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赏识性评价正是通过激励赞扬来激发和调动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其内心愿意学习,喜欢学习。这种愉快的情感体验唤醒学困生内心的上进意识,进而由进步动机付诸于进步行动。可见,通过赏识性评价,可以使学困生把教育的要求内化为个体的自觉行为,从而促进学困生健康主动的发展。我们的课堂更需要赏识性评价。首先,以鼓励为主,可调动学困生自身的积极因素。学困生,其自身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与其他优等生是存在差异的,赏识性评价,可以让学困生充分意识到自己的长处,能使学困生自身固有的积极因素得到强化。扬长才能避短,强化积极因素才能战胜消极因素。其次,以鼓励为主,可以创造和谐愉悦的情绪。批评指责太多,课堂气氛紧张,学困生有畏难情绪,不利于学习。和谐愉悦的情绪才是学习的助推剂。再者,以鼓励为主,还可以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在此,我就语文课堂学习中的赏识性评价谈一谈自己粗浅的想法。
一、正确认识赏识性评价
我认为,所谓赏识性评价是指以挖掘、激发、调动学生的内驱力为主旨,使不同差异的学生都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茁壮成长的过程中实施的一种评价行为。它是通过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激活学生内心需求的一种评价方法。只有教师的赏识性評价符合学生的内心需求,才能产生教师预期的结果,才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向上动力,才能使学生产生的自信、自强的信念不断的保持下去。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赏识性评价中的成功评价与不足评价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认识到赏识性评价中既有对学生成功之处的肯定,又有对学生不足之处的引导,特别是对于班级里的那些学困生尤为重要。肯定学生的成功之处,有利于激发调动学生的内驱动力,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指出引导不足,揭示不足成因,有利于学生全面认识自己,把握自己。二者都是学生成长所需要的营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一味的表扬肯定,而忽视对学生必要的指出不足,和加以引导。教师应该在肯定学生成功的同时,引领学生在不足中找原因,捕捉学生的闪光点、亮点,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成功与不足矫正之后的快乐与享受。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认识到赏识性评价中的成功评价与不足评价的辨证关系,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实施赏识性评价。
二、在课堂教学中正确使用赏识性评价
以宽容取代责难。我班学生做作业时,一个调皮的男孩报告:老师,你看李明写的字跟睡觉似的,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李明同学一下子羞哭了,继而全班同学静静等候我的“表演”。我拿过李明的作业本,仔细地端详,字写得确实比较对不起观众,不过当我发现他那支在握笔处裹了几层纸,但墨水仍然渗出的钢笔时,我一下子全明白了,我说:“李明同学的字写得是不太好看,但大家看看李明同学的钢笔,就从这支钢笔,我可以充分地看出李明同学有一颗关心、体贴父母、省吃俭用的美好心灵,不是李明的字写得不好,完全是他的钢笔不好用的原因。我那时正好有一支钢笔闲着,课后就送给他,我相信,李明同学的字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仅仅过了几个星期,任课老师都说李明写的字跟换了个人似的,我听到老师夸奖他,真值得为他感到自豪。
三、将评价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评价应重在促进评价对象的转变和发展,要将评价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行为中,实施评价全程化。以朗读教学为例,初读课文时,就可以组织学生评价,字读错了没有,音读准了没有,是否流畅,这可以促进学生搞好课前预习和课中细听,并提高学生大胆说话、大胆发言的能力;默读课文时,可让学生积极思考,找出课文的重点、难点以及关键词语,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品尝作品的艺术魅力。等学生默读完毕回答课后问题时,就可及时组织现场评价,让学生自己评价答题的水平、表达的能力和表述的效果,互相评价谁的思维灵活,谁的见解独到;再次朗读课文时,学生已经知道该怎么读了,此时可以分小组、分角色赛读,然后又马上评价,谁读出了自己的情感,谁又读出了文章的思想感情。这样的评价,不仅仅增强的是学生想读、爱读、读好的欲望,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今后独立阅读、分析文章和品赏词句的能力。它一环紧扣一环,一步更进一步,贯穿了整个学习过程,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评价过程的动态化。
被人赏识是一种幸福。对于学困生来说被老师赏识,无疑是一种被点燃的信任之火。老师在赏识评价的同时引导学困生再次对新知识进行探究,将学困生的“满足”内化为克服困难的动力。既利于学困生潜力的开发,又利于学困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冷淡、责怪、不适当的评价往往会挫伤学困生的自信心,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苛求学生,不如用一点心力去发现其优点,并给予赏识性评价,以激励学困生通过努力亲身体验到成功的滋味。让我们的评价,变成一种赏识,一种启发,一种帮助,一种激励,一种人文关怀。即关注和赏识学困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关注和赏识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与运用方法的优良行为,更关注和赏识学困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这样,一定会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创造一方和谐、融洽的真情空间。
