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环境教育与生物教学密不可分,深入挖掘生物教材中的环保内容,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环保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环保观念,让环保意识在学生心中深植,从而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中学生物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环境意识,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环境教育与生物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现代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体现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已成为我们中学生物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科特点,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认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下面就生物教学中如何进行环保教育,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從教材中挖掘环保内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中学生物教材中蕴含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教师要明确教材中环境教育的因素和结合点,帮助学生认识环境,明确环境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了解环境和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树立环保思想,培养学生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习惯。要达到这一目的,作为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已有的知识和各方面的能力,在不同层次上进行渗透教育,力求做到环境教育系统化、序列化。如初一年级可以植物学为基础,进行热爱环境、关心环境的主题教育;初二年级可以生态学基本观点为主要内容,初步进行科学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的教育等等。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内容,选取好环保知识的切入点,课堂教学中就比较容易做到生物知识教学、环境知识教学和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的有机统一。如光合作用涉及绿色植物对人类生存的意义,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涉及水土保持,苔藓植物、藻类植物是监测空气和水污染的指示植物,青蛙的捕食、益鸟的保护等等都与环境有关。因此教师要认真挖掘教材,在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上列出环境教育的渗透点,并在教学计划和教案中得到反映。通过以上切入点,结合不同的环境教育内容,适时地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渗透,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在课堂中渗透环境教育,引导学生的环保意识
(1)意识从第一节课开始。一般来说,同学们对新学期的第一节课都有很高的兴趣,这时的教育效果是非常显著的。按照惯例在第一节课介绍生物学常识时,我总是会对同学们讲起环保方面的内容。当然如果单从理论上讲,学生容易产生繁琐枯燥的感觉,我就从身边的事例出发:我国在1949年时有5.4亿人,建国50多年增加到13亿多,占世界人口的22%,当今世界每日增加21.6万人,目前已接近65亿人,人口形势不容乐观。再如全世界每年灭绝的野生生物达4万余种,现存云南的亚洲象不足50头,野生华南虎不足30只,我们熟悉的大熊猫也不过1000头左右。另外,由于自然和人为等原因,98年出现了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灾害,去年夏天无锡太湖地区又出现了蓝藻事件等等。这样以学生身边能感受到的问题对他们进行教育,让学生明白地球是全人类的共同家园,地球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能不能继续生存下去的问题,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2)兴趣在互动中产生。环境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观念和行为习惯,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可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展示,改变照本宣科的“注入式”,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等互动式教学方法,组织学生收集资料,通过课堂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生态系统”时,可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选几位同学上台,让他们代表草、动物(包括兔、虫、蛙、鸟、羊、狼、鹰),要求每位同学用绳将与自己有食物关系的生物连接起来,呈现一个食物网,体现生态平衡的状态。然后一位同学代表“人”上台,抓走了鹰、狼,问问学生有什么变化?再把草拉走,结果又会如何? 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自然地理解了生物之间的联系,明白了人也是环境中的一员,每一人的生活,都是与其他生物息息相关的,因此我们必须爱护地球上的每一个生命,学生真正懂得了人和自然必须协调发展,环保观念也就自然具备了。
(3)习惯在课堂上培养。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中介绍或涉及到的环境保护内容,将环境教育寓于课堂教学之中,这样就能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习惯。如在讲“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时,可结合生活中频繁接触的一次性筷子展开,启发学生观察用完的一次性筷子通常是怎样处理的?学生很快得出结论:当垃圾扔掉。然后告诉学生最早发明一次性筷子的是日本人,可是日本人对用过的一次性筷子的处理不是作为垃圾遗弃,而是回收起来用来造纸,做到可持续利用。日本人爱树成癖,长期坚持植树造木,使其森林覆盖率高达68%,我国森林覆盖率仅16.55%,远远低于国际标准30%的要求,毁林速度却处于世界前列,我国98年长江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水灾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长江上游近年来掠夺式的砍伐树木,导致水土流失,河床升高,以致给国家造成几千亿的损失。通过以上事例的介绍及对比,可启发学生如何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将植树造林、美化环境变成一种自觉行为,因此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十分明显。学校是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大舞台,课堂是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主阵地,因而老师就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渗透环保教育,让学生自觉养成环境保护意识。
