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著名昆曲演员柯军做客南京先锋书店,与读者畅聊他对昆曲艺术的探索,对人生的感悟,并与学生无伴奏献演了传统版和现代版的昆曲《夜奔》。这是由吕林、罗拉拉合著的《怕——柯军多元艺术探索》一书的新书发布会。
对于“怕”这个书名,柯军也有着自己独特的阐释:“男怕《夜奔》,女怕《思凡》。对于我来说,作为一名武生,《夜奔》是我的坎儿,是我的起点,也是我要去跨越的高度。”《怕》一书主创、冰心散文奖获得者吕林先生说,时下昆曲界有人提出“柯军现象”,认为柯军的探索实践模式,有助于昆曲自救,为防止昆曲在表面的繁荣之后走向式微提供了正能量。从2004年开始,柯军独创的“新概念昆曲”作品《余韵》、《浮士德》、《藏·奔》等,演遍了中国台北、香港及海外的柏林、新加坡、奥斯陆等地。在到上海参加朱鹮艺术节之际,柯军接受了《财富堂》的专访,聊起了传统戏曲和当代艺术的关联。
作为一位有着深厚艺术功底的昆曲名家,柯军怕什么、不怕什么;坚守什么、建设什么;乃至到底在探索什么?且听他一一道来。
朱鹮的意思是对传统的突破
1月4日夜,“朱鹮计划”上海站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落幕。有媒体报道如此写道——“如果说,南京向上海输出传统文化——比如家底丰厚的传统书画、传统戏曲表演并不稀奇的话,南京向海派、洋气的上海滩输出一个艺术节体量的先锋艺术,这还是头一遭。”特别是其收费演出《一桌二椅》,吸引着上海滩的时髦白领和文艺青年,直到演出之后的互动交流,每天的活动都要持续到22点。所有这些节目,都是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与香港进念·二十面体、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合作完成,以省昆为主体表演班底。
朱鹮计划艺术总监、香港戏剧大师荣念曾介绍,2010年世博会上,他获邀与日本戏剧大师佐藤信合作《朱鹮的故事》,使得中日非遗表演项目昆剧与能剧进行对话互动,在世博会半年会期里演出多达6400多场。荣念曾从昆剧与能剧的境况中看到,传统表演艺术家不能像濒危动物朱鹮那样,被锁在笼子里观赏、退化,而应当走出笼子壮大自身。
作为江苏省演艺集团常务副总、曾任省昆剧院院长的柯军是朱鹮计划的始创者之一。提起如何使古老的昆曲与当代艺术交集起来,柯军说:“朱鹮随着世博会的结束就结束了有点可惜,我就跟荣老师说,朱鹮讲的是非遗如何在保护的同时也要放飞,因为我们传统的艺术家到底是在笼子里被人呵护、被人供养,被人欣赏,还是我们走出笼子放飞,能够走到大自然里面去,艺术家对社会有个担当。朱鹮的故事就这样延续下去,从2011年到了2013年,一开始就是中日两个艺术的门类进行比较合作,近年发展到有其他的泰国、印度、新加坡的艺术家都参与到里面。”
柯军作为中年昆曲艺术家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一直在做新概念昆曲实验剧的探索。在他看来昆曲可以最传统,也可以最先锋。而朱鹮的意思,在于突破传统。
当代的表演方式是在演自己
艺术圈里很多人知道柯军在做新概念昆曲,却从未得见。从2004年开始,柯军独创的“新概念昆曲”作品《余韵》、《浮士德》、《藏·奔》等演遍了中国台北、香港,以及柏林、新加坡、奥斯陆等地。
柯军认为,新概念昆曲,是一个当代的昆曲艺术家,借助传统昆曲的词、曲、舞蹈程式和抽象空灵虚拟的气象,表达艺术家对艺术文化生活的思考和感悟,可以没有人物,也不着重情节。“新概念昆曲,是我自己要闯一条路,失败了,是我柯军的失败。或者,什么叫失败?做就做了,记录下自己的心路历程就行了,这是一个艺术家的个人探索。”
