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记与书信均被视为研究人物的第一手资料。然两相比较,日记原则上是写给自己的,备查备忘,记事多简,且随作者性情及对事物观察认知不同,记事又具选择性,甚至后人看来重要之事作者亦未必载入日记;而书信有明确倾诉对象和目的性,为使他人明白,叙事言情有时反能穷其原委,尽其曲折。柳向春博士所著《笺边漫语》即通过若干学人书信,将近代诸多学界秘辛从历史故纸中钩沉出来。
观晚清大儒莫友芝日记,同治十年八月十七日所载耐人寻味:“登舟之扬局,泊汉西门外。先是,与局中约处暑前后当至局,以何子贞议改刻经疏章程,有信致涤相,谓子偲且可不来,余遂迟迟其行。局中屡信相催,且闻子贞已行,又不能不一往也。”文中的“扬局”指扬州淮南书局,“何子贞”指何绍基(字子贞),“涤相”指曾国藩(字涤生)。时莫氏任扬州淮南书局总校,奉两江总督曾国藩之命刊刻《十三经注疏》,但对如何刻写有不同意见。曾国藩认为刻经疏当依式重写,乃能方大;莫友芝与洪汝奎则以为精印覆刊为善。莫友芝于四月下旬初拟刻经章程,其后往南京探视生病的妻子。曾国藩的想法得到了何绍基的支持,同治十年五月何绍基来扬州,曾国藩遂委托其修改十三经校刻章程。莫友芝听说何绍基有信致曾国藩,不欲自己参与此事,遂逗留南京观望,在何绍基离开后和书局的屡次催促下,莫氏始于八月返回扬州。日记中说的便是此事,所呈现出的何、莫关系似有芥蒂,但查阅两人诗文与日记、书信,未发现两人有交恶之迹,相反,同治四年(一八六五)闰五月莫友芝为丁日昌题何绍基所书《絜园记》时,还赞美何绍基“以颜筋楷则,擅当世法矣”。两人都是著名学者、诗人和书法家,本可以惺惺相惜,但莫氏所记为何竟有负气斗气之嫌?此一疑窦,直至翻阅柳著所引吴云致戴丙荣一函,始涣然冰释:
……子偲论书,极以蝯老为野狐禅。平心言之,蝯老学博而见广,在今日应推独步。惟年望俱高,不免有英雄欺人之处,此訾议所由起也。蝯老尝谓子偲曰,自书契以来,从未有尊书这一派。当面调侃,未免恶作剧,令人难受。子偲亦今之学者也,原不必以书律重。书虽小道,然非有数十年苦功加以读书养气,又多见古人名迹,未足与语也。韩子曰,用功深者收名也远。六书亦一端也……
信中子偲指莫友芝(字子偲),蝯老则指何绍基(晚号蝯叟),据柳著考证,吴云此信作于同治五年八月三十日,记载了两人相互攻击对方书法的贬词,可知至少同治五年两人已有嫌隙。何绍基性情狂狷,且年资、科第、名望俱高于莫友芝,吴云信中评价其“不免有英雄欺人之处,此訾议所由起”,足见何绍基应负主要责任。这封信,透露出何、莫两人对于对方的真实观感,弥足珍贵。
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藏书有所谓“镇馆三宝”,即北宋刊《史记集解》、南宋刊蜀本《南华真经》和南宋刊《文苑英华》。三书均来自著名藏书家傅增湘(字沅叔)的藏园旧存,《文苑英华》一册,系史语所一九四六年岁末委托故宫古物馆馆长徐森玉代购,书款计国币三百万元。而 《史记》 《庄子》 两种,也由时任史语所所长的傅斯年拍板,于一九四七年以一亿三千万元巨资购入。这次购书详情如何?亦多赖时人书信始予揭明。据后来傅斯年致胡适函,此事缘起,是傅斯年对徐森玉言欲购傅增湘所藏《庄子》,而徐云其北宋本《史记》最好,于是傅斯年转而并求《庄子》《史记》两书。原打算由孙子书出面洽谈,但孙与傅增湘家属关系不睦,所以史语所驻北平办事处主任汤用彤(字锡予)改托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胡适代为说项。一九四七年四月二十二日,胡适就此事致函傅斯年:
