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要让学生独立思考探求新知,实践操作自主归纳,自悟自得自主推导,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自主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教师在整个环节中起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多让学生各抒己见,多听学生意见,与学生默契配合,达成思维共振与感情共鸣,努力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关键词】自主探索;自主推导;自主归纳;自主获取
小学生天真烂漫,爱说爱动,可是在目前数学课堂中存在这样的现象:老师不放心,讲得太多。但事实上,由于每个学生智力、基础知识和个人经历的差异,即使面对同样的问题,他们的思维方式、采用的手段和方法也是有差异的,教师的讲解与细问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有时反而会适得其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会被扼杀,学习的潜能也受到了抑制而倒退,更谈不上什么学习自主性。因此,要让学生独立思考探求新知,实践操作自主归纳,自悟自得自主推导,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有了思维空间,才有思维活动,才会有自主学习。下面笔者就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谈谈我的体会。
一、点拨启发,自主发现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不是一个“被动吸取知识、记忆、反复练习、强化”的过程,而是一个“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积极建构他们自己的意义”的主动建构过程。建构者只能是学生自己。人的思维他人是不能代替的。教师的作用仅是引导学生建构得快一点、好一点。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独立思考,放手大胆地让学生尝试探求新知,学生自己能发现的知识,教师决不暗示,学生自己能通过自学课本掌握的,教师决不代替讲解。数学教材中,有许多新知识与旧知识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自学这些知识,像这样的新课,例如:在一年级小朋友学习“8加几”前,我的做法是: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自学,只需在新知的生长点上给予关键性的点拨。先出示一道“9加几”的复习题,让学生说说怎么想,怎么算?(把4分成1和平过渡,先算9加1得10,再算10加3得13)为什么这样算?这是一种什么方法?复习巩固“凑十法”接着出示新授课“8 4”,这是一道怎样的算式?怎么算呢?你能自己做一做吗?学生由于已有了“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基础,很快便解决了这个问题。以后学习“7加几”“6加几”等也是同样道理。没有漂亮的挂图,没有精心的讲解,在看似不经意的一拨中,把学生导入了新知学习。
二、自悟自得,自主推导
在说到教学的终极目的时,叶圣陶老先生有一句非常中肯的话:“教是为了不教。”满堂灌、满堂讲,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学生被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主体意识得不到发挥,更不用说创新精神的培养。课堂上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引导自悟自得,按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实现自我探究,让他们自己去得出结论。教师的讲主要起到组织、引导、启发的作用。比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都比除数小”的结论时,它很难用旧知来引导,因为这一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怎样才能让学生悟出其中的道理、自己推导呢?我的做法是:用一组设问引导学生自己得出。在教学时先借助演示,讲授例题“有9个苹果,每4个装一盘,可装几盘?还剩几个?”并列出了算式:9÷4=2(盘)……1(个)。接着:
(一)添加一个梨后问:“现在可以装几盘?还剩几个?”
(二)把梨的个数设为11个、12个、13个、14个、15个等,会出现什么结果?
9÷4=2(盘)……1(个)
10÷4=2(盘)……2(个)
11÷4=2(盘)……3(个)
12÷4=3(盘)
13÷4=3(盘)……1(个)
14÷4=3(盘)……2(个)
15÷4=3(盘)……3(个)
16÷4=4(盘)
(三)根据上面一组算式,你们能看出什么?能得到什么结论?(除数都是4;被除数依次大1;余数每隔几个后又重复出现了;余数只出现1、2、3、这三个数)
(四)余数会不会出现4?(不会!如果还余4个,就可以再装一盘,也就全部分完,不存在余数了)
(五)这就是说,当除数为4时,余数只有1、2、3这三种可能,这说明了什么?(余数都比除数小)
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积累一些感性认识;然后再让学生写出各算式并引导观察、比较,学生各抒己见。为突出重点,教师对学生发现的某些结论有的放矢,终使学生知道了“余数都比除数小”这一道理。这样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正是在这样一次次的自我发现、概括、探索中发现了规律,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提高了自己的数学思维水平。
三、实践操作,自主归纳
一些数学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往往较抽象难懂,而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又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主动参与,借助于操作启动思维,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到主动地获取知识。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中“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有没有关系”时,我让学生拿出活动角,动手操作:
(一)使活动角变大,边是不是也变长?
(二)使活动角变小,边是不是也变短?
(三)用剪刀把角两边剪短,角发出了什么变化?