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昆曲已然完美,为何还要独创新概念昆曲?在柯军看来,这是另一种的艺无止境。“演员是很幸运的,可以体验很多人物的生命。但是也很悲哀,演来演去都演着别人的人生。谁来演我?是不是等我死了,让别人来演我。我就不甘。”也许一个特别正统的昆曲演员会想,我不需要别人演我,我把古人、别人的人生演到完美,我就过瘾了。但是柯军不满足,因为他有很多想法,面对社会、艺术、人生,他想表达,而他认为传统昆曲装不下这些思考,装不下他的内心。以《林冲夜奔》而蜚声戏曲界的柯军甚至直言:“我要冲出‘林冲’的躯壳。因为昆曲太强大了,把我‘弄死’了,我不能有自己,‘揉碎自我,成全昆曲’。昆曲就是要你全身心投入到人物唱腔中去。她的传统和规范,是要你甘愿为她去死的。但是,昆曲是不是能让我柯军活一把?因为我想说话,想表达,我不会写书,不会演讲,我就想我能不能通过昆曲的手段,来表达我的所思所想。”
早在2001年,柯军就有机会尝试以当代的手法进行表现。当时香港进念·二十面体做了一个国际性的独角戏演出,但当时的柯军不会创新,也怕创新,所有的艺术家里,只有他一个人演了传统戏《夜奔》。可那次演出交流,着实让柯军有了回思的空间。到2003年,“当代传奇剧场”艺术总监吴兴国先生邀请柯军去台湾地区参加“独当一面”艺术节,每个演员都需要两个戏,一个正宗传统戏,一个创新戏。“就是那一次,我创作了《余韵》,从此开始表达自己。”
传统戏演员
需要开阔的艺术视野
新概念昆曲是柯军出走的第一步,他的第二步直接走进了当代剧场。十年来,江苏省昆剧院和香港戏剧先驱、进念·二十面体艺术总监荣念曾先生合作,参演了多部当代剧场作品。合作演员起初是石小梅、胡锦芳、柯军、李鸿良等名家,现在,年轻一代也开始加入。
柯军认为,荣念曾的作品完全是当代剧场范畴的舞台剧,他只是用了昆曲演员以及少许的昆曲语言。
有评论认为,过去功力深厚的成熟昆曲演员走出去“做实验”,回得来,然而年轻一代功夫还不深,参与到当代剧场的创作中去,会不会动摇他们的昆曲根基?柯军从前也有这个担心,但当他发现青年演员对传统戏的认识比以前深了,训练比以前更主动更刻苦,柯军觉得,推动年轻人创新的底气有了。“他们原来比较井底蛙,现在艺术视野打开,他们明白了什么是艺术,对整个艺术都起劲了。”柯军说,“年轻演员从小在戏校学戏,习惯了克隆和模仿。在做实验剧的时候,挖掘出了创造力,这种创造力回馈到了传统学习中。人生如果只停留在自己的框框里面,不去学习、吸纳,永远就是坐井观天。做艺术可以无边无际,无法无天。走出去,不仅让昆曲人打开了艺术视野,又打牢了普遍的艺术素养和基本功,这是具有人文意义的训练。”
对于“怕”这个书名,柯军也有着自己独特的阐释:“男怕《夜奔》,女怕《思凡》。对于我来说,作为一名武生,《夜奔》是我的坎儿,是我的起点,也是我要去跨越的高度。”《怕》一书主创、冰心散文奖获得者吕林先生说,时下昆曲界有人提出“柯军现象”,认为柯军的探索实践模式,有助于昆曲自救,为防止昆曲在表面的繁荣之后走向式微提供了正能量。从2004年开始,柯军独创的“新概念昆曲”作品《余韵》、《浮士德》、《藏·奔》等,演遍了中国台北、香港及海外的柏林、新加坡、奥斯陆等地。在到上海参加朱鹮艺术节之际,柯军接受了《财富堂》的专访,聊起了传统戏曲和当代艺术的关联。
作为一位有着深厚艺术功底的昆曲名家,柯军怕什么、不怕什么;坚守什么、建设什么;乃至到底在探索什么?且听他一一道来。
朱鹮的意思是对传统的突破
1月4日夜,“朱鹮计划”上海站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落幕。有媒体报道如此写道——“如果说,南京向上海输出传统文化——比如家底丰厚的传统书画、传统戏曲表演并不稀奇的话,南京向海派、洋气的上海滩输出一个艺术节体量的先锋艺术,这还是头一遭。”特别是其收费演出《一桌二椅》,吸引着上海滩的时髦白领和文艺青年,直到演出之后的互动交流,每天的活动都要持续到22点。所有这些节目,都是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与香港进念·二十面体、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合作完成,以省昆为主体表演班底。
朱鹮计划艺术总监、香港戏剧大师荣念曾介绍,2010年世博会上,他获邀与日本戏剧大师佐藤信合作《朱鹮的故事》,使得中日非遗表演项目昆剧与能剧进行对话互动,在世博会半年会期里演出多达6400多场。荣念曾从昆剧与能剧的境况中看到,传统表演艺术家不能像濒危动物朱鹮那样,被锁在笼子里观赏、退化,而应当走出笼子壮大自身。