孟真兄:今天沅叔先生叫他的大少爷(香)〔晋〕生兄来看我,说北宋本《史记》与宋本《庄子》都可让给中央研究院。价钱太大,本不敢全收,但因为近来家境实很窘,又因为沅叔先生想设立几处奖学金,特别在四川,所以他们决定接受你的好意,接收一亿三千万元的提议。他们只有一个附加条件,就是盼望你尽先把这部《庄子》影印出来。……此事怎么弄到我身上来了呢?锡予来看我,把你给沅叔的原信给我看了,说孙子书与沅叔家中人曾有点不愉快的关系,特别是沅叔的姨太太对子书曾有恶感,所以锡予、让之主张此事由我出马去说。
事情进展虽然顺利,然因動用款项巨大,傅斯年的同事对《史记》是否北宋版也表示疑问,更有传言云傅增湘此书系窃自内阁大库,傅斯年为此承受沉重压力,于是向徐森玉发函询问有关事项,徐于四月三十日复信云:
孟真先生左右:昨晚奉赐电,今晨那简叔兄来,读惠书,敬悉沅叔所藏宋本《史记》《庄子》已鬻于贵所,大致定局,甚盛甚盛!《史记》三十年前宝曾见过,今已模糊。先生所发诸疑均中肯綮,亟应一一解答,惜宝老而健忘,案头又无书参考,涓撮终无补于海岳,殊觉惶惭无措耳。然有二事可以奉告,一,此书沅翁于民国四五年间得之文奎堂,决非攘之大库。二,此书《老子列传》置于《伯夷》上(唐尊老子为玄元皇帝,开元二十三年,敕升于《史记》列传之首),尚未改唐卷子本之旧,可证此书雕版甚早。记忆所及,仅此而已。又刻书刀工可判断书版之早晚。张政烺、赵斐云两君均在北平,似宜请两君专访沅翁,将此书翻阅一过,诸问题大致可解决。
傅斯年听从徐氏建议,于五月三日分别致函胡适和傅增湘长子傅忠谟,委托张政烺(字苑峰)目验《史记》。五月十一日,胡适结合张政烺和赵万里(字斐云)的意见,致函傅斯年:
晚上苑峰与赵斐云都在我这里谈论此书,苑峰初疑此书是宋南监版,印在元初或宋末,斐云嫌他过刻。斐云意思与我略同,认此书原刻是北宋版,修补在南宋初期,印亦在南宋初期。斐云说:“今日所见《史记》,当以此本为最古。”我赞成此说,苑峰似亦同意。我说,我们应该让孟真知道三点:一,全书原刻之百十余卷绝无版心上记字数之迹;二,此本原刻与景祐《汉书》同时;三,此本为今存《史记》之最古本。此三点他们都同意。我个人主张,你此次豪举并不错误。
两书购入后,傅斯年又亲自察验,于六月复函胡适,认为“原刊在北宋之末,绝无可疑。……两书皆好书,我还不认太贵(有人如此责备)”。 经柳著对诸信的细心排比和绎读,两宝入藏过程历历如在人目。但是,古人信笺,并非总是如此内容显豁。它们有的系零篇碎简,得之偶然;有的则喜用代称,敷衍典故,本事往往隐晦难明。即使将之从故纸堆里发掘出来,若无深厚的笺释功力,亦难品味其中蕴含的豐富信息。如陈奂致冯桂芬一函:
