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量、阅读能力都有着很高的要求。这样的“软目标”看似轻松,要脚踏实地达成目标、检验成效却颇有难度。读后感是检验阅读成效,交流阅读感受的很好载体。本文在“基于‘学力’提升的小学语文微型课研究”基础上,聚焦中年级读后感写作问题,以目标导向重塑课型,努力构建适合小学中年级儿童的有效读后感写作指导课。
关键词:读后感;写作;微型课
近日,在基于“学力”提升的语文微型课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小学写作课中关于“读后感”的有效写作指导研究非常匮乏。然而,铺天盖地的读后感征文活动,堪称“假日阴影”的读后感作业却让孩子们伤透了脑筋。虽然《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目标中明确指出“学写读书心得”的重要性,但如何在中年级渗透“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读后感写作理念,逐步形成易于掌握、激发兴趣的写作方法却很少成为研究的焦点。本文将由“提升学生‘学力’”这一思想为基础,转变思路,重点突破,探究如何构建小学中年级读后感写作指导微型课。
一、目标导向“读———感”结合提升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样的“软目标”看似轻松,要脚踏实地达成目标检验成效却颇有难度。读后感就是检验阅读成效,交流阅读感受的很好载体。但是现实中,很多不经指导的所谓“读后感”流于形式,要么读多感少,要么无病呻吟。动辄慷慨激昂、痛下决心,实则并无所得。
究其原因,核心问题还是写作目的不明确造成的。
二、重点突破感———悟”结合重塑课型
基于“学力”提升的语文微型课研究本身就是针对中低年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量身打造课型的一项创新研究。它旨在有针对性地设计多样简明、短小精炼的不同课型,从而突破教学难点。因其小而精,灵活多变,在当下固定课程安排占主流的情况下有着很大的优势。读后感写作既然重点在“读———感”结合,而且方法也经常要随阅读内容而变,那么使用微型课设计就非常合适了。“读”与“感”的每个环节都可以应用特色微型指导课,以期最大程度提升学生能力。例如:
(一)热身课———引入新文,激发兴趣。有引人入胜的图书简介,有辅助阅读的背景资料介绍。还可以引入作者简介,特色书评等。充分的准备如长跑前的热身,激发兴趣的同时,还能给他们更多阅读线索,增加深入理解的可能。
(二)共读课———多樣共读,提升感悟。师生共读,生生共读,默读、朗读,精读、范读……朗朗书声余音绕梁,个性阅读放飞自我。由“读”切入的“读书过程”还原阅读本色,反映阅读状态,将为“读懂”连接“感悟”穿针引线。
(三)畅聊课———交流碰撞,引向深入。有了初步的感想还不够,充分交流,引导输出往往能碰撞出新的火花。聊书中情节,聊人物形象,聊哲思体悟,都能帮助学生相互启发。
……
微型课的类型还不止这些。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凡是有利于学生理解原文,激发感想的所有课堂形式,都可以利用晨诵,午习,暮省时间贯穿其中,灵活运用。只要课堂内容围绕“准备———理解———交流———感受”这一线索,指向“读———感”结合都值得鼓励。和传统阅读、写作课比,这样的引导显然更加及时有效。
三、丰富内涵“读———写”结合投身“乐写”
所有的铺垫积累和指导,都是为了水到渠成地表达。小学中年级学生并没有接触过议论文,生活经验也并不丰富。与其让他们成为成年人的“提线木偶”,生搬硬套“道理”“内涵”“哲思”等等不切实际的“感悟”,不如结合儿童特点,鼓励有感而发,就会有话可说。最后加以简洁的方法指导就可以引导清晰表达了。这里有几个思考方向可作参考:
(一)创意表达。有了深入阅读的基础,我们可以结合儿童思维特点,将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分享活动。书友会,讲述故事,介绍知识,朗诵表演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书面表达的形式也可不拘一。制作读书卡片,设计封面,与作者通信等也很受欢迎。
(二)自由书写。当然,为了达成“学写读后感”这一目标,解决孩子们心中的“老大难”问题,进行较为正式的写读后感的方法指导也很重要。
1.小切入点直抒胸臆:《喜欢恐龙的N个理由》,《我喜欢》,《魔法世界真奇妙》……看看这(下转第78页)(上接第76页)些标题就明白,孩子对书中的表达、情节、人物等都有自己的独特看法。自由表达,小切入点也有大作为。
2.由浅入深与文对话:读《你一定会听见的》,孩子们大胆写“我听见……”。读《写作业不用靠妈妈》,他们给书中主人公写了一封信。这些稍加整理,就会是很不错的“读后感”。
3.浮想联翩共生共鸣:多彩的大自然还有哪些美丽的画面?装在口袋里的爸爸为什么比我的爸爸还受欢迎?恐龙世界是什么样的?孩子们进入情境,浮想联翩,也仿佛和文章本身共生共鸣,谁能说这不是“读后感”呢?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想,怀有如此理想,再有了引导思考地“读”,有方法地“想”,妙趣横生地“表达”,即使是读后感这样的写作难题,也能在教育者的精心设计下,到达更加美妙的境界。
