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师素质因素对教学效率的影响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cai95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人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注意教师的人格作用。教师的人格就是教师的一切。由此可见,加强修养,提高人格力量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
  关键词:教师素质因素效率
  決定教学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学生因素、教材因素、教法因素等,但教师因素是影响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因为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
  一、人格与效率
  人格即指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特征,也是人的道德品质的体现,冯友兰先生在《新原人》中曾说:“人生有四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人境界。”当今社会中处在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最多,进人道德境界的人少一些,进人天人境界的更少。我觉得合格的教师至少应该是道德境界中的人。试想一下,一个思想道德低劣,在利益面前斤斤计较,在上级面前卑躬屈膝,在有权势的家长面前唯唯诺诺,在出身低微的家长面前颐指气使,能不引起学生的反感吗?
  教师没有事业心,不注意尊重学生,即使他的业务水平再高,学生也会对他产生一种排斥力,不愿意上他的语文课。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效率从何谈起?正如美国教育家林格伦在《课堂教育心理学》中所说:“当他的老师对待所教的学科马虎了事,毫无热情并且没有生气,那么他的学生也很少和不会积极热情地学习这门学科课。相反,如果一个教师在邪恶面前不怯懦、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正直善良,同情弱者,扶持落后者,关心上进者;永远拥有一颗火热、诚挚的童心,永远保有一双公正、诚实的眼睛;永远操有健康的心口如一的语言;永远想着带给学生新鲜圣洁的思想。那么学生就会对你产生信赖感、亲切感,深深地被你的魅力所吸引,学生就会对你所教的语文感兴趣。我国古代有“亲其师,信其道”之说,用人格力量征服学生,我们称之为“人格效应”。有了“人格效应”,教学效率肯定会提高。
  古人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注意教师的人格作用。教师的人格就是教师的一切。由此可见,加强修养,提高人格力量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
  二、思想与效率
  语文属于人文学科,人文学科是反映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的科学,它“除了能给人以知识、能力和智力外,还具有思想教育、情感熏陶、道德感染、培养性格、意志和审美观念等功能。”,(引自黄品泉《试论钱梦龙的“人格总体论”及语文教学观》一文。见1990年第6期《语文教学论坛。》同时,语文学科又是一门工具性、思想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这些性质与特征便“决定了语文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不仅有知识、能力、智力方面的目标,而且还有认识、教育、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目标。”(出处同上)这就是说,语文教育的整体目标,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而且还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
  事实上,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历久不衰的佳作,感染力强,容易吸引学生,为什么学生还会感到语文课枯燥无味呢?有些小说,为什么学生课下初读时兴趣盎然,而在课堂上经老师讲解后反而兴味索然呢?除了与教师陈旧的教学模式有关外,还有一点,就是某些教师的思想观点过于保守,照搬教学参考书,人云亦云,没有主见。如学习《故乡》时,在分析了闰土的种种不幸之后,一定要冠以这“正是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弊端”的中心(人教版教参云),将一个活生生的闰土贴上历史的标签,其实,在文中,作者又何尝没有对“我”与闰土之间的隔膜的悲衰情感呢?由此可见,教师缺乏思想的深度,惟上惟书,怎能使学生情绪高涨,提高教学效率呢?再者,我们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
  步伐,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我们所处的历史时期,新技术革命的浪潮滚滚而来,旧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正受到猛烈的冲击,社会变革的范围之广泛、内容之深刻、速度之迅猛都是前所未有的,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运用,科学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我们若思想僵化,这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三、技艺与效率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一个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一个业务水平很高的教师是非常受学生的欢迎的,甚至成为学生祟拜的偶像。这种祟拜可以变成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语文教师必然具有较强的朗读能力,无论什么文体,语文教师读起来,应是字正腔圆,优美动听。语文教师要有丰富的词汇量,与其他学科的教师相比,语文教师应该是一本“活字典”。语文教师要有过硬的背功。语文教师的厚积,应包括背诵大量的文章。背诵课文令学生头疼,如果老师常常出口成章,名篇佳段不离口,学生除了佩服老师的文学功底外,主动背诵,欲与老师比高低,展示自己才华的心情就难以按捺了。教师若有学者的风范,学生就会如飞碟恋花般地祟拜老师,崇拜知识。语文教师必须能写一手好字,尤其是粉笔字。字要写得端庄大方,笔顺要正确,你要求学生有一个眉清目秀的作文本面,可自己的板书龙飞凤舞,杂乱无章,你哪里还有说服力呢?
