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倪瓒山水画的阔远特色,是他区别于其他画家的重要标志。倪瓒独特的语言形式,既是他对自然万象的高度提纯,也是他艺术心灵对整个自然最本质的呈现。倪瓒山水画的风格历程,展现了倪瓒不同是的绘画风格。
【关键词】:倪瓒;山水画艺术;风格特征
倪瓒(1301-1374年),字元镇,号云林,江苏无錫人,他的别号很多,晚年画中经常自署“懒瓒”,后人多称其为“倪迂”、“迂翁”。他开创了水墨山水画的新一代画风。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离开生活,艺术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为画家总是生活在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其画风也总是要受这个时代背景和本人生活化境的影响。倪瓒作为元代文人画家的代表,其画风的形成的与其本人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是息息相关的。
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在他的带领下,征服西夏,铲除金,最后灭掉南宋,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封建国家。元代统治阶级政权巩固后,在政治上推行民族歧视政策,来维护蒙古贵族的统治。他把人分为贵贱四等,把汉人和南人列为下等。在文化上,取消科举制度,使一般士人失去了晋升的机会。虽在元仁宗是重新试行科举制,但在录取名额上限制汉人、南人。众多的汉人、南人面对很少的录取名额,其获取功名的机会非常渺茫。即使有少数汉族知识分子获得入朝为官的机会,也并没有实权。所有的一切,都给士人们以沉重的打击,“修过治家平天下”的远大抱负化为泡影。进取无门的无奈和丧国之痛使他们滋生了厌世和遁世的情绪,开始在山川自然中寻找自己的精神寄托,营造自己的世外桃源。于是,士人们就把时间、精力、情感和思想寄托在文学艺术上,绘画也成为这种寄托的领域之一。文人们通过绘画传达自己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追求,在元代特定社会现实的基础上,他们的创作又带有深深地时代烙印。他们隐世避居,过着超然脱俗的隐士生活,以书画微寄托,发泄郁闷牢骚、怀才不遇的心情,表达了对心灵自由的无限追求。作为元四家之一的倪瓒是整个元代社会士人阶层的一个缩影,更是这种心理特征的典型代表。
倪瓒青年时代,元朝的社会民族矛盾已有所缓和,他也曾经有过一段读书、作画、吟诗的安乐舒适生活。但到中年以后,家庭连遭不幸,忧愁感伤,思想沉沦,多于和尚、道士交游,出世思想十分明显。最终,农民起义兴起,社会的动荡不安和地方官吏的过分敲诈勒索,彻底改变了倪瓒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他忍受不了官府恶吏的压榨,陆续变卖家产,离开了“青閟阁”、“云林堂”等 自己精心营造的艺术家园,携妻开始了二十年之久的江湖飘游生活。正是这段凄风冷雨的漂泊生活,使他探索和创作出了一系列优秀作品。作品中融入了倪瓒对社会和生活最深切的体味和感悟,这对其山水画的艺术风格形成来说功不可没。如果没有长期的经历和日积月累的丰富生活感受,离开了时代环境、社会生活和个人经历等客观现实基础,即使画家的形象力再强,也不可能凭空创造出艺术作品来。倪瓒作为元代文人画家的代表,其山水画表现出的淡薄的意境,更多的是元代文人遭受异族统治和压迫的精神释放。面对广阔浩渺的湖水,倪瓒的内心得到前所未有的平静,在这里他不再受官吏的压迫和欺诈,可以把自己全部的情感融于这片山水,凝聚于笔尖。虽然隐居使他远离了世俗,但他的无奈之情溢于言表,寄托在他的画中,更突显了其山水画清净、幽深、凄凉、孤寂的意境。
