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运与暴露

来源 :西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mch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创作这篇创作谈之前,我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没有写过小说了。一年多前,我正在写一个和暴露狂有关的故事,大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已经清晰了,但中间我却停了下来,原因是在一个关键情节点上面卡住了。这不是什么特殊状况,因为我偏好情节性强的东西,所以经常需要在一些关键环节上反复推演甚至推倒重来。但这次我却没有坚持下去,因为我突然觉得很没意思。
  很长时间里,我一直都困扰于一个问题:我到底要写什么。这个问题就像它看上去那样大而空,和我生从何来死从何去一样充满了无解性。但这并不代表它毫无意义可以忽略,毕竟它事实上已经对我写作构成了障碍。
  我之所以写小说,是因为我非常喜欢虚构。当然十几岁的时候对于虚构这个概念并不清晰,只是隐约觉得,我可以编造故事,可以在故事里扭转现实,这是一个巨大的乐趣。我记得有位作家把创作者比喻成飞越迷宫的伊卡洛斯,在他腾空而起的一刻,被抛诸脑后的迷宫和无止境的天空构成了自由最原始的形态。虽然伊卡洛斯的纯手工自制羽翼最后被太阳烤化了掉进海里。
  我一直以为虚构和非虚构真的是逻辑上所谓二元对立的东西,就像善与恶,美与丑:不是虚构,就是非虚构;不是非虚构,就是非非虚构。大学毕业,我差点成为一名记者,为此曾经在新闻现场之间奔跑了三个多月,创作了一堆确实基于事实的东西。那个时候我就想,世界上怎么会有人喜欢非虚构,怎么会有人喜欢做信息的搬运工。我甚至觉得新闻报道不应该署我的名,而应该署当事人的名,毕竟是他们缔造了这个新闻,我只是把这个故事描摹下来。我甚至都不被允许加工。
  以上当然不是什么正确的看法,相反它极其地幼稚和浅薄。只是我并不为之感到羞愧。毕竟那个时候我并没有真的接触到“非虚构创作”,而跑线记者确实和信息搬运工无异。与之相对的“虚构创作”则具有高度的原创色彩,高下立判。
  直到那个时候,我仍然没有认真停下来思考一下“虚构”本身。创作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有了一个冲动,一个想法,再加以扩充,编排,就有一定机率变成一个完整的作品,也有一定机率变成一个残废的不知道如何定义的东西,整个过程有点像做饭。我每天都在琢磨,如何提升自己厨艺,以确保成品让人垂涎,或者起码可以让人下咽。而我从来没有想过食材的问题。
  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没有人会考虑食材的问题。创作冲动就像性冲动,总是萌生在一个股间饱胀的午后。倾泻而出的时刻,没有人会担心库存和供应的问题,只会担心匮乏的市场和操劳过度的销售渠道。
  但到了一定时间(可长可短因人而异),原材料供应就会成为一个掣肘。毕竟一切的妙笔生花,都建立在充实的素材供应上。无论你如何虚构,都需要材料的支撑,而这些材料不可能先验存在于你的大脑里——要么是从你的生活中直接萃取,要么是对其他文本的二手轉化。
  从这个层面上讲,所谓的虚构和非虚构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它们都是基于实际经验的加工,它们都涉及一个“信息搬运”的工作。唯一的区别是,非虚构有特定而明确的搬运对象,而虚构的取材则显得自由开放乃至混乱。小说涉及的经验,可能漫布在作者人生的细碎角落里,它们藏匿在创作冲动之下,甚至构成创作冲动本身。
