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鹤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1957年因煤建市,鹤壁市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结构,该产业结构在美丽鹤壁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鹤壁市委、市政府确定鹤壁市要建设成为具有生态文明、活力特色、幸福和谐特质的美丽城市。鹤壁市的产业必须能为这些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持。本文在梳理鹤壁市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上研究如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为美丽鹤壁建设提供产业支撑。
【关键词】:鹤壁市;美丽;产业;转型
一、美丽鹤壁建设必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环境支撑
鹤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向华北平原过渡地带,因相传“仙鹤栖于南山峭壁”而得名。总面积2182平方公里,人口160多万。鹤壁市文化深厚,富有特色。主要有“一水一城两山”。鹤壁市环境优美,生态宜居。鹤壁市坚守生态和环境这条底线,做好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三篇文章,生态环境已成为品牌。淇河碧水微澜、波光粼粼,犹如玉带贯穿全境,两岸尽显原始生态,淇水诗苑、湿地公园等特色公园点缀其中。新城区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是全省人口密度最小、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最大的城区。
鹤壁市委市政府确定鹤壁市要建设成为具有生态文明、活力特色、幸福和谐特质的美丽城市。鹤壁市的产业必须能为这些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持。这就要在梳理鹤壁市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上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延长产业链条,加大产业的科技含量,提高产业的生产力水平,最终为美丽鹤壁建设提供财力和生态环境保障。
二、鹤壁市产业发展总体概况
1、经济规模大幅提升。近年来,紧紧抓住工业化这个核心不动摇,大力推进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重点项目建设,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工业经济呈现出总量快速增长、效益持续提升、结构不断优化的发展态势。
2、结构升级取得进展。依托比较优势谋划确定的煤化一体化、汽车及零部件、食品等特色主导产业和金属镁精深加工、电子信息等新兴先导产业发展迅速。
3、产业发展动力不断增长。坚持以重大产业升级项目为抓手,鼓励企业完善产业链,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保障了项目顺利竣工投产。近年来,工业投资持续增长。
三、鹤壁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研究
1、培育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积极推进第二产业转型升级
(1)清洁能源与新材料产业。依托宝山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煤油融合、煤化一体化为主攻方向,加快打造煤基新能源、煤基精细化工、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产业链条,促进链条间纵向联接、横向耦合,实现由初级单一生产向高级全链供应转变,建设全国重要煤基新能源新材料生产示范基地。
(2)绿色食品产业。依托全国区域性高产示范基地和全省畜禽养殖基地,加快壮大面制品、肉制品两大产业集群规模,培育发展调理快餐食品、休闲饮品两个新兴产业,建立完善优质原料基地,争创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市,叫响“鹤壁食品”整体品牌,打造全产业链可追溯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加快推进烘焙食品工业园等建设,完善蒸煮面制品、烘焙面制品、休闲面制品链条,提升面制品附加值。建设永达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中鹤集团牛羊屠宰及保鲜冷藏基地等项目,增强畜禽产品深加工能力,推动肉制品从冷鲜分割向速冻调理、半成品、休闲肉制品延伸。
(3)汽车零部件与电子电器产业。提升天海、富准精密电子(富士康)、仕佳、航盛、天汽模等龙头企业带动能力,推动汽车零部件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电子信息向规模化集群化迈进,扩大特色优势产品供给,拓展上下游产业链条。加快提升汽车零部件生产配套能力,推动汽车插接件、线束等产品技术集成,重点发展成套配件、高端线束、车身控制、汽车模具等终端产品,建设汽车零部件及功能材料产业园、国际(鹤壁)科技创业园等项目。
(4)镁精深加工产业。大力发展高性能镁合金、变形镁合金、铸造镁合金、镁合金板材等精深加工产品,积极推进镁合金精深加工产业园、镁合金军民融合产业园、镁合金航天航空及军工产品生产、镁合金电子散热器、宽幅超薄镁合金板等项目,加强与新型镁产品研发机构合作,巩固发展汽车仪表盘面板、自行车车架、发电机等产品;推动建立高层次产业联盟,积极开拓3C、LED等通讯、电子产品市场,开发镁合金产品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领域应用,实现镁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努力打造有“魂”的中国镁谷。
2、积极谋划,重点突破,提速发展第三产业
