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挖掘教材培养学生能力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len71942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新教材无论教学内容安排还是呈现形式,处处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重视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我在理解教材、把握教材、使用教材时,始终把它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以课堂为主阵地,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学习能力。
  [关键词]培养 能力 锻炼
  课程改革的春风吹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我也有幸加入了这一批课改实验之路,这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通过一个学期的尝试,我对新课程标准和教材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新教材无论教学内容安排还是呈现形式,处处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重视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我在理解教材、把握教材、使用教材时,始终把它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以课堂为主阵地,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学习能力。下面是我在教学实验中的几点体会。
  一、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新课标指出: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年龄小,阅历浅,无意注意占主导,观察能力有限。他们最初的观察是无目的、无顺序的,只是对教材中的插图、人物、颜色等感兴趣,不能领悟其中蕴藏的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我尊重他们的兴趣,先给他们一定的时间看,接着,再一步一步引导他们观察,将他们的注意引入正题,按一定的规律去观察。
  例如,在教学“数一数”时,一幅生动美丽的校园图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马上被画面中的人物形象、色彩及热闹场面吸引住了,非常高兴,津津有味地看起来。这时我不急于把问题提出来,牵制学生的注意力,而是给他们一定的时间随意看自己想要看的,还可以说说图上有什么。当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后,我再提出要求:“这里还有许多数学知识呢!图上画的是什么?各有什么?你们找一找。”把学生的兴趣引到数学上,让他们带着问题去观察,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所提的问题上,自觉地按老师的要求观察,我再适时地指导观察方法,有意引导他们按顺序观察。很快就找到了从数量“1”到数量“10”所表示的物体,如“1位老师”,“1面红旗”、“2位小朋友跳绳”“3位同学踢足球”“4个垃圾桶”等等。这样分两个阶段进行观察,先让学生看自己想看的,再按要求深入观察,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随着知识点的增多,对观察的要求逐步提高,使他们的观察渐渐地由表及里,由粗到细,由局部到整体,学会了观察的方法。
  二、利用教材插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语言的发展和思维的发展密切相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每一幅插图启发学生说,首先我鼓励每一位学生试说,并且不作统一要求,让每个学生把自己所观察到的说出来,接着再同桌互相说,这样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也进了一步。
  例如:在教学课本P17的“比大小”时,我先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先观察并说说图中画的有什么?学生观察了一下,很快就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图上画有猴子和一些水果。”还有的说:“图上有3只猴子和4个梨、3个桃、2个香蕉。”对这些同学的回答,我都给予肯定。然后我再单独出示3个猴子和3个桃,我问:“谁多谁少?”学生齐口说:“一样多”。我再说:“谁能把话说得完整一些?”生答:“猴子和桃子一样多。”这时,我又出示3个猴子和2个香蕉,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学生说:“猴子多,香蕉少。”最后,我再出示3个猴子和4个梨,学生马上说:“猴子少,梨多。”这时,我又问:“刚才你们说猴子多,现在又说猴子少,到底猴子是多还是少呢?猴子、香蕉、梨这三种水果比较,谁比谁多?谁比谁少?谁最多?谁最少?这句话怎样说合适?请你们同桌讨论一下。”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去讨论,讨论时各自都发表意见,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机会。然后,各组代表汇报:“猴子比香蕉多,香蕉比猴子少;猴子比梨少,梨比猴子多;梨最多,香蕉最少。”学生发言很热烈,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很高。
  这样一节课下来,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明确了物体的大小多少是从比较中得到的,又让学生把图的内容说得连贯、完整、具体,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判断、综合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数学知识是比较抽象的,而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同时也保留着直观动作思维形式。我从学生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出发,本着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一事实,自始至终都是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引入课题,创设操作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例如:在教学“7的组成”时,我先让学生拿出7根小棒,再让学生把这7根小棒分成两堆。师:“你有几种分法?你是怎样分的?”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摆小棒,很快学生马上就得出不同种分法,有的说“我把7分成1和6;2和5;3和4;4和3;5和2;6和1。”就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很快就得出了7的组成。
  四、发挥小组作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它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分类”第二课时,“按不同标准来分”时,我让学生以4人一组的形式学习,每个人把自己文具盒里的铅笔都拿出来,集中在一起,摆放在桌子上,组内先观察,再讨论,最后动手把自己认为一样的分在一起。分完后,我又请每一组派一个代表给大家汇报:你们组是怎样分的?按什么标准分的?想了几种分法?经过讨论交流,学生们想出了十几种不同的方法。如:1.按铅笔的颜色分;2.按铅笔的长短分;3.按铅笔中有没有橡皮头分;4.按铅笔有没有削过分;5.按笔杆上有棱和没棱分;6.按笔杆上的花纹来分……学生分铅笔的方法之多,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也确实让我惊叹。