  这并不是一个秘籍一样隐藏的道理,事实上,从小到大的文学教育都在反复重申“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我在这里不是想重复正确的废话。我想说,从现实的创作来看,艺术不仅来源于生活,而且严重依赖生活,对于很多作家,我们几乎可以从作品追溯他的生活经历。而且这种创作模式已经被很大程度上视为正途——写你熟悉的。每一个希望你能更快进步的编辑都会衷心劝你。
  但我却在这个问题上遇到了障碍。我无法处理自己熟悉的生活。研究生期间我上过一学期散文课,那时老师就告诉我们,散文写作必须基于真实,结果是我一篇正经的散文都没有写出来——我无法忍受自我剖白,无法向任何人展示一个赤裸或半裸的自己。我把所有散文写成了类似杂文的东西,因为评论他人或者他物的时候,我才能肆无忌惮。
  这也成为了我写小说的一个习惯。一般情况下,我只写想象出来的事情。当然我不是说我只写幻想小说。我所有的作品都基于现实,但我极少在作品里挪用现实经历。对于我来讲,现实经历最多提供一个口子。
  比如《热垫圈》里,我的生活经验只提供了“热垫圈”这一个元素。当然不是说,有一天早上我醒来发现自己家的垫圈是热的,而是冬天的时候,我坐到了一个冷垫圈上面,由此想到:假如一个独居男人冬天早晨发现自己家垫圈是热的,会是什么反应。这就是小说的起点,后面的一切,可以说完全在我的经验之外。也就是说,我并没有一个可以帮我焐热垫圈的女朋友,后续的情节更加纯属虚构。
  而在《故居》里,现实提供的是一栋真实的故居,一个午后似乎有些焦躁的导游,以及我对熊孩子天然的畏惧。之后的事情,就是基于这三者的推演,期间所有的故事,都不在我熟悉的世界里。正因如此,我才如此热切地期待和关注故事的发展,并充满了叙述下去的动力。最初的版本里,我甚至设想过一个情节,那就是导游回到故居,报复性地把尿撒到大作家曾经用过的马桶里。
  《虚度七种》更是一个极端。“虚度”的概念其实来自一个比赛的命题。整个小说的框架是对知名作家的模仿,而这位作家也以超越现实的创作而闻名。很多人都试过模仿他,很多人的文学风格甚至直接建立在他之上,以至于形成了一种万物基于安卓式的文化氛围。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这种形式给了我一个想象的空间,就像安卓这个平台给了很多人在手机上玩乐的空间。
  简言之,我希望在写作中探索未知的事情。事实证明,这种探索并不成功;失去了经验的支撑,小说里充满了缺陷,所有的角落都标注着“基于幻想”或者“基于意淫”。这让我不得不停下来重新思考方向性的问题。
  时至今日,我依然受困于上面的问题,创作毫无进展——除非我把媒体写作和剧本写作也算入到创作里。当编辑告诉我,这几篇稿子可以发表时,我的思绪非常复杂。一方面我为自己没有任何新作感到羞愧,一方面又对旧作重见天日感到侥幸,尤其当编辑告诉我,还得为这几篇稿子写一篇两千多字的创作谈时,两种情绪复合在一起,汇聚成了另一种精神上的障碍。也就是到这个时候,我才明白,困扰我的不只是“写什么”。
  还有懒。
其他文献
夏天  最早关于夏天的记忆似乎是我四五岁时幼儿园举办的一次庆祝“六一”儿童节文艺汇演。汇演在上午举行,地点在幼儿园空场语录牌下临时搭的舞台上,那应该是1971年左右。那次汇演似乎很隆重,老师们都很紧张,似乎是有什么领导来观看。对了,我上的那个幼儿园就叫六一幼儿园,前身是延安保育院,我记得我们的园长,一个老太太,就是延安时期过来的。那么,那次汇演之所以隆重,可能也是庆祝建院多少周年?  撇清一下,我
期刊
尤洋用力睁大眼睛,四周依旧是一片漆黑。或者说,不是漆黑,是混沌,就像宇宙没有剝离之前。  我一定是掉进了一只巨大的罐子。尤洋这么想。  尤洋听到妻子小欣的声音,透过这只巨大的罐子,远远地唤着:尤洋,尤洋……尤洋这才想起自己是有名字的,就想答应了。他想说:嗨,我在这儿呢!但他的喉咙发不出声音,好像有一股痰堵在那儿,任凭他怎么用力也说不出话。  他有些不甘心,试图去触摸罐子的四壁,比如敲打罐子,这样罐
期刊
