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大量的教学实例,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渗透很多的中国古代教育的内容或思想,这种渗透可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国学;渗透
现在的小学校园里,到处可见国学的“身影”:从《弟子规》到《三字经》;从《论语》到《诗经》,每个孩子都能或多或少地来上几句。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数学也是其中重要的不可缺失的一部分。算术教学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代就有了系统的论述,对后世中国数学和数学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充分挖掘中国古代数学丰富的知识宝藏和教育内容,继承和发扬中华古代算术的思想和传统,无疑对指导今天的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怎样才能将传统文化有效地渗透到小学数学课堂中去呢?
一、传统文化在概念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学习和掌握法则、公式等教学内容的基础,是指导、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前提。只有当我们对某一类对象的认识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给概念下了定义,揭示了概念的全部本质属性,掌握了概念的内涵,并完成了概念的分类,掌握了概念的外延之后,才算是形成了完整的科学的概念。
二、关于圆的概念教学
圆是第十一册教材中的内容,教材中并没有归纳出关于圆的概念,只是让学生通过举例、画图、描述等多种活动知道这样的图形就是圆。一节课上下来,感觉很散、很乱,在学生的脑海中本节课的知识都是独立的,并没有把这些知识整合在一起。如果在这时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对圆的概念的描述:“圆,一中同长也。”一中是指圆心,同长是指半径,简短的四个字就形象地描述了圆的概念。学生通过对这四个字的理解,既掌握了圆的概念,又把本节课零散的小概念进行了整合。
三、关于方程的概念教学
同样作为第十一册的内容,方程的概念则在教材中有了明确的描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但在中国古代,它最初的含义是线性方程组:方即方形,程即考核、表达,“方程”意为“方形的表达式”。中国古代在表示线性方程组时,未知数的记法并不出现,只写出其各项系数,在用算筹表示时,以纵向为行,各行自右至左排列,组成了一个长方形的数字阵,因此称为“方程”。12世纪以后,我国数学家用“天元术”来解题,即先要“立天元为某某”,相当于现在的“设某某为x”。14世纪初,我國元朝数学家朱世熹创立了“四元术”,四元指天、地、人、物,相当于四个未知数。教师只有熟识了这些知识,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把这些中国数学历史上的辉煌介绍给孩子,可以使他们产生自豪感和荣誉感。
四、国学在计算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以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教学为例。在数学教材中,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是用列举法找出,而教材为了降低难度,对于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要求也只是局限在100以内,只是让孩子能找到就可以了。因此,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放弃了对短除法的教学。其实在我国数学史上,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有两种基本方法:短除法和分解质因数法。这两种方法可以非常迅速、准确地求出两个或多个较大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以上所述,现在小学高年级的一些主要教学内容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代就有了系统的论述,发挥着自身独特的教育功能优势;但是若以现在的眼光看历史,用其内容、体系、思想和方法指导现代小学数学教学,又会暴露出自身的一些局限性。对此,教师应该有明确的认识。
我国数学源远流长,自成体系,有其特色,具有世界意义。教师在课堂内、外活动中应该有意识地用各级学生能够接受的语言和方式向学生介绍有关内容,以具体事实说明中国历来是数学大国。这样做对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数典有祖,见贤思齐,对学生发愤图强,树立学习信心大有好处。同时,教师应正确评价和合理吸取历史上的数学成果,结合现代数学教学特点和要求,以史为鉴,古为今用,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苏一凡.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品鉴,2016,000(008):P.45.
[2]秦楠.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品鉴,2017(9).
[3]蓝惠媛.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当代艺术中的运用[J].艺术品鉴,2015,000(002):301-301.
[4]王丽霞.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散文选刊:中旬刊,2019,000(001):P.100-101.
[5]刘汝琴.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读与写:下旬,2016(22).
[6]钟翔.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20).
[7]高喜堂.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J].西部素质教育,2016(14).
关键词:小学数学;国学;渗透
现在的小学校园里,到处可见国学的“身影”:从《弟子规》到《三字经》;从《论语》到《诗经》,每个孩子都能或多或少地来上几句。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数学也是其中重要的不可缺失的一部分。算术教学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代就有了系统的论述,对后世中国数学和数学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充分挖掘中国古代数学丰富的知识宝藏和教育内容,继承和发扬中华古代算术的思想和传统,无疑对指导今天的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怎样才能将传统文化有效地渗透到小学数学课堂中去呢?
一、传统文化在概念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学习和掌握法则、公式等教学内容的基础,是指导、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前提。只有当我们对某一类对象的认识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给概念下了定义,揭示了概念的全部本质属性,掌握了概念的内涵,并完成了概念的分类,掌握了概念的外延之后,才算是形成了完整的科学的概念。
二、关于圆的概念教学
圆是第十一册教材中的内容,教材中并没有归纳出关于圆的概念,只是让学生通过举例、画图、描述等多种活动知道这样的图形就是圆。一节课上下来,感觉很散、很乱,在学生的脑海中本节课的知识都是独立的,并没有把这些知识整合在一起。如果在这时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对圆的概念的描述:“圆,一中同长也。”一中是指圆心,同长是指半径,简短的四个字就形象地描述了圆的概念。学生通过对这四个字的理解,既掌握了圆的概念,又把本节课零散的小概念进行了整合。
三、关于方程的概念教学
同样作为第十一册的内容,方程的概念则在教材中有了明确的描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但在中国古代,它最初的含义是线性方程组:方即方形,程即考核、表达,“方程”意为“方形的表达式”。中国古代在表示线性方程组时,未知数的记法并不出现,只写出其各项系数,在用算筹表示时,以纵向为行,各行自右至左排列,组成了一个长方形的数字阵,因此称为“方程”。12世纪以后,我国数学家用“天元术”来解题,即先要“立天元为某某”,相当于现在的“设某某为x”。14世纪初,我國元朝数学家朱世熹创立了“四元术”,四元指天、地、人、物,相当于四个未知数。教师只有熟识了这些知识,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把这些中国数学历史上的辉煌介绍给孩子,可以使他们产生自豪感和荣誉感。
四、国学在计算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以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教学为例。在数学教材中,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是用列举法找出,而教材为了降低难度,对于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要求也只是局限在100以内,只是让孩子能找到就可以了。因此,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放弃了对短除法的教学。其实在我国数学史上,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有两种基本方法:短除法和分解质因数法。这两种方法可以非常迅速、准确地求出两个或多个较大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以上所述,现在小学高年级的一些主要教学内容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代就有了系统的论述,发挥着自身独特的教育功能优势;但是若以现在的眼光看历史,用其内容、体系、思想和方法指导现代小学数学教学,又会暴露出自身的一些局限性。对此,教师应该有明确的认识。
我国数学源远流长,自成体系,有其特色,具有世界意义。教师在课堂内、外活动中应该有意识地用各级学生能够接受的语言和方式向学生介绍有关内容,以具体事实说明中国历来是数学大国。这样做对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数典有祖,见贤思齐,对学生发愤图强,树立学习信心大有好处。同时,教师应正确评价和合理吸取历史上的数学成果,结合现代数学教学特点和要求,以史为鉴,古为今用,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苏一凡.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品鉴,2016,000(008):P.45.
[2]秦楠.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品鉴,2017(9).
[3]蓝惠媛.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当代艺术中的运用[J].艺术品鉴,2015,000(002):301-301.
[4]王丽霞.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散文选刊:中旬刊,2019,000(001):P.100-101.
[5]刘汝琴.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读与写:下旬,2016(22).
[6]钟翔.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20).
[7]高喜堂.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J].西部素质教育,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