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TAL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 小学生阅读能力提高了不但能够加强小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而且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能让小学生去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从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同时也能发展他们的个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语文新课标指出:应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因此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阅读情境,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会激发起无穷的潜能,兴趣的培养又是多途径的。在朗读课文时,可以通过创设美好的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从而达到激发“读”的兴趣。那么我们如何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使其形成一种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
  1、合理地安排好训练的内容和步骤,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合理地安排好训练的内容和具体步骤,要从小学语文教学的全局出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水平,按照不同类型课文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上的不同要求进行安排,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为学生的“知能”训练创造各种有利的条件。教师不能凭主观愿望安排训练内容和步骤,而要吃透教材,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思路、学习方法,把知识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转化为能力。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要强加给儿童什么东西,或强迫他们做什么事情”。如我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一边展示漓江两岸秀丽风景,一边动情地范读,为学生解说画中的风光,待学生的心思都被吸引到桂林山水的优美意境中时,再对学生说:“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甲天下的漓江上,乘着木筏,欣赏着桂林美景。如果能有位朗诵家来朗诵一段助助兴就更好了。”这一招非常有效,课堂上立刻洋溢着活跃的气氛,同学们怀着愉悦、轻松的心情展开朗读,第一次试读就读得有点有声有色了。要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觉地把获取知识和锻炼能力结合起来,经过反复训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逐步提高阅读能力。教师本身要的丰富的文学常识,平时注意提高自身文学素养,靠自身的影响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日常语文教学活动中随机应变,善于综合运用文学常识,使课堂教学充满情趣,也使学生因教师丰富的文学知识,流利的口才等现象产生一种敬重老师,羡慕老师“卓越出众”才华的心理反映,这种心理反映效果在无形中不自觉地起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作用,这也是小学生“爱模仿”天性的必然。2、多表扬,鼓励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点滴成果,肯定他们的付出。如果条件允许,进行一些必要的物质奖励。这也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一个方法,说起来容易,平常做起来就难。切忌因为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出现的小错误,小过失而批评、指责,小学生逆反心理强,这样会使学生阅读兴趣受到影响。
  二、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光有兴趣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得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如:教给学生默读的方法。以提高阅读的速度;教给学生精读法,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字逐句由表及里地理解文字,以提高阅读能力。教给学生快速阅读法,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在书中圈圈点点,写写自己的读书体会,也是一种好的阅读方法。最后写写读书心得,我不太赞成写一篇有头有尾的读后感之类的文章,如果每读一本书就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会使学生害怕读书。那么就让学生用三两句话写写对这篇文章或是这本书的感受就行了。当然,学生如果能写得更多,那是更好,只是不要让学生觉得写读后感是一种负担,而是乐于“用我笔写我心”就行了。三、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给学生在自由的阅读空间
  给学生介绍一下当地的图书馆和新华书店。使学生知道可以到哪些地方去阅读。给他们创造好的阅读条件。另外还要留给学生阅读的时间,使课外阅读成为可能。《新课标、新理念下的阅读教学》规定小学第三阶段的阅读要“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不少于100万字”。要让学生根据其中的阅读形式自觉并积极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顺利完成阅读任务,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其中关键是要把好课中或课外的“牵引”关,让学生在教师巧妙语言的“牵引”下,带着浓厚的兴趣,走进课外阅读世界,去感受更广阔的天空。 由于时空的距离,当今少年儿童对中国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土地革命等历史都比较陌生。课堂上教师有限的介绍也只能让学生“云里雾里”、不能达到“人同此心”的境界。不少教师在上完《马背上的小红军》、《金色的鱼钩》这类课文后,都觉得学生的思想境界不能达到预定的高度。课后,教师可充满感情地说:“你知道多少生命、多少英魂,为了革命、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被这茫茫草地吞噬吗?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路上又有多少感人的故事等着我们去读啊!同学们,行动起来吧!”这番激励性的语言一定会激发学生再探究的欲望。学生会利用图书馆、历史文化博物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去寻找红军的足迹,更加真切地感受英烈忠魂舍生忘死的精神品质,能更深地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更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引导学生课外阅读,老师的“引路人”的作用至关重要。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阅读是智力和思维发展的源泉,通过广泛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使学生获得知识底子、智力基础,乃至情感、审美基础。他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学生的学习越困难,他的脑力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就象感光力弱的胶卷需要更长的感光时间一样,成绩差的学生,智力也需要更明亮和更长时间的科学知识之光来照耀。不是补习,不是识字一样的督促,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以明确的说,学生的课外阅读是娱乐,是体验艺术,是深深地愉快和激动。我们要站在现代教育科学的高度,重新审视课外阅读的意义、内容、方法,不断完善它,吸收其科学性的精髓,使课外阅读成为引领学生进入精神生活的金钥匙。一池清水,只要击拍,就会产生阵阵涟漪,孩子的课外阅读,也只有不断地寻找一个个激活点,才能产生一次次新的激励,形成一个个新的台阶,
