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智慧,助推成长,提升质量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plast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让集体备课活动发挥出共同协作、分享智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从而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作用呢?除了领导重视和规范集体备课管理外,信息技术的介入也为智慧协作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于是,一种集交互性、开放性、共享性、研讨性于一体的网络协作集备方式——WIKI(维基)平台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开展基于WIKI系统的网络集体备课活动或许是一条值得尝试的创新之路。
  一、对WIKI平台的认识
  WIKI诞生于1995年,通常讨论WIKI时,存在两种指代,一种是作为技术的工具软件,一种是作为提供资源内容服务的资源库或资源网站。下面介绍WIKI的主要技术特点:
  1.简易性。WIKI以网页的形式供访问者浏览、创建、更改,它格式简单、提交快捷、链接方便。另外,WIKI还提供了一个“编辑试验”区,让新手可以尝试WIKI的各项功能,试验各种编辑技巧。
  2.开放性。任何访问者都可以浏览、创建和修改WIKI网站下的任何页面。当然,这种开放并不意味着可以蓄意破坏,它仍然有一套保障机制,如通过“锁定”可以保护某些页面或阻止某些恶意用户;WIKI是动态存储模式,通过“历史”版本可以轻松恢复到原始的页面版本,并及时找回以前的版本。
  3.协助性。用WIKI技术构建教学资源库,可以使更多的人员参与进来。教师可以从各自的角度对资源库进行修改,使资源库不仅仅是一个优质资源的权威库,更是满足学生实际需求的有力保障,从更大程度上提高了资源库的实用性。
  我校以“维基百科”平台作为网络集体备课、议课的载体,它是教师合作研究、发挥教师团队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最有效的备课形式,是课堂教学的准备环节,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平台,有利于校本教研的开展。下图是我校集体备课平台中主要开设的栏目:
  二、WIKI平台的有效运用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的个人电脑不再需要安装各种各样的软件,只要能上网,一个浏览器就能完成日常办公。WIKI是以网络为基础的文本交流平台,这一特点给教师集体备课和协作学习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功能保障。在WIKI中进行对话、交流、思考、探索,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和想法,增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师得到发展,也不会因自卑或难为情而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羞于启齿。这避免了集体备课中的权威性,集体备课不再单单是“高水平”者、“骨干教師”的天下,而是所有参与者的一个对话活动。
  1.个体一备,研读教材。
  建构主义学习观的观点证明学习要主动才有成效。集体备课前,备课组的每位教师根据所要讨论的问题或某一教学内容做充分的准备:钻研教材、上网查找资料、基于学生研究教法、制定教学策略等,让所有备课组成员都能带着问题和想法进入集体备课的活动。每次备课活动的主备教师将个人的集体备课材料:教学目标、文本解读、问题设计、方法选择、作业设计等内容,在规定时间内上传到WIKI平台,为集体二备做好材料准备。
  2.集体二备,分享智慧。
  建构主义认为:协作学习是学习的重要一环,在协作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思考和学习的过程,把对知识的各种理解进行组织或重组,极大地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WIKI技术能使教师在集体备课中很好地体现这一点。
  集体二备时,备课组成员集中研讨,根据WIKI平台上主备老师提供的备课内容,共同协作探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形成一份优质的目标性指导文稿。讨论中,备课组教师充分发表见解,进行“头脑风暴”,在思维的相互碰撞中不断产生新的思维火花。当新的想法和思维出现时,主备教师及时利用WIKI平台记录和整理教学思路、重难点和教学方法等,其他教师会后深入地反思、理解和研究WIKI平台上的研讨内容,做真正的研究者。
  3.个性三备,活化设计
  利用WIKI进行集体备课,不是话语的“对话”交流,而是文字的交流沟通,它需要教师对一章节或一课进行了解、思考及研究后,自己有所想法才能编辑在WIKI上与别人进行交流。这有助于培养教师对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的能力,而且能提高教师的文字功底和表达能力。同时,这是教师知识体系重构的重要过程,大家对同一主题发表观点,共同努力协作,最终完成知识积累、知识完善与分享。
  在个性三备环节,教师可以利用WIKI平台,基于本班学情及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知识体系,对他人的教案、文章等信息进行网上修改、补充,甚至再创造(修改之处要标注有说服性的理由),从而形成个体教案。这样,既可以让教学设计充满集体智慧,又可以体现个人风格,实现共性和个性的完美结合,以便更好地适应本班学生的教学。
  4.网络互动,反思提高
  “水本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思考需要有交流,不同的观点在交流中相互碰撞,才能共享智慧。我们发现很多老师在平时留言评论的过程中,会在不经意间碰撞出许多有价值的观点,这些都是宝贵的资源。
  我校各年级各学科教师在每次同课异构或公开教学结束后,都会在“集体备课”的评课区中参与研讨。上课教师首先将设计理念、教后反思以主题形式发布在讨论区,形成互动话题,其他教师针对话题,提出个人建议或听课后的感悟,在平台上跟帖交流。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提高的是专业素养,磨砺的是教育智慧。