三、在实践中开展环境调查,指导学生的环保行动。
环保意识的形成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实践,而且只有在他们的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如果不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环保活动,那么热爱环境、保护环境只能是一句空话,所以在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各种实践活动,加强环境教育。
(1)以讲座丰富学生的环保知识。可定期邀请有关专家、教师或有特长的学生举办专题讲座,内容可涉及环境的污染和治理、环境与资源、环境与健康等等,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环保知识与课堂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联系起来,解释并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环境污染问题。
(2)以参观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如在学习工业“三废”的危害及治理的内容后,带领学生到本地的凤凰飞翔化工厂考察,参观污水处理设备,使学生对工业“三废”的治理过程有了了解,这样学生们不但获得环保的技能知识,而且在亲身的感受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了环保意识。
(3)以节日带动学生的公益实践。配合世界环境日、世界粮食日、地球日、爱鸟周、植树节等节日开展公益活动,如带领学生参加植树活动;开辟了环保专题宣传栏;制作环保宣传作品;引导学生对学校周围的环境问题和社会关注的环境热点问题进行调查,使学生接触社会现实,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各项活动中去。
(4)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校园环保行动。如在校内组织兴趣小组开展植物分类、树种挂牌活动,宣传环境保护;在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开辟种植园;发动学生开展垃圾分类收集活动;双休日、节假日,组织“绿色志愿者清扫”活动、废品回收活动等,各种环保实践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环保意识也真正落到了实处。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人类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尤其是中学生。因此生物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宣传环境保护也显得尤为重要,环保教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学生物教学理所应当把环保知识贯穿于始终,发挥学科的独特优势,尽一切努力把环保教育落到实处,让环保意识深植于每个学生心中。
参考文献:
(1)《中学生物新课程标准解读》
(2)《初中生物教科书》
《中学生物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环境意识,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环境教育与生物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现代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体现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已成为我们中学生物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科特点,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认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下面就生物教学中如何进行环保教育,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從教材中挖掘环保内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中学生物教材中蕴含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教师要明确教材中环境教育的因素和结合点,帮助学生认识环境,明确环境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了解环境和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树立环保思想,培养学生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习惯。要达到这一目的,作为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已有的知识和各方面的能力,在不同层次上进行渗透教育,力求做到环境教育系统化、序列化。如初一年级可以植物学为基础,进行热爱环境、关心环境的主题教育;初二年级可以生态学基本观点为主要内容,初步进行科学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的教育等等。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内容,选取好环保知识的切入点,课堂教学中就比较容易做到生物知识教学、环境知识教学和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的有机统一。如光合作用涉及绿色植物对人类生存的意义,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涉及水土保持,苔藓植物、藻类植物是监测空气和水污染的指示植物,青蛙的捕食、益鸟的保护等等都与环境有关。因此教师要认真挖掘教材,在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上列出环境教育的渗透点,并在教学计划和教案中得到反映。通过以上切入点,结合不同的环境教育内容,适时地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渗透,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在课堂中渗透环境教育,引导学生的环保意识
