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常常想象初民的生活,想象石器、火种、以及一个个赤膊的古铜色身躯。每每念及,那些日出和日落都被木桩上的绳结一天天积累的日子是如何让原始的意识和古老浪漫的思维方式在丛林中蔓延着野性和喧哗,于是所有的呐喊、欢呼,所有在篝火旁欢乐舞蹈的姿势都在我的虚构里交织融合,成为了梦境中不断重复的场景。这一切,源于传说。
孩提时候,每每在月光清朗的夏夜,父亲携一张竹席,铺到屋后的晒坪上。我拍着手,仰躺上去,看山高月小,流云倏忽。半晌,他蒲扇一摇,悠悠然道:“娃儿,再给你讲一个传说。”父亲其实是在讲故事,但他颇为奇特,不提“故事”二字,均是以“传说”替之。因而我自读书以后,往往还将传说和故事混淆。然而父亲所讲,确实大体都是传说。他是个地道的农民,一生都与土地结缘,可他还好读书。明清的小说,近当代的历史典籍和人物传略,他都爱不释手。他尤好把其中的神魔异事侃侃说来,常让我听得鼻涕一点点地淌过了嘴巴,淌到了母亲在一旁急得大声叫唤的时候,才迅速“噗咝”的快收回去。小时侯的我总觉得父亲口中的故事和母亲手里的纺线是一回事,怎么扯也扯不到尽头。后来才听人说,父亲为了能多给我讲一些传说,费不少周折才借到一本《山海经》,闲时便讲给我听。于是很小的时候,我便懂得了精卫、夸父,懂得了黄帝和蚩尤。
父亲讲起传说,绘声绘色中令人浮想联翩。他讲刑天与帝争神,曾令我接连几天都睡不着觉,连白天也总爱东张西望,害怕撞见了刑天。而今翻开书本,《山海经》对此不过载有三十个字:“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直到现在,我还在为父亲能为我讲这样的故事而感到自豪。鲁迅在《阿长与山海经》中说了长妈妈给他买《山海经》的感人故事。我不知道,在上个世纪物质和精神都并不丰富的八十年代,在那些被群山淹没的偏远的小山村中,像父亲这样,为了给孩子讲故事而特地去借《山海经》的,究竟会有几人?
有时候,母亲也会给我讲一些传说。她是個再普通不过的农村妇女,荷锄耕作,操持家务,这是她的拿手好戏。她识字,只是不太看书,却从外婆那儿继承了不少的民间故事。受父亲影响,母亲也把它们叫做传说。母亲讲传说的时候,也大都在晚上,豆大的煤油灯昏黄的亮在屋里,她或洗碗搓衣,或在扬刀不快不徐地砍着猪菜,于是讲述中常夹杂着老椿木砧板上“嘭嘭”的声音。那时,不单是我,父亲也会陪在旁边听得有滋有味。母亲讲的一些传说和我从父亲那儿听到的大有出入。她说现在的人并不是女娲用泥土捏成的。从前有一个名叫布白的人因为天降大旱而怨怪雷王,于是他在茅屋顶上抹了塘泥,设了个圈套将雷王关进鸡笼里。不料,布白有一对龙凤胎儿女,他们受雷王哄骗,把他给私放跑了。雷王为了报仇,便放水淹没整个世界,惟独让那对龙凤胎兄妹坐上一对大葫芦逃生。为保存人类,兄妹俩经天庭同意结成了夫妻,谁知他们后来生育出来的,竟然是一个圆圆的肉团。俩人伤心欲绝,于是把肉剁碎,撒到屋后的茅草丛中。不料三天三夜之后,从草丛里传来了哭声,那些碎肉竟变成了一个个小娃娃。这些娃娃,就是现代人类的祖先。
母亲还说天上原来的确有十个太阳,但射落九个的并不是后羿。有一个叫密洛陀的人教人们学会了耕种,他见到太阳过于毒烈,天下田禾干枯,民不聊生,于是就派第三个儿子手持弓箭,将其中九个太阳一一射落。儿时的我虽不明白父亲和母亲嘴里的传说为何如此不同,但潜意识中认为,剁肉撒成娃娃未免过于可怕,人类的祖先还是用泥土捏出来的好。作为公平起见,我又固执的认定父亲所说的后羿射日,实应该为密洛陀的第三个儿子成就的功绩。后来,读的书渐渐多了,才明白父亲的传说源于《山海经》等文化典籍,而母亲的传说实则为家乡人民世代口授相传的民间故事。只是现在想起那时候的傻气,也仍不禁哑然失笑。
父亲像一个村庄里的儒者,用指尖拂过历史中的点滴书页,告诉我富有书卷气息的传说;而母亲,则是最朴素的民间妇人,她能用慈母的情怀将家乡一带的壮瑶族民间故事演绎成诗化的传说。像所有的人一样,我爱自己的父母。这当然不仅仅因为他们告诉我这些神奇的传说。但正因为能听到这些传说,让我在爱他们的时候,爱得更为自豪,更感荣幸。我一直都在敬仰远古的人类,那些先人们关乎自然、关乎生命的初始理解竟是如此的瑰丽多姿,搭建了一座蔚为奇观的艺术殿堂。我深切的感受到,他们缔造的这些传说定然会温暖我的一生。每每踽踽独行在离家千里的土地上,我会默默地想起这些传说,并由此深深地思念着年迈的父亲母亲;孩提往事和故乡风土也会慢慢浸入在异乡沉眠的一泓幽梦,变得愈加清晰。
