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中药腹带治疗气滞血瘀型人流术后月经过少的疗效。方法:用中药内服联合外用中药腹带为治疗组,用中药为对照组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内服联合外用中药腹带治疗人流术后月经过少较单纯内服中药疗效高。中药腹带使用安全,方便,值得推广。
关键词 中药腹带 人流术后月经过少 气滞血瘀
月经过少是妇科月经不调的常见疾病,其病因复杂。人工流产手术(以下简称人流术)作为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而临床广泛采用,人流术导致月经过少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有文献报道其发病率占妇科门诊病例的5%左右。目前未婚先孕及生育年龄推后,导致人流次数增加,而人流术后导致月经过少的发病率在临床上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本病如不及时调治或调治失误易转为闭经、不孕症。西医治疗以激素为主,疗效不够理想,副作用较大。我们采用中药二联治疗人流术后月经过少,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60例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03年10月~2007年10月的妇科门诊病人,均为人流术后月经过少,患者中医辨证属气滞血瘀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20例。治疗组40例,年龄20~36岁,平均31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5年,平均1.5年。对照组20例,年龄19~34岁,平均30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4.6年,平均1.6年。两组在年龄、病程无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1993)t2~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中医诊断标准: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而经量明显减少,或经期缩短不足2d,经量亦少于正常,连续出现2个月经周期以上者。气滞血瘀证临床表现: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很少,不足30ml,甚或点滴即干净,经行涩少,色紫有块,小腹刺痛,拒按,血块下后痛减,或胸胁胀痛,舌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涩。全部病例均排除早孕、激经、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结核及卵巢等器质性病变所致的月经过少。
3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中药桃红四物汤加味:桃仁lOg、红花6g、当归9g、川芎9g、白芍15g、炙甘草6g、菟丝子15g、鸡血藤30g,水煎液早晚分服,每日1剂,连服3个月。配合外用中药腹带治疗:将中药药袋放人电热腹带中,围扣小腹,通电加热,每次30分钟,1天1次,连用3个周期,药袋处方:元胡、香附、木香、三棱、莪术、艾叶、冰片等13味中药组成,由本院制剂室加工制成药袋,采用超细粉碎技术,每袋80g,铝箔密封。(批号031015、050908、060612)。对照组予中药口服治疗,组方与治疗组相同。连用3个月,配合外用空白(不含药)电热腹带围扣小腹,通电加热,每次30分钟,1天1次,连用3个月。两组均以1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观察3个疗程。在观察期间,两组患者均不使用其它影响内分泌的药物。
4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而拟定。痊愈:经量恢复正常,其它症状消失;显效:经量基本正常,其它症状减轻;有效:经量明显增多,其它症状减轻;无效:经量无改善。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u检验和Ridit分析。
5 結果
5.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
从上表中提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
6 讨论
月经过少是妇科常见疾病,是指月经周期正常,经量明显少于既往,不足2天,甚或点滴即净者。人工流产术使冲任、胞宫直接受损,导致冲任、胞脉瘀滞,瘀血内停,而出现月经量少,因而气滞血瘀是其主要病机,故治当理气化瘀、活血调经。我们采用中药内服,配合外用中药腹带,可明显增强疗效。中药外用由来已久,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医学文献《五十二药方》中就载有用地胆等药外用治疗“牡痔”。中药外治法除能使药力直达病灶发挥作用外,也可使药性通过皮肤由表人里,循经络传至脏腑,以调节脏腑气血阴阳,扶正祛邪,从而治愈疾病。中药腹带中香附、木香、三棱、莪术具有行气活血化瘀作用,艾叶、小茴香具有温经通脉之效,诸药合用具有活血化瘀、温经行气作用,中药腹带采用新兴的中药超细粉技术制备药粉,借助现代电热技术,装备成袋,将中药腹带围扣小腹,通电加热,通过皮部——络脉——经脉——脏腑的关系,使药物直达病灶,进而起到疏通经络,活血通经的作用,以达到治疗目的。
