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学校家访的相关要求,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促进家校教育的有效衔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合力。进一步加强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的沟通与联系,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表现,教师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成长环境。我们利用双休日登门走访的形式对叶玲同学进行了家访。
叶玲,一个能说会唱的小姑娘。平时在学校劳动积极,也乐于助人,但是每次作业总是拖拖拉拉,不能及时完成,经常周末回家老师布置的任务不能按时完成,成绩也越来越差。针对这个情况,我决定对她进行一次家访,希望能够联合家长的力量一起帮助她取得进步。
我们来到叶玲的家,只有她和她奶奶在家。看见我们来家访,奶奶晃晃悠悠的站起来给我们让座,叶玲同学有点惊慌。家里条件比较艰苦,经谈话了解到:叶玲父母为了家庭的生计常年在外打工,平时对孩子关心较少,导致对孩子的监管不够到位。孩子在家帮忙干完一些家务活后,就呆在电视前看电视,很少做作业,提醒一下,她答应的很好,但是还是不能积极的完成作业,奶奶想孩子在学校生活艰苦,就不再严加督促了。而且,父母不在家,平时和孩子联系少,孩子在家心情也不太好,奶奶老了,也没有多少精力管孩子。
我想叶玲同学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成绩越来越差,干事拖拖拉拉原因主要是:留守儿童在家,平时缺少父母对学习和生活上的关心和监管。要帮助她除了耐心更需要爱心,让她时时处处感到同学、老师在爱她,关心她,同时让家长每周都能保证给叶玲同学打个电话,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和奶奶絮叨了好久,出了家门,奶奶送我到村口。奶奶还是一句话:张老师,以后还是要麻烦你啊,多帮帮她啊。同时也对叶玲说:一定要听张老师的话。老人的嘱托让自己感觉沉甸甸的。
班级中不知道还有多少孩子像他一样,爷爷奶奶全部包办着。为人父母,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同时也要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或许是父母为了挣钱,父母时间太紧,父母工作太累……父母的理由很多,但这些都不是理由,孩子的成长是不能等待的,孩子的成长是不能重来的。
通过下乡家访,农村孩子的父母在家都很少,大部分是留守学生。要想见到孩子的父母亲不那么容易了,常年在外打工,孩子扔给爷爷奶奶,拼命地挣钱,满足孩子必要的和不必要的需求,忽略了孩子的教育问题,加上爷爷奶奶的隔代疼爱,造成孩子爱慕虚荣、无端追求享乐,对待感恩更是嗤之以鼻,在学校,给老师进行单方面的教育带来阻力,教育体制的改革不断地在试探在力求完善,可是老师们很感困惑,期待着农村的孩子家长能够重视孩子的健康成长的教育,和老师一起营造和谐文明的环境,供孩子自由自在的成长!
在学校,班主任主动与他们交流,多听听他们的诉说,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并与他们父母多沟通,向他们反馈孩子的学生、纪律、生活、性格等各方面情况。并督促父母与孩子多联系,多沟通。让父母和老师形成教育全力。
留守儿童情感波动较大,对周围环境比较敏感,他们需要平等友善、关心、理解和尊重。因此,除老师多关爱他们以外,还要发动全班同学多帮助他们,让他们感觉班级是个温暖的集体,使他们愿意融入班级,感受班级给他们的温暖和快乐。另外,还得允许留守儿童行为的反复,不要急于求成。
总之,对待留守儿童,班主任只要施予父母般的爱,就会让他们和其他同学一样,快乐健康地成长
走进学生家庭,就带去了学校的重视、老师的关爱,学校和家庭两个教育主体的对话和交流,汇成一股淙淙的小溪,流进学生的心田,必然激起学生心里的浪花。心灵的距离,有时就等同于脚下的距离。家访就是教师与学生家庭的零距离接触。
叶玲,一个能说会唱的小姑娘。平时在学校劳动积极,也乐于助人,但是每次作业总是拖拖拉拉,不能及时完成,经常周末回家老师布置的任务不能按时完成,成绩也越来越差。针对这个情况,我决定对她进行一次家访,希望能够联合家长的力量一起帮助她取得进步。
我们来到叶玲的家,只有她和她奶奶在家。看见我们来家访,奶奶晃晃悠悠的站起来给我们让座,叶玲同学有点惊慌。家里条件比较艰苦,经谈话了解到:叶玲父母为了家庭的生计常年在外打工,平时对孩子关心较少,导致对孩子的监管不够到位。孩子在家帮忙干完一些家务活后,就呆在电视前看电视,很少做作业,提醒一下,她答应的很好,但是还是不能积极的完成作业,奶奶想孩子在学校生活艰苦,就不再严加督促了。而且,父母不在家,平时和孩子联系少,孩子在家心情也不太好,奶奶老了,也没有多少精力管孩子。
我想叶玲同学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成绩越来越差,干事拖拖拉拉原因主要是:留守儿童在家,平时缺少父母对学习和生活上的关心和监管。要帮助她除了耐心更需要爱心,让她时时处处感到同学、老师在爱她,关心她,同时让家长每周都能保证给叶玲同学打个电话,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和奶奶絮叨了好久,出了家门,奶奶送我到村口。奶奶还是一句话:张老师,以后还是要麻烦你啊,多帮帮她啊。同时也对叶玲说:一定要听张老师的话。老人的嘱托让自己感觉沉甸甸的。
班级中不知道还有多少孩子像他一样,爷爷奶奶全部包办着。为人父母,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同时也要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或许是父母为了挣钱,父母时间太紧,父母工作太累……父母的理由很多,但这些都不是理由,孩子的成长是不能等待的,孩子的成长是不能重来的。
通过下乡家访,农村孩子的父母在家都很少,大部分是留守学生。要想见到孩子的父母亲不那么容易了,常年在外打工,孩子扔给爷爷奶奶,拼命地挣钱,满足孩子必要的和不必要的需求,忽略了孩子的教育问题,加上爷爷奶奶的隔代疼爱,造成孩子爱慕虚荣、无端追求享乐,对待感恩更是嗤之以鼻,在学校,给老师进行单方面的教育带来阻力,教育体制的改革不断地在试探在力求完善,可是老师们很感困惑,期待着农村的孩子家长能够重视孩子的健康成长的教育,和老师一起营造和谐文明的环境,供孩子自由自在的成长!
在学校,班主任主动与他们交流,多听听他们的诉说,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并与他们父母多沟通,向他们反馈孩子的学生、纪律、生活、性格等各方面情况。并督促父母与孩子多联系,多沟通。让父母和老师形成教育全力。
留守儿童情感波动较大,对周围环境比较敏感,他们需要平等友善、关心、理解和尊重。因此,除老师多关爱他们以外,还要发动全班同学多帮助他们,让他们感觉班级是个温暖的集体,使他们愿意融入班级,感受班级给他们的温暖和快乐。另外,还得允许留守儿童行为的反复,不要急于求成。
总之,对待留守儿童,班主任只要施予父母般的爱,就会让他们和其他同学一样,快乐健康地成长
走进学生家庭,就带去了学校的重视、老师的关爱,学校和家庭两个教育主体的对话和交流,汇成一股淙淙的小溪,流进学生的心田,必然激起学生心里的浪花。心灵的距离,有时就等同于脚下的距离。家访就是教师与学生家庭的零距离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