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度七种

来源 :西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pentv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才是自由的反义词。
  ——《存在与时间与虚无》
  杀死时间
  第一个提倡虚度时间的是一个叫保罗·奥斯特的外国人。奥斯特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一个天主教家庭,在哈佛攻读博士时,奥斯特就完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存在与时间与虚无》。这本看似哲学的著作其实更像一本宗教宣言。在里面他首次提出了一种观点:时间是人类的负担。在他看来,人生并不像一条射线,更像是安装电脑软件时的进度条。
  “不是我们在利用时间,而是时间在吞噬我们。”
  奥斯特对付时间的方法非常简单粗暴——自杀。至于奥斯特为什么在发现这个方法之后还能活到四十多岁,这必须归咎于他那颗无私且博爱的心。从斯坦福大学辞职之后,奥斯特的一生除了靠失业救济金度日以外(移民欧洲后的伟大福利),就是在网上宣传他的观点,他为《存在与时间与虚无》这部巨著专门撰写了简化版——《去死》。这一举措迅速为他争取了大量的支持者。
  很快奥斯特成立了全世界自杀者联盟。自杀者联盟的成员像核爆般地扩大,人数曾达到百万(数据来自联盟白皮书)。虽然没有证据表明联盟提升了自杀率,但后来多数国家政府还是将其认定为非法组织和邪教,包括美国。这一举措引起了联盟的愤怒,在奥斯特的带领下,会内的极端分子决定采取行动以示抗议。于是就有了史上著名的“国会山万人坑”。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近一千名联盟成员聚集到了华盛顿国会山,要求政府取消禁令,立法保障公民自杀的权利。在政府表示拒绝之后,他们纷纷掏出准备好的裁纸刀或水果刀,割破自己的喉咙。共九百三十六人在本次事件中丧生,但奥斯特本人却在关键时刻逃之夭夭。事后警察局发布了对奥斯特本人的通缉令。而当他们找到奥斯特藏身的别墅时,却发现他已经被人杀死在卧室里,并惨遭肢解。直至今天也没有人能够凑齐奥斯特的尸体。
  平庸之善
  作为保罗·奥斯特的座下弟子,马修·格里耶走出了一条与老师截然不同的道路。格里耶的觀点偏于保守,在联盟中屡次反对奥斯特的激进策略,并遭到奥斯特的斥责。从目前公开的往来邮件看,师生双方确实发生过激烈争吵,最严重的时候,格里耶干脆屏蔽老师的邮件,而奥斯特则会到格里耶的Facebook主页下方谩骂。在自杀抗议的前夕,双方在一次视频会议里闹翻,格里耶解除了和老师的好友关系。
  自杀抗议发生后,政府决定加强对于舆论的管控,而大学方面迫于董事会压力,也决定清理一批奥斯特的信奉者。这时格里耶发表公开声明,明确反对老师的主张。格里耶认为自杀并不是战胜时间的方法。凡人皆有一死,死亡本身是时间的武器,自杀只是更早地屈服于时间而已。
  “只有败者才会选择同归于尽。”
  靠这份声明,格里耶保住了教职。之后他又任教了数年,但毫无作为,一篇论文也没有发表。根据学生反映,格里耶经常在上课的中途走神,甚至当众打起瞌睡。在学生的投诉和其他老师的施压下,学校最终开除了格里耶。就此,格里耶离开了学术圈,定居到了新泽西州也就是他老师奥斯特的故乡,过上了避世的生活。一些格里耶的粉丝专门跑到他居住的小镇看望他,但他都避而不见。只有深夜在附近一间破酒吧里,人们才能看见他无精打彩的面孔。