  语文教师在教好课的同时,还必须写好文,这也是提高教学技艺的重要一环。写文章不是为自已增添一层油彩,而是从心底深处去感应、领悟和阐释生活和人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觉得不仅要写教学论文,积极探索教育规律,研究科学、高效、有序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写一点随笔、杂感,或者诗歌、小说等,尤其是下水作文。因为,教师只有写好文章,才能去准确地指导学生作文。教师若不写作,不体会写作之甘苦,指导作文必然是空洞的说教。
  在中学各门学科中,语文课的综合性最强,内容覆盖面广,所以语文教师应成为一个“杂”家。从国际国内重大新闻到科技最新成就,从流行歌曲到流行服装,都与语文教学息息相关。只有更多地引人时代的活水,才能激活课文中蕴含的艺术生命力。
  总之,一个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从方方面面提高自己的素质,以便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期刊
小学老师的整个过程无外乎备、教、改、辅、考。作业的修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从小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能反映学生学习结果,是对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反馈,作业批改在检查教与学的质量上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模式这一要求同样也体现在小学语文作业批改中,因此在小学语文作业批改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批改方式应运而生。那么,怎样让人文教育渗透小学语文的作业批改中呢?  一、作业批改不宜单
期刊
传统的作文教学,总是教师讲方法,讲框架,讲提纲,讲思路,讲典型,学生按照老师提供的思路所讲写作文,让学生没有太多自由发挥的余地,学生的自主性根本没得到发挥,这样教学下来,老师教得头疼,学生学得吃力。电教手段的介入,促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运用于教学中,它特有的优势逐渐让教师认识,让教师喜欢,也让学生喜爱。我在教学“写一个场面”作文课指导中,运用了录音手段,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情境,激发
期刊
在上海百货业服装销售额依赖单价的上涨而出现一片虚假繁荣景象的同时,电子商务运营商的快速增长、国外快时尚服装品牌的大举进入,使得上海百货业面临很大的挑战。本文提出上
摘要:作者针对高中语文中的情商教育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在高中开展情商教育的原因,并对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开展情商教育的策略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高中语文情商教育  情感智商它代表一个人情绪智力的高低,二者是近年来心理学家提出的与智商和智力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的情感、情绪、自我激励、意志和忍受挫折等方面的品性。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开展情商教育,既减少了情商教育推行的阻力,又利于青少
所谓情感教育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大量美文对学生灌之以情,教师动之以情,学生会之以情。最终就会由无数的“情”的操作而综合为“情操”的生成,达到心灵和心灵的契合的一种教育方式。而语文作为一门主要课程、基础课程,與其他课程相比,更强调情感。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是名家名篇,题材广泛、文质兼美、图文并茂,字里行间蕴涵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和审美情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还需要进行情感
期刊
课堂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学习心理是否健康,直接影响教学的成就。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虽说现在实施素质教育了,但学生作文心理不健康这团阴云,仍旧笼罩在执教者的心头。  学生不爱作文由来已久,并非实施素质教育阶段才有。杭州市特级教师,全国劳模杨一青老师,对作文教学潜心研究,曾做过调查:有个47人班,怕作文的40人,恨作文的4人,不怕作文2人,喜欢作文1人。这个问题不可等闲视之,言重些,
期刊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当前许多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开展需要或者必须要用到的技术,在社会经济如此高速化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的会计工作也需要运用信息化技术来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我对《大纲》的认识归纳起来是三句话:培养能力是重点;搞好自学是关键;狠抓作文破难关。   一、语文是工具,掌握工具必须具备能力,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在学懂语文知识的前提下,以培养能力为重点   过去的语文老师只看着卷面成绩,而忽略了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我感到:语文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工具”;语文课是培养学
期刊
摘要: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是21世纪一门重要的研究课题。面临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新形势,如何深化语文教学改革已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教育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时代对老师提出的更高要求。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不例外。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把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