……驺从何时到宁?抑先到扬州?志局开工有日否?侧闻历来修志,扬人居多,今日扬人学问人品无出四子上者,四子分纂,不独总裁省力,且同辈亦省力。乃四子留其半,而半则无安砚之所,俾致乡隅,殊非爱士。可否能都转前旁击一声?都转若有私人,不妨增请。凡有益于己亦有益于人者,则言之;有损于己,且有益于人者,可言之。阁下好为益人之言,是以奂敢私言之。奂与杨季子亮、王句生翼凤,相慕卅年,始得遇见博山园。博学多闻,令人佩服。专函布闻,一切细底可面询季子耳。
初看一头雾水,经柳著征引文献并对读杨亮致陈奂的两函,始知该函内容为“道光三十年(一八五0)因纂修《两淮盐法志》事,陈奂撰书于主修冯桂芬,推荐杨亮、王翼凤两人”。函中所言“四子”,指刘文淇(字孟瞻)、杨亮(字季子)、吴熙载(字让之)、王翼凤(字句生)。道光后期,两淮都转盐运使童濂曾聘四人修纂过《南北史补志》,后来又议修《两淮盐法志》,但童氏病故,继任刘良驹(即函中所云“都转”)可能仅聘刘、吴参与《两淮盐法志》的分纂,故陈奂致书冯桂芬,希望他能在刘面前说项,为杨、王二人谋一生计。看来旧时底层文人学者生态并不理想,职位多需要友人关说推荐,并无稳定的保障。
王欣夫致郭则沄一函的信息更为密集复杂:
去年《辛巳丛编》印成,托修绠堂代为分发,尊处想早取到。晤君九先生,知《经学博采录》一种,古学院已据别本付梓。对校《丛编》本,溢出一卷,自是足本可贵。惟敝处所据为皓亭先生哲嗣南屏先生所藏手稿,弟整理时见复出一卷,故径行删去,想即缺一卷而误重出者。香港之变,桂氏手稿均烬,幸弟先抄得数种,以《群经补证》为最精。《丛编》既告停顿,不知尊处仍可陆续付刻否?如须佳稿,此种可备采也。弟前读《管子》,踵高邮、德清之续,成《校释》八卷,曾取《形势篇》“抱蜀不言而庙堂既修”语,颜所居曰“抱蜀庐”,亦犹苦县“抱一为天下式”之谊也。素治校雠之学,服膺惠定宇、钱竹汀、王石臞、顾涧薲四先生,既成《松崖读书记》《思适斋遗书》,本师曹叔彦先生已序之矣。近倩友人为作《抱蜀庐校书图》以志微尚,谨具素笺,求赐题咏,以光卷帙,(敢)不胜大幸。《东塾杂俎》闻已刻成,拟备价商订一部。迩来纸张奇贵,不敢轻言索取也。公渚兄想常见,弟亦思求题《校书图》,欲通函而恐旧址或迁移,晤时乞先代致意为幸。
王欣夫为一代文献大家,先后任职圣约翰大学及复旦大学,所著《文献学讲义》尤为知名。郭则沄为光绪癸卯进士,简任浙江温处兵备道,署浙江提学使,亦是著名学者。此函写于民国三十三年(一九四四)二月廿九日,所说大略二事。
一有关桂文灿之著述。王欣夫与昆山赵诒琛曾于民国三十年(一九四一)合辑《辛巳丛编》,收清人著述九种十七卷,包括广东南海名儒桂文灿的《经学博采录》六卷,此书系据桂氏次子桂坫(字南屏)所寄十二卷稿本,由王氏删削整理而成。民国三十二年(一九四三)《辛巳丛编》印成,王氏托修绠堂书店赠送郭则沄一套。次年,王氏由同乡王季烈(字君九)处听说郭氏据别本刊印《经学博采录》十二卷,较自己所刻多出一卷内容,于是去函解释自己整理十二卷本时发现重出一卷,遂删去,进而怀疑郭氏本多出的一卷即自己故意删落的一卷(其实王氏的猜测是错误的,郭氏所据为黄彭年之孙黄襄成的抄本,卷二所载皆为王氏本所无;而王氏本所删落者为卷十一,并非卷二,两本来源不同,内容也不尽一致)。又言自己抄有桂氏稿本数种,以《群经补证》最佳,可以提供给郭氏刊布流传。
