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是什么?是在学习阶段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吗?不是!是学习成绩优异名列前茅吗?也不是!我们应当明确“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所以,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应该是在掌握了一定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创新。笔者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十多年,对如何培养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创新能力,做了一些探讨和实践,下面谈一些体会和想法。
一、抓住脉络进行研究。“抓住脉络”就是教师用三言两语点出新授知识中的若干要点,引导学生阅读思考,促使其在阅读中抓住知识脉络,研究主要问题。这与传统的讲授法大有区别。讲授法非常注意按时间、空间循序渐进,授完后才看见主要脉络。上述方法却具有一定的跳跃性,它是在学生充分阅读研究后学生自己抓住主要脉络的。开始时学生不太习惯,长期使用可以克服惰性,开拓思路,引发思维,激发研读兴趣,形成良好习惯,达到极佳效果。例如;“五四运动”这一内容的教学先点出事件起因、运动主力、结果和意义等,学生在阅读思考中目标明确,反映稍快的同学几分钟之内便可得要领,整个课文的脉络很快就装入脑中,而后面的学习就游刃有余了。
二、抓住重点进行研究。学生对新授内容梗概已掌握,但不见得就—定能抓住重点。教师必须适时地点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研究,得出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学生有了一定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后,其发言的积极性、主动性、准确性的比例必将大增,但教师必须充分地让学生自我研究、讨论、回答,决不能在答不出时包办代答,或答不准时简单地纠正代答。研究重点问题是一堂新授课中学生知识升华的关键,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兼顾多数,清清楚楚地予以界定,真正让学生的认知在研究学习中从感性上升到理性高度。
三、抓住疑难点进行研究。一节新课,重点问题解决了,某些学生还会有一些疑难。释疑解难就是在教师充分了解教材的难点,了解学生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的前提下逐层点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研究,由易到难渐次理解。释疑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发动学生质疑、设疑、究疑、解疑,这才能扎扎实实地解决问题,培养自学与研究创新能力。例如,对“洋务运动”如何评价是一个难点,必须引导学生从洋务派的主观愿望和客观作用上进行剖析:洋务派主观目的是“师夷长技以自强,”进行自救性改革。但由于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客观上却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民族资产阶级的出现,无产阶级队伍的扩大。由于中国民用工业兴办,必定部分地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通过这样逐层分析研究,渐次得出结论才能真正释疑解难。茅塞顿开,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走出误区的研究。“走出误区”是指出学生的理解失误或以后容易失误的问题,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它分为直接点误和预防点误两方面。直接点误贯穿于教学各层次中,是教师对学生随时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纠正。而预防点误则是教师对学生以后容易出现的思维误区和动手方面的失误予以提前预防的一种手段,即防患于未然。例如,在近代中国众多不平等条约中,增开南京为通商口岸是《天津条约》中的内容而学生很容易误为《南京条约》的内容;又如增开天津为商埠是《北京条约》中的内容,学生又可能误为《天津条约》的内容,如果我们提前予以预防,此类失误大可避免。长期运用点误研究手法,学生们不断总结,能自己解决许多问题。误区研究必须以学生自我研究,自我发掘为主,才能真正避免出现许多误区,提高学习效益。
五、画龙点睛的研究。“画龙点睛”的意思就是引导学生归纳整理一节课或一阶段学习的主要内容,分析研究史实的因果关系,使知识脉络更加清晰,重点更加突出,内容更加简明。例如在“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内容的教学即将结束时引导学生按原因、过程、结果及影响等问题列出表格使整个内容重点跃然纸上,一目了然并深深印入脑海。学生形成了归纳整理的习惯后,对许多未授课程都能够提前予以归纳整理。长此以往,学生的创造能力必然大大增强。
六、纵横思考研究。此方法就是在有利于承前启后的基点上精心设计一些纵横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探讨研究,促使其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例如,我在授完“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几次大的战争”之后,给学生出了一道“近代中国是怎样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的思考题,学生经过互相探讨,最后得出的结论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并于次年签订《辛丑条约》后,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应该说这是基本正确的结论。
由于在课堂教学中经常运用“点引式教学法”,推动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因此,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和动手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大为提高。如在2007年我校举行的一次历史综合展中,本人所教的学生拿出的作品式样之多,一部分价值之高出人预料。自绘历史地图、历史小论文、自编历史故事、古品仿制,简直是应有尽有,受到了学校老师和同学的好评。
