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框架问题设计与实施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_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的“中兴事件”中,在付出了14亿美金的支出后,中兴通讯才获得了一条生路,这一事件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只有拥有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才能拥有更多的核心技术,才能在重要的信息技术领域不受制于他。而种种问题的根源就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在我们的课堂上,无论是台上的老师还是台下的学生,他们所关注的永远都是“标准答案”和知识本身。我们在寻求“答案”时却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往往没有“标准答案”,需要我们去创造新“答案”,开拓前人所没有走过的新道路新方法,如果只想着“标准答案”,那最后只会走上受制于他人之路。
  一、核心素养的提出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的教育专家们也在不断地努力。2018年1月16日,教育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宣布了历时四年,经过国内教育课程专家组的努力工作终于完成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标准的修订。其关键成果即为“核心素养”,且各学科也凝练出了相关的学科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新兴技术领域的代表,在进入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该学科的发展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为此,国家对信息技术学科也日益地重视,在新课标中将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作为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与其它学科一样,我们从关注学科知识和“标准答案”转向到关注知识的建构过程即育人的过程,我们更关注学生未来生活所必备的思维品格和核心能力的形成,以期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
  核心素养的提出也进一步让我们认识到要重视课程建设的综合性,更要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动手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为此,我们要重新建构教学过程,将以往的“三维目标”中各自为政的三个层次的目标内容综合起来,改变以往只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考核模式,更要注重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并将它们有机地融合。
  二、从关注答案到关注问题
  当我们审视人类自己的历史时,会奇妙地发现,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正是一个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再发现问题的螺旋上升的过程。2017年版的新课标明确地指出和推荐使用项目教学进行学科教学。在项目教学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就是框架问题的设计。传统课堂中教师和学生都关注于“标准答案”,而在项目式教学里,教师应该更关注问题本身,让学生去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备课的重点也转向“无标准答案”问题的设计。因为,只有这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才能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意愿,让学生学会从相同的项目中寻求不同的解决方案和以小组形式探索和解决新问题,并最终提出更多有意义的问题,形成对知识的重新建构。
  1.什么是框架问题
  框架问题是一组框定学生知识学习范围,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为之探究的问题。框架问题由三个层次的问题构成,它们分别是内容问题、单元问题和基本问题。
  内容问题是与课程中紧密关联的一些事实性知识的问题,我们可以在教材或外部资料中获得其标准的答案,它们是学生学习课程和解决单元问题和基本问题的基础。
  单元问题则是指向所学该单元的重要知识相关的问题,它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它将学习者框定在具体的单元中,同时与具体的生活情景相关。单元问题是我们引入项目情景的契合点。由于它的开放性,也使得课堂更加有活力,它的设计与提出是为了引发热烈的课堂讨论,乃至争论,我们希望学生通过小组的力量探究出的单元问题的答案,我们更希望这些答案是连我们教师都未能考虑到的具有独特见解和创造性的答案。单元问题的设计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锻炼和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
  我们都知道,一本教材中所设计的单元都是相互關联的,它们形成了一个整体,当学生在学习一个单元的时候,由于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完整性,往往会陷入一个单元知识的迷宫,无法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解决问题,探究问题实质,为了激励和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指向学科的核心思想和关键探究的,更具备学科穿透力和挑战性的问题来维持学生持续的探究行为,它就是能够揭示学科的丰富内涵的“基本问题”。
  2.框架问题的设计
  项目教学中最花费教师脑力的一项任务就是框架问题的设计,我们既需要学生在具体的、有趣的生活情景中探究真理,也要让学生完成课程单元中所预设的学习目标,我们希望学生能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以问题解决者的身份去参与到一项有意义的活动项目,同时,在他们完成项目后能通过一定的物化成果去呈现他们对框架问题的理解。要实现这些任务的第一步就是要求教师完成框架问题的设计,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
  (1)框架问题的设计源于课程标准
  在设计框架问题时,我们需要熟悉课程标准相关内容,因为课程标准是设计的依据。比如,在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课程的模块1数据与计算的中的“数据与信息”单元中,课程标准有以下要求:1-1依据一定的任务需求,比较不同信息获取方法的优劣,知道数据与信息的关系,确定合适的信息获取方法。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可以设计出以下的问题框架:
  由以上的框架问题的例子,我们可以初步地看到框架问题中的内容问题是源于课程标准中的具体教学目标,它们是一组探求事实性知识的有标准答案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我们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最为常见,也是传统教学中课堂的主体问题,在项目教学中它们同样存在,这些问题为学生发展高级思维提供基础。
  (2)框架问题的设计要关注核心素养的培养
  内容问题虽然在学生的学习与探究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但是它们不是我们项目课堂的主角,我们的框架问题的设计主要精力将放在单元问题上,单元问题的解决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单元问题是以单元学习内容为背景,它的设计旨在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比如,上面的信息与数据模块的框架问题设计中,我们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信息意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和计算思维能力,所以,我们在单元问题的设计上要充分理解新课标中具体学业要求,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单元问题设计的源头,解决单元问题的过程就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   (3)框架问题设计要与项目情景紧密相连