倪瓒擅长画山水、枯木、竹石,其原因首先在于他对传统的学习。倪瓒生平喜好研读古书,向著名文人学习。纵观中国山水画史,但凡有所成就的绘画大师,无不兼容并蓄、博采众家之长,进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倪瓒亦是如此。
倪瓒山水画初师董源,后融合荆浩、关仝的技法,兼师李成,将简单舒雅融合为一体,加之自己的独创,形成了其山水画的阔远特色。随着美学思想的不断成熟和完善,文人的审美趣味也在逐渐的发生变化,以董源为代表的“平淡天真”的画风,绘画天真秀润、清新雅致,恰好符合元代文人画家心中的审美心境,发展到元代就普遍形成了以宗法董源为流行时尚。董源山水画来源于江南的真山真水,为了表现江南的真山真水,他创造出了一套相映的笔墨技法。董源擅长的披麻皴、繁密的苔点、放逸的笔法直接影响了倪瓒的绘画。例如倪瓒的《水竹居图》,表现的是太湖一带的地貌,在画面构图上源于董源《潇湘图》的局部放大。近景坡石效仿董源的披麻皴,杂树画法也类似董源,并用放逸的中锋偏侧运笔,以显示出树木、山石的圆润和苍秀之感,由此可见,倪瓒受董源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董源作为南派山水画的代表,他所描绘的南方山水清新秀润,这对于生长在南方地带的倪瓒来说应当也是很适合的,但由于倪瓒所描绘的是太湖中的坡石,董源的披麻皴在这里并不适用,于是倪瓒又通过学习荆浩、关仝、李成的笔意,相互融合,取长补短,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技法。我们知道荆、关、李伟代表的“北方派”和以董源、巨然为代表的“南方派”绘画风格不同,他们多描绘北方的崇山峻岭、层峦叠嶂。而倪瓒所描绘的太湖山石虽然坚硬,但毕竟和北方崇高的山势不同,再加上倪瓒孤寂的、悠闲的心境也和荆、关不同,所以他在学习荆、关、李的基础上,变笔法为“松柔秀峭”,以淡墨侧缝来描绘太湖一带的土坡山石。这正是倪瓒对前代传统精髓的继承和发扬,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创造。
除了师法董、巨、荆、关、李、郭等,对宋代山水的传承,倪瓒也有自己的看法。对于宋之大家如李公麟、苏轼、宋徽宗、马远、夏圭等人,也多有取法。作为倪瓒所师的文人,无论是出世者还会入世者,他们的画风虽各有不同,但都有其文人气质在其中。倪瓒在学习他们的过程中,不仅在技法上,在精神上也加以继承、完善并发扬光大。值得注意的是,倪瓒向师友学习并不在行迹之间,而是取其气格相近,吸收其长处为己所用。
倪瓒在山水画的创作过程中,形成了他独特的阔远特色,这与他在审美上找到了一个最能体现其阔远特色的秩序和模式是分不开的,这就是他的“一河两岸”式阔远构图。
萌芽—取平原之势。倪瓒受董源画风的影响,其山水画的构图遗意和董源的“平淡天真”的画风如出一辙,不过倪瓒用了立轴的形式。从画面来看,近景坡石采用了董源披麻皴的画法,坡脚以浓淡不一的墨色渲染水面,坡上一组董源法杂树,树后一茅亭;远景山石用墨淡而枯,也是用披麻皴扫出,远山脚下几抹淡墨实为水色。
发展—平远转向阔远。倪瓒在《六君子图》中大量运用空白,把近岸和远山尽量分开,并把距离拉长,这就使得终中段的水域特别长而显得格外开阔,整个画面被分为三段,“一河”、“两岸”非常明显。
成熟—“一河两岸”式阔远构图法的确立。倪瓒中后期的漂游生活,使他彻底抛开了“出门应俗事”的烦恼,更加无拘无束的潜心于自己钟爱的山水画艺术创造中。并在思想、个性的催化下,凭借诗书画的深厚功力,完成了自己在构图上的质的飞越,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一河两岸”式阔远构图,这可以说是倪瓒山水艺术成熟的重要标志,凝聚了他对江南特别是太湖地区风景的独特体验。
倪瓒作为传统文人画的重要代表,他的绘画艺术是我们弘扬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当代画坛中,面对文化的多元化与多样的审美价值观,倪瓒的绘画实践以及绘画思想对我们有及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倪瓒;山水画艺术;风格特征
