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是情感交流、相互理解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的工作就是做“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的事情。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强调,最好的教师是在与学生的精神交往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学生视为志同道合的朋友,所以教师不仅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身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独到的见解、幽默风趣的语言来满足学生求知的需求,更要通过平等的交流与心灵的对话、对学生无私的爱,使得学生能在被爱当中自觉地去爱他人,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发展,道德得到培育,人格得到健全。
一、人格多学科视角的理论分析
人格是个使用频率很高、含义很广的词,对人格一词的解释也呈现出多义性:从伦理学上的意义来讲,人格指一个人的尊严和信誉;从法律学的角度来看,人格指享有法律地位的自由公民;在社会学上,人格指个人在社会上所扮演的角色;而心理学家们则认为,人格指个人的生活旨趣、认知方式和能力、情绪特征、意志品质和态度倾向等心理特征所组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人格,实际上体现了人的心理能力的总和。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人格,包括人格心理特征和人格倾向两个方面。人格心理特征又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表现在人们活动效率和活动风格方面的差异上。人格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和世界观。它们制约着人格心理特征。一个健全的现代人不仅需要经济实力,更需要人格、道德和精神生活。就现代学校教育而言,除了对人的知识技能进行教育培训外,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课堂教学注重人本关爱,加强学生的人格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重任。
二、健全人格的基本特征
健全人格是指健康而完善的、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格。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最健全的人格应该具备15个特征:(1)对现实世界的敏锐洞察力;(2)能接受自己、他人和现实;(3)言行坦率、自然纯真;(4)不过分关注自己,而以问题为中心;(5)具有超然于世的品格和独处的能力;(6)独立自主;(7)对事物有新鲜感;(8)能获得“高峰体验”;(9)对人类充满爱;(10)对亲密的友人感情深厚;(11)具有民主作风;(12)具有强烈的道德感;(13)富有幽默感;(14)有创造性;(15)不盲从。著名心理学家黄希庭教授把这些特点高度概括为:自尊、自立、自信、不断的幸福的进取。人格健全者表现出内部心理和谐发展,他们的需要、动机、兴趣、爱好、智慧、才能、理想、信念、性格、气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向健康的方向发展,能及时调整自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人格健全者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发展友谊,在日常交往中既不随波逐流,也不孤芳自赏,能够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协调一致。人格健全者能够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有效地用到能获得成功的事业上去。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中被强烈的创造动机和热情所推动,并能和其能力有效地结合起来,使他们敢于创造,善于创造,经常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建树,成功会为他们带来满足和愉悦,并使他们形成新的兴趣和动机,从而使生活内容更加充实。
三、注重人本关爱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近些年来,重视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成为教育理论工作者愈加强烈的呼声。“健全人格”作为时代与国民对教育的根本要求,已成为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标准的灵魂。当前,不少教育工作者在实际的工作中也作出响应,在教育教学中重视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前提就是坚决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1.教师人格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具有指导定向作用
课堂教学既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也是塑造学生人格力度最大的场所。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指导定向作用。由于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最直接的执行者,教师同学生的关系也因此而密切,教师的言行每时每刻都在影响和左右着学生。人格的塑造不是“自发形成”的,也不是在一般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过程中所能完成的。作为育人主体的教师,首先应该具备完善的人格,这也是作为当今一名合格教师的灵魂所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在无形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行动比言论更能对学生起到教育作用。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学生对教师的话听不听,信不信,服不服,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身的人格形象。作为一个中小学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修养,博学多才,情趣高雅,教学有吸引力,带头遵章守法,以自己敬业、自律的良好人格形象感染学生。
2.教师对学生的人本关爱首先体现为尊重
人本主义在教学中的体现,就是学科教学必须立足以学生为本,善待学生的心灵,挖掘学生的潜能,培育学生的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对学生的人本关爱首先体现为尊重,于永正老师说过:“每一学生都是上帝赐予我们的艺术品。尊重每一个学生是教育的第一原则,也是爱学生的具体表现。无论是在学习上、心理上,还是在生活上,我们都必须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话语、质疑、争论、自尊心等种种权利,关注、关心、关爱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自信心的鼓励、自尊心的尊重和个性发展的支持,不仅会让我们看到学生现实的进步,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终生发展。所以,教师应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学生多动、多说、多看、多问、多表现、多思考,坚持放手原则,凡是学生能做的就让学生亲自做,让教学在彼此质疑、共同思考之中展开,让学生的学习在彼此交流、相互促进之中深入。要使学生发展,首先得宽容学生的错误,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才能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帮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从而调动学生本身的精神力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这才是真正的关爱学生。那种面对学生的失误或不足常常有意无意地采取批评、训斥、轻视等做法的教师,我们有理由相信必然会对学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所以,只有主动掌握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科学性,以学生为本,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使课堂教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健康地发展,才能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健全人格。
3.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营造“以生为本”课堂环境的前提
