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素养的培养离不开数学课程,教师要以教材为载体,引领学生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自主探索,体验数学的精神,学习数学知识,领悟数学文化,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素养。
一、以例题为载体在课堂教學中培养学生数学素养
笔者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小数乘整数》为例,谈谈如何在教学中运用转化思想,大胆猜想,科学验证,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1.提出问题大胆猜想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相同,其本质是整数和小数都遵循十进制计数法的位置原则。
今天我们学习小数乘法,猜一猜可以怎样计算?一支铅笔0.80元,4支铅笔多少钱?请先猜一猜计算结果是多少?说一说怎样验证自己的猜想?
方法一: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进行计算。
0.8+0.8+0.8+0.8=3.2(元)
方法二:可以根据画图的方式,看图得出结果。
方法三:根据小数的意义验证结果。
1个0.8表示8个十分之一,4个0.8表示32个十分之一,也就是3.2。
方法四:可以用计算器来验证。
课堂中同学们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猜想、验证、多角度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小数乘法可以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来计算。科学的态度,创新的思维,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合理推理,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创造性思维得到鼓励和保护,不仅获得了知识,更获得了数学活动的经验。
2.情境创设交流反思
学习资料:夏天和冬天分别购买3千克西瓜,分别要花多少钱?
根据刚才得到的结论,直接口算结果。
分角色辩论:假如我是农民,在什么季节种西瓜收入更可观?为什么?
假如我是商人,在什么季节卖西瓜收入会更高?为什么?
在辩论中,学生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准确简明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对各种问题合理推理,理性思维,数学素养得到提升。
你认为今天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你还有什么困惑?关于小数乘法你还想学些什么知识?
原本单调枯燥的学习有了更多的趣味性,学生对学习的价值有了更多的感悟,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扩展,蕴含在教材中的数学素养得到了挖掘、积累。通过学习,学生对于“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有了更多直观的认识,理性思维和数学文化在学习中得到培养。
在《商不变规律》教学中,引领学生提出问题,大胆猜想,科学验证,演绎归纳的数学思想在学习中渗透。
问题:当被除数和除数发生什么变化商不变呢?
猜想一: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加同一个数,商不变;
猜想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减同一个数,商不变;
猜想三: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同一个数(0除外),商不变;
猜想四: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商不变。
学生用自己的方法,通过大量的不同的例证,得到同样的结论,验证了自己的猜想,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当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商不变。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了独立思考、主动探索,演绎归纳的数学思想得到渗透,富有创造性的理性思维,让学生的学习充满挑战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创新性思维得到发展。
二、以习题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法的练习九第2题,用计算器算出小明家九月上旬每次收支后的余额和合计数;第8题,沙青河一周的水位变化情况记录。你能根据记录把表格填写完整吗?(用计算器计算)
思考题,一个物体从高空下落,经过4秒落地。已知第一秒下落4.9米,以后每一秒都比前一秒多下落9.8米。这个物体在下落前距地面多少米?(先列表,再解答)
这三道题目的共同点都是用计算器计算,通过观察、分析,体会数据统计的特点,读懂统计表。课堂中增加学习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在交流中感受数据蕴含的信息,强化学生进一步理解计算与统计之间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第2题,了解生活中的金融知识,理解每次收支后余额的计算方法,发现后一天的余额与前一天的结余、收入和支出有直接关系。通过计算器快速、准确计算,观察、探索、进一步发现:上月结余+上旬总收入-上旬总支出=9月上旬最后的余额,学生通过统计表中数据计算发现数据之间的关系,学会读统计表、分析统计表并会用统计结果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8题了解水位监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数据的精确性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好处。重点理解水位监测标准都是以当天水位监测为基础,后一天以前一天水位为标准,这与第二题的算理相同,都是前后紧密联系,直接关联统计结果。第8题除了统计计算以外,学生关注到了图片细节,警戒线水位,这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有什么价值?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明确数学学习要细心、认真,一个小小的计算失误也许就会对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交流中体会到数学的严谨性和学习中的精益求精的精神,培养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用数学,真正体会学好数学可以为人类做贡献、数学是有价值的理念。
思考题让学生了解自由落体的相关知识,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列表解决问题,交流分享发现三道题的算理相同,都是以前一个为标准,探索后一个的计算方法。自由落体是物理学的相关知识,有兴趣的学生可以继续探索研究。
三个练习题练习设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有不同要求。基础标准要达到了解共同算理。达标学生要会简单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会用数学语言描述数据。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一步探索研究。以此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要。
三个看似枯燥的计算课例,教师关注到学生的学习需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了不同要求,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自己的收获,并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潜能,提高了学生在学习上的猜想、推测、验证等科学的思维能力,通过转化的思想方法得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语言得到了发展。
依托课程资源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发现小数计算来源于生活,涉及金融、科学、物理等各个领域。角色扮演辩论让学生在不同领域内都有了发现,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学文化,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增强了学习的兴趣,提升了数学素养。
综上所述,数学素养不是凭空产生的,教师要在教学中勤思考、多钻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以数学知识为载体,引领学生学会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周密的思考,从数学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交流中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慢慢感悟和理解数学思想,在不知不觉中提升数学素养。
总之,数学课程中蕴涵的数学文化,只要经历师生共同学习、深入研究,再加工、再创造的过程,就一定会促成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
(作者单位:山西省侯马市紫金山街小学)
(责任编辑 张妤)
一、以例题为载体在课堂教學中培养学生数学素养
笔者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小数乘整数》为例,谈谈如何在教学中运用转化思想,大胆猜想,科学验证,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1.提出问题大胆猜想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相同,其本质是整数和小数都遵循十进制计数法的位置原则。
今天我们学习小数乘法,猜一猜可以怎样计算?一支铅笔0.80元,4支铅笔多少钱?请先猜一猜计算结果是多少?说一说怎样验证自己的猜想?
