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来源 :中国教研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xiang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实际的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普遍厌烦,归根结底应该激发学生习作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作文教学中着力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使学生“有饥饿感”、“有食欲”,乐于表达,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作文 训练 感受生活 规律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实际的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普遍厌烦,归根结底应该激发学生习作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作文教学中着力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使学生“有饥饿感”、“有食欲”,乐于表达,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拨动学生乐于写作的心弦。这应当是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我体会到作文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分清三个阶段,遵循作文训练的规律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阶段的作文训练,是从低年级的“写话”,到中年级的“写片段”,再到高年级的“写成篇作文”。起于“写话”间于“写片段”,落脚于“篇的训练”,三个阶段有着内在的联系。三个阶段性的具体要求是:即低年级说的是提早训练,贯串在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中,每周设两节说写训练课,以词句训练为主,让学生围绕一个中心,会说一句完整的话,会说几句连贯的话,能说一段通顺话,然后写下来;中年级集中力量说好、写好“片段”,达到内容具体、条理清楚;到四年级由“片段”训练过渡到能写简单的记叙文;高年级“成篇训练”突出加强审题、立意、选材、组材、表达、修改等六项基本功训练,达到内容具体,有条理,有中心,有重点,有真情实感,能展开想象和联想。
  2.儿童早期开智教学中培养写作能力
  小学生作文,就要把自己所看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小学生作文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语言文字这种工具。但由于孩子上学时年龄比较小,观察、叙述事物的能力还不够完善,因此培养写作能力很艰难,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2.1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条件,当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时,他们总是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写作,写出来的东西就会有真情,写作技巧也就不断得到提高。那么如何激发这些提前跨入学校大门学生的写作兴趣呢?(1)为学生创设情境;(2)捕捉写作时机;(3)教师起带头作用;(4)教师及时评分评价。
  2.2 留心观察生活,捕捉写作素材。客观事物只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在头脑中形成生动、鲜明的印象,在我们身边经常发生的事,如果不去观察,便熟视无睹,我就教育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1)抓住观察事物的特点;(2)带着感情地观察。
  2.3 读写结合,从读中学写。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作文是把阅读中获得的知识付诸实践,阅读的过程就是消化和吸收的过程,写作的过程就是充分利用阅读中吸收的营养,让它开花、结果,让知识转为技能的过程,所以作文教学不能脱离阅读教学而孤立地进行,只有从读中学写,读写结合交错训练,才能把读中学到的知识加以巩固,形成技能。
  3.根据体验原则, 指导感受生活
  要让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习作, 就必须引导他们去感受生活,感受生活中一切美的东西。
  3.1 引导感受自然美。教师要善于引导他们去观察和感受自然景物事物等审美对象的审美特征,观其形,闻其声。尽可能地去体验由此而引起的审美感情,并形成审美积累,把握审美特征,以便于习作时自由地倾吐自己的感受。
  3.2 引导感受社会生活美。让学生从美的角度是感受社会生活。 首先要求掌握社会生活现象的本质特征,引导学生从日常的平凡事情中去深刻挖掘美。其次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学校、家庭、社会,从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出美来。这样才有可能写出文质兼美的佳作。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表现欲望,指导学生把修改过的图文并茂的作文通过网络,发表到作文网站上与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小朋友进行交流,欣赏或通过电子邮件邮到报社,也可以把学生的作文打印出来编辑成册。这样做能更大限度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只要教师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刺激学生的写作兴趣后,学生们就一定能写出一篇篇情真意切、美妙动人的好文章来。
  参考文献
  [1]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2] 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新编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3] 叶澜主编.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4] 劳凯声主编.教育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6] 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其他文献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既是学生心灵与个性的自由体现,也是学生语文整体水平的综合展示。  【关键词】作文教学 写作兴趣 培养 尝试  我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已十多年,缘于自己对写作的喜欢与爱好,一直比较重视对学生作文的写作与指导。因为在语文学科中,作文占据着“半壁江山”,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作文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并不重视作文,怕写作文,写不好作文,甚至写作文不是应付就是
期刊
【摘要】从地理学的基本特点———图文结合出发,联系心理学中的阅读过程、思维培养等知识,对文字阅读、图像阅读以及图文结合阅读与思维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阅读 语言 图像 思维 地理  什么是阅读呢?阅读是一个认知的过程,是读者利用逐渐掌握的阅读技巧,领会作者通过符号表达的意图的过程。阅读和思维密不可分,因为思维就是人们借助于表象或概念,通过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进行信息加工的认知活动。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互相交互、互相整合的“一体化”历程的逐步深入,语文教育即将出现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变,展现在世人的将是这样一个浩瀚而又绚丽的前景。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教育 一体化  信息技术的现代化,为语文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语文教育出现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变。随着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一体化逐步深入,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将是一个浩瀚而又绚丽的前景。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的一
期刊
【摘要】小学作文教学中,写作方法、技巧的传授和指导是十分重要的,这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研究和改革任何一种事物,必须从其最本质的特征入手,小学作文教学的探索也不例外,应该充分认识和把握住最本质的特征。因此,写作内容的实践性(亲身经历、感受、耳闻目睹)和表达方式的单一朴实性是小学生写作表现的特点。  【关键词】作文教学 写作方法 写作兴趣 鼓励  研究和改革任何一种事物,必须从其最本质的特征
期刊
【摘要】做为一个语文教师,不仅要将课堂延伸到学生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更要把握好这难能可贵的40分钟的教室里的语文课堂,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和教师的精彩引导与评价贯穿于其中,以此彰显出课堂的最大化、最优化。进而,这种课堂的教育教学也尽可能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去,为学生所获,为学生所用,如此的语文教学才是成功的,高效的。  【关键词】高效课堂 以生为本 大量阅读  打造出高效率、高质量的语文课堂并
期刊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个性化特色教学越来越凸显它的魅力。语文教学要有个性、富有特色,这是一个经验丰富、思想成熟的语文教师的必然追求。因此,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锻造各方面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丰富的情感,满足终身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 阅读教学  我们的课堂想让学生掌握的最根本的东西究竟是什么?这是我们语文教师备课之初应该反复思
期刊
【摘要】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为基本的方式,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朗读促进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 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情,激发学生朗读课文的强烈欲望。  【关键词】阅读教学 朗读兴趣 思维能力 鼓励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义务教育三个学段的阶段目标,其中第二项要求“阅读”首先就是对学生的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思维,关注学生的表达。阅读教学应该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平等对话的过程。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激发对文本的独特感受,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  【关键词】阅读教学 激发兴趣 创情设境  真正的阅读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思维,关注学生的表达。真正的阅读教学应该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平等对话的过程。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激发
期刊
【摘要】自学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进行学习的一种能力。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 自学能力 激发兴趣  自学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进行学习的一种能力。  《语文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是解开语文教学之谜的关键,是广大语文教师极为重视的一项教学内容。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能力的培养就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 语言能力 培养  阅读,是以理解为核心的认知活动,即以阅读的方式去领会和把握文章的内容实质和表达形式的思维过程。对文章的阅读理解,需要经历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