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实践来看,要想实现“双主”,主要是学校和老师从思想上得到解放,老师敢于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而“双优”的实现,则更多的是依赖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集体备课;观念的落实;措施的保证;分解单元目标
G635.1
广安市教科所在继续贯彻“双主”的课改基础上,继续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力主实现“双优”。我校在改革过程中通过摸索,认识到要想实现“双优”,首要前提是得解读好教材,利用好教材。只有老师对教材了然于胸,才能做到“优教”,才能引导孩子“优学”。
让一个老师备好一堂课并不难,难的是备好一本书。然而,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单打独斗的结果不是让老师眼光狭隘,就是意气全无。所以,增强团队意识,抓好集体备课,势在必行!
其实集体备课并不是新鲜词,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有学校试验。然而,直到今天也并未达到想象中的效果。究其原因,不外乎是方法和落实。
一、集体备课的落实
1.观念的落实。
⑴学校层面的促进。
老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素质的高低。一个学校的发展,又哪能离开老师个体的发展呢!而集体备课,就可以直接促进老师素质的提升——既能利用老教师的经验促进新教师的盡快成熟,又能通过集体备课活动,整合教师资源,促进团队协作。
只有学校一心一意抓集体备课,对集体备课进行正确的引导,老师们才可能注重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才不至于流于形式。
⑵内部观念的形成。
想要老师们真正喜欢上集体备课,就要他们从内心认识到集体备课的好处。以往学校只要一谈到集体备课的好处,无外乎就是凝聚集体智慧、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效果等等,此等大方向的言论根本就无法激发老师集体备课的热情。而真正能让老师们上心的,就是用的时间比以前少,教学效果比以前好。所以,学校可以指导老师们先试验一个单元,改革备课模式,减轻老师的负担,让老师们尝到集体备课的甜头,集体备课才可能真正得到落实!
2.措施的保证。
⑴首先要成立集体备课组,人数以3—5个相同年级的老师为宜,最好能一人一课。人多的学校可以以年级为单位选人集体备课,人少的学校可以集全校的力量备课,甚至可以集全乡的力量备课。
⑵学校应该制定相应的管理考核措施,参与集体备课并形成校本教材的老师,在评定绩效时,适当加分。
⑶每次集体备课应该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人员。尤其是学校领导必须参与其中,起穿针引线的作用,为集体备课铺路架桥,解困释惑。
⑷备课组注重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每期必须形成校本教材,已经有了教材的年级就必须对已有的教材进行再次备课,并纳入考核,适当奖励。
二、集体备课的方法。
备课的主要目的,说得直接一点就是熟悉教材。但如何真正实现“双主双优”,熟悉教材的目的就要来个彻底的改变——不是让我们的教学和教材相适应,而是把教材变成和教学相匹配的资源。
1.改革备课流程
说到集体备课,“个人自备→集体议课→专人整理→反思修改”的流程大家已经了然于胸。然而,真正要实现“双主双优”,这个方法显得太过复杂,操作起来费时费神,这种费力不讨好的备课形式,自然落不到实处。
如果采用“分解目标→分段备课→解读备课→反思整理”的模式,省时省力,老师们又岂能不乐意呢!
2.集体备课的方法
就以小学语文备课来说吧。小学语文教材编排,基本上是一个单元一个主题,集体备课就可以以单元为板块来实施。
⑴分解单元目标。
既然是一个单元一个主题,在备课伊始,就可以对单元目标进行分解。
以二年级下册三单元为例。这一单元以“美丽的家乡”为主题,要让学生了解美丽的祖国,夸夸自己的家乡。搞清楚了单元目标,在备课时就可以把目标分解到每篇课文。
⑵分段备课。
分解好单元目标后,根据集体备课老师所长,各自选择备课主题,确定教学重点及难点的突破方法。
《日月潭》以景物描写为教学重点,备课时就围绕如何让学生学会介绍家乡美景来准备;《葡萄沟》以特产介绍为主,就让学生掌握介绍特产的方法;《难忘的泼水节》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学会对节日场景进行介绍;《北京亮起来了》让学生了解了北京的变化,学会介绍家乡的变化。最后在上口语交际“夸家乡”时,再把前面所学的方法综合起来,把课本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能力和方法——介绍家乡可以从家乡的美景、特产、节日、变化等着手。
⑶解读备课。
由于每一个单元每个老师只备了一课,而其它课得共享其他老师的备课。所以,解读他人的备课就显得尤为重要。解读过程分三步:朗读课文→解读备课→简单修改。这种解读,既能渗进自己的想法,又能汲取他人所长,大家相互学习,备课的能力会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⑷反思整理。
每个单元完成后,再把备课组的老师召集到一起,共同反思本单元的教学,把各自的想法揉合到一起,对已有备课进行修改,一期结束后编印成册,可供以后使用。
就这样,一课抓一个重点,而不必每课都是面面俱到。每个老师一个单元重点备一课,而不是课课费神。这样一来,备课的任务轻松,老师们乐意参与;备课的目标明确,不会太过拘泥于教材,拓展变得有重点,备课自然比传统的方法来得精致。而在上课时,老师的教学直奔主题,使得重点突出,岂不“优教”;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练习有针对性,任务轻松,岂不“优学”。所以,改革集體备课,“优教优学”方能得以实现。
【关键词】集体备课;观念的落实;措施的保证;分解单元目标
G635.1
广安市教科所在继续贯彻“双主”的课改基础上,继续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力主实现“双优”。我校在改革过程中通过摸索,认识到要想实现“双优”,首要前提是得解读好教材,利用好教材。只有老师对教材了然于胸,才能做到“优教”,才能引导孩子“优学”。
让一个老师备好一堂课并不难,难的是备好一本书。然而,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单打独斗的结果不是让老师眼光狭隘,就是意气全无。所以,增强团队意识,抓好集体备课,势在必行!
