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学生只有对学习有兴趣,思维活动才会更加积极有效,学习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对数学感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教师只有对学生抱有诚挚的爱,平等地对待和尊重学生,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对你所教的数学课才会产生兴趣,才能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并努力把这种教诲转化为行为,从而由怕学、厌学转化为愿学、爱学、乐学。
在五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我碰到过几次这样的学生作业:“门高2厘米”“妈妈的体重是50克”“小红每分钟走1米”“小明的爸爸今年18岁”……如此荒诞的结果,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感慨之余,我们不得不反思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数学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我想: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忽视了学生良好数感的培养,以至于许多学生的头脑中一点“数”的感知都没有。
那么,什么是数感呢?所谓数感是一个人对数与运算的一种直觉。这种直觉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做出数学判断,并为解决复杂问题提供有用的策略。也可以说数感是一种数学素养。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呢?我认为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注意。
一、在生活体验中建立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数感不是通过传授就能培养出来的,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和探索,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情境和实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体验,从而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的概念,建立数感。
例如,让学生到操场上走走、跑跑、测测、量量,感受50米、100米、400米的距离;到学校食堂去看看、掂掂、称称各种蔬菜、水果,感受100克、1千克、10千克的实际重量等。这些活动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不仅可以获得数感的启蒙,还能培养学生的亲“数学”行为,让他们感觉数学学习充满乐趣。
二、在表达与交流中形成数感
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信息,使学生在交流对数的感知时,拓展思维,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体会数学的价值,从而促进数感的形成。
例如,在“实际测量”的教学中,我带领学生到操场上测量长方形花坛的长和宽,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测出了花坛的长和宽。在课堂上交流的时候,学生们展示了多种多样的测量方法。有的学生直接用卷尺量;有的学生先测出一块砖的长度,再数花坛的长和宽各包含多少块砖,用砖的长度乘砖的块数得出花坛的长和宽;有的学生先测出1米长的绳子,再一米一米地量;还有的学生使用步测的方法。在交流中,大家将自己的想法与别人进行交流,也体会别人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从不同的角度感知了一定的长度,不仅有了距离感,也增强了数感。
三、在比较中发展数感
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不仅是理解数的需要,同时也会加深学生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使学生在比较中有了多、少、多一些、少一些、相当于这样的几倍的认识,使数感得以培养。
例如,在进行“大数目估算”的教学时,我请学生们试着估算一下一页报纸上有多少个字,一摞纸有多少张,一把瓜子有多少粒,全校有多少名学生,体育馆有多少个座位,全校学生人数与体育馆座位数有什么关系。学生在估算时很少有人会凭空估计,大多数学生都能自觉地把要估算的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数出其中的一份是多少,再看大数相当于一份的多少倍,用这种方法估算这些大数。当学生把一份的数量与大数进行比较时,观察并感受到大数相当于小数的几倍,体会了大数的多少,也了解了大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在这样的估算训练中,估算能力逐渐提高,再遇到生活中的事物能很快和数建立起联系,体会了数的大小、多少的实际意义,学生对数的感知能力也会逐步提高。
在五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我碰到过几次这样的学生作业:“门高2厘米”“妈妈的体重是50克”“小红每分钟走1米”“小明的爸爸今年18岁”……如此荒诞的结果,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感慨之余,我们不得不反思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数学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我想: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忽视了学生良好数感的培养,以至于许多学生的头脑中一点“数”的感知都没有。
那么,什么是数感呢?所谓数感是一个人对数与运算的一种直觉。这种直觉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做出数学判断,并为解决复杂问题提供有用的策略。也可以说数感是一种数学素养。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呢?我认为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注意。
一、在生活体验中建立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数感不是通过传授就能培养出来的,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和探索,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情境和实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体验,从而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的概念,建立数感。
例如,让学生到操场上走走、跑跑、测测、量量,感受50米、100米、400米的距离;到学校食堂去看看、掂掂、称称各种蔬菜、水果,感受100克、1千克、10千克的实际重量等。这些活动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不仅可以获得数感的启蒙,还能培养学生的亲“数学”行为,让他们感觉数学学习充满乐趣。
二、在表达与交流中形成数感
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信息,使学生在交流对数的感知时,拓展思维,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体会数学的价值,从而促进数感的形成。
例如,在“实际测量”的教学中,我带领学生到操场上测量长方形花坛的长和宽,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测出了花坛的长和宽。在课堂上交流的时候,学生们展示了多种多样的测量方法。有的学生直接用卷尺量;有的学生先测出一块砖的长度,再数花坛的长和宽各包含多少块砖,用砖的长度乘砖的块数得出花坛的长和宽;有的学生先测出1米长的绳子,再一米一米地量;还有的学生使用步测的方法。在交流中,大家将自己的想法与别人进行交流,也体会别人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从不同的角度感知了一定的长度,不仅有了距离感,也增强了数感。
三、在比较中发展数感
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不仅是理解数的需要,同时也会加深学生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使学生在比较中有了多、少、多一些、少一些、相当于这样的几倍的认识,使数感得以培养。
例如,在进行“大数目估算”的教学时,我请学生们试着估算一下一页报纸上有多少个字,一摞纸有多少张,一把瓜子有多少粒,全校有多少名学生,体育馆有多少个座位,全校学生人数与体育馆座位数有什么关系。学生在估算时很少有人会凭空估计,大多数学生都能自觉地把要估算的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数出其中的一份是多少,再看大数相当于一份的多少倍,用这种方法估算这些大数。当学生把一份的数量与大数进行比较时,观察并感受到大数相当于小数的几倍,体会了大数的多少,也了解了大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在这样的估算训练中,估算能力逐渐提高,再遇到生活中的事物能很快和数建立起联系,体会了数的大小、多少的实际意义,学生对数的感知能力也会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