一有关《抱蜀庐校书图》。王氏先述“抱蜀庐”之来历,缘于自己欲接续王念孙(高邮人)的《读管子杂志》和俞樾(德清人)的《管子平议》,故撰《管子校释》八卷,取其中《形势篇》“抱蜀不言而庙堂既修”语,名己所居曰“抱蜀庐”,意思类于老子(苦县人)所云“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接着述自己平生治学服膺惠栋(字定宇、号松崖)、钱大昕(号竹汀)、王念孙(号石臞)、顾广圻(号涧薲,别号思适居士,著有《思适斋文集》)四人,因此曾辑惠氏著述为《松崖读书记》,又辑顾氏题跋及佚文为《思适斋遗书》,并请本师曹元弼(号叔彦)作序。然后自然述及友人为自己所作的《抱蜀庐校书图》,如今也想请郭则沄为其题咏。最后附带提出欲购一部郭氏所刻陈澧的《东塾杂俎》(按:郭则沄虽以《金缕曲》词题咏《抱蜀庐校书图》,但一九四六年即弃世,终未及梓行《群经补证》,亦未及赠送王氏《东塾杂俎》。如今《群经补证》被人拍卖而去,难觅踪迹,实为学界遗憾)。
此函书名、人名缤纷错杂,标点已属不易,解读更见困难。柳著为此苦心考索,引书达数十种,才使我们弄明白信中所述之事的来龙去脉。
由于柳著专门笺释学人书札,涉及学者心曲、读书心得、治学宗尚、疑难商榷、人际交往、书籍刊布流通等诸多繁难问题,非富有学养、为学沉潜者,恐只能“独恨无人做郑笺”,望故纸而兴叹,寻故事而无端。幸而柳著能如吴格教授所序:“言之有故,持之以恒,潜心于他人所惮为之学而专研有得……心细若发,以意逆志,证之以本传、文集、日记、题跋等,广征博引,钩稽史料,参互证明,遂使戋戋书札短语,生发出关联史实,令人目不暇接,如亲前贤謦欬。”此论平允周详,遂使本文不必就作者之功之善再予饶舌。
(《笺边漫语:近现代学人手札研究》,柳向春著,故宫出版社二0一六年版)
观晚清大儒莫友芝日记,同治十年八月十七日所载耐人寻味:“登舟之扬局,泊汉西门外。先是,与局中约处暑前后当至局,以何子贞议改刻经疏章程,有信致涤相,谓子偲且可不来,余遂迟迟其行。局中屡信相催,且闻子贞已行,又不能不一往也。”文中的“扬局”指扬州淮南书局,“何子贞”指何绍基(字子贞),“涤相”指曾国藩(字涤生)。时莫氏任扬州淮南书局总校,奉两江总督曾国藩之命刊刻《十三经注疏》,但对如何刻写有不同意见。曾国藩认为刻经疏当依式重写,乃能方大;莫友芝与洪汝奎则以为精印覆刊为善。莫友芝于四月下旬初拟刻经章程,其后往南京探视生病的妻子。曾国藩的想法得到了何绍基的支持,同治十年五月何绍基来扬州,曾国藩遂委托其修改十三经校刻章程。莫友芝听说何绍基有信致曾国藩,不欲自己参与此事,遂逗留南京观望,在何绍基离开后和书局的屡次催促下,莫氏始于八月返回扬州。日记中说的便是此事,所呈现出的何、莫关系似有芥蒂,但查阅两人诗文与日记、书信,未发现两人有交恶之迹,相反,同治四年(一八六五)闰五月莫友芝为丁日昌题何绍基所书《絜园记》时,还赞美何绍基“以颜筋楷则,擅当世法矣”。两人都是著名学者、诗人和书法家,本可以惺惺相惜,但莫氏所记为何竟有负气斗气之嫌?此一疑窦,直至翻阅柳著所引吴云致戴丙荣一函,始涣然冰释:
