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青花有关的瓷器品种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sh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肌玉骨、沉静典雅的青花瓷器自从元代成熟以来,就广受中外消费者的欢迎,而将青花装饰工艺与其他釉下或釉上装饰方法结合一体也一直是制瓷工匠们探索的内容之一,也因此出现了一些与青花有关的瓷器品种。现将其中的一部分介绍於下:
  
  青花釉里红
  是青花、釉里红两色同施于一器的装饰方法。由于青花着色剂是钴,釉里红着色剂是铜,二者烧成温度及对窑室气氛的要求有差异,因此将二者施于一器并非易事。青花釉里红工艺始于元代,河北保定与江西高安元代窖藏均有出土,明代景德镇御器厂出土有宣德时期的青花釉里红器标本,以后较为少见。清代康熙时又发展起来,传世品中此类器物釉里红呈色稳定,色泽较淡。雍正时期的青花釉里红是真正的成功之作,乾隆时期的青花釉里红色调同样稳定鲜艳,釉里红有深浅不同的层次,除白地外,还有豆青地、天蓝地、黄地、浅绿地等品种。
  青花加紫
  青花釉里红品种之一。即在青花器上点缀少量釉里红。
  青花红彩
  明宣德时发明的釉下彩与釉上彩相结合的装饰品种。需先烧成青花瓷器后,再在釉上用矾红描绘图案,然后低温烘烤而成。青花红彩在成化、嘉靖、隆庆、万历各朝都有烧造,并有用红彩作地来衬托青花纹饰,但其红彩略淡,色调介于矾红与浅珊瑚之间。
  斗彩
  釉下青花与釉上彩色相结合的一种彩瓷装饰。即用青花在胎上勾描出纹饰轮廓,然后罩透明釉入窑高温烧成,再在青花轮廓线内填画各种彩色图案,复入彩炉低温二次烧成。斗彩瓷器明代景德镇御器厂遗址已有出土,但真正意义上的斗彩成化时才成熟,其特点是施彩方法以填彩为主。清代康熙斗彩以洋红取代了矾红,显得明快艳丽。雍正时用粉彩与青花相结合,色彩更加秀丽清逸。
  青花五彩
  青花五彩也是釉下青花与釉上彩色相结合的一种彩瓷装饰工艺,二者的区别是,斗彩是在釉下用青花勾轮廓线,再在釉上将彩色颜料填在青花轮廓线内,而青花五彩则是将青花作为一种色彩与釉上多种彩相结合。青花五彩首见于明宣德时期,1985年发现的西藏萨迦寺收藏的青花五彩莲池鸳鸯纹碗即在鸳鸯纹饰上采用了青花与五彩结合的工艺。正德、嘉靖、隆庆、万历五彩中青花五彩比较常见。清康熙时期新发明了釉上蓝彩和墨彩,釉上五彩取代了青花五彩。
  青花加彩
  是先在胎上用青料绘成不完整的花纹,施釉烧成后,再用其他色彩组合成完整的画面。这种工艺始见于明代成化年间,画法是青彩各半。但也有一种是用青料绘成完整的图案,只在花卉、梗叶处点彩而已。
  孔雀绿釉青花
  釉下彩与釉上彩相结合的瓷器装饰品种之一,是用釉下青花在坯体上绘画,然后施透明釉,烧成后复施一层孔雀绿釉,入窑经低温烧成,青花纹饰在孔雀绿釉下青中闪黑。孔雀绿釉青花永乐时期已开始烧制成功。
  豆青釉青花
  瓷器釉下彩品种之一,或称豆青地青花。在用青花钴料绘画的胎上罩上一层豆青釉,经高温还原气氛烧成,色调幽静柔和雅致。豆青釉青花盛行于清康熙之后,以后各朝均有烧制。
  黄地青花
  制作工艺过程为在瓷胎上绘画以钴为着色剂的青花纹饰,施白釉经高温烧成后,再在白釉处加填低温铅黄彩,复入彩炉经850~900度低温焙烧而成,所以也被称为“青花填黄彩”。它首创于明宣德时期,成化、弘治烧造量较大。乾隆时又在白釉下增加了红色,形成黄地青花釉里红,是一种比较珍贵的瓷器品种。
  哥釉青花
  也称“纹片釉青花”。特点是在青花上罩以纹片釉,釉面碎片纹很像哥窑开片,这一品种常见于明代晚期,万历时的器物纹片釉釉面闪米黄,开片纹路呈粉红色,青花呈色多为蓝中闪灰或发黑。清代康熙时,纹片釉开片呈米色或灰色,青花呈色与当朝青花特点相同。(整理:雨岚)
其他文献
青白瓷,也叫影青、隐青、映青,是宋代以景德镇窑为代表创烧的一种具有独特釉色风格的瓷器,其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青中泛白、白中透青。史书最早记录青白瓷者为北宋蔡襄所著的《茶录》:“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其后,许多记录青白瓷的墨迹就留在历史的长河中。如南宋赵汝适在他的《诸蕃志》中提到用瓷器贸易,在亚洲有十五个地区和国家,即现今的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印度等。书中笼统提到瓷器贸易
期刊
