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我县教育局组织的新一轮初中语文同课异构课堂教学竞赛已落下帷幕,我有幸成为评委之一。我认为不少赛课已经能很好地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理念,形式上破旧出新,语言鲜活,课堂上语文思维运用极好,但也有部分教师方法陈旧,不思变通或是为求新而求新,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高投入低产出或者华而不实等高耗低效现象。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效?这就是此轮赛课给我们留下的问题。以下我将试着从影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几个因素如教学目标确定,重难点把握,教学设计,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体现等入手,通过课例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低效现象进行分析,并就以上问题谈谈自己肤浅的认识和思考,积极寻求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及相应对的策略。
一、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不明确导致低效及应对策略
教学目标的制订是否准确清晰,不仅影响着教学过程的展开,很大程度上也牵制了最终的学习效果。纵观此轮赛课,我发现我们有的教师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内容集中、讲与练结合适当,师生配合默契,全堂课师生互动、浑然一体,真正上成了一堂赏心悦目,富于感染力的课,收到预期效果。而我们有些教师的课堂,要么内容偏少、速度过快,该完成的教学任务没完成;要么课堂气氛沉闷,内容面面俱到,甚至脱离学生实际情况,超越课堂的目标和学生的层级,学生所获甚少。为何出现这些现象呢,我想还是教学目标设计存在问题,如目标描述笼统,缺少标准和层次,只关注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而忽略学生的思想情感、道德品格、跨文化交际意识、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等要求,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规划和培养。这些,导致教师驾驭不了课堂,以至于漫无边际满堂跑,看不出重难点,上到哪算哪,一节课结束了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要教什么,学生要掌握什么,如此课堂教学效果便可想而知。那怎么处理?我想只能找准问题,对症下药,认真思考应如何设计目标。
二、教学设计丢开语文之本过于注重出新导致低效及应对策略
许多语文课堂为了体现新课改精神,在教学设计上过于注重出新,课堂中可谓花样很多,但仍然是高耗低效。例如有的教师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教师必要的朗读要求和指导。有的课堂为创设情境而刻意为之,课堂上让学生听一听、看一看、读一读、唱一唱、画一画等多法并举,课堂上“多动”情况十分普遍。还有,信息技术的滥用现象。一位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桂林山水》,课上学生又是看又是画,可就是吝啬到舍不得给学生一点赏读文本的时间,只字不提关于美词美句或写作视角等语文问题,直观是直观了,可忽略了学生对“语文”的感悟学习。教学程序如此纷繁,挤压了学生主动体悟的时间,教师对教学环节实施时间把握不好,让有的活动形式大于内容,模糊了课程性质。
有优化的教学设计才会有高效的课堂。我认为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关注优化教学情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优化情境创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让学生在我们教师创设的语言情境 中,在演中,在听中,在唱中,在赛中,体验文本的内涵情感,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维度的目标,但要依据教学内容作合适的筛选并合理控制时间;其二、关注“三本”。即语文教学必须关注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必须关注以文本为本,防止丢开文本,必须关注以语文学科为本,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训练。其三、关注改进教学策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的精心设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法的设计,无论是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教学还是阅读教学,我们都必须结合教学法和学生实际精选务实高效的教法。二是学法的设计,我们必须在学生合作学习最有价值的地方让学生合作,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学生只有真自主、真合作、真探究,这样的课堂才能真出效益。其四、关注教学手段的實效化。应该说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我们会得到不同的教学效果,在课堂设计中,什么时候需要设计课件,什么时候不宜设计课件,这一切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去思考,我认为在教学手段选择上应该提倡实效化,忌搞形式化,只有这样,我们的设计才能真正提高效益。
三、教师教学行为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改变上重“作秀”导致低效及应对策略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行为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改变上,存在“作秀”现象。教师随意放弃“帮助”行为,在课堂上普遍存在,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初中语文《风筝》一课中问:“我不幸看到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中的‘不幸’是什么意思?”当学生并未明白时,这位教师说:“这个问题大家课后去思考一下。”就这样将这个问题滑了过去。当有学生对文中的“我”踏坏弟弟的风筝的做法提出质疑时,这位教师神秘一笑,不置可否,教师这样处理似乎把大语文教学观放到了首位,似乎把学生放到了主体地位,可这样不了了之的做法真的可取吗?“合作、探究”作秀更是普遍,有的讨论题太简单根本就没合作讨论的必要,有的教师留给学生讨论的时间太短,学生都还没消化题目,来不及独立思考一下提问就开始,感觉就只为了让在场的听课教师明白:她是为学生组织了新型的合作学习方式的。也有好多课堂存在合作学习、但随意合作的占多数,这些合作无明确的分工,甚至合作的内容也不是很明确,教师常说的话是“你愿意和谁一起合作就和谁一起合作。”甚至小组合作的成果也不在组内或者班级上展示,仿佛就为了多一种学习花样而已,显然,合作的结果并没有达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那怎样才能避免“作秀”呢?我认为我们得认真思考:教师虽然角色转变,但适当的引导,激励和帮助的职能是不可丢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很重要的,但每一节课的内容、课型等都会有所变化,具体应该怎么做来既能让学生高度参与课堂又有良好的收效,我们得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认真思考之后再来实施。