……子偲论书,极以蝯老为野狐禅。平心言之,蝯老学博而见广,在今日应推独步。惟年望俱高,不免有英雄欺人之处,此訾议所由起也。蝯老尝谓子偲曰,自书契以来,从未有尊书这一派。当面调侃,未免恶作剧,令人难受。子偲亦今之学者也,原不必以书律重。书虽小道,然非有数十年苦功加以读书养气,又多见古人名迹,未足与语也。韩子曰,用功深者收名也远。六书亦一端也……
信中子偲指莫友芝(字子偲),蝯老则指何绍基(晚号蝯叟),据柳著考证,吴云此信作于同治五年八月三十日,记载了两人相互攻击对方书法的贬词,可知至少同治五年两人已有嫌隙。何绍基性情狂狷,且年资、科第、名望俱高于莫友芝,吴云信中评价其“不免有英雄欺人之处,此訾议所由起”,足见何绍基应负主要责任。这封信,透露出何、莫两人对于对方的真实观感,弥足珍贵。
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藏书有所谓“镇馆三宝”,即北宋刊《史记集解》、南宋刊蜀本《南华真经》和南宋刊《文苑英华》。三书均来自著名藏书家傅增湘(字沅叔)的藏园旧存,《文苑英华》一册,系史语所一九四六年岁末委托故宫古物馆馆长徐森玉代购,书款计国币三百万元。而 《史记》 《庄子》 两种,也由时任史语所所长的傅斯年拍板,于一九四七年以一亿三千万元巨资购入。这次购书详情如何?亦多赖时人书信始予揭明。据后来傅斯年致胡适函,此事缘起,是傅斯年对徐森玉言欲购傅增湘所藏《庄子》,而徐云其北宋本《史记》最好,于是傅斯年转而并求《庄子》《史记》两书。原打算由孙子书出面洽谈,但孙与傅增湘家属关系不睦,所以史语所驻北平办事处主任汤用彤(字锡予)改托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胡适代为说项。一九四七年四月二十二日,胡适就此事致函傅斯年:
孟真兄:今天沅叔先生叫他的大少爷(香)〔晋〕生兄来看我,说北宋本《史记》与宋本《庄子》都可让给中央研究院。价钱太大,本不敢全收,但因为近来家境实很窘,又因为沅叔先生想设立几处奖学金,特别在四川,所以他们决定接受你的好意,接收一亿三千万元的提议。他们只有一个附加条件,就是盼望你尽先把这部《庄子》影印出来。……此事怎么弄到我身上来了呢?锡予来看我,把你给沅叔的原信给我看了,说孙子书与沅叔家中人曾有点不愉快的关系,特别是沅叔的姨太太对子书曾有恶感,所以锡予、让之主张此事由我出马去说。
事情进展虽然顺利,然因動用款项巨大,傅斯年的同事对《史记》是否北宋版也表示疑问,更有传言云傅增湘此书系窃自内阁大库,傅斯年为此承受沉重压力,于是向徐森玉发函询问有关事项,徐于四月三十日复信云:
孟真先生左右:昨晚奉赐电,今晨那简叔兄来,读惠书,敬悉沅叔所藏宋本《史记》《庄子》已鬻于贵所,大致定局,甚盛甚盛!《史记》三十年前宝曾见过,今已模糊。先生所发诸疑均中肯綮,亟应一一解答,惜宝老而健忘,案头又无书参考,涓撮终无补于海岳,殊觉惶惭无措耳。然有二事可以奉告,一,此书沅翁于民国四五年间得之文奎堂,决非攘之大库。二,此书《老子列传》置于《伯夷》上(唐尊老子为玄元皇帝,开元二十三年,敕升于《史记》列传之首),尚未改唐卷子本之旧,可证此书雕版甚早。记忆所及,仅此而已。又刻书刀工可判断书版之早晚。张政烺、赵斐云两君均在北平,似宜请两君专访沅翁,将此书翻阅一过,诸问题大致可解决。
