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想象是什么?想象是人们在头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也是人的创造力的基础。想象力并非天生就有,它需要在后天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发展和培养。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让思维自由驰骋!
一、抓住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联想
小学生认识事物主要是从感知形象开始的,语文教材中课文中插图的安排,就是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而精心设计的。插图是对现实情境的直观显示,是帮助学生进行形象思维的阶梯,也是启发、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的直接凭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利用插图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训练他们用生动的语句,把所感知的表象准确、连贯地表达出来,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如,《学棋》一文中最后一幅插图,图上画着老师伸出食指,指着一个学生,这个学生低着头。我在教学结束时。让学生进行想象:三年后,这两个学生出师了,秋叫来那个上课常走神的学生,将他教育了一番。想想老师会说些什么呢?这个学生又会说些什么?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根据上文的学习展开联想。其中一个学生这样写:老师叫来那个上课常走神的学生,严厉地对他说:“你看看你的师兄,他上课时专心致志,所以成了出色的棋手,可是你呢,上课心不在焉,如今,棋艺没有多大长进。以后做任何事情都要专心、认真啊!”这个学生难过地低下了头,对老师说:“我一定会接受您的教育,以后做事一定会专心致志的,您放心吧。”
二、抓住课文略写,引导学生扩想
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的词句写得比较简略,但有着丰富的内涵。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扩展性的想象,让学生对词句的理解更加深入具体,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如。《第八次》最后一段中有这么一句话:“他四处奔走,招集被打散的军队,动员人民起来抵抗。”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打了七次的士兵是怎样的心情?要动员这些几乎失去了信心的士兵起来参加第八次抵抗,布鲁斯会有怎样的神情?会说些什么?然后让学生描绘一下当时的场景,边描绘,学生的头脑中会出现布鲁斯慷慨激昂的动员场景:当布鲁斯四处奔走,招集打散的军队,这些士兵个个垂头丧气,当听到让他们作第八次抵抗时,都用悲哀的眼神望着他,唉声叹气,有的甚至说:“算了吧,我们都打了七次败仗了,侵略军那么强大,打第八次还是会失败的。”布鲁斯听罢,猛地站起来,激动地说:“你们知道吗?我对这次战争也几乎失去了信心,可是我看到了一只蜘蛛,它结网时网被风吹破了,整整结了七次都没有成功,可它没有放弃,又结了第八次,这次它终于成功了!一只小小的蜘蛛都有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那么我们人呢?难道就不如蜘蛛?不管是第八次,还是第九次、第十次,只要我们不丧失信J心,我们就一定会胜利!”士兵被他的情绪所感染,个个抬起头,挺直腰杆,大声欢呼:“走,我们也干第八次!”……
三、抓住课文留白,引导学生补想
为了体现出作品的艺术形象,作者对情节的描写往往精练含蓄,描写过程中会有所留白,给读者留下一些可供想象与补充的天地。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抓住作者的留白处让学生想象,补充故事情节。如,《会走路的树》(苏教版第四册)一文中第四自然段这样写:“终于有一天,小鸟长大了,她向这棵树告别。飞往远方……”这里的省略号带给我们无穷的想象:她飞往哪里,看到了些什么,听到了些什么,又想到了些什么呢?当这些问题一提出,学生便展开想象的翅膀,联系自己的课外阅读经历,各抒己见。有的说:“她飞往法国巴黎,看到了著名的埃菲尔铁塔,听到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故事。(课外阅读)”有的说:“她飞往祖国的宝岛台湾,看到了美丽的蝴蝶谷,到了西双版纳,看到了傣族人民的泼水节。(前面学I过的课文)”还有的说:“这几天,她飞往了四川灾区,看到了地震让灾区人民家毁人亡,那里到处是废墟,到处是哭声。她也看到了温总理憔悴的脸,听到了温总理亲切而有力的话语,看到了人民子弟兵可敬可爱的身影……(汶川地震给孩子们太多的震撼)”
四、抓住课文结尾,引导学生续想
有的课文虽然结尾了,但意犹未尽,余味甚浓。此时,抓住这个空白,指点学生循着事情发展的规律,把握人物的特点进行合理想象去填补,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想象潜能。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对这类课文进行续想,只要按照课文的思路能够合理想象就行。如,《一路花香》中最后挑水工说了一番劝说破水罐的话后,课文就结束了。我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你就是那只自卑的破水罐,听了挑水工的话后,会有怎样的想法呢?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其中有一位学生这样写道:“破水罐听了挑水工的话后,慢慢舒展开了紧锁的眉头,心里想,原来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价值,只要能够很好地利用自身的特点,就一定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这样的写话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寓意的理解,懂得了破水罐也有自己的价值。
此外,还要有意识地将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的想象开辟更广阔的天地,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学生想象的思维自由驰骋,让他们的创新潜能由低到高、从幼稚到成熟,在一次次的想象之中不断得到开发和提升。
教师在平时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知识。体验生活,培养美好的情操。这样,学生的想象力才能做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才能做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想象十分丰富。
