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实事,抒真情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h04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的阶段目标中明确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叶圣陶先生说:“教学生作文,老师先要自己明白为什么写作,作文不是为了考试,作文不是为了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课标的界定,叶老的论述,简而言之,就是要求学生叙写自己的真实生活,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特理解、感悟。特别是在初中阶段,作文教学的重点就是围绕记叙文的教学,记叙文的写作无非又围绕一个“小我”而展开,叙“我”所经历之事,抒“我”欲表达之情,让自我的心灵在文字里飞扬。写作应该是一件愉快的事,起码不能是一种精神负担。
  但是,在长期的初中一线语文教学中,我们看到的现状是:
  一、学生缺乏写作兴趣。每逢作文课,学生如临大敌,有些学生甚至要抱着大小不一,品种不同的作文书籍进入课堂。那架势好像是怀抱炸药包进入阵地。好像没有这些炸药包,就没有战斗力,写不了作文,上不了作文课。当教师一布置作文题目,绝大部分的学生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咬着笔杆,久久写不下几行字,学生视写作为巨大的精神负担。
  二、 写作内容空洞、虚假。相当一部分学生绞尽脑汁写出文章,内容却空洞无物,套话连篇,缺乏对生活的细致刻画。记得有一次,笔者在初一新生入学不久的作文课上,曾布置了一篇写人的作文,题目为《铭刻在我记忆深处的人》。结果,全班有十几位学生不约而同地选择环卫工人作为主人公。写环卫工人倒也无可厚非,但关键是这十几篇文章却“千人一面”,大致内容是:清晨,环卫工人在寒风中,拿着扫把默默扫地,使整个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他们是城市的美容师,我赞美他们。至于如何奉献,如何打动我的心灵的描写,要么粗疏地一笔带过,要么干脆忽略。这种选材惊人地相似,思想出奇地一致,好像一个模子里铸造出来一般。这种文章,学生的个性多被扼杀了,真情实感就更无从说起了。
  既然作文是生活的必须,作文本是用来“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表达方式,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会畏惧作文呢?在社会生活日益缤纷的时代,人们愈来愈追求个性生活的同时,为什么我们学生的个性思想还被禁锢呢?笔者对此作了深刻地反思,并粗略地归结出如下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学生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当今,迫于升学应试的压力,初中生普遍承受着繁重的学业负担,他们终日埋首伏案于书山题海中,无暇顾及身边的生活。而且出于安全等因素的考虑,家长们也多不愿自己的孩子过多地接触社会,接触生活,学生自我活动的空间不大,生活相对单调。尽管如此,每天的生活依旧真实地进行着,而且可以肯定地说,每天的生活绝对不太相同。如果你关注生活,生活还是丰富多彩的。而我们的很多学生却疏于对事物的观察,不明事物的特征,缺乏对生活深入的思考和感悟。没有用心地观察和感悟,就没有翔实丰富的生活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到下笔写文章时,自然无事可写,无情可诉了。
  二、学生缺少必要的阅读积累。作为一名学生,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途径还是学习。他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生活第一线,事事躬亲去获取生活体验。因此,对初中生来说,“学生在书中阅读到的内容本身就是一种广阔的生活”。在阅读中,他们可以接触各地迥异的风土人情,了解林林总总的世间百态,邀请先贤哲人作精神层面的对话。做到足不出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生在畅游书海中,加深了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形成自己独到的体验和感悟。同时,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还可以积累“生活”素材,提高语言修养。但是,作为一名初中语文老师,我经常很悲哀地看到,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他们要么不阅读,要么仅作一些碎片式的阅读。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良好的语言感知能力及表达能力,这就直接影响到写作的效果。因此这些学生的作文大都语言干瘪乏味、素材陈旧从众、思想肤浅苍白,没有真情实感,缺乏生活气息。
  三、单一封闭的写作训练束缚了学生的思想。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进一步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但是传统的作文教学,更重视写作训练,其训练的模式大体为“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这种以命题为中心的写作模式,远离了学生的生活,难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面对作文教学出现的此等尴尬的局面,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必要认真研读新课标,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充分认识到,作文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热爱生活,体验生活,让学生最大程度地反映自己的真实生活,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评价方式的异化也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为迎合中考的应试需要,在作文评价中,有些教师会片面地追求素材的典型化、结构的模式化、立意的深刻化,而忽略了作文教学的生活化,使学生为了所谓的“高大上”的立意,写出一些虚情假意、胡编乱造的套作。同样地,这种标准又使教师在评改作文时,忽视了学生在文章中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对他们反映生活本真的文字横加删改,或给予较低的评价。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迷失写作的方向,背离了生活即作文的原则,挫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那么,上述初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妄谈一下看法:
  一、要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鼓励学生写生活随笔。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息。”既然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那就得引导学生要多情善感,仔细观察生活。但仅此还不够,还应指导学生具体的观察方法。诸如观察景物,可以调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用视觉、听觉、嗅觉等去观察景物的形状、颜色、声音、味道,也可以变换视角,或高或低或远或近地观察,还可以变更时间地观察。这样一来,对同一景物,就可获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的不同感受,从而获得对该景物的立体化的认知。学生有了这些具体可感的方法的指导,就能有的放矢地睁大眼睛去观察万事万物,对事物或事件的观察就会更加细致、全面,从而获得更独到的体验和感受。教师还需进一步地鼓励学生及时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记录下来,写成生活随笔,增加学生对生活素材的积累和生活的积淀,形成丰富多彩的素材库。
  二、要拓展广阔自由的写作空间。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关注生活,尊重、容纳学生的个性需求,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宽松自如的作文环境。作文教學中,要重视情景教学的作用,有效地拨动学生的心弦,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设置的作文题目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文可写,抒写出真情实感,展现自我个性,实现写作与生活的链接,为学生提供自由的写作空间。
