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20世纪中叶翻译对等论的传入,西方各大译论也紧随其后“旅居”中国。《20世纪西方翻译理论在中国接受史》一书对其在中国的接受做出批判性的全面研究,分析其在"中国化"过程中所留下的"印迹",并为中国翻译理论的研究提供重要指导。
关键词:西方翻译理论 中国化 影响与效果
一、概述
《20世纪西方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史》(以下简称《接受史》),由我国翻译理论研究者杨柳所著,2009年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印制发行。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我国译界的高度关注与翻译研究学者的赞誉与推崇。
20世纪后半叶以来我国对西方译论的研究,通常为译介、研究及反思和应用三大性质,而从接受美学角度对其“旅居”中国及所产生影响与效果的的探讨却似凤毛麟角,少之甚少。《接受史》对20世纪西方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情况做出了批判性的全面研究,强有力地补充了该视角下对西方译论的研究。因此,此书有效填补了我国翻译研究的一项空白,独具创新,并为我国当代翻译理论研究的转型及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提供重要指导。
二、内容
《接受史》全书共八章内容加结语,另附“参考文献”、“理论术语对照表”、“中外人名对照表”和“后记”,共计180页。而本书前八章主体可为四部分:
第一、 二章为第一部分,作者首先介绍翻译对等论在中国的接受及翻译目的论在中国的流布,即从传统语言学派的翻译理论出发来展开探讨。第三、四、五章是第二部分,主要描写西方翻译理论在经历文化转向后,作为翻译理论文化学派代表的多元系统论、后殖民主义理论以及女性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位置、旅行和遭遇。第六、七章则为第三部分,着重叙述代表翻译哲学学派的解构主义理论和阐释学翻译理论在中国的解构与阐释。第八章则为第四部分,在此探讨口译作为职业出现时与之息息相关的口译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最后,结合前八章内容,作者总结西方译论在中国接受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提出此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全球化语境下的理论接受进行展望。
三、特点评析
20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译论发展迅猛,并在全球化语境下广泛传播于世界各地,中国也毫不例外地受到其多重影响。《接受史》正是在这样的翻译研究氛围下应运而生。阅读该书,可知其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优秀之处。概括而言有如下几点:
(一)结构清晰,言简意明。
从目录的各章标题及章节内的小标题,可知作者行文的框架简洁,结构清晰。前八章作者都以相似的行文思路展开描述,布局一致,易于理解。通览全书,作者用词精当,言简意赅。尽管全文篇幅不长,但涉及内容多,覆盖面广,为读者系统又全面地诠释了西方译论在中国的接受史。
(二)资料翔实,引用丰富。
作者收集整理大量材料,并对相关翻译理论的专著文论进行仔细研读,这一点仅从本书长达25页的参考文献便可窥见一斑。阅读时,亦可见作者对各专家学者论述观点的旁征博引,信手拈来。作者根据各章写作目的,在结合资料,去芜存菁的吸取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整合,分析研究,并对各翻译理论在中国接受过程及所产生影响提出见解,并将其贯穿于写作全过程。
(三)内容充分,叙议相接。
尽管作者选取大量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来对本书内容进行叙述,但这并非仅是对其所引用资料的简单堆砌,而是夹叙夹议,有分析有见解。总体而言,作者在各章节甚至各段落的开端写出总括句来指明要义,再利用切实资料进行例证和阐释。此外,作者在引用过程中亦提出自身观点,叙议相接。最后在章节末尾,作者还对本章内容作出总结性评述。
(四)视角新颖,方法独到。
作者在书中以接受美学的研究视角,综合多维的历史描述框架,对西方翻译理论在中国得以传播、变异、批判和整合的接受过程与其由此产生的文化与现实意义进行阐释,并对中国当代翻译理论模式转型的影响作出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批判性研究。其视角新颖,方法独到,为我国翻译理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思路和指导路线。
(五)学术创新,价值重大。