本观察发现采用中药内服配合外用中药腹带治疗人流术后月经过少疗效优于单纯口服中药,使用中药腹带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使用方便、安全,可应用于以气滞血瘀为主要病机的妇科疾病。本观察显示中药内外合治人流术后月经过少有其优势,具有简、便、廉、效之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中药腹带 人流术后月经过少 气滞血瘀
月经过少是妇科月经不调的常见疾病,其病因复杂。人工流产手术(以下简称人流术)作为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而临床广泛采用,人流术导致月经过少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有文献报道其发病率占妇科门诊病例的5%左右。目前未婚先孕及生育年龄推后,导致人流次数增加,而人流术后导致月经过少的发病率在临床上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本病如不及时调治或调治失误易转为闭经、不孕症。西医治疗以激素为主,疗效不够理想,副作用较大。我们采用中药二联治疗人流术后月经过少,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60例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03年10月~2007年10月的妇科门诊病人,均为人流术后月经过少,患者中医辨证属气滞血瘀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20例。治疗组40例,年龄20~36岁,平均31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5年,平均1.5年。对照组20例,年龄19~34岁,平均30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4.6年,平均1.6年。两组在年龄、病程无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1993)t2~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中医诊断标准: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而经量明显减少,或经期缩短不足2d,经量亦少于正常,连续出现2个月经周期以上者。气滞血瘀证临床表现: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很少,不足30ml,甚或点滴即干净,经行涩少,色紫有块,小腹刺痛,拒按,血块下后痛减,或胸胁胀痛,舌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涩。全部病例均排除早孕、激经、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结核及卵巢等器质性病变所致的月经过少。
3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中药桃红四物汤加味:桃仁lOg、红花6g、当归9g、川芎9g、白芍15g、炙甘草6g、菟丝子15g、鸡血藤30g,水煎液早晚分服,每日1剂,连服3个月。配合外用中药腹带治疗:将中药药袋放人电热腹带中,围扣小腹,通电加热,每次30分钟,1天1次,连用3个周期,药袋处方:元胡、香附、木香、三棱、莪术、艾叶、冰片等13味中药组成,由本院制剂室加工制成药袋,采用超细粉碎技术,每袋80g,铝箔密封。(批号031015、050908、060612)。对照组予中药口服治疗,组方与治疗组相同。连用3个月,配合外用空白(不含药)电热腹带围扣小腹,通电加热,每次30分钟,1天1次,连用3个月。两组均以1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观察3个疗程。在观察期间,两组患者均不使用其它影响内分泌的药物。
4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而拟定。痊愈:经量恢复正常,其它症状消失;显效:经量基本正常,其它症状减轻;有效:经量明显增多,其它症状减轻;无效:经量无改善。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u检验和Ridit分析。
5 結果
5.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
从上表中提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
6 讨论
月经过少是妇科常见疾病,是指月经周期正常,经量明显少于既往,不足2天,甚或点滴即净者。人工流产术使冲任、胞宫直接受损,导致冲任、胞脉瘀滞,瘀血内停,而出现月经量少,因而气滞血瘀是其主要病机,故治当理气化瘀、活血调经。我们采用中药内服,配合外用中药腹带,可明显增强疗效。中药外用由来已久,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医学文献《五十二药方》中就载有用地胆等药外用治疗“牡痔”。中药外治法除能使药力直达病灶发挥作用外,也可使药性通过皮肤由表人里,循经络传至脏腑,以调节脏腑气血阴阳,扶正祛邪,从而治愈疾病。中药腹带中香附、木香、三棱、莪术具有行气活血化瘀作用,艾叶、小茴香具有温经通脉之效,诸药合用具有活血化瘀、温经行气作用,中药腹带采用新兴的中药超细粉技术制备药粉,借助现代电热技术,装备成袋,将中药腹带围扣小腹,通电加热,通过皮部——络脉——经脉——脏腑的关系,使药物直达病灶,进而起到疏通经络,活血通经的作用,以达到治疗目的。
本观察发现采用中药内服配合外用中药腹带治疗人流术后月经过少疗效优于单纯口服中药,使用中药腹带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使用方便、安全,可应用于以气滞血瘀为主要病机的妇科疾病。本观察显示中药内外合治人流术后月经过少有其优势,具有简、便、廉、效之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