  三、要引导学生广泛地阅读,做好摘抄及读书笔记。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做好摘抄,把那些描写生动形象的或闪烁着思想火花的雅言佳句、精彩片段摘录下来,反复玩味揣摩,熟记在心。这不仅积累了语言,也积累了写作素材,为写作提供必要的储备。除了做摘抄,还可以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把自己在阅读中的所思所感及时记录下来,学生既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又加深对生活的感悟认识,培养思考、写作的习惯,为能写出深刻的有思想内涵的文章打下基础。
  四、要建立宽容多样的评价机制。教师对学生的作文的批改要采取宽容的态度,尽量从正面激励,以树立他们的信心。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批改不是挑剔,要多鼓励,多指出优点。”但是我们很多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半在批语中用心良苦地指出学生作文中存在的种种不足,目的是想要学生改正不足,以达到应试的要求。这善意的做法却忽略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地写出文章,内心渴望得到认可,却被“横加批评”。历经几番这样风雨的打击,学生自然是索然无味,写作的兴趣全无了。写实事、抒真情的热情也一并浇灭了。在评价方式上,教师还可以尝试实行作文批改的多样性,可以采取学生自改、学生互改、教师面改、师生共改等形式。目的是改变传统的教师一人居高临下批改的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让学生交流彼此的真切感受,发现彼此的闪光点,体会生活作文的趣味性。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总之,只有让学生关注热爱生活这汩汩清泉,在真实生活中写作,叙写他们熟悉的事情,抒发他们真实的情感,表达他们独特的看法,让他们的文字是从内心深处自然地流淌出来的。这样一来,学生才会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写出来的文章,才真实、亲切,如山间流淌的泉水,清脆悦耳;如炎夏吹拂的微风,清凉舒适。
其他文献
最近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担任制作人,推出了大型朗读类真人秀节目《朗读者》,节目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来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引领作用。节目播出后立即受到观众们的好评与热捧,诚如制作人董卿所说:“好的东西永远有需求,好的精神食粮总是供不应求。”  节目制作人对“朗读者”的诠释是:“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则是展现生
期刊
近年来,随着对批判性思维的研究逐渐深入,批判性思维对于中学生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尽管人们对批判性思维的定义尚不统一,但是共识还是明确的,普遍认为批判性思维是反思性的思维,要以较高的标准来监控思维要素和思维过程。  语文教学中,学生理性、多元、温和的态度当然要培养,不过更重要的是对批判性思考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呢?从大的方面讲,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引
期刊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七到九年级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学习文言文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加强其语言和文化知识的积累。  然而,现实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状况并不理想,“一怕周树人,二怕写作文,三怕文
期刊
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有云:“诗书之味大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也。”身处江南,故乡绍兴的“三味书屋”广为人知,书屋塾师寿镜吾次子寿洙邻曾解释说:“三味是以三种味道来形象地比喻读诗书、诸子百家等古籍的滋味。听父兄言,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书能医愚,然教师须有与之匹配的学识和情怀。培养学生终身好读、乐读才是语文教育真正的追求。  多年来,本人在教学中不断地思索如何让语文教学
期刊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没有一种提问方法能唤醒学生的思维潜能,促使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层思考,如石子投入方塘,不仅轰然成浪,而且涟漪绵绵成影响深远之势呢?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的“主问题”教学理念正好回答了这一问题。  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如果能巧思妙想,设计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就可以使文章思路、学生思路、教师教路达到和谐统一,师生一起在阅读文本的活动中享受预设的精彩和生成的美丽,从而引导学生品尝
期刊
2014年9月,教育部出台,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其中取消高考“文理分科”的科目设置一项尤为引人关注。而在这种背景下,课堂提问运用得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和教学效率。意识到这一点,教师就要充分利用课堂的有效提问,激发学生,让其在兴趣的驱动下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本文将结合实例具体阐述高中语文课堂上的提问艺术,以探索优化策略。  总的来说,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文理综
期刊
在中学语文课本里,李白的诗歌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例如苏教版语文教材所选李白诗歌共四首,包括《聞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塞下曲六首(其一)》《行路难》,且这四首诗都被选在“诵读欣赏”单元。现行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从诵读单元调到了阅读单元,且诵读单元选取了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七年级(下)的诵读单元选取了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八年级(
期刊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经常困惑于这样一种现象:语文老师一直勤恳工作,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改革,但是我们的成效一直不理想,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不高,鉴赏能力比较薄弱,文学素养不容乐观。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那些语文成绩能稳居前列的学生大都是“腹有诗书”、“满腹经纶”,有着丰富的阅读量和较为全面的文学素养,所以语文老师不得不承认学生语文成绩好并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大都是学生自己积淀的结果。还记得高考语文148分的
期刊
诵读作为一种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历来被认为是学习文章的有效手段。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肃传》中曰:“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诵读是学生吸收文言文、丰富语文素养、接受精神熏陶的有效途径。而从教学实践来看,当前文言文教学中存在“言文失联”的尴尬现象,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新《课标》指出,诵读文言文,要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
期刊
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朱永新教授说:“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要让学生从书籍里受到教育,并且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他一生的教育成就最杰出的便是“书香校园”的建设。那么,踩在巨人肩膀上的我们,在学校教育中,给学生创设书香飘溢的校园,让师生在阅读中润泽人生,便成了教育人的永恒责任和追求。  一、建设书香校园的意义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