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需要注重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能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以提升教育价值。教师需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能力,让学生提升数感。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而且还能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抽象能力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需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本文将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进行讨论。
一.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小学低学生思维的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低年级学生才刚进入学校,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学校生活,特别是他们还需要适应小学课堂。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在发展阶段,年龄偏小,理解能力有限,对数学这一学科的重要性根本认识不到。小学年级数学教师应该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对教学方式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进课堂之中。
目前我国大部分小学数学过于注重应试成绩,教师只教会应试题目,让学生进行大量的习题练习,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思维变得十分刻板,这不利于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如果小学数学课堂只有老师在讲台讲课,填鸭式的教育容易让学生对数学感到厌烦,对数学学科产生抵触心理。
又由于教学设备的不完善,课堂资源的短缺,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导致学生上数学课的积极性非常差,学生认为数学枯燥又难懂,就容易对数学产生畏难心理。课堂与生活脱节,没有趣味性,学生也会失去学习兴趣。如果教师还在使用传统教学方式,那么教学效率就会比较低,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方式
1.用情境教学法,增加学习动力
计算能力是低年级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基本的数学技能。在计算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先正确地认识数字概念,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进行一些基本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才会有所提高。教师需要从生活场景出发,让学生有更多的课堂参与度,在课堂中积极主动,增强学习动力。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学习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还可以运用在生活实际当中。
比如教师在教学整数十加减整数十的时候,在实际情境中提出具体的问题,就可以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和学生先进行互动,开展一个口算问答,来增强学生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体验解决问题的愉悦感,增加他们的学习动力。教师问:3+2等于多少?学生们齐声回答,等于五。这样反复几个来回之后,学生们的积极性也会被调动起来。然后再加深一点难度,问30里面有几个十?让学生回答3个十,回答正确后要进行鼓励,回答错误后也不能苛责,要鼓励他们继续学习。在课程一开始就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师身上,顺便回忆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以便接下来的课程开展,这样做可以有效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效率。
2.从周围环境入手,提升学习兴趣
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创设问题情境在教学中可以达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带进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教学过程中运用问题情境创设,将教学内容的一些重难点用更加生动的方式展示给学生,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先创设好一个问题情景,再将学生带入其中,结束知识的学习之后,学生还可以将此运用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以此来感受数学的乐趣。
例如,在讲解《图形的变换》轴对称图形时,先提出一个问题情境,询问学生在教室中有没有存在轴对称图形,让同学们找找教室中有没有存在轴对称图形,依次说出学生认为是轴对称图形的东西。再引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轴对称图形的第一点是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要相等,第二点是对称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第三点是对称轴,两边的图形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符合这三点的就是轴对称图形,再对刚才同学们找出的轴对称图形进行更正,让学生清晰明了地知道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这时候学生就可以从生活实际中学会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3.创造生活化情境,促进自主学习
数学的学习不应该像传统课堂那样枯燥乏味,而应该适当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先创设问题情境,模拟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中的真实案例。类似的生活经验能够让学生积累数感,可以让他们将一些抽象的数学观念转化为直观的数学解题思路,这样做不仅有利于他们学习数学,而且还能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抽象能力、实践能力,在提高成绩的同时也能够让他们在生活中理解数学的奥秘,更有助于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变得多样化。因此教师需要完善课堂,去用更合适的课堂形式来引导学生,结合各方面的特征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提升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
例如,在小学数学常见的应用题工程问题中,经常需要计算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这类的问题。这类问题通常没有给出实际数量,就需要把它看做一个完整的一。比如具体题目为:一件工程,甲工程队修建需要八天,乙工程队修建需要十二天,两队合修四天后,剩下的任务由乙工程队单独修,还需要幾天。这类题目需要先求出两队合修四天后的工作量,然后算出剩下的工作量。用剩下的工作量除以乙的工作效率,如此就可以知道还需要几天完成。两队合修4天修了后,还剩:1-(1/8+1/12)×4=1/6,剩下的任务由乙工程队单独修还需:1/6÷1/12=2天。但是学生的抽象能力不好,就理解不了类似题目。使用数形结合思想,就可以让学生们直观地理解这类题目,进行答题。
三.总结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已经不只是传统中的传输知识点,而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全面培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对数学知识的分析和理解,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思维能力上的培养,从而加深他们对世界的认知,有利于发现他们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辩证思维。
参考文献
[1]单德昌. 新课改下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J].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2020, 000(002):P.119-119.
[2]钱雯. 新课改下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J]. 科学咨询, 2020, 000(014):278.
[3]苏双旺. 新课改下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36).
[4]江泽彬.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练习课教学研究[J]. 少男少女, 2018, 000(030):53-54.
[5]段利力.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探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20).
