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误”得“悟”生精彩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gitalmachin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八年级数学有一节分式运算课,我当时设定的教学目标之一,是理解分式的运算方法,掌握分式的加减运算.复习时有这样一个片段:
  一道分式计算题:■ ■,请学生上黑板解.其中学生A的解法如下:
  原式=■ ■=■ ■=12 2(m-3)=2m 6.很明显,这个学生是误将计算当方程去解了,居然去了分母,毋庸置疑,答案是错的.这种错例很典型,常有学生将两个知识点弄混淆了.
  听到同学们的指指点点,A很不情愿地耷拉着脑袋,反思着自己的过错.看到他那心情低落的样子,我便安慰了一下:“虽然结果做错了,但只是去错了分母,其他的都没问题.如果说是解方程的话,他肯定能做对.”一听此言,他重新打起了精神.不一会儿,喜欢挑战的他欣喜若狂,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他说:“老师,如果把这道题转化为方程来解,一样可以.”没说完就飞奔到黑板前重新演算:
  设■ ■=x,去分母得:12 2(m-3)=x(m 3)(m-3)
  2m 6=x(m 3)(m-3)
  x=■
  x=■=■
  “简直精彩绝伦,竟然另辟路径将计算转化为方程去求解,这就是求异思维的直接体现.”学生A听到老师的点评和同学们的啧啧称奇后,眉毛又开始飞扬起来.(此后的数学课,常常能看到他的出色表现.)
  二
  反思这一片段,得失皆有.现以下从方面进行诊断分析.
  1.不轻易否定学生思考结果,鼓励发散思维.学生解题后,虽然得出错误答案,但我并没有简单否定学生的结论,而是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重新点燃学生的求知之火,否则不会出现后面的精彩片段.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违背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即使只有一点点的新意,也应及时予以肯定.同时,还应以类比、归纳、转化等思想方法诱导学生的数学直觉和灵感,促使学生能直接越过逻辑推理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2.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引发更妙解答.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错解往往有它合理的一面.它多是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的符号、表象或概念、命题之间的联系上出现了指令的错误.这是学习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也只有这种真实的思维,才能反映出学习过程中的客观规律,因而可以利用其作为很好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师对待学生错误要客观辩证,冷静剖析错解中的合理成分,研究它的起因,研究并找出它与正确方法的联系.做好此时的互动,因势利导,就会给学生以方法的迁移、启示.
  3.题目讲解局限于知识的表层,未能深入挖掘知识本质.讲完分式计算的题目后,虽有总结归纳,都未能点拨学生体会分式计算与解方程的异同,更没有辩证地分析学生A的解法.A的解法确有新颖之处,但是,是否要推广这种解法?遇到某条路径不通之时,另辟蹊径是必要的,事实上,一般情况下我们最愿意走的还是平坦大道.对于普通学生而言,常规解法才是最适合他们的.即使是学生A,往后的分式计算也不可能每次都用相同的方法解决.解方程与计算,常有学生混淆,在教师的提醒下甚至是再三强调之下,学生在当堂学习时必会极少犯此类错误.但是,为何自行练习或考试时会出现类似的错误?怎样预防这种错误,值得我们深思.若不从本质上思考,这种错误还会不断出现.
  三
  学生出错时,如何保证这种资源为我所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本教学片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进.
  1.强化评价,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继续关注学生思维过程中的合理成分,着眼于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不抹杀学生的积极性,为他们的求知之火助燃.同时明确告知学生,两种解法中,还是常规解法略胜一筹,简单便捷且易于操作.
  2.引君入瓮,导出错误,寻求本质.建构主义理论主张,学生学习应主动建构知识网络.华东师大的张奠宙教授倡导教学需抓住知识的来龙去脉,深入挖掘知识本质.教师的单方面灌输,不如让学生自行发现知识.“不撞南墙不回头”,教师评析学生的错误,不如学生自己犯错,再自己审视错误,进而矫正错误.按照学生的逻辑,计算时去掉分母.那么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计算■ ■,仿照他们的思路,■、■同时乘以最小公倍数10,就得到■ ■=5 2=7.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让他们找矛盾、分析错误根源,从而明确解方程中的去分母,是利用等式性质化简方程,而加减乘除的计算不能照搬此法.
