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的“杂色”与杂糅的语言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gxm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步升的《革命切片》截取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切片”,揭露被正义、合法、宏大掩盖下的“杂色”,展现革命过程的复杂性与长期性;作者将革命话语、生活话语、性爱话语、方言土语、粗话脏话混杂在一起,组成了话语的饕餮盛宴,其在展现地域文化、刻画人物性格、表达思想主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叙事功能。
  关键词:革命;切片;杂色;历史
  中图分类号:H1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7-0004-01
  作为“甘肃小说八骏”之一的马步升,是一位高产的优秀作家。在二十余年的创作实践中,为读者奉献了一系列优秀的作品。他的创作实绩,已为广大读者和批评家所肯定和接受。马步升的小说创作可谓“全面开花”,亦可谓“面面俱到”:短、中、长篇皆有力作,长篇有《女人狱》、《革命切片》等;短中篇更是琳琅满目,《老碗会》,《捞柴》,《黑路》,《燃烧的崾岘》,《哈一刀》等等。其反映的内容亦触及到乡村的、城市的、现实的、历史的、家族的等各个方面。马步升以他的博大、深广、机趣给读者构筑了一个五彩纷呈的小说世界。
  马步升的小说创作更侧重对历史的表达与解释。纵观他的小说作品,不论是作品所表现的内容事象,还是意蕴特质,总有一种浓浓的历史情结与怀旧心情,与现实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他往往能从历史的切片之中阐述自己对历史文化、精神信仰、人生命运各个方面的体悟。《革命切片》是作家优秀长篇之一,刊于2010年第五期《芳草》杂志。小说以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一部《婚姻法》为切入点,真实地再现了子午县在新的政权下的“历史图画”与“历史记忆”。作家以一部法律的出台,囊括了特定历史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站在乡村民间的叙述立场上,真实地反应了农村、农民心理的状态及变化,小说更多地保留了民间乡村的生活场景及民间文化的内容,从而具有了鲜明的地域风情与真实的艺术魅力。
  一、革命的“杂色”
  《革命切片》中“革命”叙述不是对革命的正义性、合法性、曲折性、光明性等概念的模式化叙述。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农民革命推翻旧制度、建立新政权的历史必然性,也敏锐地发现了革命过程的复杂性与长期性。革命的“杂色”主要体现为革命成功后革命者的精神变异。革命成功后,“打了江山”的居功心理在一些革命者的话语中不时闪现;掌握权力者常请有官衔的老战友吃饭喝酒,却不见和那些回家当农民的老战友来往;革命者革命成功后,进城成了公家的人,就看不起不识字的农村姑娘;为了争夺知识女性,老兵们经常相约在城外打架;革命者在抗战时敢于责任的担当,却在建国后为权力暗中争斗。革命的誓言被慢慢忘记,革命的理想渐渐变色,革命者人性中原始的本能的甚至丑陋、阴暗的沉渣悄悄浮起。
  马步升对革命“杂色”的呈现是作家对现代中国革命历史本身的复杂性深刻体察与思索的结果,这种“杂色”绝不是片面的偏执的色彩涂抹。作家在小说中巧妙地将这种“杂色”涂染在中国“革命”改天换地的历史画框里,涂染在中国“农民革命”这一厚重的历史画布上,使其作品中“杂色” 与“底色”之间的调配显得自然沉稳、和谐统一,毫无失衡突兀之感。马步升通过《革命切片》在思考革命胜利后革命者如何继续“革命”的重大命题,与一些新历史主义作家对革命历史宏大叙事的解构、颠覆不同,马步升的小说世界中,历史不是碎片化的、偶然性的、欲望化的,作家始终关注着历史的整体性、连续性及其实践品格。作者一方面表现革命者在枪林弹雨中的出生入死与奉献牺牲,表现他们在建立新政权后为人们生产生活的奔波操劳;另一方面,作者也时时警醒于革命过程本身的复杂性,反思着中国历史文化长久积淀下来的文化惰性与精神痼疾。