*作者简介:孙蓉蓉(1989.01-)女,汉族,江苏南通人,党员,本科,校大队辅导员,小学语文教师。
关键词:读后感;写作;微型课
近日,在基于“学力”提升的语文微型课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小学写作课中关于“读后感”的有效写作指导研究非常匮乏。然而,铺天盖地的读后感征文活动,堪称“假日阴影”的读后感作业却让孩子们伤透了脑筋。虽然《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目标中明确指出“学写读书心得”的重要性,但如何在中年级渗透“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读后感写作理念,逐步形成易于掌握、激发兴趣的写作方法却很少成为研究的焦点。本文将由“提升学生‘学力’”这一思想为基础,转变思路,重点突破,探究如何构建小学中年级读后感写作指导微型课。
一、目标导向“读———感”结合提升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样的“软目标”看似轻松,要脚踏实地达成目标检验成效却颇有难度。读后感就是检验阅读成效,交流阅读感受的很好载体。但是现实中,很多不经指导的所谓“读后感”流于形式,要么读多感少,要么无病呻吟。动辄慷慨激昂、痛下决心,实则并无所得。
究其原因,核心问题还是写作目的不明确造成的。
二、重点突破感———悟”结合重塑课型
基于“学力”提升的语文微型课研究本身就是针对中低年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量身打造课型的一项创新研究。它旨在有针对性地设计多样简明、短小精炼的不同课型,从而突破教学难点。因其小而精,灵活多变,在当下固定课程安排占主流的情况下有着很大的优势。读后感写作既然重点在“读———感”结合,而且方法也经常要随阅读内容而变,那么使用微型课设计就非常合适了。“读”与“感”的每个环节都可以应用特色微型指导课,以期最大程度提升学生能力。例如:
(一)热身课———引入新文,激发兴趣。有引人入胜的图书简介,有辅助阅读的背景资料介绍。还可以引入作者简介,特色书评等。充分的准备如长跑前的热身,激发兴趣的同时,还能给他们更多阅读线索,增加深入理解的可能。
(二)共读课———多樣共读,提升感悟。师生共读,生生共读,默读、朗读,精读、范读……朗朗书声余音绕梁,个性阅读放飞自我。由“读”切入的“读书过程”还原阅读本色,反映阅读状态,将为“读懂”连接“感悟”穿针引线。
(三)畅聊课———交流碰撞,引向深入。有了初步的感想还不够,充分交流,引导输出往往能碰撞出新的火花。聊书中情节,聊人物形象,聊哲思体悟,都能帮助学生相互启发。
……
微型课的类型还不止这些。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凡是有利于学生理解原文,激发感想的所有课堂形式,都可以利用晨诵,午习,暮省时间贯穿其中,灵活运用。只要课堂内容围绕“准备———理解———交流———感受”这一线索,指向“读———感”结合都值得鼓励。和传统阅读、写作课比,这样的引导显然更加及时有效。
三、丰富内涵“读———写”结合投身“乐写”
所有的铺垫积累和指导,都是为了水到渠成地表达。小学中年级学生并没有接触过议论文,生活经验也并不丰富。与其让他们成为成年人的“提线木偶”,生搬硬套“道理”“内涵”“哲思”等等不切实际的“感悟”,不如结合儿童特点,鼓励有感而发,就会有话可说。最后加以简洁的方法指导就可以引导清晰表达了。这里有几个思考方向可作参考:
(一)创意表达。有了深入阅读的基础,我们可以结合儿童思维特点,将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分享活动。书友会,讲述故事,介绍知识,朗诵表演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书面表达的形式也可不拘一。制作读书卡片,设计封面,与作者通信等也很受欢迎。
(二)自由书写。当然,为了达成“学写读后感”这一目标,解决孩子们心中的“老大难”问题,进行较为正式的写读后感的方法指导也很重要。
1.小切入点直抒胸臆:《喜欢恐龙的N个理由》,《我喜欢》,《魔法世界真奇妙》……看看这(下转第78页)(上接第76页)些标题就明白,孩子对书中的表达、情节、人物等都有自己的独特看法。自由表达,小切入点也有大作为。
2.由浅入深与文对话:读《你一定会听见的》,孩子们大胆写“我听见……”。读《写作业不用靠妈妈》,他们给书中主人公写了一封信。这些稍加整理,就会是很不错的“读后感”。
3.浮想联翩共生共鸣:多彩的大自然还有哪些美丽的画面?装在口袋里的爸爸为什么比我的爸爸还受欢迎?恐龙世界是什么样的?孩子们进入情境,浮想联翩,也仿佛和文章本身共生共鸣,谁能说这不是“读后感”呢?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想,怀有如此理想,再有了引导思考地“读”,有方法地“想”,妙趣横生地“表达”,即使是读后感这样的写作难题,也能在教育者的精心设计下,到达更加美妙的境界。
*作者简介:孙蓉蓉(1989.01-)女,汉族,江苏南通人,党员,本科,校大队辅导员,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