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低效现象及应对策略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rong99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我县教育局组织的新一轮初中语文同课异构课堂教学竞赛已落下帷幕,我有幸成为评委之一。我认为不少赛课已经能很好地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理念,形式上破旧出新,语言鲜活,课堂上语文思维运用极好,但也有部分教师方法陈旧,不思变通或是为求新而求新,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高投入低产出或者华而不实等高耗低效现象。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效?这就是此轮赛课给我们留下的问题。以下我将试着从影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几个因素如教学目标确定,重难点把握,教学设计,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体现等入手,通过课例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低效现象进行分析,并就以上问题谈谈自己肤浅的认识和思考,积极寻求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及相应对的策略。
  一、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不明确导致低效及应对策略
  教学目标的制订是否准确清晰,不仅影响着教学过程的展开,很大程度上也牵制了最终的学习效果。纵观此轮赛课,我发现我们有的教师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内容集中、讲与练结合适当,师生配合默契,全堂课师生互动、浑然一体,真正上成了一堂赏心悦目,富于感染力的课,收到预期效果。而我们有些教师的课堂,要么内容偏少、速度过快,该完成的教学任务没完成;要么课堂气氛沉闷,内容面面俱到,甚至脱离学生实际情况,超越课堂的目标和学生的层级,学生所获甚少。为何出现这些现象呢,我想还是教学目标设计存在问题,如目标描述笼统,缺少标准和层次,只关注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而忽略学生的思想情感、道德品格、跨文化交际意识、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等要求,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规划和培养。这些,导致教师驾驭不了课堂,以至于漫无边际满堂跑,看不出重难点,上到哪算哪,一节课结束了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要教什么,学生要掌握什么,如此课堂教学效果便可想而知。那怎么处理?我想只能找准问题,对症下药,认真思考应如何设计目标。
  二、教学设计丢开语文之本过于注重出新导致低效及应对策略
  许多语文课堂为了体现新课改精神,在教学设计上过于注重出新,课堂中可谓花样很多,但仍然是高耗低效。例如有的教师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教师必要的朗读要求和指导。有的课堂为创设情境而刻意为之,课堂上让学生听一听、看一看、读一读、唱一唱、画一画等多法并举,课堂上“多动”情况十分普遍。还有,信息技术的滥用现象。一位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桂林山水》,课上学生又是看又是画,可就是吝啬到舍不得给学生一点赏读文本的时间,只字不提关于美词美句或写作视角等语文问题,直观是直观了,可忽略了学生对“语文”的感悟学习。教学程序如此纷繁,挤压了学生主动体悟的时间,教师对教学环节实施时间把握不好,让有的活动形式大于内容,模糊了课程性质。
  有优化的教学设计才会有高效的课堂。我认为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关注优化教学情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优化情境创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让学生在我们教师创设的语言情境 中,在演中,在听中,在唱中,在赛中,体验文本的内涵情感,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维度的目标,但要依据教学内容作合适的筛选并合理控制时间;其二、关注“三本”。即语文教学必须关注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必须关注以文本为本,防止丢开文本,必须关注以语文学科为本,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训练。其三、关注改进教学策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的精心设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法的设计,无论是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教学还是阅读教学,我们都必须结合教学法和学生实际精选务实高效的教法。二是学法的设计,我们必须在学生合作学习最有价值的地方让学生合作,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学生只有真自主、真合作、真探究,这样的课堂才能真出效益。其四、关注教学手段的實效化。应该说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我们会得到不同的教学效果,在课堂设计中,什么时候需要设计课件,什么时候不宜设计课件,这一切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去思考,我认为在教学手段选择上应该提倡实效化,忌搞形式化,只有这样,我们的设计才能真正提高效益。
  三、教师教学行为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改变上重“作秀”导致低效及应对策略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行为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改变上,存在“作秀”现象。教师随意放弃“帮助”行为,在课堂上普遍存在,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初中语文《风筝》一课中问:“我不幸看到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中的‘不幸’是什么意思?”当学生并未明白时,这位教师说:“这个问题大家课后去思考一下。”就这样将这个问题滑了过去。当有学生对文中的“我”踏坏弟弟的风筝的做法提出质疑时,这位教师神秘一笑,不置可否,教师这样处理似乎把大语文教学观放到了首位,似乎把学生放到了主体地位,可这样不了了之的做法真的可取吗?“合作、探究”作秀更是普遍,有的讨论题太简单根本就没合作讨论的必要,有的教师留给学生讨论的时间太短,学生都还没消化题目,来不及独立思考一下提问就开始,感觉就只为了让在场的听课教师明白:她是为学生组织了新型的合作学习方式的。也有好多课堂存在合作学习、但随意合作的占多数,这些合作无明确的分工,甚至合作的内容也不是很明确,教师常说的话是“你愿意和谁一起合作就和谁一起合作。”甚至小组合作的成果也不在组内或者班级上展示,仿佛就为了多一种学习花样而已,显然,合作的结果并没有达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那怎样才能避免“作秀”呢?我认为我们得认真思考:教师虽然角色转变,但适当的引导,激励和帮助的职能是不可丢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很重要的,但每一节课的内容、课型等都会有所变化,具体应该怎么做来既能让学生高度参与课堂又有良好的收效,我们得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认真思考之后再来实施。