  二、杂糅的语言风格
  小说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就是小说的语言,庆阳方言的使用是小说的一大特色,革命话语、生活话语、性爱话语、方言土语、粗话脏话混杂在一起,组成了话语的饕餮盛宴,其在展现地域文化、刻画人物性格、表达思想主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叙事功能。方言是民族和民间文化重要的代表,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普通话的推广,给方言带来了致命的影响,有的地方方言已经开始走向消亡,而马步升却坚信方言对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的无可替代作用。马步升在《一九革命切片》中坚持着一种方言化的叙述策略,大量的被作者称之为“北地人的怪话怪叫法”的具有浓郁陇东地域文化色彩的方言、俗语原生态地呈现在小说文本之中,为此作者在前半部分用了不少笔墨注解方言,以解决外地读者和方言消亡后未来读者阅读障碍,如“具体人”、“干大”、“吃包子”、“行行子”、“瓜女子”等。除了一些日常的“叫法”,叙述之中汇集了一些浓缩着民间民众智慧的歇后语、谚语等,如“戴上草帽吃包子还差一帽沿远呢”、“狗吃杏核响得脆”等。这些语词的运用,一定意义上增强了小说的地域文化色彩,也使人物的言行举止更具一种现场感。但小说的语言课分为泾渭分明的两个部分,一个是具有鲜明特色的人物语言,他们大多是地方方言,比如说祈如山与马赶山等当地干部用粗俗的方言笑骂,马赶山与自己的大女儿在一起时所用的语言。另外一种是小说叙述语言,以规范的现代汉语为主,准确、朴实、简练,善用白描,这两种语言的交替使用,使小说叙述充满了内在的张力。
  人物语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为了展示人物自身的性格、身份与文化水平,马步升对人物语言的表现是非常个性化的。祁如山、马赶山、贺拾柴等农村出身的革命者随口就是的粗话、脏话,饭店女老板荨麻与其侄女“麻雀”的语言则八面玲珑、世故圆滑,来自城市的县委书记何自叙的语言则温文尔雅、严肃规整,都契合人物的身份、性格与修养。小说的方言化叙述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使人物形象的塑造丰满、鲜活、生动,而话语组织在整体上也呈现出一种粗粝的语体风格。
  革命话语是《革命切片》中出现较多的话语形式,包含在作者对抗战、支援前线、剿匪、实施《婚姻法》等事件的叙述中,这完全符合“一九五○”以及之前特殊的历史情境。在小说中,革命话语在其表述中常常会变形为日常生活话语,甚至性爱话语。例如,革命政策的宣传中常常有两种“版本”,一个就是政府部门发布的版本,另一个就是在民间乡土具体执行中日常的“方言版”,呈现出一种“双语”叙事的特征,这在农民县长马赶山的工作经历中经常出现,而且效果常常大于官方的版本。另外,对于夫妻间的私房话,作家有时是大胆的原生态呈现,有时则运用“革命话语”、“生产话语”进行替代性的表达,有时有意地将革命话语与性爱话语混融,打破话语壁垒分明的边界。总之,革命话语、日常话语、性爱话语在叙述中互为隐喻或转喻,相互指涉,在差异、融合、交叉、撒播及延宕中构成《革命切片》“杂色”的话语体系。
  作者简介:张健(1987-),男,安徽潜山,硕士,中国现当代文学,南昌工学院。
其他文献
走在丽江的束河古镇——一个为旅游而全新打造出来的纳西族村寨,一幅画面跃入眼中一位穿着纳西族传统服饰的老妇人手举树枝遮住面庞,坐在一幢被包装得精致而又带乡土情调的屋前,守着自己的小小果摊,屋上一幅牌匾写着“老字号川菜馆”,屋内有游客在悠闲用餐。这房子不知是她家的,还是同村村民的(全村民房都已出租给了外来商家,一些村民在自己租出的屋前摊售小商品),当时已是日落时分,无需遮阳,老人为什么要用树枝遮住脸?
