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201-01
一提到班主任工作,当过班主任的老师都知道不管是在学校还是下班回到家天天有处理不完的琐碎的事。记得刚接一年级时,下班回到家我最害怕的是接到值班老师和家长的电话。因为一年级学生人数又多、大部分又住校,六七岁的孩子刚住校不适应,哭的、闹的、往外跑的、甚至拉在裤子里,尿在裤子里的什么样的都有,这些情况我们班主任得一一处理。学生家长询问孩子情况的电话更是不分时间,随时就打给你,刚开学的一段时间我都神经质了,电话一不放在身边就觉得电话在响。(因为我们从一年级到九年级学生大部分是寄宿生)等一切就绪,学生们稍稍安顿一些后,其他的在管理方面的事接踵而来,天天应付学校的各项检查(卫生检查、安全检查、路队检查、校服校卡检查、规范行走检查…… )、 准备各项比赛活动(每学期的黑板报比赛、古诗比赛、队列比赛、体操比赛、歌咏比赛……),还得备课、上课、批作业、随时准备迎接领导推门听课,神经天天绷得紧紧的,课后还得跟那些捣蛋的学生谈话或跟家长沟通。若是班里有学生“负了伤”,家长来责怪,校长来责怪,德育处有时也会来教育?作为班主任我们如何摆脱这些繁琐的工作局面呢?从接这个一年级开始我就在思索。我不能再像陀螺一样天天这样转下去,毕竟40多岁了,累垮了自己不说,全班60多个孩子怎么办?刚养好的一点好习惯就会前功后弃了。于是我改变观念,转换自己的角色,淡化“管理者”意识,让学生去管理、去承担责任。
一、强化小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
我们班老师的孩子和我朋友的孩子比较多,相比来说我对他们比较熟悉了解,其中老师的对学校也比较熟悉,所以一些他们能干的事情我就放手让他们带领大家去干,比如到教导处、政教处、食堂送个报表、拿个通知啥的他们都很轻松的就替我完成了,在班上我及时表扬他们,赞美他们就是老师的小助手,时不时还给发个本子、发块糖等小奖励。大大提高了他们为班级做事的积极性。他们都觉得能为老师、为班级做事很骄傲、很自豪。从而激发其他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并从被管理者的角色中学会管理他人,学会自我管理。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全班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班级凝聚力,而且可以让他们获得班级管理主人的积极体验,形成了全班同学为班级服务的良好氛围。
小学生都有个特点,特别善于表现自己、愿意管理别人,老师交代的任务他们都抢着干。关键是如何引导,引导自我管理首先要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在每项活动前我先与几位教师家长沟通,让他们配合我对他们的孩子进行生活学习的独立性教育,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各种比赛中让他们在家积极准备,回到学校来再指导其他同学,这样不但锻炼了孩子的主动性还培养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主人翁意识,比如准备六一节目、歌咏比赛等活动时,我发动几个在幼儿园有表演经验的学生跟我一起搜集资料,最后确定出节目,由他们先在家练习,学会了再教其他同学,同时我也把视频资料发给各位家长,让他们帮忙在家督促孩子练习,一个个节目很快就成形了,以后就抽空练习提高了。在这么多小助手的带动下全班同学无论学什么都热情高涨,你比我赶的班级氛围逐渐形成。比赛成绩自然名列前茅,这样使学生不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更巩固了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意识。真是你给学生一个舞台,学生会给你无尽的精彩。
活动后,我又主动与其他家长联系,把比赛情况及时通报给家长并感谢他们的支持。这样保证了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一致性。
二、健全班级组织机构,坚持自我管理
许多人说班级难于管理,其原因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管理,缺乏主人翁意识。若能让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作为班级的主人的责任,都能意识到自己是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情形就大不一样了。经过近三年的培养,我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全体参与,构建全方位多层面的集体自我管理机构,体现管理的主体性。
1.组建责任心强的常务班委
让学生主动参与班集体管理,老师不必事事躬亲,建立一支责任心强、素质高、工作胆大的班干部队伍是最重要的。因为他们是班集体的核心,是凝聚班集体的纽带,有了一支强有力的干部队伍,班级管理就成功了一半。从开学之初的慢慢培养,一部分有能力又勤劳吃苦的为班级服务的几个人,不用说自然会被大家选举为班委会,班委会商量决定谁任班长。班委会成员各司其职,在开展工作中,由全班同学负责监督和评价,班上的一切日常管理,全部有班干部负责。这样班主任就不用事事插手的,只作为班干部的坚强后盾,适当指导就行。
