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不但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而且导致他们的品德和心理问题,如:“叛逆、厌学、逃学、吸烟、吸毒、酗酒、沉迷网络游戏、早恋等”,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渗透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现状分析
(一)学习类型的心理健康问题
1 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大,精神萎靡不振;导致食欲不振、神经衰弱、学习效果下降等。
2 厌学情绪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有厌学情绪。
3 学校各种考试带来的焦虑,特别是遇到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比如:中考焦虑。
4 升学、就业带来的巨大压力。
(二)人际关系不和谐的问题
1 学生和教师的关系不和睦。教师对他们不理解、不信任给学生造成压抑心理等。
2 同学之间的关系不和谐。留守儿童希望在班级、同学之间被接纳,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
3 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不融洽。留守儿童由于与父母的关系不密切,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常常有被父母遗弃的感觉,给他们的心理带来巨大的压力。
(三)青春期心理健康问题
1 青春期闭锁心理。留守儿童的自我封闭现象问题突出。
2 情绪情感激荡、表露而又内隐。他们有话有秘密想与别人倾吐,可父母不在身边,便会出现焦虑与抑郁心理。
3 早恋。早恋指的是未成年的生理、心智未成熟的男女建立恋爱关系或对异性感兴趣、痴情或暗恋;留守儿童的早恋现象比较严重。
(四)挫折适应问题
1 留守儿童的挫折是多方面的,有学习、人际关系、兴趣和愿望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
2 心理健康是指各类心理活动正常、关系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处在相对稳定状态。人际关系良好,能适应环境,在学习、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3 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准有:心理活动强度、心理活动耐受力、周期节律性、意识水平、康复能力、心理自控力、自信心、社会交往、环境适应能力。
二、对初中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初中阶段,他们的身心处于一种非平衡状态,易引起种种心理冲突,这种心理冲突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便会引发种种心理障碍,对初中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留守儿童素质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他们保持健康的体魄,使其成为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自我完善,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人的伞面发展。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激发留守儿童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塑造健康人格,良好的人格促使自己战胜自己,愈挫愈勇。学校教育应该从意志、性格、品质、道德等方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维护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需要。当前我国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焦虑、孤独、懒惰、逆反等心理现象,如果不及时很好地矫治,就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增强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培养他们顽强的意志品质和承受、战胜挫折的能力,使他们具有一定社会适应能力。
三、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让思想品德课堂成为心理健康教育主阵地
1 思想品德课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涉及到心理健康教育。如:九年级第五单元第一节有关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等。我们可充分利用这些内容,通过小组讨论、辩论、事例等给他们进行心理指导,形成正确心理导向。
2 在新课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分组辩论等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每一课堂教学前,设计新课前2——3分钟唱歌或游戏。这样可以创造轻松愉快的氛围,锻炼其自我表现能力。例如:教学“永不放弃生的希望”时引用了“农夫和驴”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明白:在人生中,有时我们难免会陷入“枯井”里,会被各式各样的“泥土”倾倒在我们身上。面对生活的各种困难我们应该永不言弃,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二)教师保持良好心理素质,潜移默化影响留守儿童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持一颗平常心,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我从来不让自己有忧怨的神情和抑郁的面容,甚至我有不愉快的事情,我生病了,我也不在儿童面前表现出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用教师的健康心理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三)利用思想品德学科优势,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指导工作
帮助留守儿童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培养认识自我,培养抗挫折能力。教育家卢梭说:“人要是惧怕痛苦,惧怕疾病,惧怕不测事件,惧怕生命的危险和死亡,他就什么也不能忍受。”在讲授《发现自己的潜能》这一课时,用《老子》中“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引入,通过活动可以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并面对自己,树立起自信心。
思想品德课教师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承担起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成为课程、教材、学生学习的桥梁,而且要通过多条途径,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家长、教师、学生沟通的桥梁,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我们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阵营,让学生们都拥有健康的心理。全面提高素质,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当前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现状分析
(一)学习类型的心理健康问题
1 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大,精神萎靡不振;导致食欲不振、神经衰弱、学习效果下降等。
2 厌学情绪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有厌学情绪。
3 学校各种考试带来的焦虑,特别是遇到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比如:中考焦虑。
4 升学、就业带来的巨大压力。
(二)人际关系不和谐的问题
1 学生和教师的关系不和睦。教师对他们不理解、不信任给学生造成压抑心理等。
2 同学之间的关系不和谐。留守儿童希望在班级、同学之间被接纳,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
3 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不融洽。留守儿童由于与父母的关系不密切,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常常有被父母遗弃的感觉,给他们的心理带来巨大的压力。
(三)青春期心理健康问题
1 青春期闭锁心理。留守儿童的自我封闭现象问题突出。
2 情绪情感激荡、表露而又内隐。他们有话有秘密想与别人倾吐,可父母不在身边,便会出现焦虑与抑郁心理。
3 早恋。早恋指的是未成年的生理、心智未成熟的男女建立恋爱关系或对异性感兴趣、痴情或暗恋;留守儿童的早恋现象比较严重。
(四)挫折适应问题
1 留守儿童的挫折是多方面的,有学习、人际关系、兴趣和愿望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
2 心理健康是指各类心理活动正常、关系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处在相对稳定状态。人际关系良好,能适应环境,在学习、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3 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准有:心理活动强度、心理活动耐受力、周期节律性、意识水平、康复能力、心理自控力、自信心、社会交往、环境适应能力。
二、对初中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初中阶段,他们的身心处于一种非平衡状态,易引起种种心理冲突,这种心理冲突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便会引发种种心理障碍,对初中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留守儿童素质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他们保持健康的体魄,使其成为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自我完善,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人的伞面发展。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激发留守儿童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塑造健康人格,良好的人格促使自己战胜自己,愈挫愈勇。学校教育应该从意志、性格、品质、道德等方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维护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需要。当前我国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焦虑、孤独、懒惰、逆反等心理现象,如果不及时很好地矫治,就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增强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培养他们顽强的意志品质和承受、战胜挫折的能力,使他们具有一定社会适应能力。
三、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让思想品德课堂成为心理健康教育主阵地
1 思想品德课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涉及到心理健康教育。如:九年级第五单元第一节有关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等。我们可充分利用这些内容,通过小组讨论、辩论、事例等给他们进行心理指导,形成正确心理导向。
2 在新课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分组辩论等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每一课堂教学前,设计新课前2——3分钟唱歌或游戏。这样可以创造轻松愉快的氛围,锻炼其自我表现能力。例如:教学“永不放弃生的希望”时引用了“农夫和驴”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明白:在人生中,有时我们难免会陷入“枯井”里,会被各式各样的“泥土”倾倒在我们身上。面对生活的各种困难我们应该永不言弃,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二)教师保持良好心理素质,潜移默化影响留守儿童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持一颗平常心,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我从来不让自己有忧怨的神情和抑郁的面容,甚至我有不愉快的事情,我生病了,我也不在儿童面前表现出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用教师的健康心理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三)利用思想品德学科优势,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指导工作
帮助留守儿童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培养认识自我,培养抗挫折能力。教育家卢梭说:“人要是惧怕痛苦,惧怕疾病,惧怕不测事件,惧怕生命的危险和死亡,他就什么也不能忍受。”在讲授《发现自己的潜能》这一课时,用《老子》中“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引入,通过活动可以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并面对自己,树立起自信心。
思想品德课教师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承担起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成为课程、教材、学生学习的桥梁,而且要通过多条途径,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家长、教师、学生沟通的桥梁,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我们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阵营,让学生们都拥有健康的心理。全面提高素质,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