  最后,我认为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如何恰到好处的处理好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就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任务的完成,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其他文献
教学过程始入环节,它如一出好戏的序幕,若安排和设计合理,就会起到先声夺人、胜利在望的效果。如何做好教学过程的导入序幕呢?下面谈自己的教学做法和体会。  一、用旧知识导入新课  建构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学习的过程,是要把所学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就要求我们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水平出发,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通过提问、练习等教学活动,从“旧的”过渡到“新的”,从“已知的”拓展到“未
期刊
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的研究成果绝大部分都是由西方科学家研究发现的,根本原因是他们对实验的重视。幸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来,国家教育部门非常重视实验教学,制定并实行了普及实验教学,后来又进行了“薄改”,这是学子之幸,国家之福。  近年,许多中学为了追求升学率,大搞题海战术,少开甚至不开实验课,或者用多媒体展示代替实验教学,把实验课晾在一边。这其中的除了追求升学率,大搞题海战术,还
期刊
数学是学习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学的应用已日益深入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学习并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现代社会中每个公民应当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而小学数学是让小学生学习数学中最基础的知识,因而学好小学数学犹为重要。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由于学科本身的特点,对于理解力和想象力尚未成熟的小学生来说有时会难以理解,甚
期刊
苏联教育家苏霍林斯基曾经说过:“每一个学生都各自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兴趣,情感和需要,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让每个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是我们每个家长和教师的心愿,然而事与愿违,常常有“后进生”这个不能回避的客观事实。如何转化后进生,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也是当今素质教育重点探讨的一个课题。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历对小学数学后进生的转化谈点粗浅认识。  一、改变观念
期刊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一是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存在专业不对口现象。二是一些村小未开设英语,中心小学也存在开设英语不彻底现象,有的学校仅从四年级才开设英语,且随着当下英语减负运动的推动,英语学科更被边缘化。三是新课改后的小学英语教学,能力要求提高,但很多小学一周仅开设2节英语课,英语教学任务完成较为困难。由此出现了教师教学效益低下,学生兴趣丧失,英语成绩低下现象。  探究型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
期刊
新《课标》要求:初中物理课程应该是以科学探究为主线,以物理现象、概念和规律为载体,强调实验和科学方式,以培养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的一门基礎性课程。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科学探究的目标在于将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科学探究能力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
期刊
随着新课程新理念在教育领域中的全面推广,对于如何做到最大限度的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同时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教师共同关注的焦点。作为一直工作在英语教学一线上的老师,我们总会有这样的体会:同一个知识点,课本上出现过,作为重点学习过;听写时写过,写得不好罚写过;习题中不止一次地做过,反复讲解过,可最后测试中还是有很多学生错得一塌糊涂。正所谓“失败乃成功之母”,凡是善于总结的人往往比别人多一些接近成功的机会,
期刊
一节语文课上得好与否,学习目标是否明确,是其评价标准之一,正如学生写考场作文,首要之一便是审准题,跑题的作文,一般很难高分。然而,在语文课堂上,不时的“跑题”,却可以让课堂本身呈现出更多的精彩!  一、“跑题”的多样呈现  语文课上的 “跑题”,并不是完全脱离课本内容,胡说八道一通,而是在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有意识的延伸,拓展,或者引入。教师顺手拈来,似乎漫不经心,实则是一种看似无意的有意,是教师高
期刊
孔子曰:“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前我们的学生都认为学历史是个负担,往往视历史科为可有可无的“副科”,学习积极性不高,影响教师的教学热情。作为教师,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应该注重研究教材特点,就我们现在使用这套课本,不但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而且在体例结构、内容选择、呈现形式、装帧设计等方面都有大的创新,其科学性、思想性、时代性、知识性、可读性和适应性都很强,基本实现了由“教材”到“
期刊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对方程的说明是掌握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解简单方程的方法,新课标改变了小学阶段解方程的要求,采用等式的性质来教学解方程,加强了与中学方程教学的衔接。因此,在小学阶段,我们就应鼓励孩子多用方程的方法,培养他们运用方程的意识。早期渗透方程,用方程思想改革应用题教学,早已成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共识。这是因为用方程解应用题,可使解答应用题化难为易,开拓解题思路,发展思维能力,而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