一、正确认识赏识性评价
我认为,所谓赏识性评价是指以挖掘、激发、调动学生的内驱力为主旨,使不同差异的学生都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茁壮成长的过程中实施的一种评价行为。它是通过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激活学生内心需求的一种评价方法。只有教师的赏识性評价符合学生的内心需求,才能产生教师预期的结果,才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向上动力,才能使学生产生的自信、自强的信念不断的保持下去。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赏识性评价中的成功评价与不足评价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认识到赏识性评价中既有对学生成功之处的肯定,又有对学生不足之处的引导,特别是对于班级里的那些学困生尤为重要。肯定学生的成功之处,有利于激发调动学生的内驱动力,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指出引导不足,揭示不足成因,有利于学生全面认识自己,把握自己。二者都是学生成长所需要的营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一味的表扬肯定,而忽视对学生必要的指出不足,和加以引导。教师应该在肯定学生成功的同时,引领学生在不足中找原因,捕捉学生的闪光点、亮点,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成功与不足矫正之后的快乐与享受。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认识到赏识性评价中的成功评价与不足评价的辨证关系,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实施赏识性评价。
二、在课堂教学中正确使用赏识性评价
以宽容取代责难。我班学生做作业时,一个调皮的男孩报告:老师,你看李明写的字跟睡觉似的,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李明同学一下子羞哭了,继而全班同学静静等候我的“表演”。我拿过李明的作业本,仔细地端详,字写得确实比较对不起观众,不过当我发现他那支在握笔处裹了几层纸,但墨水仍然渗出的钢笔时,我一下子全明白了,我说:“李明同学的字写得是不太好看,但大家看看李明同学的钢笔,就从这支钢笔,我可以充分地看出李明同学有一颗关心、体贴父母、省吃俭用的美好心灵,不是李明的字写得不好,完全是他的钢笔不好用的原因。我那时正好有一支钢笔闲着,课后就送给他,我相信,李明同学的字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仅仅过了几个星期,任课老师都说李明写的字跟换了个人似的,我听到老师夸奖他,真值得为他感到自豪。
三、将评价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评价应重在促进评价对象的转变和发展,要将评价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行为中,实施评价全程化。以朗读教学为例,初读课文时,就可以组织学生评价,字读错了没有,音读准了没有,是否流畅,这可以促进学生搞好课前预习和课中细听,并提高学生大胆说话、大胆发言的能力;默读课文时,可让学生积极思考,找出课文的重点、难点以及关键词语,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品尝作品的艺术魅力。等学生默读完毕回答课后问题时,就可及时组织现场评价,让学生自己评价答题的水平、表达的能力和表述的效果,互相评价谁的思维灵活,谁的见解独到;再次朗读课文时,学生已经知道该怎么读了,此时可以分小组、分角色赛读,然后又马上评价,谁读出了自己的情感,谁又读出了文章的思想感情。这样的评价,不仅仅增强的是学生想读、爱读、读好的欲望,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今后独立阅读、分析文章和品赏词句的能力。它一环紧扣一环,一步更进一步,贯穿了整个学习过程,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评价过程的动态化。
被人赏识是一种幸福。对于学困生来说被老师赏识,无疑是一种被点燃的信任之火。老师在赏识评价的同时引导学困生再次对新知识进行探究,将学困生的“满足”内化为克服困难的动力。既利于学困生潜力的开发,又利于学困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冷淡、责怪、不适当的评价往往会挫伤学困生的自信心,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苛求学生,不如用一点心力去发现其优点,并给予赏识性评价,以激励学困生通过努力亲身体验到成功的滋味。让我们的评价,变成一种赏识,一种启发,一种帮助,一种激励,一种人文关怀。即关注和赏识学困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关注和赏识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与运用方法的优良行为,更关注和赏识学困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这样,一定会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创造一方和谐、融洽的真情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