  在完成单元问题的设计后,我们需要考虑如何通过设计项目活动和问题情境,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有现实意义的活动。在“数据与信息”单元模块中,我们设计了“在信息社会如何提高我们获取准确信息的效率?”这样一个单元问题,同时,我们给学生设计了一个旅游项目,让学生作为旅游活动的策划者的身份去完成一个旅游计划,在这个旅游计划的完成过程,学生需要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各种相关信息,如,目的地的天气信息、人文风情、旅游交通工具的选择、订票方式、住宿的安排、旅游景点路线的规划,等等,在完成这个旅游计划过程,就是学生利用各种数字化工具对各类相关数据信息进行获取、保存与加工的过程,让学生懂得去分辨信息的真伪,提高信息意识,懂得利用数字化工具提高工作效率,通过项目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合作氛围中完成单元问题的解答。
  (4)从“他问”到“问他”
  单元问题的设计和项目的实施已经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丰满了起来,而且项目的完成也宣告了單元问题的解决,为何还需要设计一个基本问题呢?我们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不单单是一个学习者,更希望他们是一个思考者,一个提问者。希望有这么一个问题能激起学生提出更多问题,人类社会之所以会进步,正因为有这些思考者、提问者的存在,他们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为人们提出更多值得去思考去解决的问题,它们是新学科、新的复杂问题、新的疑难,它们的出现能够启发和推动他人卓有成效的研究。
  这就是基本问题存在的意义,基本问题的设计具有跨学科性,直接指向学科的核心思想和关键探究,要求学生能批判性地、创造性地去思考问题,并且最终让学生完成“他问”到“问他”的过程,提出更多有意义的问题。
  框架问题的设计是项目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项任务,它的设计源于课程标准,同时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们要从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出发,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设计科学有趣的项目情景,充分地发掘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能力水平的探究项目题材,提高教学设计能力,通过项目教学模式的应用以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实践告诉我们,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语文老师不断创新绘本阅读的教学模式,顺应时代要求,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绘本阅读  一、农村小学生阅读的现状  农村环境与大城市环境有所区别,学生们自然在学习上受到各方面的约束,如,经济条件约束着学校图书馆的建设,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能“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我们是中国人,必须继承并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笔者认为,语文学科要主动作为,肩负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提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微写作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策略,教导学生学懂、弄通、悟透、写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初中
【摘要】傳统的英语作业布置比较枯燥、单一、乏味,如何改变传统观念,对小学英语作业进行分层设计呢?这就要求老师在英语课进行作业设计时,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能力等方面,对英语作业进行精心设计。因此,教师既要关注后进生和中等生,又要关注优秀生。笔者就小学英语分层作业的设计理论依据、设计策略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小学英语;作业分层;设计  一、小学英语作业的分层设计理论依据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   接手五年级的第一周,我布置学生写一篇周记:“写一写本周的所见所闻。”周记一收上来,看得我眼花缭乱:“星期六,我和同学去爬山。出了很多汗,很累,我爬呀爬,爬呀爬,后来爬到了山顶。”“路上,我和小明看到有一个小朋友坐在地上哭,原来是找不到妈妈了。后来,我和小明把他送到.了派出所。”
【摘要】在教育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心理健康发展。深入剖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培养身心俱全的新一代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前提。  【关键词】心理健康;素质教育;良好品质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德育大纲第一句话就明确地提出:“德
农村的初级中学有别于城市的初级中学。由于多方面的历史原因,农村学校发展相对滞后,办学条件也差一些,在地区的教育总体评估中是拖后腿的,特别在粤东粤西两翼地区,这种城乡学校发展不平衡情况尤为明显。如何科学地平衡城乡教育资源的配置,积极推进落后学校的建设,促进地区教育教学均衡发展,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本文将对农村初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一些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农村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摘要】随班就读学生的班级中,教师们要根据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有针对性给予个别的教学和辅导,使这些特殊学生在普通的教育环境中也能学有所得,与大多数同龄同学一起成长。然而,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教育,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随班就读中做到既要照顾大多数普通学生,提升他们的学业成绩,又要兼顾有特殊需求的特殊儿童,笔者认为,在有特殊教育需求的班级中运用“三结合”教育形式,才能促进
【摘要】《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學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能够初步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内容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课堂教学的组织要处理好具体与抽象的关系,生活与所学知识的关系,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让学生真正意识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能解
【摘要】简单的语文课简洁而不失品味,简单而不失精彩,简洁而不失现实,简洁而不失到位,简单而又不失高效率的语文课堂,对语文教学的简单追求实际上是更高层次的回归自然。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实效  作为一名从教了21年的普普通通乡村语文教师,传统的语文课堂一直让笔者有一种教得累,学生学得烦的感觉。从2012年我校大力推广“阳光高效课堂”以来,笔者一直追求着本真的语文课堂教学。因此,简简单单教语文,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69、70页。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张数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的相等关系,会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  通过画图,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题意,引导学生找等量关系,并从方程的角度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  寻找等量关系。  五、教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