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所学校的精彩,在于她的文化;一所学校的品位,在于她的精神。每个学校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而优质学校的文化更有利于学校的健康发展,校园文化包括精神文化、环境文化、教师文化、课程文化、学生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一、学校和谐发展的核心:精神文化
学校的形象、个性、风貌往往通过学校精神文化建设体现出来。表现为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工作目标。突出表现在校风、教风和学风上。
1.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优良的校风是一面旗帜,激励着教师为人师表,辛勤育人,也鞭策着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向上。为培养严谨治教、敬业爱生的教风,学校要花大力气创造各种条件,如经常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为教师提供培训的机会,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为树立勤学好问、刻苦钻研的学风,学校要经常向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同时要加强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训练。
2.认真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在中小学经常进行各类文化活动,这对形成学校精神文化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常见的活动包括三种类型:文化学术型,如科技小组、文学社;文体娱乐型,如运动会、节日联欢等;社会实践型,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社区服务工作等。
3.建设学校特色。当今学校,优质特色发展是时代的产物。依托丰富多彩的课程载体,创建自己的特色,最大限度地释放学校教育改革的活力,最大可能地体现学校培养人才的实力,以赢得有质量的数量和有数量的质量是学校的最大追求。
二、学校发展实实在在的教育载体:环境文化
环境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建设,包括“基础建设型设施、美化装饰型设施、宣传教育型设施”等。那么我们应把它当作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充分发挥其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使学生在其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最后形成观念、化为行为,并以此来培养学生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比如:营造整洁优雅的校园环境,设置内容丰富的专栏橱窗和功能完善的教育活动室。
三、学校发展主体地位的内容:教师文化
教师文化的历史任务,就是为了建设严谨高雅、务实进取的师德、师风和专业精通、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技能,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
1.创造一个有利于教师发展和成长的社会环境,促进教师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增强工作责任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广大教师自觉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2.改革利益分配制度,实行绩效考核,将教师的工作与收入挂钩,并制定优惠政策,在评优评先、职称评聘等方面对农村教师进行倾斜,激发广大农村教师的内在工作动力。
3.建立区域内城乡“校对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在交流中促进农村教师素质的提高,并采取有效措施来吸引教师到农村、到边远地区任教。
4.打造教师专业。树立现代教师专业发展观,营造教师“想专业发展,能专业发展,会专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构建“学习、实践、反思”的校本培训机制,促进教师教有所思,教有所长,业有所获,业有提升。
四、学校发展根本性的永恒主题:课程文化
作为校园文化主要表现形式的课程文化,是一种务实创新的教学文化。在新课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指引下,实施有效教学,努力上好必修课。一是教学内容在“取”与“舍”上花大力气。二是教学方法在“出”与“入”上做文章。三是教学节奏在“长”与“驰”上下功夫。
开发选修课程。它的特点是多样性和选择性。那么我们只有充分尊重和满足广大师生以及学校教育人文、自然环境的独特性与差异性,努力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学会选择,主动发展。
实施教育科研。教育科研是教师转变教学方法,促进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充分利用校本教研的方式方法来解决本校在教育教学中存在或在新课程改革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困惑,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首先,制定教研计划;其次,制定教研制度;最后,落实教育科研措施。让老师们不仅会教书,还要教好书。
五、学校发展追求的终极目标:学生文化
学生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心。环境文化、精神文化、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制度文化的建设,都是为了培养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及相应的行为习惯。净化心灵开展多种育人活动,追求高尚多彩的学校行为文化。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开展明理导行,开展做文明人,行文明事活动,坚持开展常规行为训练,从细节抓,天天查、周周结、月月评的文明班级、文明宿舍争当“十星”的评比活动。
六、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也是一个学校工作的中心。
1.校长要高度重视学校的质量。因为学校的生命靠质量,学校的形象靠质量,老师们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样靠质量。质量是学校的标志性工程,学校没有质量就相当于企业没有品牌,是没有市场竞争力的。要把抓质量像企业抓品牌,抓拳头产品那样,不管东西南北风,扭住质量不放松。
2.抓质量,教师是依靠。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推动学校发展的根本力量。学校只有依靠教师才能引领学校的发展,实现办学理念。全体教师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团队精神,兢兢业业,不计得失,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的拼搏精神是提高学校质量的法宝。
3.牢记学生是主体。学校的教育教学对象是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的教育教学要让每一个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尽情的发挥。做到不同潜质的学生都能够量力而行、努力而为。优秀生学有所长,普通生学有所能,学困生学有得,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经精神,最终获得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校园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学校群体成员的巨大精神力量,是贯穿于学校中一种如同“魂”一样的力量要素,是学校发展的强大驱动力。我们要在浓郁校园文化熏陶下,在先进文化理念的指引下,茁壮成长。
