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一学生思想活跃,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显著提高,这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最佳时期。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给科学的阅读方法与技巧。为此本文从以下四方面入手:依据目标读课本;提问讨论启思维;整合归纳构体系;做好笔记备复习。
关键词:历史教学;阅读能力;培养
进入高一的学生已经有三年历史学习的经验和知识的积累,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和知识的接受能力都有了较大提高。他们思想活跃,喜欢追根溯源,这一时期正是历史学科培养学生阅读习惯,训练阅读能力的最佳年段。我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粗浅的经验是,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依据目标读课本
课本本身有着非常明显的优点。章、节、目、段之间有着内在联系。指导学生认真仔细读课本是阅读的最重要的环节。阅读前教师应对课本进行深入钻研。根据三维目标要求精心巧妙地编选几个知识性、思想性都比较强,提纲挈领的思考题,课前写在PPT上,或上课后迅速简要地写在黑板旁边,好让学生阅读时心里装着问题,有目标。可采用默读与朗读相结合的方法。因为长时间朗读会产生疲劳,影响读的质量。如果长时间默读,又往往会“一目十行”“眼神不一”,有的同学会“走神”或搞小动作。随时抽一个同学朗读可提高读的效果。再者,朗读也可消除错字,不认识的字,难懂的词,可以及时指出和纠正。这种读法,既有学生活动,又有教师抽查,能使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因为有思考题引路,绝大多数同学能及时准确地抓住课文的中心、重点、特点及难点。
二、提问讨论启思维
在学生阅读完课文后,教师就前面给学生的思考题,向学生提问检查阅读的初步效果。同时让学生就不理解的问题向教师提问,由教师解答。通过互问互答指导学生对带有一定难度的综合题进行梳理归类,找出解答问题的论据和方法。对于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进行讨论:讨论通常是以学习小组形式进行,讨论时间为10分钟左右。同学们结合课本内容讲自己的观点,大家摆事实,讲道理,进行比较深入的讨论。这样开阔了思路,加深了对重要问题的理解和记忆。对于那些引起激烈争论的问题,教师可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引导学生课后再扩大阅读范围,自己去寻找答案。这样将课堂阅读自然延伸到课外,促使教与学进一步结合,深化了教与学的效果。在提问与讨论中,教师的思维方法、看问题的角度,自然给学生以影响,讨论是建立在阅读基础上的。讨论中学生既动脑又动口,人人参与,加深了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而且使综合学习能力得到锻炼。
三、整合归纳构体系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阅读”和“讨论”两个环节中学生接触和理解到许多课本知识,掌握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材料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就要求学生对已阅读的内容进行归纳和综合,认识历史事件的本质和前因后果,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将知识的各部分,按一定逻辑顺序归纳成系统的有机整体。这样有助于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化,巩固已掌握的知识。每节课都如此,会形成知识——方法——能力之间的良性循环,效率会越来越高。将来面对“学考” “高考”,只不过是一个水到渠成的问题。“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阅读”这一最基本最简单的教学环节上多用些心思和功夫,这应是一个最实际的考虑。
归纳一般也控制在10分钟左右,教师以启发、点拨、释疑、小结的形式和学生一起整理知识,“穿线织网”,归纳出教材知识结构和思想内涵。尽可能由学生归纳,一些难度较大的也可由教师归纳总结。教师的归纳要注意两点:(一)化:将基本的理论原理具体化,化为对人、事、制度的有血有肉的分析评价,切忌理论、史实的“两张皮”或生拉硬扯。(二)精:话要讲在点子上,有穿透力,切忌冗长,拖泥带水。这两点,高考题的“要求”和“参考”答案或“标准”答案值得反复揣摩、体会,烂熟于心,举一反三,加以运用。平常备课,就要用规范的最经济的书面语言把答案写出来,并反复修改、推敲,讲时“避免掺水分”。试看学考、高考中,不少同学写了一大篇,却使人不得要领,找不出“关键词”“得分点”。这个教训,从高一就要总结、汲取。
四、做好笔记备复习
法国思想家布韦说过:“读书不做记号等于不读书。”高一学生在课堂阅读的同時应认真做好笔记。课堂笔记由三部分构成,即书上划符号,书旁写评注,本上写笔记。高一年级第一节历史课,就应向学生提出阅读笔记的具体要求,如上课需备有红笔或彩色笔专门用来在课本上勾划各种符号。符号可统一规范化,如一般常用的重要语句下面划“…(着重号)”表示关键性的字词。“?”表示对课文内容的质疑。“①②③”表示几个并列内容要点。“‖”表示课文内容的层次。写评注即阅读时在课本的字里行间、四周空白处做解释写评语。如读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时,在书上相应的空白处写5条批注:①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②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③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④领导基础: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⑤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这5条正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在书上作符号写评注,可以使同学阅读时思想集中,提高效率,加深印象,方便记忆;也可以突出要点,把书由“厚”读“薄”;还有利于今后复习。翻开课本,重点难点和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加工等立刻展示在面前,引起对旧知识的回忆,增强了复习效果。
课堂上学生还要在笔记本上记教师的板书。板书是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在读书方法上可以给学生以良好的示范。一面好的板书,能揭示教材的内在知识结构,使知识系统化、立体化、微型化,可视为教材的“再创造、再浓缩”,也可视为教师钻研教材的读书笔记。所以这种板书不仅是一堂优质课的一面镜子,也是教会学生做读书笔记,形成良好读书习惯的样板。抄板书也是阅读课不可缺少的环节。
参考文献:
[1]汪娇龙.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历史阅读能力[J].南北桥,2017(23):48-48.
