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小组合作学习的“三有效”境界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qp1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众多的小学数学课堂上,让学生小组合作,只是关注对结论有效的信息,使得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这样的合作学习,严重地限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应追求“三有效”的教学境界。
  一、有效的合作契机——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
  1.众说纷纭时
  当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会急于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但有限的时间不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表现欲,这时的小组合作学习能让生生之间畅所欲言,相互交流,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学生们纷纷发言:教室的黑板上有角,门上有角,玻璃上有角,国旗上有角……于是我趁机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把你看到的、想到的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学生们立即又沉浸在畅所欲言的情境中,使自己的想法在小组的交流中得到了分享。
  2.思想交锋时
  如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提出后,学生们往往会持着自己的观点与对方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此时采用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教学“对称”时,课件出示各种图形,让学生判断是否对称。学生们有的说对称,有的说不对称,课堂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一场激烈的争辩开始了。在双方争持不下时,我立刻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讨论、争议。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想法,在争辩的过程中学会了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的发言,学会了合作。
  二、有效的合作材料——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
  1.设计差异性合作材料
  有效的合作学习需要在一定支架的支撑下展开,这“支架”就是合作材料的差异性。例如,教学“比例尺”时,我出示主题图“操场是一个长120米、宽80米的长方形”,要求确定图上的长和宽,画出平面图,并发给每位学生一样大的一张长方形白纸,最后根据学生回答并板书。生1:“4厘米∶80米=4∶8000=1∶2000。”生2:“6厘米∶120米=6∶12000=1∶2000。”生3:“8厘米∶80米=8∶8000=1∶1000。”生4:“12厘米∶120米=12∶12000=1∶1000。”……这时,我在学生汇报之后进行追问:“你的平面图为什么与其他同学不一样呢?”“不是您让我们画出不同的平面图吗?所以,我看同桌取4厘米表示,我就取8厘米表示。”……
  2.提炼展示性合作材料
  有效的合作学习需要在交互合作中,结合同伴之间的各种观念,不断地对自己的思考过程反思、再认识。仍以“比例尺”一课为例,在学生合作探究以上问题后,我充分展示学生的合作材料,把他们设计好的不同大小的平面图纷纷贴在黑板上,先让学生观察、比较,然后引导他们阐述自己的画图过程。此时,由于贴出的是学生自己的作品,激发他们“说”的欲望,在“说”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分析表达能力,在“听”的过程中补充自己画图的不足,使“只有长与宽缩小相同倍数,图形就不变形”的概念本质在合作材料的展示中得到互补性的共同发展,赋予了比例尺丰富、多向的生命力。
  三、有效的合作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的保障
  1.学习程序上的引导
  例如,教学“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时,我出示自学思考题:“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得知圆的直径与半径有什么样的关系?”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思维方法:有的用直尺量,有的通过把圆对折得出,有的则根据画圆的方法推导出来……也可能有个别学生束手无策。这时,教师就要根据不同情况加以适当的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后,在小组中讨论,发表各自的意见,教师则需要引导学生加以概括、归纳,得出结论,最后应用已得出的结论解决实际问题。
  2.学法上的指导
  例如,教学“小数乘以整数”时,在复习整数乘法笔算之后,出示“48×5”和“4.8×5”,从而引出了小数乘以整数的方法。教师问:“想一想,你能想出4.8×5的积吗?根据什么规律?”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比较两个算式的异同,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就能算出4.8×5的积。接着再问:“同样的道理,你们能算出0.48×5、3.45×25吗?”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自学之后计算这两道题,然后小组讨论:“怎样计算乘数是整数的小数乘法?根据什么规律?”这样抓住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把新知转化为旧知,用旧知同化新知,充实和扩大了原有知识的认知结构,改善了学生的认知策略,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责编蓝天)
其他文献
“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问题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问题性思维品质能促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努力去解决问题。那么,什么是问题意识?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产生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可以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积极解决问题。但长期以来,小学教学由于受教育体制及考试制度等方面的影响
在课堂中,往往因为教师独具匠心的设计或者不经意间的一句问话,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一:引导知识再创造  如教学“加法运算律”时,课前,我认为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接触加法计算,对加法积累了较多的感性认识,有了这样的基础,这节课的学习就不仅仅是认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材安排这两个运算律教学时,采用了不完全的归纳推理。基于这样的出发点,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根据对运算律的初步感知,然后举出更多的例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组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如今的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一种高频率使用的教学方式。但在一些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教师仅仅将小组合作学习当作“体现课程标准精神”的标签,追求教学的“时尚”,不管需要不需要、应该不应该、合适不合适,一概都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殊不知,过滥、过度、过于花哨的小组合作学习表面绿意融融,实则有害无益。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徒有
数学教学是一种动态教学。不仅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而且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他们创设充分从事数学活动与交流的平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的过程,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让数学课堂飞扬生命的气息,已经成为课改形势下数学课堂的必由之路。那么,如何使课堂充满探究的热情,真正将学生的生命气息飞扬起来呢?    一、探索生活化的课堂
“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理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是学生进行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但从现行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调查结果来看,学生还是处于比较被动的接受状态,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明显不足,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习惯等方面有待改进和完善。本文旨在从如何激发学生“敢问”与如何引导学生“善问”两
案例:教学“平均数”  (多媒体展示姚明和队友的合影照:全队平均身高为2.02米)  师:“平均身高为2.02米”可以理解为“全队所有人身高都是2.02米”吗?  生1:不是的,每个人是不一样高的。  师:能具体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吗?  生1:从照片上看出来的。(所有学生大笑,教师未置可否,让其他学生继续回答)  生2:“平均身高为2.02米”是移多补少后的结果,不是实际每个人的身高。(教室里响起
本文以武汉市的超高层建筑为例,对国内崇拜这种建筑形式的行为进行客观的分析与评价。并通过对武汉市几个典型的超高层摩天大楼的分析,进一步思考超高层建筑对城市发展所带来
笔者在一次听复习课时,遇到两则案例,感触颇多,详情如下:  【案例一】一位教师在复习“平面图形的应用”时出示这样一题:如下图,将厚度为0.02厘米的纸在直径为10厘米的圆筒上卷成直径为20厘米的卷筒纸。请试着求出这卷纸的总长度。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