我不知道在这样的信息时代,网络发达,科技进步,还会有多少孩子会痴迷于我听过的那些传说。但是从古至今,在沧海桑田的变迁历程中,人类一直都没有忘记将梦想缔造成传说。我也一直相信,这个世界上那些让人怀恋的美好的东西,诸如童年、故乡和爱,也都将被永远地传说。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孩提时候,每每在月光清朗的夏夜,父亲携一张竹席,铺到屋后的晒坪上。我拍着手,仰躺上去,看山高月小,流云倏忽。半晌,他蒲扇一摇,悠悠然道:“娃儿,再给你讲一个传说。”父亲其实是在讲故事,但他颇为奇特,不提“故事”二字,均是以“传说”替之。因而我自读书以后,往往还将传说和故事混淆。然而父亲所讲,确实大体都是传说。他是个地道的农民,一生都与土地结缘,可他还好读书。明清的小说,近当代的历史典籍和人物传略,他都爱不释手。他尤好把其中的神魔异事侃侃说来,常让我听得鼻涕一点点地淌过了嘴巴,淌到了母亲在一旁急得大声叫唤的时候,才迅速“噗咝”的快收回去。小时侯的我总觉得父亲口中的故事和母亲手里的纺线是一回事,怎么扯也扯不到尽头。后来才听人说,父亲为了能多给我讲一些传说,费不少周折才借到一本《山海经》,闲时便讲给我听。于是很小的时候,我便懂得了精卫、夸父,懂得了黄帝和蚩尤。
父亲讲起传说,绘声绘色中令人浮想联翩。他讲刑天与帝争神,曾令我接连几天都睡不着觉,连白天也总爱东张西望,害怕撞见了刑天。而今翻开书本,《山海经》对此不过载有三十个字:“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直到现在,我还在为父亲能为我讲这样的故事而感到自豪。鲁迅在《阿长与山海经》中说了长妈妈给他买《山海经》的感人故事。我不知道,在上个世纪物质和精神都并不丰富的八十年代,在那些被群山淹没的偏远的小山村中,像父亲这样,为了给孩子讲故事而特地去借《山海经》的,究竟会有几人?
有时候,母亲也会给我讲一些传说。她是個再普通不过的农村妇女,荷锄耕作,操持家务,这是她的拿手好戏。她识字,只是不太看书,却从外婆那儿继承了不少的民间故事。受父亲影响,母亲也把它们叫做传说。母亲讲传说的时候,也大都在晚上,豆大的煤油灯昏黄的亮在屋里,她或洗碗搓衣,或在扬刀不快不徐地砍着猪菜,于是讲述中常夹杂着老椿木砧板上“嘭嘭”的声音。那时,不单是我,父亲也会陪在旁边听得有滋有味。母亲讲的一些传说和我从父亲那儿听到的大有出入。她说现在的人并不是女娲用泥土捏成的。从前有一个名叫布白的人因为天降大旱而怨怪雷王,于是他在茅屋顶上抹了塘泥,设了个圈套将雷王关进鸡笼里。不料,布白有一对龙凤胎儿女,他们受雷王哄骗,把他给私放跑了。雷王为了报仇,便放水淹没整个世界,惟独让那对龙凤胎兄妹坐上一对大葫芦逃生。为保存人类,兄妹俩经天庭同意结成了夫妻,谁知他们后来生育出来的,竟然是一个圆圆的肉团。俩人伤心欲绝,于是把肉剁碎,撒到屋后的茅草丛中。不料三天三夜之后,从草丛里传来了哭声,那些碎肉竟变成了一个个小娃娃。这些娃娃,就是现代人类的祖先。
母亲还说天上原来的确有十个太阳,但射落九个的并不是后羿。有一个叫密洛陀的人教人们学会了耕种,他见到太阳过于毒烈,天下田禾干枯,民不聊生,于是就派第三个儿子手持弓箭,将其中九个太阳一一射落。儿时的我虽不明白父亲和母亲嘴里的传说为何如此不同,但潜意识中认为,剁肉撒成娃娃未免过于可怕,人类的祖先还是用泥土捏出来的好。作为公平起见,我又固执的认定父亲所说的后羿射日,实应该为密洛陀的第三个儿子成就的功绩。后来,读的书渐渐多了,才明白父亲的传说源于《山海经》等文化典籍,而母亲的传说实则为家乡人民世代口授相传的民间故事。只是现在想起那时候的傻气,也仍不禁哑然失笑。
父亲像一个村庄里的儒者,用指尖拂过历史中的点滴书页,告诉我富有书卷气息的传说;而母亲,则是最朴素的民间妇人,她能用慈母的情怀将家乡一带的壮瑶族民间故事演绎成诗化的传说。像所有的人一样,我爱自己的父母。这当然不仅仅因为他们告诉我这些神奇的传说。但正因为能听到这些传说,让我在爱他们的时候,爱得更为自豪,更感荣幸。我一直都在敬仰远古的人类,那些先人们关乎自然、关乎生命的初始理解竟是如此的瑰丽多姿,搭建了一座蔚为奇观的艺术殿堂。我深切的感受到,他们缔造的这些传说定然会温暖我的一生。每每踽踽独行在离家千里的土地上,我会默默地想起这些传说,并由此深深地思念着年迈的父亲母亲;孩提往事和故乡风土也会慢慢浸入在异乡沉眠的一泓幽梦,变得愈加清晰。
我不知道在这样的信息时代,网络发达,科技进步,还会有多少孩子会痴迷于我听过的那些传说。但是从古至今,在沧海桑田的变迁历程中,人类一直都没有忘记将梦想缔造成传说。我也一直相信,这个世界上那些让人怀恋的美好的东西,诸如童年、故乡和爱,也都将被永远地传说。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