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学视角下的舞蹈身体语言探析

来源 :当代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ge2283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舞蹈身体语言学,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研究身体这个媒介来“说话”的过程,怎样说话的,说了什么话,都是该学科的研究范围。舞蹈身体语言学是符号学的一个分支,符号学由于研究的时间早,历时久,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与严谨的逻辑框架,在实践中,它可以为其他一些科学门类服务,其中就包括舞蹈门类,在舞蹈身体语言从肢体动作到内在意蕴的探索过程中,它提供了方法论。我以舞剧《孔子》选段《颂贤舞》为研究材料,从具有代表性的动作入手,研究动作与孔子所追求的“礼仁之道”“美善和谐”理想精神的内在联系,对舞蹈身体语言的这种指示行为进行解读。
  [关键词]符号学;舞蹈身体语言;《孔子》;《颂贤舞》。
  [中图分类号]J71[文献标識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8)06-0113-03
  舞蹈作为一种以人体为媒介的艺术门类,不仅是一门行为艺术,同时也是一种情感交流的方式,每一个表情、姿势、动作都是一种符号,都代表着一定的意义。在表现的内容上,更趋近于探究人的内心世界,而它最终的结果就是让观众通过外化在舞者肢体上的动作,直观地感受到动作这种符号所传达的某种思想或意识。
  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罗兰巴特符号学都归属于符号学中。索绪尔提出了“能指与所指”这一对概念,在舞蹈身体语言中,“外在的形式”指的是能指,那么“内在的意蕴”指的就是所指了,它为舞蹈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使得舞蹈研究不仅仅停留在浮于表面的肢体动作上,更注重对动作目的与意义的探求。由于舞蹈动作的能指与所指间都有着一定的必然与关联,一个舞蹈中由大量的舞蹈动作组成,这种非任意的大量的关联性可称为意指,索绪尔的能指—所指的解释作用已明显不够,这时,就进入到二级意指符号学中的第二级指示行为中,也就是说,索绪尔的能指—所指是二级意指符号学中的第一级指示行为,罗兰巴特与索绪尔的最大区别,在于他发现了能指与所指之间联系的必然性,由于这种必然联系,他将索绪尔的能指—所指看作一个能指,随之就会产生一个新的所指,这样,新的能指就是第一级指示行为,新的所指便是第二级指示行为了,他对于“意指”的发现与深入研究使得人们对舞蹈动作这个符号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解读。罗兰巴特将他发现的第二层指示行为称为“神话”,是大量有内在联系的第一层指示行为的走向,它与第一层指示行为相比,更能代表群体的意义。在舞蹈中,“神话”可理解为舞蹈的主题,无数个动作对于含义的精准表达,将舞蹈推向一个核心主题。
  一、达礼之身
  舞蹈作为人类最早产生的文化现象之一,是特定的文化空间形成的特定的文化形态。舞蹈艺术的特殊性,远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形成。在无语言只能靠声音、手势、动作表达原始思想感情的时代,原始人通过模拟与实践学习生存的经验时,表情、手势、动作等就已具有表征身体文化的特征,也即舞蹈艺术作为编织人类文化符号之网的一部分,同样具有交流情感、传递信息的功能。故文化符号学天生就与舞蹈艺术结缘。