  毫无疑问,格里耶已经沦为一介废物,至于他为何会走到这步田地,人们说法不一。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对老师奥斯特的背叛一直在困扰他。之后格里耶完全淡出了公众视野,一直到他自杀去世那年,他唯一的继承人——外甥乔治·马迪在整理他的硬盘时,发现了一个名为《我的一生》的PDF文档。《我的一生》里,格里耶提出了自己虚度时间的一套方法,就是平庸地度过一生。
  这篇文章被放到网上,其中的观点则引起极大的争议。没有人能够证明,格里耶是为了虚度时间才选择了平庸。很可能他只是为自己的无能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说辞。更重要的是,世界上有无数人都在度过平凡的一生,难道他们都在虚度时间吗?对此《时间学》杂志主编麦克·罗斯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说了跟没说一样。”
  “睡觉大师”
  来自日本的松井观一认为,睡眠才是虚度时间的正确方式。在《一觉醒来》一书里,松井观一把睡眠比作灵魂在放风。只有放风中灵魂才能获取短暂的自由,这也是为何睡醒之后,人类会感到精力旺盛。而睡醒,意味着灵魂又回到了肉体的囚笼里。
  因此松井观一开始认真研究睡眠的技术,试图延长自己的睡眠时间。但生物的睡眠时间终究有其极限,松井观一尝试了无数次,但没有一次可以睡超过十二个小时。由于焦虑,松井观一一度患上了失眠症,连续几周未能入睡。
  就在人们以为睡眠大法已经成为一个笑话的时候,松井观一突然宣称自己发现了睡眠的奥秘,之后他进行了一次漫长的睡眠表演,并在Youtube上直播睡眠的全过程。因为无聊,直播的收视率相当低迷,以至于大部分人都忘了还有这件事情。直到一个多月后,对待遇不满的护理人员决定叫醒松井先生,这才惊讶地发现他已经无法被叫醒。经过鉴定,医生宣布松井观一已经成为了植物人。
  后来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松井观一是一个骗子,他为了能够长睡而服用了过量药物。正是这些药物导致他成为了植物人。但也有许多狂热粉丝坚信,松井观一还在睡眠,而植物人本身就是睡眠的终极形态。
  《真实世界》
  去年,游戏制作商囿碧公司推出了新作《真实世界》。这是继《真实人生》、《世界旅行》之后,囿碧推出的又一款虚拟现实游戏。不幸的是,这款号称可以让人“虚度一生”的游戏正式上线不久就因为连连亏损而被迫下线。
  《真实世界》顾名思义,是完全按照真实世界为原型设计的游戏,游戏模式有点类似早年的PC游戏《模拟人生》,但相对《模拟人生》以及其他虚拟现实游戏,《真实世界》的规模更庞大。按照囿碧官方的说法,《真实世界》完完全全复刻了现实世界,而且随着后续DLC的推出,该世界的内容会更加充实丰满。囿碧宣称,对于该游戏的更新和维护将永不停止,除非公司倒闭。   这些噱头的确吸引了不少关注,内测期间在线人数已经达到百万,公测期间更是飙升至千万。许多资深游戏评论家都给予这款游戏极大的好评,ING评分更是高达9.9。但正式上线不久,游戏就遇到了巨大的困境。虽然每天仍有大量新玩家进入游戏,但持续玩下来的却很少,乃至内测公测时积累的老玩家,也在不断流失。很快游戏就因为亏损严重,而不得不被公司下架。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种结果,从资深游戏迷特里先生(化名)的经历上,我们或许能够找到答案。现实生活中特里先生是一位卡车司机,考虑到自己最擅长开车,游戏中他依然选择成为一名司机。
  “我凭什么要做两份活?”特里说。(本节摘自《世界游戏导报》)
  无我之境