胡少卿是湖北省黄梅县一名乡下教师的儿子,生于1978年。在2016年12月11日所写的诗《另一个我》中,他虚构了一个粗手大脚、穿着破衣烂衫的自己来寻找写诗的自己,“巨大的拥抱使彼此消失、升腾/好比水留下水渍。”在真实生活中,有非常多的湖北年轻人去广东打工,只有很少的像胡少卿这样考进北大,最终成为首都市民。“打工都是很惨的,像孙志刚这样的,尚且有大学文凭,也遭受如此对待,那些没大学文凭的呢?很多农村
期刊
2017年9月20日。北京第一场。  今天是话剧《卡拉OK猪》的首演。下午三点剧组成员在东单先锋剧场集合。进剧场前,我在门口超市买了几听啤酒,顺带买了一听咖啡饮品和一瓶类似红牛的饮料。太累了。  昨晚排练完,我和大辛、韩硕又到附近的小店喝了一气儿,喝到三点。自从排练以来的这一个多月,我们仨几乎天天如此。导演陈明昊说我们是铁三角,太敬业了,每天都自个给自个加练。这个戏就是把酒局搬进剧场。  剧场里,
期刊
阿乙言谈的锋利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比如他说,读王小波有利于读者建立起对社会的蔑视,把自己“弄到一个精神上的高位”,读吴思《潜规则》则会使读者“误以为自己通了学术”;他还说契诃夫的《万卡》是奇烂无比的作品,博尔赫斯得之于精妙亦失之于精妙,而余华在《现实一种》的结尾舍不得离开,因“恋战”陷入油滑。听多了温吞水的言论,听这些话真是痛快。文坛似乎已经很久没有有锋芒的人了,语言的积垢像大肚腩里的脂肪一样使人昏
期刊
哪个浙江老板,能给都江堰孩子  寄送一座抗震“活动棚”?  (2008.5.20)  今天是全国哀悼日的第二天,悲戚之余,又写了四首诗,发在我今天的博客日记上。但是在叙说诗歌之前,我想先作个呼吁,呼吁哪一位,能给都江堰“爱心亲子园”的孩子们献一座抗震的“战地活动棚”?  没别的,只因为我觉得这个幼儿园的园长相当伟大,她手下的二十几位幼儿园老师也相当伟大。土地咆哮窜起的那一刻,她和她的老师们没有一个
期刊
当初买房子时,并不懂得周边水土的好。住进去后,才知道跟大运河做了邻居。  从小区院子的前门出去,是一条大道,路上时刻活跃着人和车,喧哗并且骚动。若从后门步出,则得了安静,因为旁边卧着余杭塘河,再往前一二百米,便是运河。晚饭后的懒散时光,我会沿着河边绿荫小道漫步一会儿,走到一个唤作“航泊三水”的休闲码头,站在那儿看运河。运河在此处挺阔宽,水上不时驶过胖大的货船和轻巧的游船。有时两只货船相遇而过,便响
期刊
一  你想必熟悉柏拉图的洞穴寓言:有一处地下洞穴,住着一群被缚的囚徒,他们把映射在墙上的影子当成真实,而其中一个囚徒终于挣脱枷锁,上升到外面,虽然一开始觉得痛苦,但终于见到太阳以及阳光下一切美好的事物。枷锁对应的是传统、惯例、教条等,“打破这些束缚需要罕见的激情和勇敢”,“这个获得了自由的人对洞穴及其阴影和居民,都持一种强烈的轻蔑态度”,“难以忍受生活在他们中间”[1]。上升意味着第一次解放,不过
期刊
从广州迁居杭州,已经整整五年,这期间,总是会遇到人问:“杭州好还是广州好?”事实上这问题是不可能有答案的,就好比一个诗人去问一只猫咪:“我这首诗写得好不好?”得到的答案总是一声“妙”。毫无意义。对于我而言,在杭州是生活在一幅国画里,广州则是生活在一部电影里。电影里好热闹,声与影,光与电,故事的跌宕起伏宛如广州城高高低低的密集楼房;国画里好安静,纸与墨,线与形,点滴泼墨宛如散落在杭州城这里那里的美丽
期刊
时间才是自由的反义词。  ——《存在与时间与虚无》  杀死时间  第一个提倡虚度时间的是一个叫保罗·奥斯特的外国人。奥斯特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一个天主教家庭,在哈佛攻读博士时,奥斯特就完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存在与时间与虚无》。这本看似哲学的著作其实更像一本宗教宣言。在里面他首次提出了一种观点:时间是人类的负担。在他看来,人生并不像一条射线,更像是安装电脑软件时的进度条。  “不是我们在利用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