事实充分说明,大力推行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而“点引式教学法”则是推行研究性学习的最佳方法。它能开发学生智力,增强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真正使学生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研究中创新,掌握终身受益的学习方法。
一、抓住脉络进行研究。“抓住脉络”就是教师用三言两语点出新授知识中的若干要点,引导学生阅读思考,促使其在阅读中抓住知识脉络,研究主要问题。这与传统的讲授法大有区别。讲授法非常注意按时间、空间循序渐进,授完后才看见主要脉络。上述方法却具有一定的跳跃性,它是在学生充分阅读研究后学生自己抓住主要脉络的。开始时学生不太习惯,长期使用可以克服惰性,开拓思路,引发思维,激发研读兴趣,形成良好习惯,达到极佳效果。例如;“五四运动”这一内容的教学先点出事件起因、运动主力、结果和意义等,学生在阅读思考中目标明确,反映稍快的同学几分钟之内便可得要领,整个课文的脉络很快就装入脑中,而后面的学习就游刃有余了。
二、抓住重点进行研究。学生对新授内容梗概已掌握,但不见得就—定能抓住重点。教师必须适时地点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研究,得出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学生有了一定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后,其发言的积极性、主动性、准确性的比例必将大增,但教师必须充分地让学生自我研究、讨论、回答,决不能在答不出时包办代答,或答不准时简单地纠正代答。研究重点问题是一堂新授课中学生知识升华的关键,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兼顾多数,清清楚楚地予以界定,真正让学生的认知在研究学习中从感性上升到理性高度。
三、抓住疑难点进行研究。一节新课,重点问题解决了,某些学生还会有一些疑难。释疑解难就是在教师充分了解教材的难点,了解学生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的前提下逐层点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研究,由易到难渐次理解。释疑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发动学生质疑、设疑、究疑、解疑,这才能扎扎实实地解决问题,培养自学与研究创新能力。例如,对“洋务运动”如何评价是一个难点,必须引导学生从洋务派的主观愿望和客观作用上进行剖析:洋务派主观目的是“师夷长技以自强,”进行自救性改革。但由于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客观上却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民族资产阶级的出现,无产阶级队伍的扩大。由于中国民用工业兴办,必定部分地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通过这样逐层分析研究,渐次得出结论才能真正释疑解难。茅塞顿开,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走出误区的研究。“走出误区”是指出学生的理解失误或以后容易失误的问题,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它分为直接点误和预防点误两方面。直接点误贯穿于教学各层次中,是教师对学生随时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纠正。而预防点误则是教师对学生以后容易出现的思维误区和动手方面的失误予以提前预防的一种手段,即防患于未然。例如,在近代中国众多不平等条约中,增开南京为通商口岸是《天津条约》中的内容而学生很容易误为《南京条约》的内容;又如增开天津为商埠是《北京条约》中的内容,学生又可能误为《天津条约》的内容,如果我们提前予以预防,此类失误大可避免。长期运用点误研究手法,学生们不断总结,能自己解决许多问题。误区研究必须以学生自我研究,自我发掘为主,才能真正避免出现许多误区,提高学习效益。
五、画龙点睛的研究。“画龙点睛”的意思就是引导学生归纳整理一节课或一阶段学习的主要内容,分析研究史实的因果关系,使知识脉络更加清晰,重点更加突出,内容更加简明。例如在“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内容的教学即将结束时引导学生按原因、过程、结果及影响等问题列出表格使整个内容重点跃然纸上,一目了然并深深印入脑海。学生形成了归纳整理的习惯后,对许多未授课程都能够提前予以归纳整理。长此以往,学生的创造能力必然大大增强。
六、纵横思考研究。此方法就是在有利于承前启后的基点上精心设计一些纵横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探讨研究,促使其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例如,我在授完“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几次大的战争”之后,给学生出了一道“近代中国是怎样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的思考题,学生经过互相探讨,最后得出的结论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并于次年签订《辛丑条约》后,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应该说这是基本正确的结论。
由于在课堂教学中经常运用“点引式教学法”,推动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因此,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和动手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大为提高。如在2007年我校举行的一次历史综合展中,本人所教的学生拿出的作品式样之多,一部分价值之高出人预料。自绘历史地图、历史小论文、自编历史故事、古品仿制,简直是应有尽有,受到了学校老师和同学的好评。
事实充分说明,大力推行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而“点引式教学法”则是推行研究性学习的最佳方法。它能开发学生智力,增强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真正使学生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研究中创新,掌握终身受益的学习方法。