  在《颂贤舞》中,或文人志士们高谈阔论的抒情化动作,或洒脱的古典舞程式化动作外形,都体现出尊师重道,敏而好学的情怀。根据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内容,他提出了“能指—所指”一对概念,这里的抒情化动作和程式化动作好比是能指,而动作所抒发的情感和塑造的形象即所指,在舞蹈作品中,大量动作的反复与强化(能指),精准而清晰地表达了其内在含义(即所指)。这也是舞蹈身体语言的第一级指示行为:
  舞蹈身体语言的第一级指示行为
  ①能指:动作外形; ②所指:动作意义
  动作的出发点建立在流露情感的基础上,个性情感的延伸形成细腻的抒情动作,这些零碎的舞动比程式化的动作更先入为主地奠定了整个舞蹈的情感基调,它们作为一种有意义的语言符号,使得舞蹈中的孔子与其弟子们的文人志士人物形象深入人心。
  在《颂贤舞》中我们可看到大量的抒情性动作,舞蹈全长5分51秒,演员们身着白袍,头戴冠,右手持成团的书简。在古时,未得功名的士人身着白色的袍子,这也暗指了他们的学生身份,为后面孔子这位老师的出现做了一个对比与铺垫。出场时,演员们三五成群,来回走动。有的两两手持书简彼此作揖,做出请教问题的谦虚状,有的高昂头颅,双臂打开做心系天下之状,有的打开书简轻轻地朗诵起来。再配上晃、绕、摆等身体动作特征,俊朗的人物形象更加突出了。在舞蹈初始“文人贤士”的舞容中,采用了文人们立身游吟的形象,以抒情性、功能性动作为依托,整体上,营造出了一个学术氛围浓郁的知识交流氛围。
  类似的情绪性动作还有许多,比如在2分37秒处,书生们聚集在孔子左右,他们踱着古典舞中的常用步伐——方步,手执书简,晃动着上半身与孔子进行眼神间的交流与互动。
  书简作为演员手持的主要道具,编导借助它从细节入手抒发了文人们对学术的追求与热爱,在舞蹈30秒处开始的第一个群舞舞段中,文人们将其双手捧在手心,单手将其摆弄得上下翻飞最后又将其捧至天空,将书简作为自己最珍惜的物件。珍惜书简的背后更是对文化的渴求。舞蹈中巧妙运用了这些表现情绪与情感的抒情性动作,使得人物情感更加饱满,彰显了文人们心系天下、虚怀若谷的胸襟。
  而用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动作则由古典舞动作完成的,大甩袖、大迈步、旋转、跳跃、顺风旗等洋洒肆意的舞姿,充满了一股大胆追求、执着探索的劲儿,强化了人物形象,使得文人贤士敏而好学的精神得到了更加充分的表达。
  还是在第一个舞段中,大量地使用了古典舞蹈经典动作,比如四位转,空翻,原地撕叉跳,穿手,云间转腰,大弓步等,潇洒流畅的动作与技巧再配上穿、抹、晃、绕、摆等连接方式,展示出文人们一同学习的过程。
  在1分01秒至08秒这几秒间的动作里,用马步下蹲、单膝跪地旋转和将书简双手送至右上方这三个快速的连接动作将书生们双手执书简置于胸前这个动作强调了数次,重复即是力量,用多次重复的方式精准地表现出书生们对于书简的爱惜与珍视,书简即是知识的承载物,所以这也是对于文化知识的敬畏与热爱,这段动作连贯顺畅,非常契合书生的气质形象。   在1分44秒至1分55秒这11秒孔子与书生们之间的单对群舞蹈中,采用了书生们将孔子围在中间,以孔子为圆心,向圆心做动作这样一个队形,描绘了孔子作为一名老师正在“传道授业解惑”,使我们仿佛看到学生们在课堂上静静听老师讲课的场景。在动作编排上,编导再次使用了重复的修辞手法,将“手执书简接上步云间转腰”这个动作重复了三次,每个人都向着圆心做动作(即孔子的方向),该动作大开大合,不仅潇洒大气,并将书生们崇拜、尊重孔子老师的舞蹈语言传达到观众那里去。使得孔子树立起了作为教育家的高大形象。
  2分44秒至3分39秒这段一分钟的舞段里,是一段三对群舞蹈,音乐抒情,这段舞蹈以静制动,动静结合,孔子站在舞台左前方,双手执书简做沉思状,时不时与书生互动,教授他们一些知识。而三位书生舞姿流畅优美,颇有特点的一个动作是书生略俏皮地左右摆动着双臂宽大的袖子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像一只只振翅欲飞的蝴蝶,动作中透露着一种独属于文人的趣味与天真。
  4分54秒开始了舞蹈中的第二次齐舞,这段舞蹈中仍然运用了大量前文提到的古典舞经典动作,但细究动作与动作的连接处,第一段偏向强调动作的力量感,用穿、抹、绕等连接方式连接动作,突出舞蹈的宏放、硬朗之感。而在这段舞蹈中强调的是文人的飘逸闲适之感,与他们“一书在手,天下我有”的傲骨。强调气息提—沉的外化、并运用晃、绕、摆这三种连接方式,使其动作呈现出的力量感偏弱,韵味十足。通过对该舞蹈中特色舞段与动作的分析与解读,发现了动作本体在能指与所指两个方面的一些内在联系。