2.灵活多样的自治小组
班级除常务班委,还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组织和建立多样化的自主自治小组,如住宿生生活小组、走廊校园规范化行走检查小组、学习督导组、纪律监察组、卫生监督组等小组。这些小组吸收了全体学生参加,每个小组各不相同,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有层次的管理网络。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主体作用的班级自我管理机构,每位学生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从而使全班同学人人有责任、个个担担子。既是管理者、参与者又是被管理者、合作者,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人人有人管、人人能管人”。管理与被管理的相结合,提高了每一个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参与度,使他们能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感受到自己的利益和责任,也大大激发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他们不仅能管别人而且能自觉地管理自己。这些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管理的手段,增强了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信任感,提高了班级的工作效率。
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观念的更新是改革的灵魂,我深深地感到,当今的教育绝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也绝不能再充当传授知识的机器。我们要教学生“学会认知”,培养学生受益终身的能力与素质。这就需要教师转变观念,变“教书匠”为“教练”、“参谋”、“顾问”。正像魏书生老师说的:“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班主任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职业,这一职业是神圣的,愿我们以神圣的态度,在这神圣的岗位上,把属于我们的那片园地管理得天清日朗,以便我们无愧于自己的学生,以使我们的学生无愧于生命长河中的这段历史。”
一提到班主任工作,当过班主任的老师都知道不管是在学校还是下班回到家天天有处理不完的琐碎的事。记得刚接一年级时,下班回到家我最害怕的是接到值班老师和家长的电话。因为一年级学生人数又多、大部分又住校,六七岁的孩子刚住校不适应,哭的、闹的、往外跑的、甚至拉在裤子里,尿在裤子里的什么样的都有,这些情况我们班主任得一一处理。学生家长询问孩子情况的电话更是不分时间,随时就打给你,刚开学的一段时间我都神经质了,电话一不放在身边就觉得电话在响。(因为我们从一年级到九年级学生大部分是寄宿生)等一切就绪,学生们稍稍安顿一些后,其他的在管理方面的事接踵而来,天天应付学校的各项检查(卫生检查、安全检查、路队检查、校服校卡检查、规范行走检查…… )、 准备各项比赛活动(每学期的黑板报比赛、古诗比赛、队列比赛、体操比赛、歌咏比赛……),还得备课、上课、批作业、随时准备迎接领导推门听课,神经天天绷得紧紧的,课后还得跟那些捣蛋的学生谈话或跟家长沟通。若是班里有学生“负了伤”,家长来责怪,校长来责怪,德育处有时也会来教育?作为班主任我们如何摆脱这些繁琐的工作局面呢?从接这个一年级开始我就在思索。我不能再像陀螺一样天天这样转下去,毕竟40多岁了,累垮了自己不说,全班60多个孩子怎么办?刚养好的一点好习惯就会前功后弃了。于是我改变观念,转换自己的角色,淡化“管理者”意识,让学生去管理、去承担责任。
一、强化小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
我们班老师的孩子和我朋友的孩子比较多,相比来说我对他们比较熟悉了解,其中老师的对学校也比较熟悉,所以一些他们能干的事情我就放手让他们带领大家去干,比如到教导处、政教处、食堂送个报表、拿个通知啥的他们都很轻松的就替我完成了,在班上我及时表扬他们,赞美他们就是老师的小助手,时不时还给发个本子、发块糖等小奖励。大大提高了他们为班级做事的积极性。他们都觉得能为老师、为班级做事很骄傲、很自豪。从而激发其他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并从被管理者的角色中学会管理他人,学会自我管理。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全班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班级凝聚力,而且可以让他们获得班级管理主人的积极体验,形成了全班同学为班级服务的良好氛围。