傅斯年听从徐氏建议,于五月三日分别致函胡适和傅增湘长子傅忠谟,委托张政烺(字苑峰)目验《史记》。五月十一日,胡适结合张政烺和赵万里(字斐云)的意见,致函傅斯年:
晚上苑峰与赵斐云都在我这里谈论此书,苑峰初疑此书是宋南监版,印在元初或宋末,斐云嫌他过刻。斐云意思与我略同,认此书原刻是北宋版,修补在南宋初期,印亦在南宋初期。斐云说:“今日所见《史记》,当以此本为最古。”我赞成此说,苑峰似亦同意。我说,我们应该让孟真知道三点:一,全书原刻之百十余卷绝无版心上记字数之迹;二,此本原刻与景祐《汉书》同时;三,此本为今存《史记》之最古本。此三点他们都同意。我个人主张,你此次豪举并不错误。
两书购入后,傅斯年又亲自察验,于六月复函胡适,认为“原刊在北宋之末,绝无可疑。……两书皆好书,我还不认太贵(有人如此责备)”。 经柳著对诸信的细心排比和绎读,两宝入藏过程历历如在人目。但是,古人信笺,并非总是如此内容显豁。它们有的系零篇碎简,得之偶然;有的则喜用代称,敷衍典故,本事往往隐晦难明。即使将之从故纸堆里发掘出来,若无深厚的笺释功力,亦难品味其中蕴含的豐富信息。如陈奂致冯桂芬一函:
……驺从何时到宁?抑先到扬州?志局开工有日否?侧闻历来修志,扬人居多,今日扬人学问人品无出四子上者,四子分纂,不独总裁省力,且同辈亦省力。乃四子留其半,而半则无安砚之所,俾致乡隅,殊非爱士。可否能都转前旁击一声?都转若有私人,不妨增请。凡有益于己亦有益于人者,则言之;有损于己,且有益于人者,可言之。阁下好为益人之言,是以奂敢私言之。奂与杨季子亮、王句生翼凤,相慕卅年,始得遇见博山园。博学多闻,令人佩服。专函布闻,一切细底可面询季子耳。
初看一头雾水,经柳著征引文献并对读杨亮致陈奂的两函,始知该函内容为“道光三十年(一八五0)因纂修《两淮盐法志》事,陈奂撰书于主修冯桂芬,推荐杨亮、王翼凤两人”。函中所言“四子”,指刘文淇(字孟瞻)、杨亮(字季子)、吴熙载(字让之)、王翼凤(字句生)。道光后期,两淮都转盐运使童濂曾聘四人修纂过《南北史补志》,后来又议修《两淮盐法志》,但童氏病故,继任刘良驹(即函中所云“都转”)可能仅聘刘、吴参与《两淮盐法志》的分纂,故陈奂致书冯桂芬,希望他能在刘面前说项,为杨、王二人谋一生计。看来旧时底层文人学者生态并不理想,职位多需要友人关说推荐,并无稳定的保障。
王欣夫致郭则沄一函的信息更为密集复杂:
去年《辛巳丛编》印成,托修绠堂代为分发,尊处想早取到。晤君九先生,知《经学博采录》一种,古学院已据别本付梓。对校《丛编》本,溢出一卷,自是足本可贵。惟敝处所据为皓亭先生哲嗣南屏先生所藏手稿,弟整理时见复出一卷,故径行删去,想即缺一卷而误重出者。香港之变,桂氏手稿均烬,幸弟先抄得数种,以《群经补证》为最精。《丛编》既告停顿,不知尊处仍可陆续付刻否?如须佳稿,此种可备采也。弟前读《管子》,踵高邮、德清之续,成《校释》八卷,曾取《形势篇》“抱蜀不言而庙堂既修”语,颜所居曰“抱蜀庐”,亦犹苦县“抱一为天下式”之谊也。素治校雠之学,服膺惠定宇、钱竹汀、王石臞、顾涧薲四先生,既成《松崖读书记》《思适斋遗书》,本师曹叔彦先生已序之矣。近倩友人为作《抱蜀庐校书图》以志微尚,谨具素笺,求赐题咏,以光卷帙,(敢)不胜大幸。《东塾杂俎》闻已刻成,拟备价商订一部。迩来纸张奇贵,不敢轻言索取也。公渚兄想常见,弟亦思求题《校书图》,欲通函而恐旧址或迁移,晤时乞先代致意为幸。