师生关系反映了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和地位,它不仅关系到学生智力的发展,也关系到学生个性、人格的健康发展。我国的教育教学由于受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影响,长期以来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权威”与“认同”“教”与“被教”“讲授”与“接受”的不平等关系, 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把教师和学生看成真正意义的“人”,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之分。他们都是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作为具有独立主体和人格尊严的人,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实践者、思考者、创造者。教学过程只关注认知,而没有师生平等的交往,或交往只存在于老师和个别同学之间,就不可能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敞开心扉,使得学生自觉、自然、自信地展示、发现和发展自我,就不可能在师生关系中体验到平等、尊严、宽容、信任,不能使学生受到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激励,形成积极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学生就不可能在交往中获得个人发展的完整性。新课程理论将现代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定位为“教学相长”“亦师亦友”的关系,教然后知不足,学然后知之困,所以谓之教学相长,即教学过程应是一个师生互动共同提高的过程。没有师生平等、融洽、和谐的交往,没有师生的心灵沟通,师生就没有充满愉悦和成功的体验,所以,建立平等的、充满人性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4.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人格应关注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围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的要求,课堂教学应该完成知识与能力并重、理性与非理性并举、共性与个性并存的教学任务,努力达到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心理素质目标的统一。开放的课堂教学目标就应该是指既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又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传统的认识把课程教学看做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教学目的过于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忽视了认知以外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其他目的,忽视了人的生命发展的多种需要,致使原本应该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这种“特殊的认知活动观”无视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丰富性、复杂性,意识不到教学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的生命力,更是忽视教学对人的生命发展所负有的重要使命。所以,现代课堂教学必须要转变教学方式,树立“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健全人格”有机统一的学科价值观,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和情感,关注人的生命发展,才得以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即教学所关心的不仅仅是人可以获得多少知识、认识多少事物,而应是人的生命意义可以经由教学而得到彰显和扩展。
当代教育正处在由传统教育转向现代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由知识教育转向行为教育的急剧变革时期,以人为本、培养健全人格是我国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基础,现代课堂教学中的人本关爱是实现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要培养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就要遵循全面的人格标准,发挥教师人格影响的主导作用,从学生现有的人格特点出发,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的规律,适时引导,注意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使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内在潜能,实现学生人格内部各个因素内在的、和谐的统一,塑造学生真、善、美统一的健全人格。
一、人格多学科视角的理论分析
人格是个使用频率很高、含义很广的词,对人格一词的解释也呈现出多义性:从伦理学上的意义来讲,人格指一个人的尊严和信誉;从法律学的角度来看,人格指享有法律地位的自由公民;在社会学上,人格指个人在社会上所扮演的角色;而心理学家们则认为,人格指个人的生活旨趣、认知方式和能力、情绪特征、意志品质和态度倾向等心理特征所组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人格,实际上体现了人的心理能力的总和。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人格,包括人格心理特征和人格倾向两个方面。人格心理特征又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表现在人们活动效率和活动风格方面的差异上。人格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和世界观。它们制约着人格心理特征。一个健全的现代人不仅需要经济实力,更需要人格、道德和精神生活。就现代学校教育而言,除了对人的知识技能进行教育培训外,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课堂教学注重人本关爱,加强学生的人格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重任。
二、健全人格的基本特征
健全人格是指健康而完善的、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格。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最健全的人格应该具备15个特征:(1)对现实世界的敏锐洞察力;(2)能接受自己、他人和现实;(3)言行坦率、自然纯真;(4)不过分关注自己,而以问题为中心;(5)具有超然于世的品格和独处的能力;(6)独立自主;(7)对事物有新鲜感;(8)能获得“高峰体验”;(9)对人类充满爱;(10)对亲密的友人感情深厚;(11)具有民主作风;(12)具有强烈的道德感;(13)富有幽默感;(14)有创造性;(15)不盲从。著名心理学家黄希庭教授把这些特点高度概括为:自尊、自立、自信、不断的幸福的进取。人格健全者表现出内部心理和谐发展,他们的需要、动机、兴趣、爱好、智慧、才能、理想、信念、性格、气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向健康的方向发展,能及时调整自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人格健全者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发展友谊,在日常交往中既不随波逐流,也不孤芳自赏,能够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协调一致。人格健全者能够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有效地用到能获得成功的事业上去。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中被强烈的创造动机和热情所推动,并能和其能力有效地结合起来,使他们敢于创造,善于创造,经常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建树,成功会为他们带来满足和愉悦,并使他们形成新的兴趣和动机,从而使生活内容更加充实。
三、注重人本关爱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近些年来,重视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成为教育理论工作者愈加强烈的呼声。“健全人格”作为时代与国民对教育的根本要求,已成为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标准的灵魂。当前,不少教育工作者在实际的工作中也作出响应,在教育教学中重视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前提就是坚决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1.教师人格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具有指导定向作用