学生动手操作,剪活动角的边,得出结论:角的大小跟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学生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探索规律,突破难点,掌握知识,自主学习、自主归纳。
四、活动创造,自主获取
活动最富有思考性,也就是说活动的内容通过教师的引路让学生认真思考,让学生乐学而思学,思学而会学,使学到的知识能融会贯通,而不是一知半解。数学创造性思维是主动地、独创性地发现新规律,提出新建议,解决新问题的一种思维品质。具体表现在学生解答某个数学问题时,具有别人尚未发现且不同于常规的思考方法和途径,在原有认识结构上有所突破,在未知领域中有所创新。这样的情况往往出现在学生喜闻乐见的数学活动课上。例如:我在教学“找规律”的时候,要求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白纸、各种贴纸,先思考按什么规律贴,再动手操作,引导学生从各方面进行思考,学生思维活跃,结果就贴出了很多种规律来,有的按图形的规律贴、有的按形状的规律贴、还有的按数量的规律贴……这样的学习使学生逐步养成了善于思考的习惯。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从小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
通过活动发展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拓宽学生数学认知领域,激发学生数学潜在智能,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做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中获取知识。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智力水平等因素,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根据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情、实物、实事入手,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通过独立学习、实践操作、小组讨论、集体评议、师生交流等多种教学手段,使教师在整个环节中起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多让学生各抒己见,多听学生意见,与学生默契配合,达成思维共振与感情共鸣,努力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关键词】自主探索;自主推导;自主归纳;自主获取
小学生天真烂漫,爱说爱动,可是在目前数学课堂中存在这样的现象:老师不放心,讲得太多。但事实上,由于每个学生智力、基础知识和个人经历的差异,即使面对同样的问题,他们的思维方式、采用的手段和方法也是有差异的,教师的讲解与细问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有时反而会适得其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会被扼杀,学习的潜能也受到了抑制而倒退,更谈不上什么学习自主性。因此,要让学生独立思考探求新知,实践操作自主归纳,自悟自得自主推导,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有了思维空间,才有思维活动,才会有自主学习。下面笔者就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谈谈我的体会。
一、点拨启发,自主发现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不是一个“被动吸取知识、记忆、反复练习、强化”的过程,而是一个“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积极建构他们自己的意义”的主动建构过程。建构者只能是学生自己。人的思维他人是不能代替的。教师的作用仅是引导学生建构得快一点、好一点。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独立思考,放手大胆地让学生尝试探求新知,学生自己能发现的知识,教师决不暗示,学生自己能通过自学课本掌握的,教师决不代替讲解。数学教材中,有许多新知识与旧知识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自学这些知识,像这样的新课,例如:在一年级小朋友学习“8加几”前,我的做法是: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自学,只需在新知的生长点上给予关键性的点拨。先出示一道“9加几”的复习题,让学生说说怎么想,怎么算?(把4分成1和平过渡,先算9加1得10,再算10加3得13)为什么这样算?这是一种什么方法?复习巩固“凑十法”接着出示新授课“8 4”,这是一道怎样的算式?怎么算呢?你能自己做一做吗?学生由于已有了“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基础,很快便解决了这个问题。以后学习“7加几”“6加几”等也是同样道理。没有漂亮的挂图,没有精心的讲解,在看似不经意的一拨中,把学生导入了新知学习。
二、自悟自得,自主推导
在说到教学的终极目的时,叶圣陶老先生有一句非常中肯的话:“教是为了不教。”满堂灌、满堂讲,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学生被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主体意识得不到发挥,更不用说创新精神的培养。课堂上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引导自悟自得,按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实现自我探究,让他们自己去得出结论。教师的讲主要起到组织、引导、启发的作用。比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都比除数小”的结论时,它很难用旧知来引导,因为这一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怎样才能让学生悟出其中的道理、自己推导呢?我的做法是:用一组设问引导学生自己得出。在教学时先借助演示,讲授例题“有9个苹果,每4个装一盘,可装几盘?还剩几个?”并列出了算式:9÷4=2(盘)……1(个)。接着:
(一)添加一个梨后问:“现在可以装几盘?还剩几个?”
(二)把梨的个数设为11个、12个、13个、14个、15个等,会出现什么结果?
9÷4=2(盘)……1(个)
10÷4=2(盘)……2(个)
11÷4=2(盘)……3(个)
12÷4=3(盘)
13÷4=3(盘)……1(个)
14÷4=3(盘)……2(个)
15÷4=3(盘)……3(个)
16÷4=4(盘)
(三)根据上面一组算式,你们能看出什么?能得到什么结论?(除数都是4;被除数依次大1;余数每隔几个后又重复出现了;余数只出现1、2、3、这三个数)
(四)余数会不会出现4?(不会!如果还余4个,就可以再装一盘,也就全部分完,不存在余数了)
(五)这就是说,当除数为4时,余数只有1、2、3这三种可能,这说明了什么?(余数都比除数小)
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积累一些感性认识;然后再让学生写出各算式并引导观察、比较,学生各抒己见。为突出重点,教师对学生发现的某些结论有的放矢,终使学生知道了“余数都比除数小”这一道理。这样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正是在这样一次次的自我发现、概括、探索中发现了规律,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提高了自己的数学思维水平。
三、实践操作,自主归纳
一些数学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往往较抽象难懂,而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又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主动参与,借助于操作启动思维,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到主动地获取知识。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中“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有没有关系”时,我让学生拿出活动角,动手操作:
(一)使活动角变大,边是不是也变长?
(二)使活动角变小,边是不是也变短?
(三)用剪刀把角两边剪短,角发出了什么变化?
学生动手操作,剪活动角的边,得出结论:角的大小跟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学生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探索规律,突破难点,掌握知识,自主学习、自主归纳。
四、活动创造,自主获取
活动最富有思考性,也就是说活动的内容通过教师的引路让学生认真思考,让学生乐学而思学,思学而会学,使学到的知识能融会贯通,而不是一知半解。数学创造性思维是主动地、独创性地发现新规律,提出新建议,解决新问题的一种思维品质。具体表现在学生解答某个数学问题时,具有别人尚未发现且不同于常规的思考方法和途径,在原有认识结构上有所突破,在未知领域中有所创新。这样的情况往往出现在学生喜闻乐见的数学活动课上。例如:我在教学“找规律”的时候,要求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白纸、各种贴纸,先思考按什么规律贴,再动手操作,引导学生从各方面进行思考,学生思维活跃,结果就贴出了很多种规律来,有的按图形的规律贴、有的按形状的规律贴、还有的按数量的规律贴……这样的学习使学生逐步养成了善于思考的习惯。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从小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
通过活动发展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拓宽学生数学认知领域,激发学生数学潜在智能,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做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中获取知识。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智力水平等因素,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根据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情、实物、实事入手,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通过独立学习、实践操作、小组讨论、集体评议、师生交流等多种教学手段,使教师在整个环节中起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多让学生各抒己见,多听学生意见,与学生默契配合,达成思维共振与感情共鸣,努力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