  二、孔子之语
  上一节中,我们指出了《颂贤舞》中有大量外表面与内在面有着内在联系的动作本体,它们并不是一些无意义的组合。此时就进入到罗兰巴特符号学中的第二级指示行为中:
  舞蹈身体语言的第二级指示行为:舞蹈主题
  “主题”这个词是从符号学领域中引申过来的词汇,罗兰巴特将这种二级指示称作“神话”,它与“语言”比起来更能代表一个整体的共性。在舞蹈中,它通常代表舞蹈的主题。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是一个富有道德教育优良传统的文明古国,拥有无比丰厚的思想道德遗产,尤其是儒家的道德教育思想最为突出。在知名的儒学家里面,孔子是其中的代表。在史话中,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而孔子的思想在广义上就是一套关于人的教育的思想。孔子的教育不仅重视知识的“学文”,更强调德行的“学道”。他作为我国古代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的思想代表,目睹了奴隶制“礼崩乐坏”“伦常颠倒”的衰败景象,因而痛感要维护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就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道德的调节机能,在注重文化教育的基础上,更加重要的就是道德教育。而《颂贤舞》中孔子与弟子互动间呈现的礼仁之道、美善和谐正是孔子“学文”“学道”教育思想的缩影。
  在舞蹈中,更是通过许多的舞蹈语言证实了这一主题思想,在队形上,孔子与弟子两个主体时而动静结合,时而齐舞,齐舞时也必然会将作为老师的孔子放在群舞中明显的位置以凸显其主体地位,在动作编排上,弟子们仔细阅读书简,高举书简,从手执书简起舞等一系列以书简为道具的动作,来表现出孔子及其弟子崇尚文学的良好风气。二者相比较而言,孔子的动作更加稳妥,弟子的动作在洒脱狂放中透露着一丝纯真的味道,略显稚嫩。舞蹈由弟子们三五成群互相请教为开端,以孔子向围成圈的学生们传授知识为结束,“传道授业解惑”与“尊师爱师敬师”的舞蹈主题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结语
  本文以舞蹈《颂贤舞》为个案对符号学下的舞蹈身体语言进行了分析与解读,舞蹈中大量运用了古典舞经典动作技巧,多处运用抒情性动作,有些是单纯的情绪动作,有些则是与古典舞动作融合。这些动作在第一级指示中阐述了尊师重道、敏而好学等许多优秀品质,由于动作与这些品质之前的必然联系,他们指向了更高层级的符号系统,即罗兰巴特的第二级指示系统,也就是舞蹈的主題:孔子思想。《颂贤舞》即在这种不同层级的符号指示下,保存和传递着孔子“学文”“学德”的教育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具有极高的鉴赏价值与教育意义。
  [参 考 文 献]
  [1]张素琴.舞蹈身体语言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 黄婉蓄.淡雅之像,逍遥之语——中国古典舞《逍遥》的身体语言分析[J].舞蹈,2014(02).
  [3] 张素琴.舞蹈身体语言的本质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1(01).
  [4] 刘建,李广森.现代舞身体语言材料的三个来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2(04).
  [5] 于平.舞剧《孔子》的文化担当[J].舞蹈,2013(10).
  [6] 袁杰雄.洛特曼文化符号学视角下的舞蹈身体语言探析——以文山州马关县苗族芦笙舞蹈为个案[J].文山学院学报,2014(04).