  3.分析对比,加深印象.对于一些易于出错的知识点,可以借助顺口溜、口诀等方式,辅助学生记忆.可让学生联想“分母,意为分数之母.有母亲记住不能抛弃母亲,有分母也不能丢弃分母”,以此帮助理解记忆.
其他文献
摘 要:大学生考试失信情况日益凸显。采用质性研究结合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苏州某高职院某二级学院的31名因考试失信受到学校纪律处分的学生进行研究,发现这些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存在实际的或是可能的问题。主要从3个方面加强上述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防止学生因对考试作弊受到处分的认知偏差带来次生的消极的认知和行为。  关键词:考试失信;高职生;感悟社会支持  一、 考试失信状况不容乐观  以苏州某高职院某二级学
摘 要:《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指出研制与构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是推进课程改革深化的关键环节(教育部,2014)。修订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待颁布)将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归纳为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作为语言表达的一种重要形式,写作通过书面语言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写作的完成涉及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及文化品格,能显性的
摘 要:情感表达是人类最基本的情绪反应,而通过语文学习则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正能量地情感投入,了解真善美与社会百态,帮助学生开拓视野的同时促进学生树立客观认识,从而引导学生达到修炼自己身心的目的,就是开展语文教学的最高标准和要求。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展开深入探讨,分析怎样利用语文课程达到对学生开展情感教学的目的,以求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内在热情,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  关键词:情感教学;小学;语文学习
摘 要: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人们的审美品位和视角得到较大的提升和拓宽,人们生活在这个世界就少不了要进行沟通,通过交流达到目的,因此就有了以言行事之说法。电视作为新闻媒体的一种信息传递平台和媒介,在影响修辞受众方面,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从修辞学视角剖析修辞者在修辞受众接收效果中所起的作用,以央视3套金牌节目《越战越勇》为实际案例,阐述主持人作为修辞者所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摘 要:所谓“体验式作文教学”,即以丰富学生的体验入手,引导学生充分感悟,激发写作兴趣,抒发情感表达而进行的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变“要我写”的被动写作心理状态为“我要写”的主动情感释放中来,从而也促进了我们由“教师”到“导师”的角色转变,引导孩子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学会用心灵去体验生活的美好。在践行“体验式作文教学”的过程中,丰富活动体验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体验;写作;教学
摘 要:在高中英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想切实跳动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积极性,并由此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老师可合理的应用情境教学法,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全身心融入到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本文通过具体分析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有利于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关键词:情境教学;高中英语;应用探讨  作为高中英语教师,唯有做到对教学内容的合理设计,有利于学生学
摘 要: 有幸参加钦州市直教育系统后备干部能力提升研修班学习,在华东师范大学戚业国教授团队的推荐下,作者协同苏胜娟、王春花、蔡岩、谭宏轩、严丽丽一行六人组成初中一组到泰安市实验学校为期11天的跟岗学习,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观察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全员育人的德育管理、思维碰撞的课堂、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等方面内容,大开眼界,收获颇多,产生了一系列思考。  关键词: 德育教育 优质办学 学习交流  一、
摘 要: 责任意识是大学生行为导向系统的核心因素,它指导、控制和调节其社会行为,现阶段,少数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一定缺失,大力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的责任精神,从而使他们更积极地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是一项具有长期战略意义的工作。文章分析了大学生责任意识缺失的原因,并提出相关措施。  关键词: 责任意识 缺失 培育措施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肩负族振兴中华民族历史重任。历
摘 要: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课堂教学的前提是“爱”的教育,生物课堂教学的提升是趣味化、生活化和知识化。秉承慢的艺术、新的教育理念,用爱等待学生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祖国培育更多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 初中生物课堂 “爱”的教育 教育理念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写了一本书《教育就是解放心灵》。解放心灵,按柏拉图的语境说心灵究竟应该转向哪里?我研究的结果是转向爱,转
摘 要:针对小学生实际特点和语文学科的特点,我们应该学会和作者对话,和作者达成心灵沟通,取得情感共鸣。教师在教学中应让学生与文本中的插图对话,与文本中的“空白”对话,张扬与文本对话中的个性,领悟与文本对话中的写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文本;对话;思维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凭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