一、学校和谐发展的核心:精神文化
学校的形象、个性、风貌往往通过学校精神文化建设体现出来。表现为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工作目标。突出表现在校风、教风和学风上。
1.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优良的校风是一面旗帜,激励着教师为人师表,辛勤育人,也鞭策着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向上。为培养严谨治教、敬业爱生的教风,学校要花大力气创造各种条件,如经常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为教师提供培训的机会,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为树立勤学好问、刻苦钻研的学风,学校要经常向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同时要加强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训练。
2.认真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在中小学经常进行各类文化活动,这对形成学校精神文化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常见的活动包括三种类型:文化学术型,如科技小组、文学社;文体娱乐型,如运动会、节日联欢等;社会实践型,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社区服务工作等。
3.建设学校特色。当今学校,优质特色发展是时代的产物。依托丰富多彩的课程载体,创建自己的特色,最大限度地释放学校教育改革的活力,最大可能地体现学校培养人才的实力,以赢得有质量的数量和有数量的质量是学校的最大追求。
二、学校发展实实在在的教育载体:环境文化
环境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建设,包括“基础建设型设施、美化装饰型设施、宣传教育型设施”等。那么我们应把它当作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充分发挥其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使学生在其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最后形成观念、化为行为,并以此来培养学生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比如:营造整洁优雅的校园环境,设置内容丰富的专栏橱窗和功能完善的教育活动室。
三、学校发展主体地位的内容:教师文化
教师文化的历史任务,就是为了建设严谨高雅、务实进取的师德、师风和专业精通、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技能,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
1.创造一个有利于教师发展和成长的社会环境,促进教师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增强工作责任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广大教师自觉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2.改革利益分配制度,实行绩效考核,将教师的工作与收入挂钩,并制定优惠政策,在评优评先、职称评聘等方面对农村教师进行倾斜,激发广大农村教师的内在工作动力。
3.建立区域内城乡“校对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在交流中促进农村教师素质的提高,并采取有效措施来吸引教师到农村、到边远地区任教。
4.打造教师专业。树立现代教师专业发展观,营造教师“想专业发展,能专业发展,会专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构建“学习、实践、反思”的校本培训机制,促进教师教有所思,教有所长,业有所获,业有提升。
四、学校发展根本性的永恒主题:课程文化
作为校园文化主要表现形式的课程文化,是一种务实创新的教学文化。在新课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指引下,实施有效教学,努力上好必修课。一是教学内容在“取”与“舍”上花大力气。二是教学方法在“出”与“入”上做文章。三是教学节奏在“长”与“驰”上下功夫。
开发选修课程。它的特点是多样性和选择性。那么我们只有充分尊重和满足广大师生以及学校教育人文、自然环境的独特性与差异性,努力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学会选择,主动发展。
实施教育科研。教育科研是教师转变教学方法,促进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充分利用校本教研的方式方法来解决本校在教育教学中存在或在新课程改革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困惑,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首先,制定教研计划;其次,制定教研制度;最后,落实教育科研措施。让老师们不仅会教书,还要教好书。
五、学校发展追求的终极目标:学生文化
学生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心。环境文化、精神文化、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制度文化的建设,都是为了培养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及相应的行为习惯。净化心灵开展多种育人活动,追求高尚多彩的学校行为文化。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开展明理导行,开展做文明人,行文明事活动,坚持开展常规行为训练,从细节抓,天天查、周周结、月月评的文明班级、文明宿舍争当“十星”的评比活动。
六、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也是一个学校工作的中心。
1.校长要高度重视学校的质量。因为学校的生命靠质量,学校的形象靠质量,老师们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样靠质量。质量是学校的标志性工程,学校没有质量就相当于企业没有品牌,是没有市场竞争力的。要把抓质量像企业抓品牌,抓拳头产品那样,不管东西南北风,扭住质量不放松。
2.抓质量,教师是依靠。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推动学校发展的根本力量。学校只有依靠教师才能引领学校的发展,实现办学理念。全体教师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团队精神,兢兢业业,不计得失,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的拼搏精神是提高学校质量的法宝。
3.牢记学生是主体。学校的教育教学对象是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的教育教学要让每一个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尽情的发挥。做到不同潜质的学生都能够量力而行、努力而为。优秀生学有所长,普通生学有所能,学困生学有得,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经精神,最终获得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校园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学校群体成员的巨大精神力量,是贯穿于学校中一种如同“魂”一样的力量要素,是学校发展的强大驱动力。我们要在浓郁校园文化熏陶下,在先进文化理念的指引下,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