方法一: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进行计算。
0.8+0.8+0.8+0.8=3.2(元)
方法二:可以根据画图的方式,看图得出结果。
方法三:根据小数的意义验证结果。
1个0.8表示8个十分之一,4个0.8表示32个十分之一,也就是3.2。
方法四:可以用计算器来验证。
课堂中同学们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猜想、验证、多角度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小数乘法可以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来计算。科学的态度,创新的思维,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合理推理,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创造性思维得到鼓励和保护,不仅获得了知识,更获得了数学活动的经验。
2.情境创设交流反思
学习资料:夏天和冬天分别购买3千克西瓜,分别要花多少钱?
根据刚才得到的结论,直接口算结果。
分角色辩论:假如我是农民,在什么季节种西瓜收入更可观?为什么?
假如我是商人,在什么季节卖西瓜收入会更高?为什么?
在辩论中,学生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准确简明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对各种问题合理推理,理性思维,数学素养得到提升。
你认为今天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你还有什么困惑?关于小数乘法你还想学些什么知识?
原本单调枯燥的学习有了更多的趣味性,学生对学习的价值有了更多的感悟,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扩展,蕴含在教材中的数学素养得到了挖掘、积累。通过学习,学生对于“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有了更多直观的认识,理性思维和数学文化在学习中得到培养。
在《商不变规律》教学中,引领学生提出问题,大胆猜想,科学验证,演绎归纳的数学思想在学习中渗透。
问题:当被除数和除数发生什么变化商不变呢?
猜想一: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加同一个数,商不变;
猜想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减同一个数,商不变;
猜想三: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同一个数(0除外),商不变;
猜想四: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商不变。
学生用自己的方法,通过大量的不同的例证,得到同样的结论,验证了自己的猜想,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当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商不变。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了独立思考、主动探索,演绎归纳的数学思想得到渗透,富有创造性的理性思维,让学生的学习充满挑战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创新性思维得到发展。
二、以习题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法的练习九第2题,用计算器算出小明家九月上旬每次收支后的余额和合计数;第8题,沙青河一周的水位变化情况记录。你能根据记录把表格填写完整吗?(用计算器计算)
思考题,一个物体从高空下落,经过4秒落地。已知第一秒下落4.9米,以后每一秒都比前一秒多下落9.8米。这个物体在下落前距地面多少米?(先列表,再解答)
这三道题目的共同点都是用计算器计算,通过观察、分析,体会数据统计的特点,读懂统计表。课堂中增加学习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在交流中感受数据蕴含的信息,强化学生进一步理解计算与统计之间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第2题,了解生活中的金融知识,理解每次收支后余额的计算方法,发现后一天的余额与前一天的结余、收入和支出有直接关系。通过计算器快速、准确计算,观察、探索、进一步发现:上月结余+上旬总收入-上旬总支出=9月上旬最后的余额,学生通过统计表中数据计算发现数据之间的关系,学会读统计表、分析统计表并会用统计结果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8题了解水位监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数据的精确性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好处。重点理解水位监测标准都是以当天水位监测为基础,后一天以前一天水位为标准,这与第二题的算理相同,都是前后紧密联系,直接关联统计结果。第8题除了统计计算以外,学生关注到了图片细节,警戒线水位,这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有什么价值?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明确数学学习要细心、认真,一个小小的计算失误也许就会对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交流中体会到数学的严谨性和学习中的精益求精的精神,培养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用数学,真正体会学好数学可以为人类做贡献、数学是有价值的理念。
思考题让学生了解自由落体的相关知识,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列表解决问题,交流分享发现三道题的算理相同,都是以前一个为标准,探索后一个的计算方法。自由落体是物理学的相关知识,有兴趣的学生可以继续探索研究。
三个练习题练习设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有不同要求。基础标准要达到了解共同算理。达标学生要会简单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会用数学语言描述数据。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一步探索研究。以此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要。
三个看似枯燥的计算课例,教师关注到学生的学习需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了不同要求,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自己的收获,并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潜能,提高了学生在学习上的猜想、推测、验证等科学的思维能力,通过转化的思想方法得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语言得到了发展。
依托课程资源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发现小数计算来源于生活,涉及金融、科学、物理等各个领域。角色扮演辩论让学生在不同领域内都有了发现,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学文化,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增强了学习的兴趣,提升了数学素养。
综上所述,数学素养不是凭空产生的,教师要在教学中勤思考、多钻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以数学知识为载体,引领学生学会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周密的思考,从数学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交流中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慢慢感悟和理解数学思想,在不知不觉中提升数学素养。
总之,数学课程中蕴涵的数学文化,只要经历师生共同学习、深入研究,再加工、再创造的过程,就一定会促成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
(作者单位:山西省侯马市紫金山街小学)
(责任编辑 张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