王欣夫为一代文献大家,先后任职圣约翰大学及复旦大学,所著《文献学讲义》尤为知名。郭则沄为光绪癸卯进士,简任浙江温处兵备道,署浙江提学使,亦是著名学者。此函写于民国三十三年(一九四四)二月廿九日,所说大略二事。
一有关桂文灿之著述。王欣夫与昆山赵诒琛曾于民国三十年(一九四一)合辑《辛巳丛编》,收清人著述九种十七卷,包括广东南海名儒桂文灿的《经学博采录》六卷,此书系据桂氏次子桂坫(字南屏)所寄十二卷稿本,由王氏删削整理而成。民国三十二年(一九四三)《辛巳丛编》印成,王氏托修绠堂书店赠送郭则沄一套。次年,王氏由同乡王季烈(字君九)处听说郭氏据别本刊印《经学博采录》十二卷,较自己所刻多出一卷内容,于是去函解释自己整理十二卷本时发现重出一卷,遂删去,进而怀疑郭氏本多出的一卷即自己故意删落的一卷(其实王氏的猜测是错误的,郭氏所据为黄彭年之孙黄襄成的抄本,卷二所载皆为王氏本所无;而王氏本所删落者为卷十一,并非卷二,两本来源不同,内容也不尽一致)。又言自己抄有桂氏稿本数种,以《群经补证》最佳,可以提供给郭氏刊布流传。
一有关《抱蜀庐校书图》。王氏先述“抱蜀庐”之来历,缘于自己欲接续王念孙(高邮人)的《读管子杂志》和俞樾(德清人)的《管子平议》,故撰《管子校释》八卷,取其中《形势篇》“抱蜀不言而庙堂既修”语,名己所居曰“抱蜀庐”,意思类于老子(苦县人)所云“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接着述自己平生治学服膺惠栋(字定宇、号松崖)、钱大昕(号竹汀)、王念孙(号石臞)、顾广圻(号涧薲,别号思适居士,著有《思适斋文集》)四人,因此曾辑惠氏著述为《松崖读书记》,又辑顾氏题跋及佚文为《思适斋遗书》,并请本师曹元弼(号叔彦)作序。然后自然述及友人为自己所作的《抱蜀庐校书图》,如今也想请郭则沄为其题咏。最后附带提出欲购一部郭氏所刻陈澧的《东塾杂俎》(按:郭则沄虽以《金缕曲》词题咏《抱蜀庐校书图》,但一九四六年即弃世,终未及梓行《群经补证》,亦未及赠送王氏《东塾杂俎》。如今《群经补证》被人拍卖而去,难觅踪迹,实为学界遗憾)。
此函书名、人名缤纷错杂,标点已属不易,解读更见困难。柳著为此苦心考索,引书达数十种,才使我们弄明白信中所述之事的来龙去脉。
由于柳著专门笺释学人书札,涉及学者心曲、读书心得、治学宗尚、疑难商榷、人际交往、书籍刊布流通等诸多繁难问题,非富有学养、为学沉潜者,恐只能“独恨无人做郑笺”,望故纸而兴叹,寻故事而无端。幸而柳著能如吴格教授所序:“言之有故,持之以恒,潜心于他人所惮为之学而专研有得……心细若发,以意逆志,证之以本传、文集、日记、题跋等,广征博引,钩稽史料,参互证明,遂使戋戋书札短语,生发出关联史实,令人目不暇接,如亲前贤謦欬。”此论平允周详,遂使本文不必就作者之功之善再予饶舌。
(《笺边漫语:近现代学人手札研究》,柳向春著,故宫出版社二0一六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