  马丁·汤顿出身于一个英国的中产阶级家庭,他有一位名叫马克·汤顿的双胞胎哥哥,两人不仅长相酷似,连行为举止都无比接近,有时候简直就是彼此的镜像。起初人們都以为这是双胞胎天生的特点,就连汤顿自己也这么认为。直到八岁那年,这种现象仍在持续,父母才带两人去看了心理医生。诊断结果是,汤顿的哥哥没有任何问题,而汤顿则一直在模仿哥哥。
  为了帮汤顿克服掉这一习惯,父母将他送到了寄宿制学校。但离开哥哥的汤顿很快又开始模仿其他人,这次模仿对象变成了他的同学。汤顿的举止让他的同学难以适应,他们联合起来把他揍了一顿,威胁他以后不要有样学样。但汤顿依然如故。同学们逐渐从不适变为恐惧,他们向老师汇报了这一状况。在老师的坚持下,父母把汤顿接回了家。
  面对父母的责问,汤顿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秘密,那就是他没有办法不模仿别人。如果脑子里没有一个模仿的对象,他简直连一个动作都做不出来。
  后来父母把汤顿送到了戏剧学校。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无比正确,汤顿的毛病立刻变成了一种天赋,他可以根据剧本或其他演员的表演迅速总结出一个角色的所有特征,并模仿之,这种天生的模仿能力,胜过无数演员台下几十年的历练。汤顿很快从戏剧行业里脱颖而出,还未从学校毕业就签约了工作室。人们经常看见,汤顿不分台上台下地模仿那些他负责的角色。而所有人都以为,这是一种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式的准备法。很少有人意识到,汤顿已经把模仿当成了存在本身。
  可以说,汤顿的一生都在模仿中度过。他以戏剧舞台为起点,后来又走向了荧屏和银幕。几十年的演艺生涯,汤顿创下了表演过最多角色的记录。完全没有他不能演的角色,即便让他演一个婴儿,他也能在体型以外的所有层面上模仿得惟妙惟肖。换句话说,汤顿唯一不能演的只有他本人而已。
  在八十岁那年,汤顿因为心脏问题退出了戏剧舞台,与此同时《时间学》杂志上出现了一篇文章,认为马丁·汤顿一生都在模仿别人,这也就意味着,他完全取消了自己的存在。在和时间的游戏里,他把自己完美地隐藏了起来,因此马丁·汤顿才是“虚度一生”的典范。
  这种观点一直流行到汤顿去世那年,才被世人抛弃。那年百老汇上演了一部热门话剧,名字就叫《模仿者汤顿的一生》。
  发什么呆
  温彻斯特从小就有强烈的自闭倾向。他对一般的孩童玩耍毫无兴趣,也不是那种通过间接方式认知世界的书呆子或宅男,他唯一的爱好就是对着家里的庭院发呆。那里没有栽培任何植物,只有一块水泥空地和一面上了灰漆的墙,而温彻斯特每天傍晚都会静坐在同一个位置,观看同一个地方。据说温彻斯特视线落下的地方,经年累月之后颜色都变得与周围不大一样。
  必须说明,温彻斯特并非自闭或智力低下,事实上所有接诊过他的医生最后都得出同样的论断,那就是他拥有一颗精密而高效的大脑。即便如此,温彻斯特始终都没有任何聪明的表现,勉强从州里一所公立大学毕业之后,他回到了老家,但没有遵照父命学习管理家族企业,而是回到当初的庭院里,继续发呆。父亲屡次想把温彻斯特拉回到正常生活中来,但毫无效果。最后温彻斯特甚至当着父亲的面戴上了耳塞。一怒之下,父亲把温彻斯特赶出了家门,并切断了他的经济来源。而温彻斯特则一走了之,再无音讯。
  三年后,《国家地理》杂志的记者斯坦因·费勒在探访一片树林时,偶然抬头看见了上方悬崖一个奇怪的人影。起初费勒以为此人要投崖,还在崖下挥手劝阻,但很快他发现人影并没有往下跳的意思,而且对他完全不予理会。好奇的费勒爬上了悬崖,并因此成为温彻斯特三年来第一个说话的对象。
