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氏家族的发祥地——商周时期的宁

来源 :寻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ne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出版的《中国历史 地名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38页地名“宁”字条下说:“宁,商周地名。春秋为晋邑,即今河南获嘉县。《左传》:文公五年(前622年)‘晋阳处父聘于卫,反过宁’。杜注:‘宁,晋邑,汲郡修武县也。’《韩诗外传》卷三,周武王伐纣,‘勒兵于宁’,因名修武,秦置修武县于此。”
  2005年12月举行的“中国获嘉‘宁氏文化研讨会’”标志着宁氏文化的研究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学者们关于宁氏家族发祥地古宁的确定及历史沿革的考辨,取得了重大的成绩,即与当年出版的历史地名权威著作殊途而同归,得出了一致的看法。但是在宁氏在此立宗发展、繁衍以前,即商周时的古宁邑处于何种地位,研究者语焉不详。本文拟就甲骨文宁邑的材料加以整理,以供宁氏文化研究方家参考。
  
  一、甲骨文宁(泞)地的确定
  
  甲骨文中有地名宁及泞字。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后简称《综述》)第351页有所考证:“《说文》‘泞,荥泞也’,‘荥,绝小水也’。《清水注》‘吴泽陂水注之,水上承吴陂于修武县故城西北;修武,故宁也……今案《韩诗外传》言武王伐纣,勒兵于宁,更名宁曰修武矣。魏献子田大陆还卒于是宁,是也……大陆即吴泽矣。《魏土地记》曰修武城西北二十里有吴泽水,陂南北二十里许,东西三十里’。是殷代之宁即汉代之修武,今获嘉修武境。”商王朝的田猎区以“沁阳为中心,西不过垣曲东之邵源镇,东及于原武,北界为获嘉、修武、济源,南以大河为界”(《综述》第262页)。李学勤也对宁及泞地进行过考证,在其大著《殷代地理简论》第16页中将此地列入“凡区”田猎地,论断“宁(泞)是近于沁水的猎地,当即今修武县境的宁,其西北有吴泽,或称大陆,所以有时加水作‘泞’”。
  此外,还有不少专家,诸如郑杰祥教授等也作过深入考证。可以说,众口一词,甲骨文中的宁地是商王朝重要田猎地,其地虽历代沿革有所变化,但即为今获嘉境内的宁邑无疑。
  
  二、宁地是商王朝的狩猎场
  
  据甲骨文有关宁、泞的记载,商朝人在此的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丙戌卜,,贞翌丁亥我狩宁。
  贞翌丁亥狩宁。(《甲骨文合集》,后简称《合集》11006正)
  “狩”即狩猎。“翌”即未来的日子。本辞是说,丙戌日占卜,贞人为商王问卦,未来的丁亥日(即丙戌日的第二天)商王去到宁地狩猎吗?
  商朝时较今天为暖,“在近五千年中的最初两千年,即从仰韶到殷墟,大部分时间平均温度高于现在2℃左右。一月温度比现在高3~5℃”(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当时的中原大地,草木繁茂,“麋鹿所伏,蜚鸿遍野”(《史记·周本纪》),非常适宜开展狩猎活动。商人积累了很多狩猎经验并掌握了多种狩猎方法,主要有狩(多人合围)、焚(烧宿草)、阱(陷阱)、网捕、逐、从(追)、射、征、裒(搏)、弹、牧、步等(参阅杨升南:《商代经济史》,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商王在宁地使用的狩猎方法,除上引第 1辞的“狩”,即合围兽类外,还有“焚”。
  翌丁亥勿焚宁。(《合集》11007正)
  ……焚宁。(《合集》11008)
  “焚”字前辈学者多释为“殷人为使用烧田耕作法者”,并较长时间无异议。由于1936年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在YH127坑发现一版完整焚田卜辞,胡厚宣教授才据此推翻成说,谓:“旧籍凡言‘焚’‘烧田’‘火田’者,无一不指烧草以猎兽而言。”YH127坑的完整卜辞发现,遂使“殷人常烧草以猎兽者,乃得有确凿说明矣”(《殷代焚田说》,《甲骨学商史论丛》(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以上两辞,是卜问翌日不要在宁地烧草以猎兽么?
  此外,商王于宁地“步”游时,也应间有猎获。
  庚辰卜,王,负余从……步……宁。(《合集》8274)
  学者指出,“步”有行走意。在田猎区,商王率众人在“步中偶有获兽,是商王出行在外的偶猎”(杨升南:《商代经济史》第291页)。此辞是说,庚辰日占卜,商王率众步于宁地狩猎区(或有所猎获)否。
  虽然商王时在狩猎区宁地进行狩猎,但所获何种动物因无记载,故不可得知。此外,商王还常于宁地游田。
  乙未卜,,贞在宁田,左赤马其。(《合集》28196)
  “”为甲骨文第三期廪辛、康丁时贞人。“田”即田猎、田游,较专门的狩猎活动,更带有游乐色彩,如《尚书·无逸》“文王不敢盘于游田”,疏谓“不敢逸乐于游戏田猎”,即是游田连言。“”字于省吾有精到考释,谓:“应该为惠,其义为驯顺。”(《甲骨文字释林》,中华书局,1979年版)此辞是说,商王在宁地田游,(驾车的)左边赤色马还驯顺么。正是商王游田时的好心情的写照。
  壬寅卜,王其田 ,宁兕先亡, ,王永。(《合集》28392)
  “”字不识,当为距宁地不远的地名。“兕”为野牛,性暴烈凶猛。“”即灾伤、灾害。“”字不识,其字在“兕”与“无”之间,当是兕牛有某种动作,没造成灾伤。“”即擒捉。“永”即吉善,顺永。此辞是壬寅日占卜,商王田游于地,从宁地出来的野兕牛有所动作“先”,但对商王无所灾伤,被猎获了,商王吉善、顺永么?
  辛巳卜,贞王宁田亡,在卜。(《合集》33573)
  “”为地名,当距宁地不远。此辞是辛巳日卜问(占卜地为),商王在宁地田游没有灾伤吧?
  惠在泞田,示王弗悔,泽。(《屯南》2409)
  此为第三期康丁所卜。泞与宁为一地,已如前述。这是贞问商王于泞地田游,没有什么晦气之事发生吧?
  商王朝武丁、祖甲以后的诸王,多“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尚书·无逸》)。特别是后期诸王,尤热衷于田游活动,“武乙猎于河渭之间,暴雷,武乙震死”(《史记·殷本纪》)。但后人仍不吸取教训,帝惭、帝辛时甲骨卜辞中,更有大量商王田猎活动的记载。
  虽然如此,商王的田猎活动在满足其逸乐逍遥的同时,客观上却起到了训练军队的效果。田猎时驱车纵马,挥戈张弓,围捕野兽四处奔逃,和战场上对敌人作战毫无二致。因此可以说,田猎区是商王朝军队的演习场。
  