小学生都有个特点,特别善于表现自己、愿意管理别人,老师交代的任务他们都抢着干。关键是如何引导,引导自我管理首先要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在每项活动前我先与几位教师家长沟通,让他们配合我对他们的孩子进行生活学习的独立性教育,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各种比赛中让他们在家积极准备,回到学校来再指导其他同学,这样不但锻炼了孩子的主动性还培养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主人翁意识,比如准备六一节目、歌咏比赛等活动时,我发动几个在幼儿园有表演经验的学生跟我一起搜集资料,最后确定出节目,由他们先在家练习,学会了再教其他同学,同时我也把视频资料发给各位家长,让他们帮忙在家督促孩子练习,一个个节目很快就成形了,以后就抽空练习提高了。在这么多小助手的带动下全班同学无论学什么都热情高涨,你比我赶的班级氛围逐渐形成。比赛成绩自然名列前茅,这样使学生不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更巩固了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意识。真是你给学生一个舞台,学生会给你无尽的精彩。
活动后,我又主动与其他家长联系,把比赛情况及时通报给家长并感谢他们的支持。这样保证了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一致性。
二、健全班级组织机构,坚持自我管理
许多人说班级难于管理,其原因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管理,缺乏主人翁意识。若能让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作为班级的主人的责任,都能意识到自己是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情形就大不一样了。经过近三年的培养,我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全体参与,构建全方位多层面的集体自我管理机构,体现管理的主体性。
1.组建责任心强的常务班委
让学生主动参与班集体管理,老师不必事事躬亲,建立一支责任心强、素质高、工作胆大的班干部队伍是最重要的。因为他们是班集体的核心,是凝聚班集体的纽带,有了一支强有力的干部队伍,班级管理就成功了一半。从开学之初的慢慢培养,一部分有能力又勤劳吃苦的为班级服务的几个人,不用说自然会被大家选举为班委会,班委会商量决定谁任班长。班委会成员各司其职,在开展工作中,由全班同学负责监督和评价,班上的一切日常管理,全部有班干部负责。这样班主任就不用事事插手的,只作为班干部的坚强后盾,适当指导就行。
2.灵活多样的自治小组
班级除常务班委,还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组织和建立多样化的自主自治小组,如住宿生生活小组、走廊校园规范化行走检查小组、学习督导组、纪律监察组、卫生监督组等小组。这些小组吸收了全体学生参加,每个小组各不相同,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有层次的管理网络。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主体作用的班级自我管理机构,每位学生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从而使全班同学人人有责任、个个担担子。既是管理者、参与者又是被管理者、合作者,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人人有人管、人人能管人”。管理与被管理的相结合,提高了每一个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参与度,使他们能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感受到自己的利益和责任,也大大激发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他们不仅能管别人而且能自觉地管理自己。这些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管理的手段,增强了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信任感,提高了班级的工作效率。
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观念的更新是改革的灵魂,我深深地感到,当今的教育绝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也绝不能再充当传授知识的机器。我们要教学生“学会认知”,培养学生受益终身的能力与素质。这就需要教师转变观念,变“教书匠”为“教练”、“参谋”、“顾问”。正像魏书生老师说的:“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班主任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职业,这一职业是神圣的,愿我们以神圣的态度,在这神圣的岗位上,把属于我们的那片园地管理得天清日朗,以便我们无愧于自己的学生,以使我们的学生无愧于生命长河中的这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