂”吧!
一、语文教师应该极富“情感”。
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性。一个没有情感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激情地学习?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如教学《掌声》一文,在深入钻研课文后,我把自己当作了小英,因为人人都有自己的缺点或不愿让人知道的秘密。课上在让学生体会了那个孤独、自卑的小英后,我又让学生也把自己当作了小英,当我富有激情地进行如下导读:
师:小英多可怜啊!她远离了这个本来就属于她的集体,远离了同学,远离了欢乐。她是多么孤独啊!她总是——
生读: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这样当教师对教学倾注满腔真挚的感情时,才会使学生也产生相同的情感体验,师生间的感情共鸣才能促进教育过程顺利进行。
二、学生敢“问”、敢“答”
在课堂上老师应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以微笑、真诚、进行交流,努力营造一种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敢于提问,主动参与。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小学高年级,孩子们有了害羞的心理,或者是怕回答问题出错而导致其他同学的嘲笑和老师的责怪,所以越来越不愿意回答问题。作为老师,要鼓励学生勇敢地回答,我会说“只要敢于回答就是好学生,说错了没关系”。有时学生的回答可能不着边际、令人啼笑皆非,而引得哄堂大笑,这时,如果一顿呵斥,或者一个讥讽,都会浇灭学生刚刚燃起的热情,在学生心里留下难以磨灭的创伤。久而久之,就会在师生之间形成一道无形的障碍。老师可以说:“没关系,说错了不要紧,再仔细思考一下”。记得上《清平乐 村居》时,因为听课老师较多,平时上课很主动的一些孩子却很少回答问题,我很纳闷甚至有些懊恼,课下一问才知,是不敢回答,怕出错。我不由深深反思,也许是我今天的课堂过于严厉了吧!因此,老师要时刻给学生以尊重和信任,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消除学生紧张、恐惧的心理情绪,学生才会敞开心扉,才愿意与老师沟通,才能放飞真实情感。
三、创设情境,调动激情,抒发情感。
在教学中,适时创设情境,烘托课堂气氛,容易触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的情感得以熏陶、净化。
在教《和时间赛跑》一课时,孩子们先是被作者那段关于外祖母去世后哀痛心情的描述所打动,此时,教师也深情地回忆起自己的外祖母去世时的那种哀伤的心情,言语中,告诉孩子们,当自己至亲的人离开人世,再也不能回来,此时,我们最慨叹地是什么?是时间的流逝,光阴的无情!那么,我们最应该做的是什么?一个男孩含着眼泪说:“要孝敬老人,要不然等他离开我们再来后悔没好好待他就来不及了。”另一个孩子也站起来:“珍惜时间,就等于珍惜生命。”说得多好!孩子们似乎在一节课中就成熟了许多。
所以,教学中要根据需要,为学生尽可能地创设情境,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或如见其人,或如闻其声,或如临其境。
四、重视范读,引领学生进入角色。
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这样,再让学生自己去朗读时,由于他们对课文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更容易加深对文章思想感情的体会。
角色表演不仅有利于学生亲身体验,还能满足学生的创造欲望。小学课文中有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通过人物角色的塑造,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能够爱憎分明,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五、丰富想象,培养探究
想象是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体验,通过情景再现、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等,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真正把文字变成活生生的图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受到熏陶,心灵得到净化,真是一举多得。如教学《老人与海鸥》一课中的15自然段,段中写道:“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衣天使。”这一段描写出了海鸥对老人的情义,读了感人至深。教学时,我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海鸥,说写一段话表达对老人的留恋。有学生这样写:“老爷爷,这十多年来,把我们看成亲生的儿女。你省吃俭用,把我们照顾得无微不至,而今,我们还没报答你,你怎么就走了呢?看着你的遗像,我们是多么悲痛……”在文章的情境交融处引导学生想象,学生易于将心中涌动的情感流露流露出来,丰富而感人。学生对文中人物的理解也更透彻了。
当然,要想让语文课堂情感飞扬,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情感、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更要有渊博的知识,能真诚地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使学生从心理上接纳你,在行动上接近你,从思想上乐于接受你的教诲。因此为了让我们的语文课情溢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探究的气氛中学习,全面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就让我们师生一起用心去经营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情感课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