  三、宁地为商王田猎驻次和戍守之地
  
  商王率众在宁地田游,狩猎活动结束后,有时会驻次于此地。
  □□卜,在宁次()。(《合集》36949)
  ……在宁。(《合集》5745)
  “”字学者录定为次。刘剑教授考证说:“用作动词义为‘次’,谓军旅驻扎”(《卜辞所见殷代的军事活动》,《古文字研究》第十六辑,中华书局,1989年版)。本辞是卜问,商王的田猎之众在宁地驻次否?
  人于泞次()。(《合集》32277)
  人于泞次()。(《合集》32278)
  商王率众士卒在宁地驻次,当是每次田游后的临时行为,但此田猎点应有适于驻次之地。
  戍于宁。(《合集》26892)
  “戍”为戍官,为武职。戍亦可为戍守某地,或戍守某地之士卒。“”字郭沫若《卜辞通纂》“别录一·新18考”定为“城塞之塞”。此辞是说,戍守于宁地之城塞。由此看来,宁地田猎区,当建有城塞,平时有戍卒守卫,商王田猎后,又可于此驻扎、休整卒伍。
  
  四、宁地是商王对方国用兵的出发地之一
  
  宁地既有人戍守,又可临时驻次军队,自可作为对外用兵的出发地,以减轻从商都至战场的长途行军之劳。
  □未卜,争,贞我猷在宁。(《合集》3061正)
  “猷 ”为商代方国名。从卜辞“乙酉卜,□,贞呼从伐猷”(《合集》6937)看,其地当距不远。而“武丁时代的和土方、邛方、羌方、龙方、印方有过征战关系,此诸方多在晋南,所以我们定在陕县是合适的”(《综述》第297页)。因此猷也应在与相距不远之处的晋南一带。此辞是说,商王派兵征猷方时,是在宁地出动的。
  于泞神,呼羌方,于之。(《合集》27972)
  “”为祭品,即祭。“”即抵御、抗御。本辞是说,商王于泞地举行祭典礼后,命令抗御羌方,从此开始了伐的行动。羌方的“主要活动区域应在靠近山西省中南部的陕西境内”(李雪山:《商代封建制度研究》,第22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宁地距猷、羌方均不甚远。由此出兵征战之,对商王朝来说是十分方便的。
  