作为一部以史为论的学术著作,作者并未拘泥于以编年史的方式来形成一部接受史,使其流于俗套。相反,作者在发现西方译论在中国的接受特点的前提下,分析其接受原因,评价接受效果,作出相关预测,并总结理论接受史的规律和模式,从而为中国译论模式的构建及传播寻找方向。因此,该书在我国译界具有重大的创新意义和学术价值。
四、局限
《接受史》作为一部翻译理论研究的专业学术著作,对我国译界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和参考价值。而本书语言精当,用词考究,引用的文献资料奇多,这对于翻译学理论的学习者而言,不易理解和记忆,可能会不利于其创新观点和独到见解的迅速传播。而全文的写作采用前八章内容分开叙述,最后结语整体总结的分总形式,并在各章节中亦采用先分段阐释,后末尾总括的结构。那么,若能在全文伊始及各章开端出现总括性的段落,提纲挈领的陈述各章主要内容和逻辑关联,这样,对于初读此书的人而言,可更易更快的把握各章要义,并对各章所阐述的翻译理论进行时间和内容上的融会贯通。因此,在阅读或学习时可能会更容易理解记忆。
五、总体评价
总体而言,作为翻译理论研究的学术专著,《接受史》以其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精炼清晰的论述,对20世纪西方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情况进行梳理,构成其在此异域语境下的宏观写照。该书不单从纵向历时的角度对西方翻译理论中某支主流理论的发源,在中国传播、变异与成长,以及对中国翻译研究产生的影响和效果有所阐释,还以横向共时的思路分别对对等论、目的论、多元系统论与后殖民主义理论等八大西方翻译理论在中国的“经历”和所留下的“印迹”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总结,针对不同的翻译理论的接受情况,结合中国翻译研究的现状,提供有别于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新思考。因此,该书的出版,一方面填补了翻译理论的空白,另一方面也成为翻译学学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翻译研究作出了不容忽视的重大贡献,亦为今后在此方面的研究学习指出新方向,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蒋骁华.西方现代翻译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J].中国翻译, 2000(5), p.15..
[2]杨柳.20世纪西方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
关键词:西方翻译理论 中国化 影响与效果
一、概述
《20世纪西方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史》(以下简称《接受史》),由我国翻译理论研究者杨柳所著,2009年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印制发行。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我国译界的高度关注与翻译研究学者的赞誉与推崇。
20世纪后半叶以来我国对西方译论的研究,通常为译介、研究及反思和应用三大性质,而从接受美学角度对其“旅居”中国及所产生影响与效果的的探讨却似凤毛麟角,少之甚少。《接受史》对20世纪西方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情况做出了批判性的全面研究,强有力地补充了该视角下对西方译论的研究。因此,此书有效填补了我国翻译研究的一项空白,独具创新,并为我国当代翻译理论研究的转型及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提供重要指导。
二、内容
《接受史》全书共八章内容加结语,另附“参考文献”、“理论术语对照表”、“中外人名对照表”和“后记”,共计180页。而本书前八章主体可为四部分:
第一、 二章为第一部分,作者首先介绍翻译对等论在中国的接受及翻译目的论在中国的流布,即从传统语言学派的翻译理论出发来展开探讨。第三、四、五章是第二部分,主要描写西方翻译理论在经历文化转向后,作为翻译理论文化学派代表的多元系统论、后殖民主义理论以及女性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位置、旅行和遭遇。第六、七章则为第三部分,着重叙述代表翻译哲学学派的解构主义理论和阐释学翻译理论在中国的解构与阐释。第八章则为第四部分,在此探讨口译作为职业出现时与之息息相关的口译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最后,结合前八章内容,作者总结西方译论在中国接受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提出此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全球化语境下的理论接受进行展望。