(1)意识从第一节课开始。一般来说,同学们对新学期的第一节课都有很高的兴趣,这时的教育效果是非常显著的。按照惯例在第一节课介绍生物学常识时,我总是会对同学们讲起环保方面的内容。当然如果单从理论上讲,学生容易产生繁琐枯燥的感觉,我就从身边的事例出发:我国在1949年时有5.4亿人,建国50多年增加到13亿多,占世界人口的22%,当今世界每日增加21.6万人,目前已接近65亿人,人口形势不容乐观。再如全世界每年灭绝的野生生物达4万余种,现存云南的亚洲象不足50头,野生华南虎不足30只,我们熟悉的大熊猫也不过1000头左右。另外,由于自然和人为等原因,98年出现了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灾害,去年夏天无锡太湖地区又出现了蓝藻事件等等。这样以学生身边能感受到的问题对他们进行教育,让学生明白地球是全人类的共同家园,地球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能不能继续生存下去的问题,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2)兴趣在互动中产生。环境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观念和行为习惯,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可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展示,改变照本宣科的“注入式”,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等互动式教学方法,组织学生收集资料,通过课堂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生态系统”时,可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选几位同学上台,让他们代表草、动物(包括兔、虫、蛙、鸟、羊、狼、鹰),要求每位同学用绳将与自己有食物关系的生物连接起来,呈现一个食物网,体现生态平衡的状态。然后一位同学代表“人”上台,抓走了鹰、狼,问问学生有什么变化?再把草拉走,结果又会如何? 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自然地理解了生物之间的联系,明白了人也是环境中的一员,每一人的生活,都是与其他生物息息相关的,因此我们必须爱护地球上的每一个生命,学生真正懂得了人和自然必须协调发展,环保观念也就自然具备了。
(3)习惯在课堂上培养。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中介绍或涉及到的环境保护内容,将环境教育寓于课堂教学之中,这样就能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习惯。如在讲“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时,可结合生活中频繁接触的一次性筷子展开,启发学生观察用完的一次性筷子通常是怎样处理的?学生很快得出结论:当垃圾扔掉。然后告诉学生最早发明一次性筷子的是日本人,可是日本人对用过的一次性筷子的处理不是作为垃圾遗弃,而是回收起来用来造纸,做到可持续利用。日本人爱树成癖,长期坚持植树造木,使其森林覆盖率高达68%,我国森林覆盖率仅16.55%,远远低于国际标准30%的要求,毁林速度却处于世界前列,我国98年长江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水灾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长江上游近年来掠夺式的砍伐树木,导致水土流失,河床升高,以致给国家造成几千亿的损失。通过以上事例的介绍及对比,可启发学生如何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将植树造林、美化环境变成一种自觉行为,因此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十分明显。学校是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大舞台,课堂是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主阵地,因而老师就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渗透环保教育,让学生自觉养成环境保护意识。
三、在实践中开展环境调查,指导学生的环保行动。
环保意识的形成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实践,而且只有在他们的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如果不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环保活动,那么热爱环境、保护环境只能是一句空话,所以在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各种实践活动,加强环境教育。
(1)以讲座丰富学生的环保知识。可定期邀请有关专家、教师或有特长的学生举办专题讲座,内容可涉及环境的污染和治理、环境与资源、环境与健康等等,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环保知识与课堂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联系起来,解释并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环境污染问题。
(2)以参观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如在学习工业“三废”的危害及治理的内容后,带领学生到本地的凤凰飞翔化工厂考察,参观污水处理设备,使学生对工业“三废”的治理过程有了了解,这样学生们不但获得环保的技能知识,而且在亲身的感受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了环保意识。
(3)以节日带动学生的公益实践。配合世界环境日、世界粮食日、地球日、爱鸟周、植树节等节日开展公益活动,如带领学生参加植树活动;开辟了环保专题宣传栏;制作环保宣传作品;引导学生对学校周围的环境问题和社会关注的环境热点问题进行调查,使学生接触社会现实,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各项活动中去。
(4)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校园环保行动。如在校内组织兴趣小组开展植物分类、树种挂牌活动,宣传环境保护;在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开辟种植园;发动学生开展垃圾分类收集活动;双休日、节假日,组织“绿色志愿者清扫”活动、废品回收活动等,各种环保实践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环保意识也真正落到了实处。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人类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尤其是中学生。因此生物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宣传环境保护也显得尤为重要,环保教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学生物教学理所应当把环保知识贯穿于始终,发挥学科的独特优势,尽一切努力把环保教育落到实处,让环保意识深植于每个学生心中。
参考文献:
(1)《中学生物新课程标准解读》
(2)《初中生物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