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心理健康问题浅论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loveste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学习心理是否健康,直接影响教学的成就。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虽说现在实施素质教育了,但学生作文心理不健康这团阴云,仍旧笼罩在执教者的心头。
  学生不爱作文由来已久,并非实施素质教育阶段才有。杭州市特级教师,全国劳模杨一青老师,对作文教学潜心研究,曾做过调查:有个47人班,怕作文的40人,恨作文的4人,不怕作文2人,喜欢作文1人。这个问题不可等闲视之,言重些,还能影响师生关系?何以会出现这种教与学敌对的局面呢?还是从师生双方谈起。
  教师如何教导学生作文的?
  每次作文,按惯例,老师要到课堂指导一番。有的老师课前无准备,课上想到哪,指导到哪,尽到责任,匆匆离去,这是匆匆指导。有的老师不具备指导观察事物,单一手臂为径,用言语围周,口若悬河,把诸多事物很妙地往圈内一划,算是完成任务。学生失去具体事物,让他怎么写?这是显自己口舌之能事,置学生实际写作需要于不顾的空洞指导。也有老师花一周两节课时间,拿出具体的作文指导计划,耐心的为学生讲解作文的意义,但远离学生生活和思考的要义管什么用?直烦得学生头脑发胀,心如死灰。这是孤立指导。
  学生如何完成作文任务,我看仅剩“八字作文法——凑字数凑内容抄袭。
  学生种种不健康的习作行为大都是老师(画)逼出来的,对作文厌倦,是作文老师咎由自取。那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健康的作文心理?我认为至少要从三个方面做起。
  1、克服习作恐惧心理——丰富写作材料
  走进生活:感真知。生活是写作源泉,生活是写作源泉,生活出真知。教师要尽量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投入自然,教给学生观察自然地方法。教学生去听空中的小鸟怎样唱歌,看树上的叶子如何鲜亮,注视地上的蚂蚁在搬家,观察水中的鱼儿学游泳.……在生活中学会了观察,在自然中陶冶了情操,写作的冲动一触即发。上海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教《一个苹果》就是这样。从学生生活常见的水果指导写作,教学获得了成功。
  命题灵活:选真知。《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表明,继续后才能倾吐。当学生有了丰富的生活积累后,就产生了倾吐的欲望。这时要精心培养和保护学生的欲望,作文宜自由命题,从丰富的感性材料中筛选内容,适时点拨,头脑中有多少就写多少,切不可千篇一律,附加条件。如学生无话可写,宁可迟写或不写,也不能让学生撒谎,养成马虎习作的习惯。
  选材宜小:表真知。始写作文,宜写片段,内容可写“针头线脑”,不能让学生说空话大话。写清一人一事一物、所见所听所想所做即可。如我指导学生写《一朵花》,问:“同学们,你们想写什么样的花,回忆不出,我们就到外面去看看。”当时正值月季花开,引导学生从花色写起;问:“谁能把看到的花像什么告诉我?”引导学生写花形;又问:“这朵花真大,它有几个瓣,瓣里有些什么?”引导学生写花瓣、花蕊;最后说:“这么好的花闻一闻看它香不香?”引导学生写花味。这时恰遇一个学生的脸被针刺戳了一下,尖叫起来,我顺势提出:看这么美的花朵还要付出什么代价?这次习作内容充实,教学获得了成功。
  2、克服习作厌倦心理——培养写作兴趣
  教师的表率作用,应该表现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作文教学也离不开教师的榜样力量。我在每次指导学生作文时,自己也写一篇同樣命题的作文,还拿到班上读给学生听。写《我的班主任》,当我读到挨班主任一巴掌时,学生哄堂大笑,兴趣盎然,此时师生的心该贴得多么近,学生从来没有这样放松,作文的兴趣很快培养起来了。
  3、克服习作失望心理——树立写作信心
  适当降低评分标准,是树立写作信心的有效手段。成功教育认为,“不求个个升学,但愿人人成功。”高分可以激励学生,低分则会打击学生。教师怎样运用高分来树立学生写作信心?道路有三条:一是不以自己水平衡量学生,老师给高分,让学生初尝成功的甜头;二是多次评分,每次加分,以分数为杠杆,调动学生习作积极性;三是让学生习作发表,入选优秀作文办展览。让学生品尝胜利的喜悦。
  克服小学生心理障碍的方法很多,课外阅读引导习作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每种做法,都需要领导的支持,教师之间的通力协作。让时间给学生,有时间去观察,留时间去思考。以上我仅就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得来的粗浅认识与志同者商榷,共同探讨小学作文教学素质化路子。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口语交际能力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在素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语文的功能有了新的定位。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而几语交际正是小学语文教学围绕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所设置的一项教学内容。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的一个
摘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和水平,应该是语文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之一,写作能力和水平的高低,是一个人能否较好的运用语文知识及其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如果一个学生经过十多年的语文教育,尚不能写出语句较为畅通、主题较为明确、结构较为完整的文章,那么肯定没有多少人认为这位学生是一个合格的中学毕业生。  关键词:作文能力写作素质  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学生当作具有自然属性的人去对待,当作发展的人去看待,
小学教学主要内容都是字、词、句、段、篇,五者相互联系,不可或缺。词语教学是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语文教学的点缀,而是要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老师们往往只重视内容的感悟,而忽视了对词语的教学;或者只重视对字词的认读、书写,而忽视了对词语的理解;即便涉及了词语,也游离了文本,只是单独而简单地进行词语解释,似乎也就仅限于此;更多的时候,
期刊
摘要:学校教育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其核心是人格的发展与培养,而我们的语文教学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对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不再只是教会学生单一的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语文教学中发挥语文知识在学生发展中的多重价值和综合功能,要培养出具有丰富的知识、聪敏的智慧、创新的精神、高尚的道德与健康人格的现代中学生。  关键词:健康人格语文教学初中语文初中
期刊
小学老师的整个过程无外乎备、教、改、辅、考。作业的修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从小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能反映学生学习结果,是对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反馈,作业批改在检查教与学的质量上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模式这一要求同样也体现在小学语文作业批改中,因此在小学语文作业批改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批改方式应运而生。那么,怎样让人文教育渗透小学语文的作业批改中呢?  一、作业批改不宜单
期刊
传统的作文教学,总是教师讲方法,讲框架,讲提纲,讲思路,讲典型,学生按照老师提供的思路所讲写作文,让学生没有太多自由发挥的余地,学生的自主性根本没得到发挥,这样教学下来,老师教得头疼,学生学得吃力。电教手段的介入,促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运用于教学中,它特有的优势逐渐让教师认识,让教师喜欢,也让学生喜爱。我在教学“写一个场面”作文课指导中,运用了录音手段,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情境,激发
期刊
摘要:作者针对高中语文中的情商教育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在高中开展情商教育的原因,并对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开展情商教育的策略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高中语文情商教育  情感智商它代表一个人情绪智力的高低,二者是近年来心理学家提出的与智商和智力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的情感、情绪、自我激励、意志和忍受挫折等方面的品性。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开展情商教育,既减少了情商教育推行的阻力,又利于青少
所谓情感教育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大量美文对学生灌之以情,教师动之以情,学生会之以情。最终就会由无数的“情”的操作而综合为“情操”的生成,达到心灵和心灵的契合的一种教育方式。而语文作为一门主要课程、基础课程,與其他课程相比,更强调情感。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是名家名篇,题材广泛、文质兼美、图文并茂,字里行间蕴涵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和审美情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还需要进行情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