  五、宁地是商王朝举行祭祀并敛贡之处
  
  宁地不仅是田猎区,商王还有时专门赶至此地行祭祀之典礼。
  自可至于宁。(《合集》27991)
  此为第四期武乙、文丁卜辞。“可”为地名,《合集》27990有“可伯”,当是可地首领被封为伯者。“”为祭名,为御除灾殃、祛除祸疾之祭。本辞是占卜商王自可伯之地专门赶到田猎区宁地举行祭祀典礼。
  不仅如此,商朝贵族进献商王的物品还从此地过往。
  乙亥,贞伐于泞之……(《合集》34041)
  “”为第四期武乙、文丁时著名贵族,其祖 在武丁时战功显赫。“伐”即以戈砍勾人头,被砍头者多为俘虏,亦称为“伐”做祭祀杀殉的人牲。“”即贡入、致送。本辞是说,贵族致送预备砍头之伐途经泞地,去往(缺字处或为地名商都)。另有残辞,但其意当与此辞同。
  …………泞……(《合集》34042)
  商王占卜用的卜材龟壳也与宁地有关。
  奠来。宁。(《合集》4464反)
  此为“甲格刻辞”,乃记事文字。“奠”为奠地首领之名。“宁”字当为与占卜有关的史官签名。此甲格刻辞记此大龟是奠(即郑)地首领贡来,可能途经此地,留下了宁地的痕迹。
  