(宾阳县王灵镇双桥小学 广西 宾阳 530400)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需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本文将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进行讨论。
一.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小学低学生思维的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低年级学生才刚进入学校,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学校生活,特别是他们还需要适应小学课堂。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在发展阶段,年龄偏小,理解能力有限,对数学这一学科的重要性根本认识不到。小学年级数学教师应该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对教学方式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进课堂之中。
目前我国大部分小学数学过于注重应试成绩,教师只教会应试题目,让学生进行大量的习题练习,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思维变得十分刻板,这不利于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如果小学数学课堂只有老师在讲台讲课,填鸭式的教育容易让学生对数学感到厌烦,对数学学科产生抵触心理。
又由于教学设备的不完善,课堂资源的短缺,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导致学生上数学课的积极性非常差,学生认为数学枯燥又难懂,就容易对数学产生畏难心理。课堂与生活脱节,没有趣味性,学生也会失去学习兴趣。如果教师还在使用传统教学方式,那么教学效率就会比较低,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方式
1.用情境教学法,增加学习动力
计算能力是低年级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基本的数学技能。在计算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先正确地认识数字概念,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进行一些基本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才会有所提高。教师需要从生活场景出发,让学生有更多的课堂参与度,在课堂中积极主动,增强学习动力。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学习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还可以运用在生活实际当中。
比如教师在教学整数十加减整数十的时候,在实际情境中提出具体的问题,就可以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和学生先进行互动,开展一个口算问答,来增强学生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体验解决问题的愉悦感,增加他们的学习动力。教师问:3+2等于多少?学生们齐声回答,等于五。这样反复几个来回之后,学生们的积极性也会被调动起来。然后再加深一点难度,问30里面有几个十?让学生回答3个十,回答正确后要进行鼓励,回答错误后也不能苛责,要鼓励他们继续学习。在课程一开始就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师身上,顺便回忆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以便接下来的课程开展,这样做可以有效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效率。
2.从周围环境入手,提升学习兴趣
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创设问题情境在教学中可以达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带进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教学过程中运用问题情境创设,将教学内容的一些重难点用更加生动的方式展示给学生,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先创设好一个问题情景,再将学生带入其中,结束知识的学习之后,学生还可以将此运用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以此来感受数学的乐趣。
例如,在讲解《图形的变换》轴对称图形时,先提出一个问题情境,询问学生在教室中有没有存在轴对称图形,让同学们找找教室中有没有存在轴对称图形,依次说出学生认为是轴对称图形的东西。再引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轴对称图形的第一点是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要相等,第二点是对称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第三点是对称轴,两边的图形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符合这三点的就是轴对称图形,再对刚才同学们找出的轴对称图形进行更正,让学生清晰明了地知道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这时候学生就可以从生活实际中学会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3.创造生活化情境,促进自主学习
数学的学习不应该像传统课堂那样枯燥乏味,而应该适当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先创设问题情境,模拟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中的真实案例。类似的生活经验能够让学生积累数感,可以让他们将一些抽象的数学观念转化为直观的数学解题思路,这样做不仅有利于他们学习数学,而且还能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抽象能力、实践能力,在提高成绩的同时也能够让他们在生活中理解数学的奥秘,更有助于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变得多样化。因此教师需要完善课堂,去用更合适的课堂形式来引导学生,结合各方面的特征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提升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
例如,在小学数学常见的应用题工程问题中,经常需要计算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这类的问题。这类问题通常没有给出实际数量,就需要把它看做一个完整的一。比如具体题目为:一件工程,甲工程队修建需要八天,乙工程队修建需要十二天,两队合修四天后,剩下的任务由乙工程队单独修,还需要幾天。这类题目需要先求出两队合修四天后的工作量,然后算出剩下的工作量。用剩下的工作量除以乙的工作效率,如此就可以知道还需要几天完成。两队合修4天修了后,还剩:1-(1/8+1/12)×4=1/6,剩下的任务由乙工程队单独修还需:1/6÷1/12=2天。但是学生的抽象能力不好,就理解不了类似题目。使用数形结合思想,就可以让学生们直观地理解这类题目,进行答题。
三.总结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已经不只是传统中的传输知识点,而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全面培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对数学知识的分析和理解,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思维能力上的培养,从而加深他们对世界的认知,有利于发现他们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辩证思维。
参考文献
[1]单德昌. 新课改下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J].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2020, 000(002):P.119-119.
[2]钱雯. 新课改下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J]. 科学咨询, 2020, 000(014):278.
[3]苏双旺. 新课改下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36).
[4]江泽彬.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练习课教学研究[J]. 少男少女, 2018, 000(030):53-54.
[5]段利力.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探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20).
(宾阳县王灵镇双桥小学 广西 宾阳 53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