最后,我认为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如何恰到好处的处理好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就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任务的完成,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一、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不明确导致低效及应对策略
教学目标的制订是否准确清晰,不仅影响着教学过程的展开,很大程度上也牵制了最终的学习效果。纵观此轮赛课,我发现我们有的教师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内容集中、讲与练结合适当,师生配合默契,全堂课师生互动、浑然一体,真正上成了一堂赏心悦目,富于感染力的课,收到预期效果。而我们有些教师的课堂,要么内容偏少、速度过快,该完成的教学任务没完成;要么课堂气氛沉闷,内容面面俱到,甚至脱离学生实际情况,超越课堂的目标和学生的层级,学生所获甚少。为何出现这些现象呢,我想还是教学目标设计存在问题,如目标描述笼统,缺少标准和层次,只关注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而忽略学生的思想情感、道德品格、跨文化交际意识、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等要求,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规划和培养。这些,导致教师驾驭不了课堂,以至于漫无边际满堂跑,看不出重难点,上到哪算哪,一节课结束了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要教什么,学生要掌握什么,如此课堂教学效果便可想而知。那怎么处理?我想只能找准问题,对症下药,认真思考应如何设计目标。
二、教学设计丢开语文之本过于注重出新导致低效及应对策略
许多语文课堂为了体现新课改精神,在教学设计上过于注重出新,课堂中可谓花样很多,但仍然是高耗低效。例如有的教师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教师必要的朗读要求和指导。有的课堂为创设情境而刻意为之,课堂上让学生听一听、看一看、读一读、唱一唱、画一画等多法并举,课堂上“多动”情况十分普遍。还有,信息技术的滥用现象。一位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桂林山水》,课上学生又是看又是画,可就是吝啬到舍不得给学生一点赏读文本的时间,只字不提关于美词美句或写作视角等语文问题,直观是直观了,可忽略了学生对“语文”的感悟学习。教学程序如此纷繁,挤压了学生主动体悟的时间,教师对教学环节实施时间把握不好,让有的活动形式大于内容,模糊了课程性质。
有优化的教学设计才会有高效的课堂。我认为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关注优化教学情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优化情境创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让学生在我们教师创设的语言情境 中,在演中,在听中,在唱中,在赛中,体验文本的内涵情感,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维度的目标,但要依据教学内容作合适的筛选并合理控制时间;其二、关注“三本”。即语文教学必须关注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必须关注以文本为本,防止丢开文本,必须关注以语文学科为本,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训练。其三、关注改进教学策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的精心设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法的设计,无论是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教学还是阅读教学,我们都必须结合教学法和学生实际精选务实高效的教法。二是学法的设计,我们必须在学生合作学习最有价值的地方让学生合作,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学生只有真自主、真合作、真探究,这样的课堂才能真出效益。其四、关注教学手段的實效化。应该说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我们会得到不同的教学效果,在课堂设计中,什么时候需要设计课件,什么时候不宜设计课件,这一切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去思考,我认为在教学手段选择上应该提倡实效化,忌搞形式化,只有这样,我们的设计才能真正提高效益。
三、教师教学行为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改变上重“作秀”导致低效及应对策略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行为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改变上,存在“作秀”现象。教师随意放弃“帮助”行为,在课堂上普遍存在,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初中语文《风筝》一课中问:“我不幸看到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中的‘不幸’是什么意思?”当学生并未明白时,这位教师说:“这个问题大家课后去思考一下。”就这样将这个问题滑了过去。当有学生对文中的“我”踏坏弟弟的风筝的做法提出质疑时,这位教师神秘一笑,不置可否,教师这样处理似乎把大语文教学观放到了首位,似乎把学生放到了主体地位,可这样不了了之的做法真的可取吗?“合作、探究”作秀更是普遍,有的讨论题太简单根本就没合作讨论的必要,有的教师留给学生讨论的时间太短,学生都还没消化题目,来不及独立思考一下提问就开始,感觉就只为了让在场的听课教师明白:她是为学生组织了新型的合作学习方式的。也有好多课堂存在合作学习、但随意合作的占多数,这些合作无明确的分工,甚至合作的内容也不是很明确,教师常说的话是“你愿意和谁一起合作就和谁一起合作。”甚至小组合作的成果也不在组内或者班级上展示,仿佛就为了多一种学习花样而已,显然,合作的结果并没有达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那怎样才能避免“作秀”呢?我认为我们得认真思考:教师虽然角色转变,但适当的引导,激励和帮助的职能是不可丢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很重要的,但每一节课的内容、课型等都会有所变化,具体应该怎么做来既能让学生高度参与课堂又有良好的收效,我们得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认真思考之后再来实施。
最后,我认为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如何恰到好处的处理好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就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任务的完成,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