期刊
贵州省黔东南州巴拉河畔,一个个寨子依山而建,溪流、梯田、吊脚木楼和衣着斑斓的苗家女子构成这一带的典型景观。  栖息于此的苗族人数多、世居历史长。历史学家认为,苗族是包括贵州东部、湖南西部在内的“武陵”、“五溪”地区最早的开发者,他们在此发展了悠久的农耕文明,流传至今的《爷斯居至老耕种歌》《种植歌》等古歌叙述了苗族先民种谷植棉、培育蔬菜的传说。  郎德苗寨坐落于巴拉河与望丰河交汇的河谷之中。《雷山县
期刊
在我们讨论动物园的存在价值时,始终无法绕开这些普通的游客,对子他们来说,动物园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我1954年跟着父亲来到北京,就住在动物园北边的北京交通大学家属院内,一直到现在。算来和动物园相邻相伴已有五十多年了,回忆起来,刚到北京时,天安门、老城墙、有轨电车等给了我许多惊喜,而动物园让我能亲眼看见老虎、狮子、大象,给我的是更多的惊奇。只见过鸡鸭猫狗、猪马牛羊的我深深地被这些特别的
期刊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郎德在省文物局的推动下率先开发乡村旅游时,重新启用大集体时期我国农村普遍采用的“工分制”来管理资源,分配收益。20多年来,“工分制”不仅在郎德沿用至今,还在附近陆续兴起的旅游村寨中不断复制而被称为乡村旅游的“巴拉河模式”。  工分制存续的20年间,资源共有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人们自觉地保护他们的传统建筑和村寨的原生风貌,社区的道路、供水,供电,展览馆等公共设施得到较好的管理和维
期刊
郎德的村民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住了几百年的旧屋、吹了几百年的芦笙,随着旅游的到来一下子成了能赚钱的“文物”。    “我们是文物”    在贵州,郎德寨只有百十来户人家,规模比不上西江千户苗寨,游客人数和市场宣传不及名声在外的天龙屯堡,但它仍因起步最早、名气最大、模式最有特点而被很多人誉为贵州乡村旅游的“第一寨”。  1984年秋,供职于贵州省文物处的吴正光到黔东南考察侗族村寨的特色建筑:鼓楼和风
期刊
在贵州贫困山区几乎所有的村寨,都留着一个人的脚印,那是在整整30年里散布下的脚印。那些脚印记录的是贵州乡村旅游艰难曲折发展的步履,而留下这脚印的人就是贵州省原旅游局长、世界旅游组织专家委员会专家杨胜明。与她面对面地交谈,你丝毫不会感到任其它场合里司空见惯的官气,而是在不知不觉中被一种难以名状的力量所感染,这兴许就是能把在一般人看来尚属奢华的旅游与穷困山区百姓命运联系起来的一种气质和使命感。  杨胜
期刊
20年来,很多曾经熟稔和珍视的,或是某种习俗、一些技艺,或是某种情景和气氛、一些信仰和感情,在不经意间从郎德人的生活中渐行渐远。    不再唱起的情歌    郎德情歌:“我们好比一片树叶,不晓得被哪样风吹到你家大门口,请你不要把我们扫出去,麻烦你把我们扫进来,扫进你家灶膛,我们煮饭给你吃,我们好比一颗石子,不晓得被哪样水;中到你家大门口,请你不要把我们踢出去,麻烦你把我们踢进来,踢进你家院坝,我们
期刊
厦门大学的彭兆荣教授,同时兼任中国人类学学会副秘书长,几年前他著写的《旅游人类学》一书,深度讨论了乡村文化旅游的问题。与我们一见面,他就开宗明义“现在我们文化物种的消失程度和速度远远高于生物物种。全球都在关注生物物种的消亡,而文化物种的消失却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带着这样的视角和忧患,他与我们做了一次涉及乡村旅游终极问题的访谈,这里摘录其中的一部分。  《人与生物圈》:乡村旅游,尤其是边远地区的民
期刊
黑脸琵鹭是一种全球性濒危珍稀鸟类,该物种已被收录于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亚洲鸟类红皮书和中國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等级为“濒危”,并建议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
期刊
摘要: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的散文集《永生羊》是一部关于北塔山的故事。她出生在新疆北塔山牧场,从小与牛羊为伴。父母虽说是教师,但是仍然过着跟其他人一样的牧民生活。北塔山牧场虽然不出名,但是在牲口的世界里却是名声在外。她的故事里的主人公都是从北塔山里信手拈来的,一只羊、一条牛、一只狗、隔壁的叔叔阿姨、对面山头的姑娘小伙子等等。北塔山特殊的地域性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牧民真诚善良的性格和与牲畜和平共处的观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