  六、宁为周武王伐商决战前的勒兵之处
  
  有商晚期的三百多年,宁地在商王朝的沁阳田猎区中占有重要地位。沁阳田猎区的宁地,即今获嘉、修武一带,在今殷墟西南不到300华里,而商都朝歌(即今淇县)距此也不过150华里之遥。而商王朝的主要敌方在王都西北,但殷都之西北方向与晋南诸敌方之间,有太行山为天然屏障,恰是西南方向无险可据。而沁阳田猎区的设置, 是拦阻晋南和陕西东南诸敌方长驱直入商王朝中心地区的缓冲地带。因此,商王经常于此地田猎,除了满足个人的奢逸之心,更重要的是向敌方炫耀武力,以震慑田猎区之北、西各敌方对商王朝的觊觎之心。在宁地筑有城塞并有专人戍守,或在此地驻次,或从此出兵攻打敌方,就更说明了宁地在商王朝的防御前哨地位。沁阳田猎区不仅可供商王田猎,而且还可以练兵、驻兵、出兵,其为商都西南方的战略防御地带的军事目的也是非常明确的。
  商朝末年,由于商朝统治阶级倒行逆施,搞得“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周武王于是遂率诸侯伐纣”(《史记·殷本纪》)。昔日的商王朝防御前哨和战略要地宁邑,又成了周人“勒兵”修武之处和牧野与商军决战的出发地。周武王利用宁地距朝歌较近,古者师日行三十里,从宁地出发,不过五日即可达朝歌。此外,周人从镐京出发东进,长途跋涉,不免劳顿。而宁地在商王朝时就适宜驻次军旅,因而周军至此稍事休憩、整顿,即“勒兵修武”,为与商王朝大军决战做战前休整是必然的。《韩诗外传》卷三记载了商末周初于宁地发生的惊天动地的大事:
  武王伐纣至于邢丘,折为三,天雨三日不休。武王心惧,召太公而问曰:“意者纣未可伐乎?”太公对曰:“不然。 折为三者,军当可分为三也。天雨三日不休,欲洒吾兵也。”武王曰:“然。何若也?”太公曰:“爱其人及其屋上乌。恶其人者,憎其骨。余咸刘厥敌,靡使有余。”武王曰:“于戏!天下未定也。”周公趋而进曰:“不然。使各度其宅,而佃其田,无获旧新。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于戏!天下已定矣。”乃修武勒兵于宁,更名邢丘曰怀,宁曰修武。
  可以说商周牧野决战,周人就是在宁地进行战前休整和准备的。因此可以说,昔日商对多方防御的前沿和攻伐的出发点—宁地,成了周武王对商王朝用兵的最前哨阵地和牧野大决战的出发地。
  这就是宁氏家族立宗前商周时期的宁地。宁氏家族“以地名氏”,在此发祥、繁衍,走向全中国,走向全世界。
  ———————————————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黄兴涛先生曾以“晚清英文语法概念和知识的最早传播”为题,对英语在华传播史上最早出现的几本鲜为人知但却极具重要意义的英语文法书进行了系统考订(详见《文史知识》2006年第3、第4、第5期),指出《英国文语凡例传》是我国“第一部中英文对照的英语文法书”,《文学书官话》是“以中文‘讲明’英语文法学的最早著作”,而《文法初阶》则是“中国人独立汉译的首部完整的英语文法书”,从而纠正了学界长期流行的以汪凤藻之
期刊
清季之衰,始于嘉道,成于咸丰,治史者多为奕未能继承皇位扼腕痛惜。“胜者为王败者寇”,这一语汇表达出的强权意境,在奕、奕兄弟争夺皇位的史料记载中有着充分体现。大多史料载明奕继位乃顺理成章之事,而奕在争夺储位上显然处于不利地位。其实,兄弟二人对皇位的争夺,既有明争,亦含暗战,不可谓不激烈,恢复重建这段史实无疑重要。    同为道光“宠儿”    道光帝生有九子。长子奕纬,虽为宫女所生,却最为祖父嘉庆所
期刊
2007年11月间,我应邀到澳门讲学,这是相隔十年后的重游。那一次是澳门尚未回归,除了传统的大三巴和葡京大酒店引人注目外,其他没什么大都会的感觉。这次在飞机上我一直在想,回归的十来年,澳门究竟有哪些变化?上次是从珠海过拱北到澳门,而这次却是从北京乘澳航的飞机直飞澳门的凼仔机场。上次我没来过凼仔,所以无从比较。来接我的澳大图书馆王国强馆长为了让我对回归后的澳门有个清晰的印象,特意驾车带我绕了一圈,看
期刊
带木取名是宋代以来流行于浙江中部地区的村落取名习俗。木字陈姓村落有谚云:“有木系吾族,无木系吾仆”、“有木便是陈”,可见这一村庄命名方式是非常普及的。在地域上,以木入名的地方遍及东阳、义乌、永康、磐安、缙云、天台等县市,影响到仙居、浦江、兰溪、武义、诸暨等县市,甚至远及杭州湾畔的上虞市崧厦。这一习俗不仅对地名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江南文化史研究也有一定的文献价值。  笔者多年来一直孜孜不倦地潜
期刊
在现代社会中,人类发明了显微镜,掌握了相应的科学技术,从而知道了卵子、精子以及性染色体的存在,这才揭开了胎儿性别形成的秘密。但直到现在,人类还不能控制受孕的性别。在古代认知落后的情况下,人们要认识这些道理是绝对不可能的。在正确认识之前就会有错误的认识来填补空白,而且长期流传,成为民俗性的观念。    单日孕男,双日孕女    马王堆出土汉代帛书《胎产经》:“禹问幼频曰:‘我欲殖人产子,何如而有?’
期刊
《周礼》中记载:“及葬执纛,以兴匠师。”纛为何物?  《史记·项羽本纪》曰:“纪信乘黄屋车,傅左纛。”李斐的《集解》对纛做出了解释:“毛羽幢也。在乘舆车衡左方上柱之。”蔡邕也进一步描述它的具体形制:“以牦牛尾为之,如斗,或在騑头,或在衡上也。”“黄屋左纛”作为天子舆制,不鲜见于后世的史籍。如石勒称赵王后,就开始了典章制度的完备,其中之一就是“制轩悬之乐,八佾之舞,为金根大辂,黄屋左纛,天子车旗,礼
期刊
中国古代的书籍浩如烟海,不仅记录下了绚丽的中国古代文明,而且其书名之奇特,其含义之丰富,为世界文化史所罕见。书名是书籍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可以窥见作者的思想与旨趣,可以领略古代学术文化的丰富与灿烂。  最晚在春秋时期,我国就有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书名。但先秦诸子著书,一开始仅题写篇名,并无统以全书的书名,其著作也大都以单篇传世。直到西汉末年,许多书籍仍然没有书名。
期刊
《收藏大家》是郑重先生的新作,2007年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  郑重,《文汇报》的著名记者,从事卫生、科学、教育、文艺等方面的报道近40年。从新世纪开始,他专注于收藏家的采访和写作。2000年年初,曾写了《博物馆与收藏家》一书,自己说难以尽兴。又花了3年时间,写成《海上收藏世家》,仍觉得兴犹未尽。于是,视野从上海扩展到京华、津门和南粤,就有了今日的《收藏大家》。多年来,他以百万字记录了70位收藏家
期刊
萨拉·康格(Sarah Pike Conger)《北京信札》(沈春蕾等译,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是一本值得玩味的书。该书与绝大多数西方来华人士的视角不同,因而看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中国,也表达了与众不同的中国观。  爱德温·赫德·康格(Edwin Hurd Conger,1843~1907)是一位美国外交官,1898年继田贝任驻华公使。1900年义和团运动时,他被围于东交民巷,使馆解围后奉召回国
期刊
长寿面    过生日最普遍的食俗是吃长寿面。这种习俗最早出现在唐代。[宋]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上:“唐人生日多具汤饼。”汤饼就是面条。[宋]马永卿《懒真子》卷三:“必食汤饼者,则世所谓长命面者也。”《新唐书·后妃传上·王皇后传》载:唐玄宗移情别宠,想把发妻王皇后废了,王皇后惴惴不安。有一天,她哭泣着对玄宗说:“陛下独不念阿忠脱紫半臂易斗面,为生日汤饼邪?”玄宗未得势时,曾与王皇后渡过一段艰难的日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