  四、加强阅读交流,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但如果不给它提供食物(与事实和现象進行生动的接触,体验到认识的欢乐),这种需要就会枯萎,而对知识的兴趣也就随之熄灭。”苏霍姆林斯基在这里强调的是知识的运用,学生只有感到阅读有用,有意义,才会越读越起劲,越读越愿意读。通过一个阶段的阅读,学生有了自己的“所得”,我们就应该及时创设条件,搭建平台,让学生的成功体验飞扬起来。如: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摘录笔记评比、速拟提纲复述比赛,心得体会交流活动等,由易而难,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不同类型的活动,更有效的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围绕小学生天生爱表现的特点,让每个学生都有参加的机会。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最大限度的激起学生的表现欲,强烈的表现欲促使学生产生一种自我主动阅读意识,这就是我们所期望出现的,也正是激起学生阅读兴趣的重点所在。我常让学生从自己阅读的课外书中挑选出一篇优美的文章,在全班开展朗诵比赛,要求朗诵得正确流利、感情充沛,并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奖品则是孩子们喜欢的课外书。学生们表现得十分积极,而且效果不错。我还常与学生共同阅读一本好书。先让学生根据老师开列的书目单读同一本书,老师也读这一本书,一段时间过后,利用“班级读书会”时间,师生一起对阅读的作品进行自由讨论,可以讨论人物的性格特点、故事的主要内容、最受感动的句子,说说自己积累了哪些好词佳句或精彩片段,懂得了什么道理,并联系自己底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共同分享学习成果。对这样的读书交流活动,学生们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采用编手抄报、墙报的方式展示学生的读后感,并进行评比展示。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展示出来时,他们的脸上写满了自信。我还鼓励学生把写得好的读后感向学校广播室投稿,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播音员播出来时,他们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呢!我还积极倡导学生家长多陪孩子一起阅读,为孩子营造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让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不但可让学生再次体验到读书的乐趣,感受到读书的意义,而且也会使其他的同学受到感染,产生“我不向前就将落后”的想法,从而自发地更积极地参与到阅读中来。
其他文献
摘要:获取和解读信息是指学生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它是其他三种能力的前提和基础。  关键词:阅读 获取信息 思考 政治生活  以突出能力考查为核心的高考改革并未脱离教材的学科知识体系,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大纲明确考察学生四种能力,即: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
期刊
摘要:语文原本是一门极具历史美学的课程,而新课程改革更是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价值观教育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更加突出它的历史美学特性。职业中学的语文作为中学语文的有机构成部分,教学实践中因地制宜地对学生注入情感价值观教育,自然是题中应有之义。  教师能否雄踞一定的高度,巧妙化用教材,积极引导学生深入教材充分感受教材内容的歷史美学,是衡量一个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尺。在职业中学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往往
期刊
华罗庚说:“数学的方法和概念,常常比解决数学问题本身更重要。”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分层教学的灵活性,平日教学中我经常使用数学卡片用于学生知识的巩固与拓展。下面是我在教学中使用数学卡片的一些具体做法。  课堂上适时使用数学卡片  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学习过程;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能否调动起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我设计的数学卡片巴掌大小
期刊
摘要:如今的初中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习惯了享受给予和以自我为中心,养成了自私任性、坐享其成,对待亲情、友情、甚至对生命都比较淡漠,对社会、对生活缺乏一颗“感·爱”之心,这些问题需要与之相应的道德教育来解决。 “爱心”就以主动的、不求回报的、将自己认为好的东西与人分享。因此,只有将感恩与爱心结合起来才能使学校道德教育落到實处,才能达到促进学生主动而全面发展的目的。  “感·爱”教育是一种基于
期刊
是谁,为一个山乡古镇的幼儿园撑起一片葱郁的绿荫;  是谁,多才多艺却无怨无悔把青春热血献给幼教事业;  是谁,引领全园教职员工创建山区示范性一流幼儿园,开创现代化办园模式?  是她,广东省最年轻的第十届、十一届人大代表、政协龙川县常委;  是她,“全国十佳幼儿园园长”、“全国优秀幼儿园园长”、“全国百佳幼儿园园长”;  是她,中国“德艺双馨”大赛“主持金奖”获得者……龙川县英才幼儿园园长陈丽。  
期刊
西方人常说,一个贵族的培养,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同样,我们知道,一两个亿可以在一年内建造一所学校,但不能建造一种文化。学校的发展,不仅仅是硬件设施的完备、物质层面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软件的配置、精神层面的塑造,更需要有一种良好的氛围,这种氛围就是一种文化。学校文化的建设,以塑造人的精神为核心目的,终极目的是为师生营造温馨和谐的精神家园。陈玉琨教授认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校更有
期刊
为了简化文章,以下把阎金铎先生的《中学物理教学概论》简称为《概论》,本人提倡的“过程完整化教学模式”简称为“模式”。  经过了十几年物理教学工作,同时也经历了新旧大纲的转化,从内心对我们的教学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我认为,现行的教学方法有一些需要改动的地方。刚巧,最近看到了阎金铎先生的《概论》,感受很深,它与我极力提倡的“模式”有了一些不同之处。下面,就對两种不同的教法提出我的一些不同看法。  一.
期刊
现代教育强调“知识结构”与“学习过程”,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只有把掌握知识、技能作为中介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才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思维品质的培养是数学教育的价值得以真正实现的理想途径。  许多女生其实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数学成绩不错,但到了高中却开始退步,以至于到后来谈数学而色变,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  女生数学能力的下降,环境因素及心理因素不容忽视。
期刊
摘要:物理教师在教学时,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使物理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既要实现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又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既要让学生学习系统的物理知识与技能,又要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更应当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品质。这就要求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多采用创新教学方法,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學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
期刊
学会做人,人生第一课,人生永恒的一课!原因在于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在于做人的成功!失败者之所以失败,在于做人的失败!做人是成才的开始,成才是做人的结果。只有精通做人的道理,經受做人的历练,才能胸怀大智、心装大事,才能取得学习和事业的成功。 2012年度国家公务员招考有关部门公布,今年将加大对考生“德”的考察。不仅仅看重笔试和面试成绩,考生政治品德不良、社会责任感和为人民服务意识较差将不得录用为国家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