  这样教学,既发挥了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的思路得以开拓,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总之,实验教材为我们教学改革提供了极为方便而丰富的资源,它系统有效地培养和开发了学生的智力,给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场地,也给师生交往、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交流提供了条件。
  (作者单位: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下庙学区总校汤河小学)
其他文献
2002年,二十岁风华正茂之际,我满怀一腔热情,踏上了“教育”这艘专航,满载起“祖国的下一代”遨游于知识的海洋。也许是自己对这份工作深深地爱,也许是心中的那份执着与信念,一个偶然的机会,2009年我从一名普通的教师成为学校的教学负责人。  当时,正值我县教研室倡导山东杜郎口的“336教学模式”和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教学模式。通过学习,我发现这两种教学模式有个共同点:就是教师角色的转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对《计算机应用教程》这门课程的学习情况,讲述了作者如何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通过增加教材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穿插学生的已有的兴趣进行教学和利用现代教育手段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学生 计算机 学习兴趣 教学效率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兴学科在社会各个领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已经普
期刊
在职业学校教育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少数品德不良的学生。这些学生虽然在学生中占少数,但他们能量大,往往具有蔓延作用,给学校教育工作和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许多困难,甚至成为社会秩序不安定的因素。因此,认真分析学生不良品德的形成原因,掌握不良品德的矫正方法,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一项迫切而又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内容。  一、学生不良品德的形成原因  所謂不良品德是指违反道德准则的思想及言行。学生的不良品
期刊
高中化学习题是学生在高中阶段掌握化学概念、理解化学原理、培养思维能力、形成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高中化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如何选用高质量的化学习题对于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高三阶段,教师对于综合题的选用及解题方法的指导对于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提高作用更是无需赘述。笔者针对学科内化学综合题的特点谈几点做法。  一、学科内化学综合题的特点  学科
期刊
[摘要]近些年,各地大规模学校不断涌现出潜规则的力量办学现象;这到底是以校为本?还是以人为本?义务教育的整合本应是一件兴利除弊的事,又似乎看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发展,但其背后安危相易,利弊相生……  [關键词]教育整合 利弊所在 运筹匀停 盱衡大局  当前,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发展中存在不均衡、 不公平的问题,是人们备受关心、也是反映比较直接、强烈的问题,更是普遍受到社会的关注。因此,要做到区域、学校
期刊
人活在世上,要活得明白,活出真正的人生价值和意义,就得真正信仰点什么,如果信得义无反顾,信得坚定不移,信得无怨无悔,就是科学的信仰。这种信仰,就好像黑夜在茫茫的大海中引导航船的灯塔,照亮了生命的夜空,指引船只安全归航;就如同茫茫沙漠中旅行的人的罗盘,指引我们奔向好生命的绿洲,希望的未来,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生活在现在的人们,尽情享受着消费所带来的快感,而对于崇高、意义、信念、理想和诉求逐渐的淡化
期刊
[摘要]能力的核心是创新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实质,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心境,激发学习热情,以学生为主体,手脑并用,鼓励学习中的探究和想象,使学习成为“再发现”的过程,以及“重组”知识,解决新情境下的数学问题的过程。  [关键词]创新 心境 主体 猜想  创新能力是构成人的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竞争社会里保证人的生存质量和发展水平的基本需要。它不仅表现为对知识的摄取改组和运用,还表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改革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向45分钟要效率,今天也演变成了高效课堂。高效课堂的提出是适应新课改发展的。所谓的高效课堂,依我看来它就是一堂课中能让学生最大限度的高兴的获取知识成分的课堂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教育教学一直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学生只用一本教材学习,老师只靠一本教参教书,教育教学似乎与时代脱节,与生活无关。在当今社会的推动下,我们虽然早已经意识到了这种
期刊
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四多四少”:第一点、在阅读教学中,千篇一律地串讲型课堂结构比较多,有的放矢地训练型结构较少。主要表现在阅读教学中,不管课文的深浅难易,不考虑课文本身的实际,也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第二点、课堂提问方面,阅读教学的提问是阅读教学理的重要环节。有启发性的,重点突出的提问比较少。提问面面俱到,这样,造成的结果是把“启发式教学”曲解成“提问式教学”了。提问缺乏层次
期刊
自主学习是什么?说的通俗一点就是自己能够自觉的学习,但是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不会自主学习的,他们只能让老师牵着鼻子走,在老师和家长的督促下被动的接受学习。然而在当今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知识的变化瞬息万变,时效性和周期性都非常短,作为眼下的小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有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今后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  自主学习是一种能力,看似简单,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