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演示技能不仅要符合物理知识本身的规律,而且在设计和操作中还要符合学生观察与思维的认识规律。演示技能的主要目的是得出物理规律,而演示技能不仅要正确地得出物理知识的结论,而且还要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和思维。
【关键词】初中物理;演示技能
物理学研究的是物质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态以及这些形态之间相互转化的规律。通过观察、实验、假说到理论,物理学已发展成为严谨而完整的理论体系,成为研究其他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重要基础。同时,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还具有一般科学方法论的特点。物理学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在物理教学中观察、实验的重要地位。初中物理教学中,大量的概念和规律的获得都需要建立在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上,而且观察和实验本身就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所以,演示技能是促进学生形成概念规律、掌握物理学研究方法的一项重要的教学技能。
一、演示技能的功能
(1)提供丰富的直观感性的材料。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是学生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基本途径,演示可为教学提供丰富的直观感性材料,并以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方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促进学生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发展。在物理教学中演示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手段,往往贯穿于概念物理教学的始终。在演示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安排一些探索性实验,会促进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索能力的发展。在这类演示过程中,学生将进行有选择的观察、数的运用、树立假设等,这些都将促进和发展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
(3)为学生实验操作提供示范。在演示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规范操作、记录和分析数据等的示范,可使学生了解基本仪器的使用方法,观察和记录数据的方法,分析数据做出实验曲线的方法等。某些教改经验表明,在演示教学中,教师有计划地对课题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的表格,对数据进行分析,从教师示范到学生半独立设计,到学生基本独立的训练,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进行独立实验研究问题的能力。
(4)提供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科学实验和生产、生活实践是物理学知识的基础,也是检验物理理论的唯一途径。在教学中演示是在教师控制下呈现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的,教师有目的地在演示中突出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般说来,物理学中的实验方法有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概括和对演绎推理的验证。物理实验定律和某些物理概念的建立,通常是在直观观察实验的基础上提出课题,控制变量,抽象概括的过程;实验验证则是在推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假设,演绎出可直接观察的现象,然后进行实验验证。这些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阶段都将有所体现,正确应用演示技能可使学生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培养学生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树立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
(5)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演示教学的过程中,设计巧妙的问题,新颖生动的表现形式,实际操作的最佳效果以及示范动作的规范准确,都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初中物理的积极性。
二、初中物理演示技能的构成要素
(1)设计演示
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原有的感性经验的特点明确演示目的,并且设置恰当的演示来实现这一目的。无论是设置新的演示,还是选用教材中的演示,都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来设计演示。如在新课引入、规律学习等不同的教学环节都可以考虑应用演示,但演示的目的和要求有所不同。其次,要注意选择那些学生感性经验所缺乏的,学生的直觉经验是错误的,理论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造成疑问的以及演示效果能够激发学生强烈兴趣的内容进行演示。
(2)指引观察
有了完美的设计、准确的演示过程和结果,并不能保证取得 应有
的演示教学效果,因为从教师的主观设想和主动表现到学生的感知理解还有一个转化过程。要使这个转化过程更迅速、准确,教师就要在演示过程中指引学生进行观察。
(3)操作控制
演示技能的操作控制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教师的演示操作要规范、正确,保证演示现象的成功;其次是依据演示目的和学生的反应有效地控制演示的次数与进度,教师还应当插入适当的语言给予启发;最后是对演示过程进行某些特殊的控制,使演示现象便于学生分析概括。
(4)启发思维
演示教学能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但演示的目的不仅限于此,演示教学还必须展开有关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演示技能的应用要点
(1)演示目的明确、针对性强
演示教学用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有不同的目的,必须与完成整体教学任务和目标紧密相连。是否要进行演示,选择什么方式和手段进行演示,都要从具体的教学目标出发,从有利于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的突出和教学难点的突破出发。至于那些不明确的演示,尽管有时是很精彩的内容,也要舍弃。
(2)演示效果要明显且可靠
演示的效果,尤其是实验演示的效果是否明显,往往决定了演示教学的成败。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保证演示的成功。演示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要对出现故障的原因进行冷静的分析,尽快排除障碍。或向学生说明故障出现的最可能的原因,不能弄虚作假。
(3)演示过程要直观且鲜明
演示的功能能否发挥,是建立在学生充分的观察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演示的过程必须使每个学生都能清楚地观察到。演示装置的大小、放置角度等教师都必须多加注意。
(4)教师进行演示时操作要规范,要具有很强的示范性
演示操作的步骤和操作动作要正确。这将不仅保证演示的成功和提高演示的效果,也是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过程。
(5)教师的演示过程与讲解要紧密结合
演示过程中教师要配合演示,设计好必要的讲解。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有准备、有目的地去观察物理现象,抓住物理现象的关键和本质;通过讲解和启发引导学生学会边观察边思考,把各种感知转化为积极的思维活动;通过讲解指导学生注意物理实验的方法、操作技能的学习等等。讲解的语言要注意生动简化,具有强烈的启发性。方法上,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采取先讲解后演示、先演示后讲解、边演示边讲解等不同的方式。
(6)教师在演示过程中要确保安全
演示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确保安全,演示装置和实验装置必须按照安全操作规则进行。在实验的过程中,如果出现非安全事件,教师要事先准备好应对的方法,确保演示实验的顺利进行。
总之,初中物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则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枯燥的讲解只会增加学生的厌烦情绪。教师在初中物理课进行演示教学,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抽象的物理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还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促进学生物理成绩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物理;演示技能