  原来那次出走之后,温彻斯特住进了祖父名下的一幢小屋。这幢小屋建在山林里,之前是猎人的小屋,后来被祖父买下,作为打猎时的休息站。再后来祖父瘫痪在床,小屋也随之被废弃。祖母把走投无路的温彻斯特安排到了这里,并和附近镇上的居民签订了合同,让他们定期派人把食物送到小屋里。而温彻斯特本人除了吃喝拉撒睡,其余时间都在肆意的发呆中度过。费勒看见的峭崖离小屋不远,正是温彻斯特一直以来的发呆之地。
  回去之后,记者费勒撰写了一份名为《发呆者》的文章,发表在《国家地理》杂志,后被《时间学》杂志转载,并引起轰动。许多人开始效仿温彻斯特的举动,富人们周末到乡间别墅或自然名胜里发呆,穷人们每天也会抽出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不等的时间面对自家的墙壁。一本名为《温彻斯特发呆的五十六个技巧》的书开始流传。有人还为此专门建立了发呆室,那些不穷不富的城市上班族只要办一张月卡,就可以每天到发呆室里发呆一个小时。
  还有狂热的爱好者决定亲自向温彻斯特求教。他们来到温彻斯特的小屋,却发现温彻斯特已经搬走。之后再也没有人见过温彻斯特本人,以至于有人开始怀疑,温彻斯特并不存在,不过是费勒杜撰的一个角色而已。
  实即是虚
  《时间学》杂志在五十周年纪念刊上刊登了一篇奇怪的文章,标题为《醒醒吧,缸里的大脑》。作者李显立在文章中宣称,他将证明这个所谓的“现实世界”,本身就是一个虚拟现实般的幻境。“我们没有必要寻求虚度,因为我们在这世上度过的每分每秒,都是虚度。”
  没有人知道这位李显立是何方神圣,包括《时间学》的工作人员。主编麦克·罗斯在采访中表示,他知道的唯一信息,就是李显立的发件邮箱。人们只能从名字上推测,他大概是一个中国人,但也有韩国专家考证李显立来自韩国。一些没有根据的猜想指出,李显立可能只是笔名,它的背后是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阴谋论爱好者和被迫害妄想症患者。
  之后每隔几个月,这位李显立就会在《时间学》杂志上发表文章,陈述他找到的新证据。遗憾的是,这些证据一概都没有什么说服力,读者也因此逐渐对他丧失信心。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李显立是个骗子,不能理解《时间学》杂志为何要把版面浪费在此人身上。对此罗斯的回答是,他认为李显立的做法极具挑战性,万一证明成功,他将完全颠覆人类存在的根基。
  “万一证明不了呢?”有人问。
  “那他起码虚度了自己。”罗斯答。
其他文献
时间:2017年11月5日  地点: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七层会议室  杨庆祥:今天是一次比较特殊的联合文学课堂讨论。讨论的对象是一套批评丛书: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微光”丛书。这套丛书一共六本,分别是张莉的《众声独语》、岳雯的《抒情的张力》、木叶的《水底的火焰》、李德南的《“我”与“世界”的现象学》、黄平的《反讽者说》以及我本人的《社会问题与文学想象》。下面进入研讨环节,由陈华积老师主持。  陈华积
期刊
夏天  最早关于夏天的记忆似乎是我四五岁时幼儿园举办的一次庆祝“六一”儿童节文艺汇演。汇演在上午举行,地点在幼儿园空场语录牌下临时搭的舞台上,那应该是1971年左右。那次汇演似乎很隆重,老师们都很紧张,似乎是有什么领导来观看。对了,我上的那个幼儿园就叫六一幼儿园,前身是延安保育院,我记得我们的园长,一个老太太,就是延安时期过来的。那么,那次汇演之所以隆重,可能也是庆祝建院多少周年?  撇清一下,我
期刊
尤洋用力睁大眼睛,四周依旧是一片漆黑。或者说,不是漆黑,是混沌,就像宇宙没有剝离之前。  我一定是掉进了一只巨大的罐子。尤洋这么想。  尤洋听到妻子小欣的声音,透过这只巨大的罐子,远远地唤着:尤洋,尤洋……尤洋这才想起自己是有名字的,就想答应了。他想说:嗨,我在这儿呢!但他的喉咙发不出声音,好像有一股痰堵在那儿,任凭他怎么用力也说不出话。  他有些不甘心,试图去触摸罐子的四壁,比如敲打罐子,这样罐