倪瓒(1301-1374年),字元镇,号云林,江苏无錫人,他的别号很多,晚年画中经常自署“懒瓒”,后人多称其为“倪迂”、“迂翁”。他开创了水墨山水画的新一代画风。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离开生活,艺术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为画家总是生活在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其画风也总是要受这个时代背景和本人生活化境的影响。倪瓒作为元代文人画家的代表,其画风的形成的与其本人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是息息相关的。
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在他的带领下,征服西夏,铲除金,最后灭掉南宋,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封建国家。元代统治阶级政权巩固后,在政治上推行民族歧视政策,来维护蒙古贵族的统治。他把人分为贵贱四等,把汉人和南人列为下等。在文化上,取消科举制度,使一般士人失去了晋升的机会。虽在元仁宗是重新试行科举制,但在录取名额上限制汉人、南人。众多的汉人、南人面对很少的录取名额,其获取功名的机会非常渺茫。即使有少数汉族知识分子获得入朝为官的机会,也并没有实权。所有的一切,都给士人们以沉重的打击,“修过治家平天下”的远大抱负化为泡影。进取无门的无奈和丧国之痛使他们滋生了厌世和遁世的情绪,开始在山川自然中寻找自己的精神寄托,营造自己的世外桃源。于是,士人们就把时间、精力、情感和思想寄托在文学艺术上,绘画也成为这种寄托的领域之一。文人们通过绘画传达自己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追求,在元代特定社会现实的基础上,他们的创作又带有深深地时代烙印。他们隐世避居,过着超然脱俗的隐士生活,以书画微寄托,发泄郁闷牢骚、怀才不遇的心情,表达了对心灵自由的无限追求。作为元四家之一的倪瓒是整个元代社会士人阶层的一个缩影,更是这种心理特征的典型代表。
倪瓒青年时代,元朝的社会民族矛盾已有所缓和,他也曾经有过一段读书、作画、吟诗的安乐舒适生活。但到中年以后,家庭连遭不幸,忧愁感伤,思想沉沦,多于和尚、道士交游,出世思想十分明显。最终,农民起义兴起,社会的动荡不安和地方官吏的过分敲诈勒索,彻底改变了倪瓒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他忍受不了官府恶吏的压榨,陆续变卖家产,离开了“青閟阁”、“云林堂”等 自己精心营造的艺术家园,携妻开始了二十年之久的江湖飘游生活。正是这段凄风冷雨的漂泊生活,使他探索和创作出了一系列优秀作品。作品中融入了倪瓒对社会和生活最深切的体味和感悟,这对其山水画的艺术风格形成来说功不可没。如果没有长期的经历和日积月累的丰富生活感受,离开了时代环境、社会生活和个人经历等客观现实基础,即使画家的形象力再强,也不可能凭空创造出艺术作品来。倪瓒作为元代文人画家的代表,其山水画表现出的淡薄的意境,更多的是元代文人遭受异族统治和压迫的精神释放。面对广阔浩渺的湖水,倪瓒的内心得到前所未有的平静,在这里他不再受官吏的压迫和欺诈,可以把自己全部的情感融于这片山水,凝聚于笔尖。虽然隐居使他远离了世俗,但他的无奈之情溢于言表,寄托在他的画中,更突显了其山水画清净、幽深、凄凉、孤寂的意境。
倪瓒擅长画山水、枯木、竹石,其原因首先在于他对传统的学习。倪瓒生平喜好研读古书,向著名文人学习。纵观中国山水画史,但凡有所成就的绘画大师,无不兼容并蓄、博采众家之长,进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倪瓒亦是如此。