[2]连晓燕.浅谈初中历史教学的困境——以历史阅读能力的培养为例[J].学周刊,2018(11):72-73.
关键词:历史教学;阅读能力;培养
进入高一的学生已经有三年历史学习的经验和知识的积累,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和知识的接受能力都有了较大提高。他们思想活跃,喜欢追根溯源,这一时期正是历史学科培养学生阅读习惯,训练阅读能力的最佳年段。我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粗浅的经验是,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依据目标读课本
课本本身有着非常明显的优点。章、节、目、段之间有着内在联系。指导学生认真仔细读课本是阅读的最重要的环节。阅读前教师应对课本进行深入钻研。根据三维目标要求精心巧妙地编选几个知识性、思想性都比较强,提纲挈领的思考题,课前写在PPT上,或上课后迅速简要地写在黑板旁边,好让学生阅读时心里装着问题,有目标。可采用默读与朗读相结合的方法。因为长时间朗读会产生疲劳,影响读的质量。如果长时间默读,又往往会“一目十行”“眼神不一”,有的同学会“走神”或搞小动作。随时抽一个同学朗读可提高读的效果。再者,朗读也可消除错字,不认识的字,难懂的词,可以及时指出和纠正。这种读法,既有学生活动,又有教师抽查,能使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因为有思考题引路,绝大多数同学能及时准确地抓住课文的中心、重点、特点及难点。
二、提问讨论启思维
在学生阅读完课文后,教师就前面给学生的思考题,向学生提问检查阅读的初步效果。同时让学生就不理解的问题向教师提问,由教师解答。通过互问互答指导学生对带有一定难度的综合题进行梳理归类,找出解答问题的论据和方法。对于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进行讨论:讨论通常是以学习小组形式进行,讨论时间为10分钟左右。同学们结合课本内容讲自己的观点,大家摆事实,讲道理,进行比较深入的讨论。这样开阔了思路,加深了对重要问题的理解和记忆。对于那些引起激烈争论的问题,教师可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引导学生课后再扩大阅读范围,自己去寻找答案。这样将课堂阅读自然延伸到课外,促使教与学进一步结合,深化了教与学的效果。在提问与讨论中,教师的思维方法、看问题的角度,自然给学生以影响,讨论是建立在阅读基础上的。讨论中学生既动脑又动口,人人参与,加深了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而且使综合学习能力得到锻炼。
三、整合归纳构体系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阅读”和“讨论”两个环节中学生接触和理解到许多课本知识,掌握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材料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就要求学生对已阅读的内容进行归纳和综合,认识历史事件的本质和前因后果,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将知识的各部分,按一定逻辑顺序归纳成系统的有机整体。这样有助于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化,巩固已掌握的知识。每节课都如此,会形成知识——方法——能力之间的良性循环,效率会越来越高。将来面对“学考” “高考”,只不过是一个水到渠成的问题。“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阅读”这一最基本最简单的教学环节上多用些心思和功夫,这应是一个最实际的考虑。
归纳一般也控制在10分钟左右,教师以启发、点拨、释疑、小结的形式和学生一起整理知识,“穿线织网”,归纳出教材知识结构和思想内涵。尽可能由学生归纳,一些难度较大的也可由教师归纳总结。教师的归纳要注意两点:(一)化:将基本的理论原理具体化,化为对人、事、制度的有血有肉的分析评价,切忌理论、史实的“两张皮”或生拉硬扯。(二)精:话要讲在点子上,有穿透力,切忌冗长,拖泥带水。这两点,高考题的“要求”和“参考”答案或“标准”答案值得反复揣摩、体会,烂熟于心,举一反三,加以运用。平常备课,就要用规范的最经济的书面语言把答案写出来,并反复修改、推敲,讲时“避免掺水分”。试看学考、高考中,不少同学写了一大篇,却使人不得要领,找不出“关键词”“得分点”。这个教训,从高一就要总结、汲取。
四、做好笔记备复习
法国思想家布韦说过:“读书不做记号等于不读书。”高一学生在课堂阅读的同時应认真做好笔记。课堂笔记由三部分构成,即书上划符号,书旁写评注,本上写笔记。高一年级第一节历史课,就应向学生提出阅读笔记的具体要求,如上课需备有红笔或彩色笔专门用来在课本上勾划各种符号。符号可统一规范化,如一般常用的重要语句下面划“…(着重号)”表示关键性的字词。“?”表示对课文内容的质疑。“①②③”表示几个并列内容要点。“‖”表示课文内容的层次。写评注即阅读时在课本的字里行间、四周空白处做解释写评语。如读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时,在书上相应的空白处写5条批注:①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②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③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④领导基础: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⑤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这5条正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在书上作符号写评注,可以使同学阅读时思想集中,提高效率,加深印象,方便记忆;也可以突出要点,把书由“厚”读“薄”;还有利于今后复习。翻开课本,重点难点和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加工等立刻展示在面前,引起对旧知识的回忆,增强了复习效果。
课堂上学生还要在笔记本上记教师的板书。板书是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在读书方法上可以给学生以良好的示范。一面好的板书,能揭示教材的内在知识结构,使知识系统化、立体化、微型化,可视为教材的“再创造、再浓缩”,也可视为教师钻研教材的读书笔记。所以这种板书不仅是一堂优质课的一面镜子,也是教会学生做读书笔记,形成良好读书习惯的样板。抄板书也是阅读课不可缺少的环节。
参考文献:
[1]汪娇龙.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历史阅读能力[J].南北桥,2017(23):48-48.
[2]连晓燕.浅谈初中历史教学的困境——以历史阅读能力的培养为例[J].学周刊,2018(11):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