期刊
胡少卿是湖北省黄梅县一名乡下教师的儿子,生于1978年。在2016年12月11日所写的诗《另一个我》中,他虚构了一个粗手大脚、穿着破衣烂衫的自己来寻找写诗的自己,“巨大的拥抱使彼此消失、升腾/好比水留下水渍。”在真实生活中,有非常多的湖北年轻人去广东打工,只有很少的像胡少卿这样考进北大,最终成为首都市民。“打工都是很惨的,像孙志刚这样的,尚且有大学文凭,也遭受如此对待,那些没大学文凭的呢?很多农村
期刊
2017年9月20日。北京第一场。  今天是话剧《卡拉OK猪》的首演。下午三点剧组成员在东单先锋剧场集合。进剧场前,我在门口超市买了几听啤酒,顺带买了一听咖啡饮品和一瓶类似红牛的饮料。太累了。  昨晚排练完,我和大辛、韩硕又到附近的小店喝了一气儿,喝到三点。自从排练以来的这一个多月,我们仨几乎天天如此。导演陈明昊说我们是铁三角,太敬业了,每天都自个给自个加练。这个戏就是把酒局搬进剧场。  剧场里,
期刊
阿乙言谈的锋利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比如他说,读王小波有利于读者建立起对社会的蔑视,把自己“弄到一个精神上的高位”,读吴思《潜规则》则会使读者“误以为自己通了学术”;他还说契诃夫的《万卡》是奇烂无比的作品,博尔赫斯得之于精妙亦失之于精妙,而余华在《现实一种》的结尾舍不得离开,因“恋战”陷入油滑。听多了温吞水的言论,听这些话真是痛快。文坛似乎已经很久没有有锋芒的人了,语言的积垢像大肚腩里的脂肪一样使人昏
期刊
哪个浙江老板,能给都江堰孩子  寄送一座抗震“活动棚”?  (2008.5.20)  今天是全国哀悼日的第二天,悲戚之余,又写了四首诗,发在我今天的博客日记上。但是在叙说诗歌之前,我想先作个呼吁,呼吁哪一位,能给都江堰“爱心亲子园”的孩子们献一座抗震的“战地活动棚”?  没别的,只因为我觉得这个幼儿园的园长相当伟大,她手下的二十几位幼儿园老师也相当伟大。土地咆哮窜起的那一刻,她和她的老师们没有一个
期刊
当初买房子时,并不懂得周边水土的好。住进去后,才知道跟大运河做了邻居。  从小区院子的前门出去,是一条大道,路上时刻活跃着人和车,喧哗并且骚动。若从后门步出,则得了安静,因为旁边卧着余杭塘河,再往前一二百米,便是运河。晚饭后的懒散时光,我会沿着河边绿荫小道漫步一会儿,走到一个唤作“航泊三水”的休闲码头,站在那儿看运河。运河在此处挺阔宽,水上不时驶过胖大的货船和轻巧的游船。有时两只货船相遇而过,便响
期刊
一  你想必熟悉柏拉图的洞穴寓言:有一处地下洞穴,住着一群被缚的囚徒,他们把映射在墙上的影子当成真实,而其中一个囚徒终于挣脱枷锁,上升到外面,虽然一开始觉得痛苦,但终于见到太阳以及阳光下一切美好的事物。枷锁对应的是传统、惯例、教条等,“打破这些束缚需要罕见的激情和勇敢”,“这个获得了自由的人对洞穴及其阴影和居民,都持一种强烈的轻蔑态度”,“难以忍受生活在他们中间”[1]。上升意味着第一次解放,不过
期刊
从广州迁居杭州,已经整整五年,这期间,总是会遇到人问:“杭州好还是广州好?”事实上这问题是不可能有答案的,就好比一个诗人去问一只猫咪:“我这首诗写得好不好?”得到的答案总是一声“妙”。毫无意义。对于我而言,在杭州是生活在一幅国画里,广州则是生活在一部电影里。电影里好热闹,声与影,光与电,故事的跌宕起伏宛如广州城高高低低的密集楼房;国画里好安静,纸与墨,线与形,点滴泼墨宛如散落在杭州城这里那里的美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