三、特点评析
20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译论发展迅猛,并在全球化语境下广泛传播于世界各地,中国也毫不例外地受到其多重影响。《接受史》正是在这样的翻译研究氛围下应运而生。阅读该书,可知其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优秀之处。概括而言有如下几点:
(一)结构清晰,言简意明。
从目录的各章标题及章节内的小标题,可知作者行文的框架简洁,结构清晰。前八章作者都以相似的行文思路展开描述,布局一致,易于理解。通览全书,作者用词精当,言简意赅。尽管全文篇幅不长,但涉及内容多,覆盖面广,为读者系统又全面地诠释了西方译论在中国的接受史。
(二)资料翔实,引用丰富。
作者收集整理大量材料,并对相关翻译理论的专著文论进行仔细研读,这一点仅从本书长达25页的参考文献便可窥见一斑。阅读时,亦可见作者对各专家学者论述观点的旁征博引,信手拈来。作者根据各章写作目的,在结合资料,去芜存菁的吸取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整合,分析研究,并对各翻译理论在中国接受过程及所产生影响提出见解,并将其贯穿于写作全过程。
(三)内容充分,叙议相接。
尽管作者选取大量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来对本书内容进行叙述,但这并非仅是对其所引用资料的简单堆砌,而是夹叙夹议,有分析有见解。总体而言,作者在各章节甚至各段落的开端写出总括句来指明要义,再利用切实资料进行例证和阐释。此外,作者在引用过程中亦提出自身观点,叙议相接。最后在章节末尾,作者还对本章内容作出总结性评述。
(四)视角新颖,方法独到。
作者在书中以接受美学的研究视角,综合多维的历史描述框架,对西方翻译理论在中国得以传播、变异、批判和整合的接受过程与其由此产生的文化与现实意义进行阐释,并对中国当代翻译理论模式转型的影响作出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批判性研究。其视角新颖,方法独到,为我国翻译理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思路和指导路线。
(五)学术创新,价值重大。
作为一部以史为论的学术著作,作者并未拘泥于以编年史的方式来形成一部接受史,使其流于俗套。相反,作者在发现西方译论在中国的接受特点的前提下,分析其接受原因,评价接受效果,作出相关预测,并总结理论接受史的规律和模式,从而为中国译论模式的构建及传播寻找方向。因此,该书在我国译界具有重大的创新意义和学术价值。
四、局限
《接受史》作为一部翻译理论研究的专业学术著作,对我国译界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和参考价值。而本书语言精当,用词考究,引用的文献资料奇多,这对于翻译学理论的学习者而言,不易理解和记忆,可能会不利于其创新观点和独到见解的迅速传播。而全文的写作采用前八章内容分开叙述,最后结语整体总结的分总形式,并在各章节中亦采用先分段阐释,后末尾总括的结构。那么,若能在全文伊始及各章开端出现总括性的段落,提纲挈领的陈述各章主要内容和逻辑关联,这样,对于初读此书的人而言,可更易更快的把握各章要义,并对各章所阐述的翻译理论进行时间和内容上的融会贯通。因此,在阅读或学习时可能会更容易理解记忆。
五、总体评价
总体而言,作为翻译理论研究的学术专著,《接受史》以其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精炼清晰的论述,对20世纪西方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情况进行梳理,构成其在此异域语境下的宏观写照。该书不单从纵向历时的角度对西方翻译理论中某支主流理论的发源,在中国传播、变异与成长,以及对中国翻译研究产生的影响和效果有所阐释,还以横向共时的思路分别对对等论、目的论、多元系统论与后殖民主义理论等八大西方翻译理论在中国的“经历”和所留下的“印迹”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总结,针对不同的翻译理论的接受情况,结合中国翻译研究的现状,提供有别于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新思考。因此,该书的出版,一方面填补了翻译理论的空白,另一方面也成为翻译学学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翻译研究作出了不容忽视的重大贡献,亦为今后在此方面的研究学习指出新方向,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蒋骁华.西方现代翻译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J].中国翻译, 2000(5), p.15..
[2]杨柳.20世纪西方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