倪瓒山水画初师董源,后融合荆浩、关仝的技法,兼师李成,将简单舒雅融合为一体,加之自己的独创,形成了其山水画的阔远特色。随着美学思想的不断成熟和完善,文人的审美趣味也在逐渐的发生变化,以董源为代表的“平淡天真”的画风,绘画天真秀润、清新雅致,恰好符合元代文人画家心中的审美心境,发展到元代就普遍形成了以宗法董源为流行时尚。董源山水画来源于江南的真山真水,为了表现江南的真山真水,他创造出了一套相映的笔墨技法。董源擅长的披麻皴、繁密的苔点、放逸的笔法直接影响了倪瓒的绘画。例如倪瓒的《水竹居图》,表现的是太湖一带的地貌,在画面构图上源于董源《潇湘图》的局部放大。近景坡石效仿董源的披麻皴,杂树画法也类似董源,并用放逸的中锋偏侧运笔,以显示出树木、山石的圆润和苍秀之感,由此可见,倪瓒受董源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董源作为南派山水画的代表,他所描绘的南方山水清新秀润,这对于生长在南方地带的倪瓒来说应当也是很适合的,但由于倪瓒所描绘的是太湖中的坡石,董源的披麻皴在这里并不适用,于是倪瓒又通过学习荆浩、关仝、李成的笔意,相互融合,取长补短,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技法。我们知道荆、关、李伟代表的“北方派”和以董源、巨然为代表的“南方派”绘画风格不同,他们多描绘北方的崇山峻岭、层峦叠嶂。而倪瓒所描绘的太湖山石虽然坚硬,但毕竟和北方崇高的山势不同,再加上倪瓒孤寂的、悠闲的心境也和荆、关不同,所以他在学习荆、关、李的基础上,变笔法为“松柔秀峭”,以淡墨侧缝来描绘太湖一带的土坡山石。这正是倪瓒对前代传统精髓的继承和发扬,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创造。
除了师法董、巨、荆、关、李、郭等,对宋代山水的传承,倪瓒也有自己的看法。对于宋之大家如李公麟、苏轼、宋徽宗、马远、夏圭等人,也多有取法。作为倪瓒所师的文人,无论是出世者还会入世者,他们的画风虽各有不同,但都有其文人气质在其中。倪瓒在学习他们的过程中,不仅在技法上,在精神上也加以继承、完善并发扬光大。值得注意的是,倪瓒向师友学习并不在行迹之间,而是取其气格相近,吸收其长处为己所用。
倪瓒在山水画的创作过程中,形成了他独特的阔远特色,这与他在审美上找到了一个最能体现其阔远特色的秩序和模式是分不开的,这就是他的“一河两岸”式阔远构图。
萌芽—取平原之势。倪瓒受董源画风的影响,其山水画的构图遗意和董源的“平淡天真”的画风如出一辙,不过倪瓒用了立轴的形式。从画面来看,近景坡石采用了董源披麻皴的画法,坡脚以浓淡不一的墨色渲染水面,坡上一组董源法杂树,树后一茅亭;远景山石用墨淡而枯,也是用披麻皴扫出,远山脚下几抹淡墨实为水色。
发展—平远转向阔远。倪瓒在《六君子图》中大量运用空白,把近岸和远山尽量分开,并把距离拉长,这就使得终中段的水域特别长而显得格外开阔,整个画面被分为三段,“一河”、“两岸”非常明显。
成熟—“一河两岸”式阔远构图法的确立。倪瓒中后期的漂游生活,使他彻底抛开了“出门应俗事”的烦恼,更加无拘无束的潜心于自己钟爱的山水画艺术创造中。并在思想、个性的催化下,凭借诗书画的深厚功力,完成了自己在构图上的质的飞越,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一河两岸”式阔远构图,这可以说是倪瓒山水艺术成熟的重要标志,凝聚了他对江南特别是太湖地区风景的独特体验。
倪瓒作为传统文人画的重要代表,他的绘画艺术是我们弘扬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当代画坛中,面对文化的多元化与多样的审美价值观,倪瓒的绘画实践以及绘画思想对我们有及其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