其实集体备课并不是新鲜词,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有学校试验。然而,直到今天也并未达到想象中的效果。究其原因,不外乎是方法和落实。
一、集体备课的落实
1.观念的落实。
⑴学校层面的促进。
老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素质的高低。一个学校的发展,又哪能离开老师个体的发展呢!而集体备课,就可以直接促进老师素质的提升——既能利用老教师的经验促进新教师的盡快成熟,又能通过集体备课活动,整合教师资源,促进团队协作。
只有学校一心一意抓集体备课,对集体备课进行正确的引导,老师们才可能注重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才不至于流于形式。
⑵内部观念的形成。
想要老师们真正喜欢上集体备课,就要他们从内心认识到集体备课的好处。以往学校只要一谈到集体备课的好处,无外乎就是凝聚集体智慧、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效果等等,此等大方向的言论根本就无法激发老师集体备课的热情。而真正能让老师们上心的,就是用的时间比以前少,教学效果比以前好。所以,学校可以指导老师们先试验一个单元,改革备课模式,减轻老师的负担,让老师们尝到集体备课的甜头,集体备课才可能真正得到落实!
2.措施的保证。
⑴首先要成立集体备课组,人数以3—5个相同年级的老师为宜,最好能一人一课。人多的学校可以以年级为单位选人集体备课,人少的学校可以集全校的力量备课,甚至可以集全乡的力量备课。
⑵学校应该制定相应的管理考核措施,参与集体备课并形成校本教材的老师,在评定绩效时,适当加分。
⑶每次集体备课应该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人员。尤其是学校领导必须参与其中,起穿针引线的作用,为集体备课铺路架桥,解困释惑。
⑷备课组注重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每期必须形成校本教材,已经有了教材的年级就必须对已有的教材进行再次备课,并纳入考核,适当奖励。
二、集体备课的方法。
备课的主要目的,说得直接一点就是熟悉教材。但如何真正实现“双主双优”,熟悉教材的目的就要来个彻底的改变——不是让我们的教学和教材相适应,而是把教材变成和教学相匹配的资源。
1.改革备课流程
说到集体备课,“个人自备→集体议课→专人整理→反思修改”的流程大家已经了然于胸。然而,真正要实现“双主双优”,这个方法显得太过复杂,操作起来费时费神,这种费力不讨好的备课形式,自然落不到实处。
如果采用“分解目标→分段备课→解读备课→反思整理”的模式,省时省力,老师们又岂能不乐意呢!
2.集体备课的方法
就以小学语文备课来说吧。小学语文教材编排,基本上是一个单元一个主题,集体备课就可以以单元为板块来实施。
⑴分解单元目标。
既然是一个单元一个主题,在备课伊始,就可以对单元目标进行分解。
以二年级下册三单元为例。这一单元以“美丽的家乡”为主题,要让学生了解美丽的祖国,夸夸自己的家乡。搞清楚了单元目标,在备课时就可以把目标分解到每篇课文。
⑵分段备课。
分解好单元目标后,根据集体备课老师所长,各自选择备课主题,确定教学重点及难点的突破方法。
《日月潭》以景物描写为教学重点,备课时就围绕如何让学生学会介绍家乡美景来准备;《葡萄沟》以特产介绍为主,就让学生掌握介绍特产的方法;《难忘的泼水节》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学会对节日场景进行介绍;《北京亮起来了》让学生了解了北京的变化,学会介绍家乡的变化。最后在上口语交际“夸家乡”时,再把前面所学的方法综合起来,把课本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能力和方法——介绍家乡可以从家乡的美景、特产、节日、变化等着手。
⑶解读备课。
由于每一个单元每个老师只备了一课,而其它课得共享其他老师的备课。所以,解读他人的备课就显得尤为重要。解读过程分三步:朗读课文→解读备课→简单修改。这种解读,既能渗进自己的想法,又能汲取他人所长,大家相互学习,备课的能力会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⑷反思整理。
每个单元完成后,再把备课组的老师召集到一起,共同反思本单元的教学,把各自的想法揉合到一起,对已有备课进行修改,一期结束后编印成册,可供以后使用。
就这样,一课抓一个重点,而不必每课都是面面俱到。每个老师一个单元重点备一课,而不是课课费神。这样一来,备课的任务轻松,老师们乐意参与;备课的目标明确,不会太过拘泥于教材,拓展变得有重点,备课自然比传统的方法来得精致。而在上课时,老师的教学直奔主题,使得重点突出,岂不“优教”;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练习有针对性,任务轻松,岂不“优学”。所以,改革集體备课,“优教优学”方能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