(1)大力发展新型物流业。突出煤炭、冷链、快递、农贸、建材、保税、粮食等专业物流,积极培育“互联网+物流”、电商物流园等业态,加强智能物流网络和公共信息交易平台建设,完善辐射周边、连通城乡、方便快捷的物流配送体系,主动融入全国、全省物流网络,打造豫北地区重要的物流节点城市。加快建设鹤壁现代煤炭物流园区,积极引进大型煤炭物流企业入驻;提升钜桥商贸物流园区等发展水平,扩大物流服务辐射范围;充分利用公共保税仓等资源,推动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服务。
(2)积极发展休闲旅游业。依托秀美自然资源和淳厚文化积淀,凸显“诗意淇河·生态鹤壁”品牌和“人文山水·休闲度假”特色,以文化体验、山水观光、休闲度假、养生养老为重点,完善淇河生态、古城观光、山水休闲、康体养生等板块功能,加快建设舒适慢享一流休闲城市,打造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和南太行及周边地区旅游集散地。
3、巩固成果,发挥优势,做优做强第一产业
坚持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推进农业结构升级和产品结构优化,深度挖掘农业多种功能,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1)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守耕地红线,将高标准农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持续提升耕地质量。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将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纳入各级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内容,建成130万亩优质小麦基地和110万亩优质玉米生产基地。落实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稳定小麦和玉米生产,积极推进整市建制粮食高产创建,加快建设42个小麦和39个玉米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
(2)大力发展都市生态农业。坚持生产、安全、生态、生活一体理念,强化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发挥现代农业聚集效应,推进一、三产业叠加发展。以鹤浚快速通道两侧为重点,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种植、采摘和生态循环农业为主的都市农业带。以淇河为重点,建设一批集市民参与、休闲娱乐于一体,消费与生产、享受与生态、都市与乡村相融的休闲观光旅游农业。
(3)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发挥传统优势和资源优势,突出地域特色,高效配置各种生产要素,打造“一区两带”特色农业格局。立足浚县小河白菜、善堂花生、王庄粉皮、黎阳豆腐等传统产业优势,培育一批传统特色农业品牌,打造平原传统特色农业区;立足西部山区资源优势,以特色林果、花卉苗木、小杂粮、中草药为重点,建设一批规模大、质量优、效益高的山区特色农业基地,打造西部山区特色农业带;立足淇河资源优势,以淇河鲫鱼、缠丝蛋、优质林果种植等为重点,创建绿色食品品牌,打造淇河特色农业带。
参考文献:
[1]刘姚斌,宋学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模式及判别[J].地理科学,2005(8).
[2]崔曰臣.既要经济发展,又要绿水青山[J].瞭望新闻周刊,2005(9).
[3]李志恩.美丽不是一个传说 [Z].今日浙江,2013(6).
[4]刘思华.生态创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基础[J].理论·改革·发展,1998(1).
【关键词】:鹤壁市;美丽;产业;转型
一、美丽鹤壁建设必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环境支撑
鹤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向华北平原过渡地带,因相传“仙鹤栖于南山峭壁”而得名。总面积2182平方公里,人口160多万。鹤壁市文化深厚,富有特色。主要有“一水一城两山”。鹤壁市环境优美,生态宜居。鹤壁市坚守生态和环境这条底线,做好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三篇文章,生态环境已成为品牌。淇河碧水微澜、波光粼粼,犹如玉带贯穿全境,两岸尽显原始生态,淇水诗苑、湿地公园等特色公园点缀其中。新城区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是全省人口密度最小、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最大的城区。
鹤壁市委市政府确定鹤壁市要建设成为具有生态文明、活力特色、幸福和谐特质的美丽城市。鹤壁市的产业必须能为这些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持。这就要在梳理鹤壁市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上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延长产业链条,加大产业的科技含量,提高产业的生产力水平,最终为美丽鹤壁建设提供财力和生态环境保障。
二、鹤壁市产业发展总体概况
1、经济规模大幅提升。近年来,紧紧抓住工业化这个核心不动摇,大力推进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重点项目建设,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工业经济呈现出总量快速增长、效益持续提升、结构不断优化的发展态势。
2、结构升级取得进展。依托比较优势谋划确定的煤化一体化、汽车及零部件、食品等特色主导产业和金属镁精深加工、电子信息等新兴先导产业发展迅速。
3、产业发展动力不断增长。坚持以重大产业升级项目为抓手,鼓励企业完善产业链,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保障了项目顺利竣工投产。近年来,工业投资持续增长。
三、鹤壁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研究
1、培育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积极推进第二产业转型升级