  WIKI强调多人协作、共同创作,这一特点正迎合了集体备课中的团队协作精神。我校教师在近两年的共同努力下,集思广益、充分交流、相互启迪、共同提高,在团队协作中提高了工作、学习和创新的能力,学校的教学质量也在稳步提高,一个集“平等、协作、共享”等特点的网络资源库已初见雏形。
  WIKI平台中,教师的言语争论、思想碰撞正结出累累硕果,大家交流着、分享着、收获着。
其他文献
摘 要: 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一直是高校教改讨论的课题,本文探讨了我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改革,针对我校学生和课程的特点,以先进的教学手段为辅助,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应用学生感兴趣的及和专业相关的教学案例,并且采用多元化的成绩评价方式,以达到32大于54,即目前32学时的效果优于以前54学时的教学效果。同时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为顺利地适应大学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改
摘 要: 电影《纳尼亚传奇》改编自英国作家C.S.路易斯的同名系列奇幻儿童文学作品,其蕴含诸多象征性符号,以紧凑的情节、奇幻的想象征服了亿万观众。本文以第一部电影《狮子、女巫和魔衣橱》为例,对其中的文化意象进行解读,并从文化隐喻的角度剖析了影片所折射出的西方文化背景。  关键词: 《纳尼亚传奇》 隐喻 解读  早在古希腊时期,隐喻就被用于神话和诗歌中。传统的理论认为隐喻仅仅是语言问题,是修辞方式的
作茧自缚的本意是:蚕吐丝作茧,把自己裹在里面。比喻做了某件事,结果使自己受困,也比喻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在学习了“洋思教学模式”、“杜郎口教学模式”之后,最近又读了“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结合自己在教学工作中对教学模式的运用,我对“作茧自缚”这个成语有了新的理解。由黑珍珠一般的子儿,到肉嘟嘟的蚕儿,到沉睡茧中的蛹,最后羽化成蝶,这个神秘的精灵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变异。作茧不是为了自缚,而是为了更好地成长
在教研活动中,幼儿园老师总避免不了磨课,这是从新教师开始转变的必经之路。在这条路上我们发现,教师对课程意识的理解转化为实际课堂时,有时难以将幼儿的生活经验、日常活动和集体教学联系起来进行深层的思考。这就容易忽略幼儿的实际经验,导致被动学习,实现不了预定学习目标等。现通过对两份大班音乐活动《卷炮仗》方案的比较,谈谈在实际教育中生活经验的重要性。  一、第一次课堂实录及实施效果  平时在上音乐活动时,
摘 要: 审美能力是人们在长期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生活实践中培养起来的一种能力。各大职业院校在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提高其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本文简要探讨分析了音乐欣赏教学对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在职业院校中通过音乐欣赏教学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 陶冶情操 中职院校 音乐欣赏  音乐作为一门听觉艺术,是美的产物,其能够通过音
摘 要: 本文在分析贵州教育信息化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其他发展机遇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十三五”发展中应加快现有应用系统的大数据开发应用等策略。  关键词: 贵州教育信息化 大数据 发展策略  1.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发布实施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工作力度空前加大,呈现出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转变,如何让幼儿在绘本阅读中享受快乐,已成为学校、社会及家长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以展开游戏活动,从而激发幼儿对绘本阅读的兴趣。在展开游戏之前,首先介绍绘本阅读的概念及作用,并分析幼儿阅读中常见的问题,在了解相关理论和幼儿阅读的特点之后,具体阐述怎样在绘本教学中合理运用各种游戏的方法让孩子产生更多的兴趣。  关键词: 幼儿教育 绘本阅读 游戏  一、绘本阅读的
摘 要: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倡导学生主动学习,部分学生由于学科理解水平、社会、家庭等因素的影响,逐渐对初中数学学习失去兴趣。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具体分析转化初中数学后进生的途径,以促进初中数学后进生更好地向前发展。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后进生 转化策略  在整个初中阶段学习过程中,后进生是学校普遍存在的
摘 要: 本文将探讨在互联网微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拓展课程的教学构想,并以本校的《商务英语口语》为例,介绍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如何将翻转课堂、微课教学理念和形式应用到实践考核中,以增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达到高效教学。  关键词: 大学英语 商务英语口语 翻转课堂 微课  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初中听力教学中对课本插图的不同利用方式,提出在听前、听中与听后利用课文插图进行听力教学的建议,旨在探讨如何充分开发、挖掘听力图文材料背后隐含的丰富教学资源,丰富英语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 听力教学 课文插图 教材开发  一、对听力教学的背景研究  1.听力教学的现状  (1)听力教学状况:七年级学生未接受过系统的听力训练,很多学生不知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