作为江苏省演艺集团常务副总、曾任省昆剧院院长的柯军是朱鹮计划的始创者之一。提起如何使古老的昆曲与当代艺术交集起来,柯军说:“朱鹮随着世博会的结束就结束了有点可惜,我就跟荣老师说,朱鹮讲的是非遗如何在保护的同时也要放飞,因为我们传统的艺术家到底是在笼子里被人呵护、被人供养,被人欣赏,还是我们走出笼子放飞,能够走到大自然里面去,艺术家对社会有个担当。朱鹮的故事就这样延续下去,从2011年到了2013年,一开始就是中日两个艺术的门类进行比较合作,近年发展到有其他的泰国、印度、新加坡的艺术家都参与到里面。”
柯军作为中年昆曲艺术家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一直在做新概念昆曲实验剧的探索。在他看来昆曲可以最传统,也可以最先锋。而朱鹮的意思,在于突破传统。
当代的表演方式是在演自己
艺术圈里很多人知道柯军在做新概念昆曲,却从未得见。从2004年开始,柯军独创的“新概念昆曲”作品《余韵》、《浮士德》、《藏·奔》等演遍了中国台北、香港,以及柏林、新加坡、奥斯陆等地。
柯军认为,新概念昆曲,是一个当代的昆曲艺术家,借助传统昆曲的词、曲、舞蹈程式和抽象空灵虚拟的气象,表达艺术家对艺术文化生活的思考和感悟,可以没有人物,也不着重情节。“新概念昆曲,是我自己要闯一条路,失败了,是我柯军的失败。或者,什么叫失败?做就做了,记录下自己的心路历程就行了,这是一个艺术家的个人探索。”
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昆曲已然完美,为何还要独创新概念昆曲?在柯军看来,这是另一种的艺无止境。“演员是很幸运的,可以体验很多人物的生命。但是也很悲哀,演来演去都演着别人的人生。谁来演我?是不是等我死了,让别人来演我。我就不甘。”也许一个特别正统的昆曲演员会想,我不需要别人演我,我把古人、别人的人生演到完美,我就过瘾了。但是柯军不满足,因为他有很多想法,面对社会、艺术、人生,他想表达,而他认为传统昆曲装不下这些思考,装不下他的内心。以《林冲夜奔》而蜚声戏曲界的柯军甚至直言:“我要冲出‘林冲’的躯壳。因为昆曲太强大了,把我‘弄死’了,我不能有自己,‘揉碎自我,成全昆曲’。昆曲就是要你全身心投入到人物唱腔中去。她的传统和规范,是要你甘愿为她去死的。但是,昆曲是不是能让我柯军活一把?因为我想说话,想表达,我不会写书,不会演讲,我就想我能不能通过昆曲的手段,来表达我的所思所想。”
早在2001年,柯军就有机会尝试以当代的手法进行表现。当时香港进念·二十面体做了一个国际性的独角戏演出,但当时的柯军不会创新,也怕创新,所有的艺术家里,只有他一个人演了传统戏《夜奔》。可那次演出交流,着实让柯军有了回思的空间。到2003年,“当代传奇剧场”艺术总监吴兴国先生邀请柯军去台湾地区参加“独当一面”艺术节,每个演员都需要两个戏,一个正宗传统戏,一个创新戏。“就是那一次,我创作了《余韵》,从此开始表达自己。”
传统戏演员
需要开阔的艺术视野
新概念昆曲是柯军出走的第一步,他的第二步直接走进了当代剧场。十年来,江苏省昆剧院和香港戏剧先驱、进念·二十面体艺术总监荣念曾先生合作,参演了多部当代剧场作品。合作演员起初是石小梅、胡锦芳、柯军、李鸿良等名家,现在,年轻一代也开始加入。
柯军认为,荣念曾的作品完全是当代剧场范畴的舞台剧,他只是用了昆曲演员以及少许的昆曲语言。
有评论认为,过去功力深厚的成熟昆曲演员走出去“做实验”,回得来,然而年轻一代功夫还不深,参与到当代剧场的创作中去,会不会动摇他们的昆曲根基?柯军从前也有这个担心,但当他发现青年演员对传统戏的认识比以前深了,训练比以前更主动更刻苦,柯军觉得,推动年轻人创新的底气有了。“他们原来比较井底蛙,现在艺术视野打开,他们明白了什么是艺术,对整个艺术都起劲了。”柯军说,“年轻演员从小在戏校学戏,习惯了克隆和模仿。在做实验剧的时候,挖掘出了创造力,这种创造力回馈到了传统学习中。人生如果只停留在自己的框框里面,不去学习、吸纳,永远就是坐井观天。做艺术可以无边无际,无法无天。走出去,不仅让昆曲人打开了艺术视野,又打牢了普遍的艺术素养和基本功,这是具有人文意义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