  [7] 陈来.论儒家教育思想的基本理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5).
  (责任编辑:刘露心)
其他文献
[摘要]迷糊调这首曲目1958年出自鲁日融老师之手,主要风格为秦派曲风。了解迷糊调的背景,分析迷糊调的演奏技巧及弓法和作者想要抒发的情感,逐段分析并知道以什么为素材,并深入分析知名演奏家闵慧芬、于红梅、严洁敏的不同演奏风格和技巧。简析秦派曲风及今后的发展路程。鲁日融老师的带有风土人情的创作令人惊叹。  [关键词]迷糊调;秦派;演奏技巧及弓法素材;闵慧芬;于红梅;严洁敏  [中图分类号]J63[文献
期刊
曙光照耀
期刊
繡荷包(女声无伴奏合唱)
期刊
[摘要]当今社会,进行音乐启蒙教育对孩子身心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发掘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感知力和审美力。本文旨在通过对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研究,将奥尔夫秉承“诉诸感性,回归人本”的教育理念,以及对于小学音乐启蒙教育重要的借鉴意义进行融合渗透,通过探讨其对音乐元素的重视,以及建立在“新”模式上的科学化、多样化发展对小学音乐启蒙教育中的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小学音乐启蒙教育  
期刊
[摘要]音符在贝多芬指尖与钢琴键的缝隙中缓缓游走,空气中高贵、端庄、一丝不苟的古典主义气息随着月色与清风纷至沓来而渐次淡去,自然的使者牵引着贝多芬走向一段自由与奇迹共生,激情与颓靡并存的时代——浪漫主义时期。  [关键词]舒伯特;《小夜曲》;音乐表达;意境  [中图分类号]J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8)06-0083-03  “浪漫主义经常被定义为对古典主义的理性
期刊
[摘要]理查·施特劳斯(Richard Strauss,1864—1949)是20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交响诗和歌剧是音乐会和歌剧院经常上演的节目,而艺术歌曲的创作始终贯穿其创作生涯,不管是早期的《奉献》(Zueignung),还是其晚年的作品《最后的四首歌》(Vier Letzte Lieder),都有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及魅力。  [关键词]施特劳斯;本体特征;《在晚霞中》;艺术歌曲  [中
期刊
[摘要]“以情感人、以美育人——音乐课堂情境体验教学模式” 是笔者结合《音乐课程标准》,在学校“博雅教育”背景下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所取得的初步成果。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紧紧抓住“激情、入情、悟情、动情、达情”这条情感线,建立五个情境活动模块,即: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激情;2.感受情境,以情感知——入情;3.表现情境,唤起表象——悟情;4.拓展情境,展开想象——动情;5.转化情境,升华
期刊
[摘要]为了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拓宽地方高校国际化发展空间,肇庆市地方院校普遍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大力开展国际化实践。肇庆市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定位,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对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内容展开创新性研究,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构建国际创新课程体系;提高地方高校师生的应用实践能力;组建跨文化的师资队伍,全方位构建地方高校特有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
期刊
[摘要]木雅藏戏作为唱词典雅、形式精致、表演细腻的藏戏流派,充分吸收了木雅地区民间音乐、歌舞、说唱和宗教艺术的精华,具有鲜明的木雅民族特色,在一定时间中曾经闪耀过光芒。但是,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木雅藏戏艺术的“原生态传承”受到了严重影响。本课题通过对康巴木雅藏戏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引发了如何将传统的文化瑰宝与音乐教育课堂相联系结合的思索。  [关键词]木雅藏戏;传承;
期刊
[摘 要]有书名曰《江南音乐史》,记述江南音乐事。笔者偶闻此书名,感其新颖遂读之。读之过后有所悟,故写此篇以叙之。  [关键词]江南音乐史;解题;区域音乐史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8)09-0078-02  [收稿日期]2018-04-29  [作者简介]张津巾(1995— ),女,河北石家庄人,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金华 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