课堂教学既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也是塑造学生人格力度最大的场所。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指导定向作用。由于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最直接的执行者,教师同学生的关系也因此而密切,教师的言行每时每刻都在影响和左右着学生。人格的塑造不是“自发形成”的,也不是在一般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过程中所能完成的。作为育人主体的教师,首先应该具备完善的人格,这也是作为当今一名合格教师的灵魂所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在无形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行动比言论更能对学生起到教育作用。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学生对教师的话听不听,信不信,服不服,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身的人格形象。作为一个中小学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修养,博学多才,情趣高雅,教学有吸引力,带头遵章守法,以自己敬业、自律的良好人格形象感染学生。
2.教师对学生的人本关爱首先体现为尊重
人本主义在教学中的体现,就是学科教学必须立足以学生为本,善待学生的心灵,挖掘学生的潜能,培育学生的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对学生的人本关爱首先体现为尊重,于永正老师说过:“每一学生都是上帝赐予我们的艺术品。尊重每一个学生是教育的第一原则,也是爱学生的具体表现。无论是在学习上、心理上,还是在生活上,我们都必须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话语、质疑、争论、自尊心等种种权利,关注、关心、关爱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自信心的鼓励、自尊心的尊重和个性发展的支持,不仅会让我们看到学生现实的进步,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终生发展。所以,教师应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学生多动、多说、多看、多问、多表现、多思考,坚持放手原则,凡是学生能做的就让学生亲自做,让教学在彼此质疑、共同思考之中展开,让学生的学习在彼此交流、相互促进之中深入。要使学生发展,首先得宽容学生的错误,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才能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帮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从而调动学生本身的精神力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这才是真正的关爱学生。那种面对学生的失误或不足常常有意无意地采取批评、训斥、轻视等做法的教师,我们有理由相信必然会对学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所以,只有主动掌握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科学性,以学生为本,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使课堂教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健康地发展,才能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健全人格。
3.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营造“以生为本”课堂环境的前提
师生关系反映了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和地位,它不仅关系到学生智力的发展,也关系到学生个性、人格的健康发展。我国的教育教学由于受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影响,长期以来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权威”与“认同”“教”与“被教”“讲授”与“接受”的不平等关系, 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把教师和学生看成真正意义的“人”,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之分。他们都是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作为具有独立主体和人格尊严的人,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实践者、思考者、创造者。教学过程只关注认知,而没有师生平等的交往,或交往只存在于老师和个别同学之间,就不可能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敞开心扉,使得学生自觉、自然、自信地展示、发现和发展自我,就不可能在师生关系中体验到平等、尊严、宽容、信任,不能使学生受到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激励,形成积极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学生就不可能在交往中获得个人发展的完整性。新课程理论将现代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定位为“教学相长”“亦师亦友”的关系,教然后知不足,学然后知之困,所以谓之教学相长,即教学过程应是一个师生互动共同提高的过程。没有师生平等、融洽、和谐的交往,没有师生的心灵沟通,师生就没有充满愉悦和成功的体验,所以,建立平等的、充满人性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4.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人格应关注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围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的要求,课堂教学应该完成知识与能力并重、理性与非理性并举、共性与个性并存的教学任务,努力达到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心理素质目标的统一。开放的课堂教学目标就应该是指既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又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传统的认识把课程教学看做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教学目的过于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忽视了认知以外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其他目的,忽视了人的生命发展的多种需要,致使原本应该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这种“特殊的认知活动观”无视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丰富性、复杂性,意识不到教学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的生命力,更是忽视教学对人的生命发展所负有的重要使命。所以,现代课堂教学必须要转变教学方式,树立“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健全人格”有机统一的学科价值观,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和情感,关注人的生命发展,才得以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即教学所关心的不仅仅是人可以获得多少知识、认识多少事物,而应是人的生命意义可以经由教学而得到彰显和扩展。
当代教育正处在由传统教育转向现代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由知识教育转向行为教育的急剧变革时期,以人为本、培养健全人格是我国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基础,现代课堂教学中的人本关爱是实现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要培养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就要遵循全面的人格标准,发挥教师人格影响的主导作用,从学生现有的人格特点出发,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的规律,适时引导,注意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使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内在潜能,实现学生人格内部各个因素内在的、和谐的统一,塑造学生真、善、美统一的健全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