物理学研究的是物质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态以及这些形态之间相互转化的规律。通过观察、实验、假说到理论,物理学已发展成为严谨而完整的理论体系,成为研究其他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重要基础。同时,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还具有一般科学方法论的特点。物理学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在物理教学中观察、实验的重要地位。初中物理教学中,大量的概念和规律的获得都需要建立在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上,而且观察和实验本身就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所以,演示技能是促进学生形成概念规律、掌握物理学研究方法的一项重要的教学技能。
一、演示技能的功能
(1)提供丰富的直观感性的材料。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是学生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基本途径,演示可为教学提供丰富的直观感性材料,并以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方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促进学生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发展。在物理教学中演示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手段,往往贯穿于概念物理教学的始终。在演示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安排一些探索性实验,会促进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索能力的发展。在这类演示过程中,学生将进行有选择的观察、数的运用、树立假设等,这些都将促进和发展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
(3)为学生实验操作提供示范。在演示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规范操作、记录和分析数据等的示范,可使学生了解基本仪器的使用方法,观察和记录数据的方法,分析数据做出实验曲线的方法等。某些教改经验表明,在演示教学中,教师有计划地对课题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的表格,对数据进行分析,从教师示范到学生半独立设计,到学生基本独立的训练,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进行独立实验研究问题的能力。
(4)提供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科学实验和生产、生活实践是物理学知识的基础,也是检验物理理论的唯一途径。在教学中演示是在教师控制下呈现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的,教师有目的地在演示中突出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般说来,物理学中的实验方法有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概括和对演绎推理的验证。物理实验定律和某些物理概念的建立,通常是在直观观察实验的基础上提出课题,控制变量,抽象概括的过程;实验验证则是在推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假设,演绎出可直接观察的现象,然后进行实验验证。这些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阶段都将有所体现,正确应用演示技能可使学生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培养学生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树立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
(5)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演示教学的过程中,设计巧妙的问题,新颖生动的表现形式,实际操作的最佳效果以及示范动作的规范准确,都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初中物理的积极性。
二、初中物理演示技能的构成要素
(1)设计演示
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原有的感性经验的特点明确演示目的,并且设置恰当的演示来实现这一目的。无论是设置新的演示,还是选用教材中的演示,都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来设计演示。如在新课引入、规律学习等不同的教学环节都可以考虑应用演示,但演示的目的和要求有所不同。其次,要注意选择那些学生感性经验所缺乏的,学生的直觉经验是错误的,理论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造成疑问的以及演示效果能够激发学生强烈兴趣的内容进行演示。
(2)指引观察
有了完美的设计、准确的演示过程和结果,并不能保证取得 应有
的演示教学效果,因为从教师的主观设想和主动表现到学生的感知理解还有一个转化过程。要使这个转化过程更迅速、准确,教师就要在演示过程中指引学生进行观察。
(3)操作控制
演示技能的操作控制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教师的演示操作要规范、正确,保证演示现象的成功;其次是依据演示目的和学生的反应有效地控制演示的次数与进度,教师还应当插入适当的语言给予启发;最后是对演示过程进行某些特殊的控制,使演示现象便于学生分析概括。
(4)启发思维
演示教学能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但演示的目的不仅限于此,演示教学还必须展开有关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演示技能的应用要点
(1)演示目的明确、针对性强
演示教学用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有不同的目的,必须与完成整体教学任务和目标紧密相连。是否要进行演示,选择什么方式和手段进行演示,都要从具体的教学目标出发,从有利于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的突出和教学难点的突破出发。至于那些不明确的演示,尽管有时是很精彩的内容,也要舍弃。
(2)演示效果要明显且可靠
演示的效果,尤其是实验演示的效果是否明显,往往决定了演示教学的成败。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保证演示的成功。演示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要对出现故障的原因进行冷静的分析,尽快排除障碍。或向学生说明故障出现的最可能的原因,不能弄虚作假。
(3)演示过程要直观且鲜明
演示的功能能否发挥,是建立在学生充分的观察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演示的过程必须使每个学生都能清楚地观察到。演示装置的大小、放置角度等教师都必须多加注意。
(4)教师进行演示时操作要规范,要具有很强的示范性
演示操作的步骤和操作动作要正确。这将不仅保证演示的成功和提高演示的效果,也是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过程。
(5)教师的演示过程与讲解要紧密结合
演示过程中教师要配合演示,设计好必要的讲解。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有准备、有目的地去观察物理现象,抓住物理现象的关键和本质;通过讲解和启发引导学生学会边观察边思考,把各种感知转化为积极的思维活动;通过讲解指导学生注意物理实验的方法、操作技能的学习等等。讲解的语言要注意生动简化,具有强烈的启发性。方法上,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采取先讲解后演示、先演示后讲解、边演示边讲解等不同的方式。
(6)教师在演示过程中要确保安全
演示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确保安全,演示装置和实验装置必须按照安全操作规则进行。在实验的过程中,如果出现非安全事件,教师要事先准备好应对的方法,确保演示实验的顺利进行。
总之,初中物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则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枯燥的讲解只会增加学生的厌烦情绪。教师在初中物理课进行演示教学,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抽象的物理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还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促进学生物理成绩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