(1)清洁能源与新材料产业。依托宝山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煤油融合、煤化一体化为主攻方向,加快打造煤基新能源、煤基精细化工、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产业链条,促进链条间纵向联接、横向耦合,实现由初级单一生产向高级全链供应转变,建设全国重要煤基新能源新材料生产示范基地。
(2)绿色食品产业。依托全国区域性高产示范基地和全省畜禽养殖基地,加快壮大面制品、肉制品两大产业集群规模,培育发展调理快餐食品、休闲饮品两个新兴产业,建立完善优质原料基地,争创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市,叫响“鹤壁食品”整体品牌,打造全产业链可追溯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加快推进烘焙食品工业园等建设,完善蒸煮面制品、烘焙面制品、休闲面制品链条,提升面制品附加值。建设永达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中鹤集团牛羊屠宰及保鲜冷藏基地等项目,增强畜禽产品深加工能力,推动肉制品从冷鲜分割向速冻调理、半成品、休闲肉制品延伸。
(3)汽车零部件与电子电器产业。提升天海、富准精密电子(富士康)、仕佳、航盛、天汽模等龙头企业带动能力,推动汽车零部件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电子信息向规模化集群化迈进,扩大特色优势产品供给,拓展上下游产业链条。加快提升汽车零部件生产配套能力,推动汽车插接件、线束等产品技术集成,重点发展成套配件、高端线束、车身控制、汽车模具等终端产品,建设汽车零部件及功能材料产业园、国际(鹤壁)科技创业园等项目。
(4)镁精深加工产业。大力发展高性能镁合金、变形镁合金、铸造镁合金、镁合金板材等精深加工产品,积极推进镁合金精深加工产业园、镁合金军民融合产业园、镁合金航天航空及军工产品生产、镁合金电子散热器、宽幅超薄镁合金板等项目,加强与新型镁产品研发机构合作,巩固发展汽车仪表盘面板、自行车车架、发电机等产品;推动建立高层次产业联盟,积极开拓3C、LED等通讯、电子产品市场,开发镁合金产品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领域应用,实现镁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努力打造有“魂”的中国镁谷。
2、积极谋划,重点突破,提速发展第三产业
(1)大力发展新型物流业。突出煤炭、冷链、快递、农贸、建材、保税、粮食等专业物流,积极培育“互联网+物流”、电商物流园等业态,加强智能物流网络和公共信息交易平台建设,完善辐射周边、连通城乡、方便快捷的物流配送体系,主动融入全国、全省物流网络,打造豫北地区重要的物流节点城市。加快建设鹤壁现代煤炭物流园区,积极引进大型煤炭物流企业入驻;提升钜桥商贸物流园区等发展水平,扩大物流服务辐射范围;充分利用公共保税仓等资源,推动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服务。
(2)积极发展休闲旅游业。依托秀美自然资源和淳厚文化积淀,凸显“诗意淇河·生态鹤壁”品牌和“人文山水·休闲度假”特色,以文化体验、山水观光、休闲度假、养生养老为重点,完善淇河生态、古城观光、山水休闲、康体养生等板块功能,加快建设舒适慢享一流休闲城市,打造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和南太行及周边地区旅游集散地。
3、巩固成果,发挥优势,做优做强第一产业
坚持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推进农业结构升级和产品结构优化,深度挖掘农业多种功能,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1)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守耕地红线,将高标准农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持续提升耕地质量。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将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纳入各级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内容,建成130万亩优质小麦基地和110万亩优质玉米生产基地。落实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稳定小麦和玉米生产,积极推进整市建制粮食高产创建,加快建设42个小麦和39个玉米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
(2)大力发展都市生态农业。坚持生产、安全、生态、生活一体理念,强化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发挥现代农业聚集效应,推进一、三产业叠加发展。以鹤浚快速通道两侧为重点,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种植、采摘和生态循环农业为主的都市农业带。以淇河为重点,建设一批集市民参与、休闲娱乐于一体,消费与生产、享受与生态、都市与乡村相融的休闲观光旅游农业。
(3)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发挥传统优势和资源优势,突出地域特色,高效配置各种生产要素,打造“一区两带”特色农业格局。立足浚县小河白菜、善堂花生、王庄粉皮、黎阳豆腐等传统产业优势,培育一批传统特色农业品牌,打造平原传统特色农业区;立足西部山区资源优势,以特色林果、花卉苗木、小杂粮、中草药为重点,建设一批规模大、质量优、效益高的山区特色农业基地,打造西部山区特色农业带;立足淇河资源优势,以淇河鲫鱼、缠丝蛋、优质林果种植等为重点,创建绿色食品品牌,打造淇河特色农业带。
参考文献:
[1]刘姚斌,宋学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模式及判别[J].地理科学,2005(8).
[2]崔曰臣.既要经济发展,又要绿水青山[J].瞭望新闻周刊,2005(9).
[3]李志恩.美丽不是一个传说 [Z].今日浙江,2013(6).
[4]刘思华.生态创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基础[J].理论·改革·发展,1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