(作者单位 江苏省张家港市沙洲小学)
一、抓住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联想
小学生认识事物主要是从感知形象开始的,语文教材中课文中插图的安排,就是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而精心设计的。插图是对现实情境的直观显示,是帮助学生进行形象思维的阶梯,也是启发、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的直接凭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利用插图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训练他们用生动的语句,把所感知的表象准确、连贯地表达出来,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如,《学棋》一文中最后一幅插图,图上画着老师伸出食指,指着一个学生,这个学生低着头。我在教学结束时。让学生进行想象:三年后,这两个学生出师了,秋叫来那个上课常走神的学生,将他教育了一番。想想老师会说些什么呢?这个学生又会说些什么?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根据上文的学习展开联想。其中一个学生这样写:老师叫来那个上课常走神的学生,严厉地对他说:“你看看你的师兄,他上课时专心致志,所以成了出色的棋手,可是你呢,上课心不在焉,如今,棋艺没有多大长进。以后做任何事情都要专心、认真啊!”这个学生难过地低下了头,对老师说:“我一定会接受您的教育,以后做事一定会专心致志的,您放心吧。”
二、抓住课文略写,引导学生扩想
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的词句写得比较简略,但有着丰富的内涵。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扩展性的想象,让学生对词句的理解更加深入具体,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如。《第八次》最后一段中有这么一句话:“他四处奔走,招集被打散的军队,动员人民起来抵抗。”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打了七次的士兵是怎样的心情?要动员这些几乎失去了信心的士兵起来参加第八次抵抗,布鲁斯会有怎样的神情?会说些什么?然后让学生描绘一下当时的场景,边描绘,学生的头脑中会出现布鲁斯慷慨激昂的动员场景:当布鲁斯四处奔走,招集打散的军队,这些士兵个个垂头丧气,当听到让他们作第八次抵抗时,都用悲哀的眼神望着他,唉声叹气,有的甚至说:“算了吧,我们都打了七次败仗了,侵略军那么强大,打第八次还是会失败的。”布鲁斯听罢,猛地站起来,激动地说:“你们知道吗?我对这次战争也几乎失去了信心,可是我看到了一只蜘蛛,它结网时网被风吹破了,整整结了七次都没有成功,可它没有放弃,又结了第八次,这次它终于成功了!一只小小的蜘蛛都有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那么我们人呢?难道就不如蜘蛛?不管是第八次,还是第九次、第十次,只要我们不丧失信J心,我们就一定会胜利!”士兵被他的情绪所感染,个个抬起头,挺直腰杆,大声欢呼:“走,我们也干第八次!”……
三、抓住课文留白,引导学生补想
为了体现出作品的艺术形象,作者对情节的描写往往精练含蓄,描写过程中会有所留白,给读者留下一些可供想象与补充的天地。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抓住作者的留白处让学生想象,补充故事情节。如,《会走路的树》(苏教版第四册)一文中第四自然段这样写:“终于有一天,小鸟长大了,她向这棵树告别。飞往远方……”这里的省略号带给我们无穷的想象:她飞往哪里,看到了些什么,听到了些什么,又想到了些什么呢?当这些问题一提出,学生便展开想象的翅膀,联系自己的课外阅读经历,各抒己见。有的说:“她飞往法国巴黎,看到了著名的埃菲尔铁塔,听到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故事。(课外阅读)”有的说:“她飞往祖国的宝岛台湾,看到了美丽的蝴蝶谷,到了西双版纳,看到了傣族人民的泼水节。(前面学I过的课文)”还有的说:“这几天,她飞往了四川灾区,看到了地震让灾区人民家毁人亡,那里到处是废墟,到处是哭声。她也看到了温总理憔悴的脸,听到了温总理亲切而有力的话语,看到了人民子弟兵可敬可爱的身影……(汶川地震给孩子们太多的震撼)”
四、抓住课文结尾,引导学生续想
有的课文虽然结尾了,但意犹未尽,余味甚浓。此时,抓住这个空白,指点学生循着事情发展的规律,把握人物的特点进行合理想象去填补,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想象潜能。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对这类课文进行续想,只要按照课文的思路能够合理想象就行。如,《一路花香》中最后挑水工说了一番劝说破水罐的话后,课文就结束了。我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你就是那只自卑的破水罐,听了挑水工的话后,会有怎样的想法呢?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其中有一位学生这样写道:“破水罐听了挑水工的话后,慢慢舒展开了紧锁的眉头,心里想,原来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价值,只要能够很好地利用自身的特点,就一定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这样的写话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寓意的理解,懂得了破水罐也有自己的价值。
此外,还要有意识地将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的想象开辟更广阔的天地,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学生想象的思维自由驰骋,让他们的创新潜能由低到高、从幼稚到成熟,在一次次的想象之中不断得到开发和提升。
教师在平时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知识。体验生活,培养美好的情操。这样,学生的想象力才能做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才能做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想象十分丰富。
(作者单位 江苏省张家港市沙洲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