景泰蓝是中国特有的传统工艺品,因创始于明代景泰年间而得名。其工艺十分复杂,难度极高。本人于一九五九年去北京工艺美术学校任教后,一九六九年教师下厂去北京工艺美术厂协助设计工作。此间在珐琅车间,亲眼目睹景泰蓝珐琅制造工艺的全过程,其流程从设计开始,当时基本上以瓶罐颊中、小件出口产品为主。首先根据图纸,用铜皮手工敲打成胎型,然后用条形细铜丝掐弯成各种图案的造型,如云纹、花瓣、龙凤等;再用特殊粘合材料按铜
期刊
青白瓷是宋代景德镇窑烧制成的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瓷器,并风靡国内外,至南宋时形成了以景德镇为中心的南方青白瓷系,除景德镇外,安徽、福建、湖北、广东、广西等地都有烧青白釉瓷器的窑场。那么,这个庞大的窑系究竟有多大,包含哪些窑口呢?为方便喜爱青白瓷的藏友收藏研究,现将各地烧造青白釉瓷器的窑场资料加以整理,介绍于下:  一、江西  景德镇窑:在青白瓷窑系中产品质量最好的窑口。目前发现烧造青白瓷的窑场有宋代
期刊
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  2004年,我刚刚接触到铜元收藏,从普品开始,寻找各铜元局的作品,哪怕是那个局最常见的普通一员,也让它站个队,领个户头。  清代乃至民国,人们的观念里,贵州地处西南边陲,偏僻得连晚清的铜元局都未曾设立,以致在满目的晚清民国铜元阵容中,没有“黔”字号品种。但偏远的地方,易出稀奇事。  铜元的流通时代早过去,曾经铸过铜元的民国各级政府也快寿终正寝了,而在这个时候的194
期刊
7月21日,“第九届南戴河荷花艺术节暨星光大道明星走进南戴河”盛装开幕之际,“名人名画展”亦在南戴河中华荷园咏荷馆隆重举办。  荷风莲韵,翰墨飘香。一幅幅宁静致远的咏莲画,一幅幅暗香浮动的牡丹图,一幅幅惟妙惟肖的油画作品,在古典音乐的悠扬声中愈加熠熠生辉。走进南戴河国际娱乐中心中华荷园咏荷馆,徜徉其中,时时体会到人在画中游的美妙感受,艺术之美,凝重深厚,儒雅大气,凝聚着人们对诗情画意的欣赏追求。 
期刊
“哐!底座闷哼一声,本次春拍首个一锤子买卖在贵州达成。付清26万后,某先生喜笑颜开地接过了第一件战利品—一瓶1966年产的贵州茅台。  如果仅仅从上个月许多针对性很强的报道来看,本次春拍不失为成千上万场“喜创新高”的拍卖会中的一员。实际上,精品仍是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北京荣宝,一上来就抖出了齐白石的《荷塘春秋》和张大千的《玉簪花》—两位泰斗之作品,对于每场拍卖会来说,已经是赵本山、宋祖英之于春
期刊
阳春三月,正是外出的好时节,爱好美玉的我,每逢周末,必去古玩市场看玉—“淘”一“淘”,“赏”一“赏”。  我之玩玉,只入不出,前些年还比较自在,因当时玉价虽已不菲,但还能接受,然而随着近年来艺术品收藏市场的火爆,玉价飞涨,于是给自己定下了只看不买的纪律。故每每手捧美玉,几番徘徊,度囊中之羞涩,回首流连再三,终顿足不顾而去。  然“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因此偶尔还是难忍心头之好而小有所得。每得一
期刊
中国瓷器种类繁多,可谓争奇斗艳,无论是青花的淡描雅致,还是五彩的姹紫嫣红,都无时无刻不向世人展示那美妙的身姿,诉说那令人心动的美丽传说。在众多种类中,“釉里红”作为中国瓷坛的一枝奇葩,以其红白相映的独特魅力受到青睐,历来被视为瓷中珍品。  山东博物馆藏有一件明洪武官窑釉里红缠枝花卉碗(见图1)。碗高10厘米,口径20.3厘米,口微撇,深腹,圈足。碗体内外均施釉,纹饰以釉里红彩描绘。碗外壁绘缠枝牡丹
期刊
堆塑瓷瓶是我国宋代时长江下游地区流行的一种有堆贴塑内容的特殊的随葬明器,其典型特征为在主体罐的上部堆贴着飞鸟瑞兽、门阙楼阁、仙佛人像、乐伎杂耍等雕像。堆塑瓷瓶造型独特,雕饰复杂,形态各异。到了元代,造型逐渐简单直至衰落,分布范围小。堆塑瓷瓶将各种丧葬明器浓缩于一身,并组合为一有机的整体,集中了大量的丧葬信息,具有相当高的审美价值、历史研究价值以及收藏价值。    一、堆塑瓶的起源与历史发展  据唐
期刊
2011年7月23日,首届中国青州艺术博览会召开,收藏天下数字频道、山东电视台鉴宝栏目等众多媒体参加,文化部艺术品评估鉴定委员会主任王立军、毛晓沪、夏天星等专家亲临现场鉴宝。笔者有幸将收藏多年的两枚古钱“西周”、“六铢”带到现场请专家对此进行鉴定,鉴定结果均为真品,并出具了三位著名专家签名的鉴定证书。  作为一名普通的古钱收藏爱好者,能拥有两枚上档次、较为珍贵的古钱,笔者倍感荣幸与自豪,兴奋之情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